人口
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
中文名:人口
外文名:Population
增长模式:原始,传统,过渡,现代型
全球人口:7,033,642,538(2012年8月19日)
1、释义
基本解释
1.
2.人民或居民总数
3.人
基本含义
人口按居住地可以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还可以按年龄、性别、职业、部门等构成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由于社会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发展过程不同,人们对人口现象的认识和反映也不同,所以在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人口思想和理论。
引证解释
1.居住在一定地域内或一个集体内的人的总数。
《汉书·王莽传上》:“羌豪良愿等种,人口可万二千人。”宋岳飞《条画合行事件札子》:“本军头口老小正兵七万人口。”郭沫若《海涛集·流沙》:“这表示厂里并不止那烧窑老一人,一定还有相当的人口的。”
2.人。
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不动干戈,能入虎穴,取出人口,真奇才奇想!”洪深《香稻米》第三幕:“这种时候,偏偏还要添人口!”
3.人的口,指言谈、议论。
《孔丛子·抗志》:“夫其亲敬,非心见吾所可亲敬也,则亦以人口而疏慢吾矣。”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上》:“惟其好立异名,故纷纷人口不已。”
2、分类
按行政建制分类
市人口:市管辖区域内的全部人口(含市辖镇,不含市辖区县);
镇人口:县辖镇的全部人口(不含市辖镇);
县人口:县辖乡人口。
按常住分类
市人口:设区的市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
镇人口: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县人口:除上述两种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
1952-1980年数据为第一种口径的数据,1982年以后的数据为第二种口径的数据。
按是否在业分类
在业人口(又称就业人口)指十五周岁及十五周岁以上人口中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不在业人口指十五周岁及十五周岁以上人口中未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包括在校学生、料理家务、待升学、市镇待业、离退休、退职、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在业人口。
总负担系数指被抚养人口(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15-64岁人口×100%?
负担老年系数指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负担老年系数=老年人口/15-64岁人口×100%?
负担少年系数指少年儿童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负担少年系数=少年儿童人口/15-64岁人口×100%
3、分布
四大稠密区
(1)亚洲东部
(2)亚洲南部
(3)(60°N以南)欧洲西部
(4)北美洲东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
四大稀疏区
(1)高纬度地区
(2)高山高原地带
(3)沙漠地带
(4)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①不平衡性。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如今,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1980年)。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1亿以上的7个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5%以上。在各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如中国以爱辉(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地区土地占全国的42.9%,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4%(1982年)。
②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现在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56.2%,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35.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30%,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③时滞性(或惰性)。人口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速度比较迟缓。只有在人口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著效果。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几乎构成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在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居住状况。全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0%以上的人口集聚在10%的土地上,不到10%的人口散居在其余90%的陆地上。中国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省的爱辉县到西南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称为爱辉—腾冲线),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1%的西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的状况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自然资源的多寡,都会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从而造成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一般来说,人口最稠密地区都是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历史悠久的地区。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尚未开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目前,大洋州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0.5%,北美洲为6.9%,欧洲为10.5%,南美洲为6.7%,非洲为12.5%,亚洲为63%。
4、全球状况
全球人口:7,033,642,538(2012年8月19日)
增长模式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多为发展中国家,如亚洲的巴基斯坦
过渡型:介于传统型与现代性之间的一种类型,出生率由高转向低,死亡率由高转向低,自然增长率亦由高转向低。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如欧洲的德国,东亚大部分国家除蒙古及北朝鲜外这一类型。
增长模式的转变
世界人口状况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呈现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是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总体看来,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有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能否顺利实现转变,对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预测
