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斑病有哪些特点
叶斑病是叶部黑斑病、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总称,病害能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甚至同一叶片上。褐斑病发生较早,约在初花期即开始在田间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生较晚,大多在盛花期才在田间开始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病较重,引起严重落叶,那叶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清除假球茎周围坏死组织,将植株在消毒药液中泡2分钟左右捞出凉干。感病品种应隔离栽培,防止交叉感染;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下面来了解一下叶斑病有哪些特点吧?
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寄主。鸡冠花褐斑病夏秋(8-9月)病重,鱼尾葵叶斑病夏季高温病重,君子兰叶斑病春、秋发生,但温室中四季均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
属假单胞杆菌,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细菌。病菌菌体短杆状,可链生,大小为0.7~0.9微米×1.4~2.0微米,极生1~5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近圆形,扁平,*稍凸起,不透明,有同心环纹,边缘一圈薄而透明,菌落边缘有放射状细毛状物。
经病原物侵害后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各种局部坏死性病斑的植物病害。可由真菌、细菌、线虫引起。病原物以真菌为主,如尾孢属(Cercospora)、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壳针孢属(Septoria)、叶点霉(Phyllosticta)、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此外,黄色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的细菌也可引起叶斑病。有些病原物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常见的叶斑病有由真菌引起的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橡胶麻点病、花生褐斑病、花生黑斑病、甜菜褐斑病、向日葵褐斑病、苹果褐斑病等,由细菌引起的棉花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大豆细菌性叶斑病等。
叶斑病菌主要在植物病残组织和种子上越冬,成为下一代生长季的初侵染源。病菌多数靠气流、风雨,有时也靠昆虫传播。通常在生长季节不断侵染。叶斑病的流行要求雨量较大、降雨次数较多、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但也有对湿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如马铃薯早疫病。叶斑病造成局部坏死;仅少数可发展为系统侵染,如水稻白叶枯病的病菌侵入后在植株体内扩展,苗期症状不明显,至分蘖末期、孕穗初期呈现典型症状。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叶斑病有哪些特点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叶斑病的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的内容吧。
上一篇: 怎么防治黑星病
下一篇: 叶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