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历史
《心声》杂志社旧址(青云街)
20世纪初,在全国新文化运动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开封思想界逐步活跃。1918年4月,在《新青年》的影响下,进步知识分子稽文甫、冯友兰、韩席卿等在开封创办了《心声》杂志。每人每月捐资5元,作为创办刊物的经费。年学校暑假后,《心声》杂志社成立,冯友兰任主编,他们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为《心声》撰写了《发刊词》。《心声》初为周刊,每期1000份左右,发行省内外。1919年改为月刊,篇幅扩大,每期四五万字。杂志地址随着冯友兰的住址变动而变化,先是在开封的老府门,后来迁到了青云街。他们倡导鼓荡学风,浚发思想,致力于反对旧文化,宣传新文化的运动。
冯友兰创办的《心声》杂志刊头
五四运动以后,《心声》杂志社逐渐向传播新思想转变。1919年8月,该社在开封出版的《九州日报》上,发表公开启事,介绍《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和《星期评论》等国内影响较大的进步刊物。是年,《新青年》第6卷5号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心声》杂志社积极推销,并号召“凡系青年学生,均宜人手一编”。
1920年1月,《心声》杂志社宣布改组,改组声明中提出办刊的方针,“第一件就是很想多介绍一点科学的方针;第二件就是很想把欧洲文学、科学、哲学的略史,多介绍一点。”于是,在《心声》第2卷1号上,他们转载的《格拉佛女子解决问题》一文中说“现在社会所谓改革进步,全是虚文;至于改革本身的定义,是万不能对于现实社会的组织毫不破坏就能够成功的。”文章还尖锐地指出,“去改良某一部分”的做法,是一种“卑下的维新”,“这决不能发生效力的。因为资本家的权力,霎时间就可以寻出法子去阻碍他的进行”。文章明确指出要改良现实社会。这与流行于开封的改良主义思潮相比,显然是思想和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2、影响
《心声》杂志创刊号
《心声》杂志社成员号召打破老套,学习外国;主张培养国民精神,造就现代公民;提倡教育改革,拉开河南省教育改革的序幕;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结合,开化了河南省的社会风气,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现状
《心声》杂志社旧址因城市改造,已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