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
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针对关注留守儿童,不少人大代表提出议案,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一】
一、提案缘由
据调查,红寺堡镇回民小学有1200余人,“留守学生”近300余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学生养成习惯差,性格孤僻,心理品质与其他学生相比相对脆弱,在学习、生活、成长等各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老师教育难度大。
二、提案内容:
红寺堡区是一个移民开发区,建区时间短,移民来自南部贫困山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缺乏父母这样的直接监护人,隔代之爱他们不能完全接受,他们对父母的爱只能是期待。另外,教师关注度低。学校现在几乎都是超大大班额,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能非常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这导致了教师对所有学生都是同一程度的关注,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水平,行为表现和其他同学相比,也有很多差异。有的不喜欢讲话,下课的时候常常是一个人呆着,有的经常违反纪律,行为习惯较差。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造成他们对亲情的感受比较淡薄,心灵也比较孤独。另外,隔代教育对这些同学的学习、生活、成长也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三、对本提案的解决办法、建议:
1、建议在外的家长多多和孩子联系沟通,加强情感交流,如写信、打电话、网络聊天或视频等,尤其要记住一些重要的纪念日等。
2、建议学校或相应的主管部门为“留守儿童”配一名亲情指导教师或德育辅导员,让这些同学能及时得到关心和温暖。
3、学校为“留守儿童”建立亲情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组织节假日兴趣活动等。
4、举办爷爷奶奶培训班。向“留守学生”爷爷奶奶们传授相关家庭教育的观念、知识、方法,帮助“留守学生”爷爷奶奶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再成的不良影响,有效解决了“隔代亲”中存在的教育问题。
5、*成立专门的组织,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如在社区设立“爱心小家”,请志愿者跟“留守儿童”结对活动。
6、定期家访。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针对学生表现及时家访,交流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学校外的情况,掌握学生发展动态,有效进行教育。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二】
一、我县留守儿童的现状:
1、数量多,共有12223人,留守儿童比例为金字塔形,在园幼儿最高50.4%,义务教育阶段为31%,高中占19.4%。
2、分布广隔代监护多:全县30个乡镇都有留守儿童,其中90.8%是隔代监护。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亲情关怀缺失,心理健康堪忧。
2、道德塑造出现危机,价值观扭曲。
3、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4、安全隐患多。
三、几个建议:
1、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协调机制。
2、建立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协调机制。
3、切实加强资金投入,做好关爱儿童的“链接”工作。
4、县委*要充分抓住国家产业转移和精准扶贫政策,努力发展地方经济,留住外出务工创业的家长们。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三】
“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跟其他亲人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事实上生活在“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的环境下成长。“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感情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们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长丰某中学一初三学生怒砍老师的四个手指头,追溯该生的家庭教育我们知道其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母亲患有间歇性神经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怎能健康成长?当然目前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而且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无法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共同构筑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具体方法建议如下:
1、各地*和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校的建设,各地最好能专门建一所“留守儿童”学校,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
2、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保护网络,从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3、*调整人口管理制度,解决“留守儿童”城市入学问题。
4、各级*,特别是教育部门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