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历史周期律

科普小知识2022-02-21 07:23:48
...

“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中国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提出的问题。黄炎培先生问*,中国*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同志回答说:行,这就是*。

中文名:历史周期律

定义:国家政权循环呈现的周期性现象

最早提出:黄炎培

时间:1945年

1、概念

“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

中国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提出的问题。黄炎培先生问*,中国*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同志回答说:行,这就是*。

2、规律

在中国历史循环往复的周期里,几乎每一个能赢得200~300年长治久安的朝代,都是从打破原有社会结构,通过“均田”实现相对公平开始的。在农业社会里,“田”即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如同今天的资本。所谓“均田”当然是没有土地的人均豪门的田,而不是有钱的豪门均穷人的田。

从中国的历史进程看,在当时乱后思治的中国,是必须补上公平这一课的。孙中山先生尚且要平均地权、节制资本,1949年只能做得比中山先生更好。只有补了这一课,中华民族才能摆脱1840年以来的动荡岁月,休养生息,走上复兴。同历史上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新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国还需要补“现代化”这一课。在强敌虎视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迅速建立现代工业,而这需要大规模的、迅速的积累。如何在低水平的基础上既能实现工业积累,又能实现大多数人的公平,是当时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还有,建立新*的那一代人是精通中国历史的。几千年中国历史中,那种“公平—不公平”的周期循环,也许在他们心中形成了一个难以排解的历史之结;他们透过治乱更替的历史风云,也许看到了公平在中国治乱中的作用和分量,知道民可载舟,也可覆舟,从而力图寻求一种能够确保公平的*,来保证中国的长治久安,来避免历史周期的重现。

这种历史因素交互作用,就形成了以*调动资源为手段的,以公平为核心的新*。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才可能实现资源的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西方国家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中完成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再积累过程,同时保证积累的财富被用来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工业。这种高速度的积累显然是以压制消费为代价的。在这种情况下,公正,尤其是分配的公正,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当时对公平*的选择,不仅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总结,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

通过公平的*来避免历史周期,这也许就是以*先生为代表的一代人所做的历史探索。如果我们把那场变革放在历史的长周期中来看,是不是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它为中国彻底摆脱历史周期律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值得后来者深思,值得后来者的后来者更加深思。

3、背景

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律。*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与黄炎培:跳出“兴勃亡忽”周期律

黄炎培: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

事后他写下了自己对*答话的感想:“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来打破这个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上一篇:地面塌陷

下一篇:鲁珀特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