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镇
象山镇位于大英县北部,距蓬莱15公里,商业兴旺,交通方便,文化也较发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象山镇总人口为32626人。2008年入秋以来,象山镇广大群众及早动手,大力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全镇掀起兴建水利热潮。象山镇永乐村是全镇出了名的旱片死角,针对这种情况,该村群众不等不靠,全村群众踊跃捐资2.3万元,投劳300多个。
中文名:象山镇
行政代码:510923107
身份证前6位:510923
长途区号:0825
邮政编码:629000
隶属政区:大英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川J
1、地方简介
象山镇
象山镇位于大英县北部,距蓬莱15公里,商业兴旺,交通方便,文化也较发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象山镇总人口为32626人。
2、乡镇建设
2008年入秋以来,象山镇广大群众及早动手,大力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全镇掀起兴建水利热潮。象山镇永乐村是全镇出了名的旱片死角,针对这种情况,该村群众不等不靠,全村群众踊跃捐资2.3万元,投劳300多个,对原来的堰塘进行了全面淘淤整修。经过整修,该村的堰塘面积将扩大到10亩,蓄水量达2万方,可解决2个社近300人的人畜生产生活用水。
3、地方新闻
象山镇妇联积极做好孤儿摸底工作
近日,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让全镇孤儿过上一个快乐的新年,象山镇妇联积极开展孤儿摸底工作。镇妇联本着“严格、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漏报、瞒报”的原则,主要通过各村(社区)提供信息,镇妇联上门调查、邻居咨询等方式开展工作,并及时对全镇21名孤儿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形成了完善的资料库和档案,确保了下一步慰问困难孤儿不重不漏。截至目前,镇妇联已分别对21名孤儿家庭情况,进行了走访摸底调查核实,下一步妇联将实事求事的把真正需要关爱的困难孤儿,纳入全镇救助慰问的对象,并积极响应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4、行政区划
象山镇区划
510923107001121富乐寺社区
510923107200220白角滩村
510923107201220长园村
510923107202220冯家楼村
510923107203220凤阳村
510923107204220观桃村
510923107205220犁浅垭村
510923107206220马蹄垭村
510923107207220牟家沟村
510923107208220炮筒沟村
510923107209122桥头村
510923107210220青龙滩村
510923107211220全家湾村
510923107212220三溪村
510923107213220施家坝村
510923107214220文龙村
510923107215220无神村
510923107216122象山村
510923107217220永乐村
510923107218220永南坝村
510923107219220枣子湾村
5、地方人口
象山镇
象山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2626
男:16757
女:15869
家庭户户数:8997
家庭户总人口(总):32020
家庭户男:16375
家庭户女:15645
0-14岁(总):9552
0-14岁男:5027
0-14岁女:4525
15-64岁(总):20419
15-64岁男:10506
15-64岁女:9913
65岁及以上(总):2655
65岁及以上男:1224
65岁及以上女:143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1394
6、地方特产
卓筒老井酒
卓筒老井酒
卓筒井不仅是古代大英县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大英的千秋万代,直到今天它仍是大英子孙的福音。大英人结合“卓筒井”取水文化内涵进行精心设计酿造出浓香型的“卓筒老井”及系列曲酒又成为今天大英的名优特产之一。
“卓筒老井”及系列酒是由大英县招商引资兴办的一家私营独资企业——四川省大英县酒厂所生产的。此酒具有窖香浓郁、香气纯正、锦甜甘冽、余味悠长、饮后不易上头的典型风格,属纯自然发酵酿造的绿色食品。
7、附近景点
郭子仪后裔墓群
郭子仪后裔墓群
郭子仪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于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1月10日,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子仪身高七尺,体貌秀杰,生八子七女。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过了60多年的军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发危达20余年。肃宗皇帝赞扬郭子仪:“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称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被赐封为太尉中书令,汾阳忠武王。“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大战安禄山,名垂青史。
在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办事处崇音寺檀木湾有很多雕刻精致、色彩艳丽的墓碑群。现存的四块墓碑,上面刻有很多收法秀丽的楷体字,并雕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图等。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民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伦等的名字。这是唐代名将郭子仪后裔聚居的老祠堂,现存在它记录了郭了仪后裔到四川的经历。
郭子仪后裔来川: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之一郭乾元墓碑记载郭乾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于嘉主20年,距今近200年,这块墓碑不同于其它墓碑,苦碑前有一个全封闭的挡风蔽雨的花形石隔层,将碑文罩在隔层里,隔层雕刻精细,中间有一杂五瓣形的花朵,透过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于有隔层的保护,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蓝色油漆虽近200年日晒雨淋去未剥落,墓碑是立于嘉庆20年,而郭氏家谱修订于民国七年。据家谱记载,郭子仪-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任鸿芦卿,谪守江西右庐陵。举家从山西汾阳迁往江西吉发府庐陵县延福乡,一直到郭子仪第26代孙郭弥都世居此地,因当时族繁人广,郭弥都于宁端平元年(1234年)举家迁往湖广(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嘴狮子岩几子湾。元未明初,四川盆地占乱不止,蛮匪横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芜。老者饿死于沟渠,少者逃往他乡。眼看四川人口越来越少,弘治皇帝下诏移民。郭子仪第36代孙郭谟格由保甲推举奉诏于明弘治二年(1490年)弃湖人川,落叶檀木湾。史料虽记载有:“元明之际四川人口显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别省流来”,但无说详实文字,郭子仪后裔的迁移,正好给“湖广填川”一个具体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