人口预测就是根据现有的人口状况并考虑影响人口发展的各种因素,按照科学的方法,测算在未来某个时间的人口规模、水平和趋势。
人口预测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信息,预测的结果可以指明经济发展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借以帮助制订正确的政策。人口预测始于1696年,当时英国社会学家G.金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对英国未来600年的人口发展进行了粗略的计算,虽然这一结果与以后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但他的思想却对后人的工作很有启发。
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计算公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大大加快。
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如今,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不均衡的增长格局
根据联合国数据,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与之相伴,世界人口的增长却极其不均衡,发达国家人口要么已经停止增长,要么增长缓慢,而很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仍然很快。每年新增的7800万口很大一部分分布在最贫穷的一些国家。
如今,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大大低于更替水平。2005年~2010年,发达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1.6,其中低于1.3的国家有14个。在平均生育年龄为30岁的稳定人口中,1.3的总和生育率意味着人口规模每年下降1.5%,人口规模45年就会减半。
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在150个发展中国家中,2005年~2010年,仍然高于每个妇女5个孩子生育水平的国家有27个,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妇女平均每人生育4.4个孩子,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每个妇女平均生育5.3个孩子。如今,非洲大陆人口已经达到10亿,且以每年24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20亿。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会增加30亿左右,其中97%的新增人口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将从82%上升到87%,发达国家的比重相应地从18%下降到13%。世界人口的不均衡增长正在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理想结构
人口结构各因素中,年龄和性别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结构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理想的年龄结构应符合“人口低增长和长寿命”二大特征;人口低增长是指年出生人口的低增长(人口出生率在14.0‰~16.0‰),年出生人口高增长(人口出生率高于16.0‰)和负增长(人口出生率低于14.0‰)均会使人口结构恶化!理想的性别结构应符合“同年龄的男女性别人数相等或相近”。
人口理想结构
由于人口出生率较难控制(特别是进入少子化社会以后更难于实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主要通过抑制或鼓励育龄妇女的生育胎次来实现。要实现代际均衡(零增长),在发达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13胎;在发展中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3胎。要实现代际低增长,在发达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2胎(中产二胎,金领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在发展中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3胎~2.5胎(普通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
2010年人口普查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0,其中“城市”为0.88210,“镇”为1.15340,“乡村”为1.43755。要将中国的生育率调控到2.3胎,实行“鼓励二胎、充许一胎、征税多胎和无胎”的生育政策是最理想的选择(俄罗斯已经实行鼓励多胎和征税无胎的政策),这有利于实现人口调控的“费改税”,并从根本上减少中国*的非税收入,改善*形象。同时,还有利于形成“普通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和少胎”的理想人口结构,有利于增加中产阶层的比重,尽快使中国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5、世界各国或地区排名(部分)
排名 |
国家/政治体 |
人口 |
资料日期 |
占世界比例 |
- |
世界 |
7,056,721,082 |
2012-11-20 |
100% |
1 |
中国 |
1,354,040,000 |
2012-12-31 |
19.07% |
2 |
印度 |
1,210,193,422 |
2011-3-1 |
17.04% |
3 |
美国 |
315,250,000 |
2013-2-1 |
4.44% |
4 |
印尼 |
237,556,363 |
2010-5 |
3.35% |
5 |
巴西 |
193,946,886 |
2012-7-1 |
2.69% |
6 |
巴基斯坦 |
182,118,000 |
2013-2-1 |
2.56% |
7 |
尼日利亚 |
166,629,000 |
2012-7-1 |
2.35% |
8 |
孟加拉国 |
155,058,000 |
7月2,2013 |
2.18% |
9 |
俄罗斯 |
142,914,136 |
January1,2011 |
2.01% |
10 |
日本 |
127,950,000 |
June1,2011 |
1.8% |
11 |
墨西哥 |
112,336,538 |
April15,2011 |
1.58% |
12 |
菲律宾 |
103,775,002 |
2012 |
1.32% |
13 |
越南 |
87,375,000 |
2011 |
1.23% |
14 |
埃及 |
84,030,000 |
7月2,2013 |
1.18% |
15 |
埃塞俄比亚 |
82,101,998 |
2011 |
1.16% |
16 |
德国 |
81,751,602 |
January1,2011 |
1.15% |
17 |
伊朗 |
77,547,000 |
7月2,2013 |
1.09% |
18 |
土耳其 |
73,722,988 |
December31,2010 |
1.04% |
19 |
泰国 |
67,041,000 |
July1,2010 |
0.94% |
20 |
刚果** |
65,966,000 |
2010 |
0.93% |
21 |
法国 |
65,821,885 |
January1,2011 |
0.93% |
22 |
英国 |
62,435,709 |
January1,2011 |
0.88% |
23 |
意大利 |
60,626,442 |
December31,2010 |
0.85% |
24 |
南非 |
50,586,757 |
July1,2011 |
0.71% |
25 |
韩国 |
50,400,000 |
2011 |
0.71% |
26 |
缅甸 |
47,963,000 |
2010 |
0.68% |
27 |
哥伦比亚 |
47,100,000 |
7月2,2013 |
0.66% |
28 |
西班牙 |
46,125,154 |
July1,2011 |
0.65% |
29 |
乌克兰 |
45,706,126 |
May1,2011 |
0.64% |
30 |
坦桑尼亚 |
43,187,823 |
2010 |
0.61% |
下一篇:世界60亿人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