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北京乐与路

科普小知识 2023-11-14 14:47:15
...

香港的创作乐手Michael(吴彦祖)因故滞留北京,与一群真心热爱着摇滚乐的北漂青年相遇。他们有着自己的乐队,乐队主唱叫做平路(耿乐),队里还有个活泼反叛的领舞女孩儿杨颍(舒淇)。Michael被这群年轻人深深吸引着,他喜欢他们对音乐苦苦的执着精神,一路跟着他们到乡下走穴。然而,本土文化浓重的北京既可以深刻的诠释摇滚音乐,又可以高傲的把它视为粪土、垃圾。平路他们生活拮据,在音乐的路途上不断碰壁。唯一不变就是对音乐发自灵魂的热爱,如同那歌里一声声的诘问:“我想到光的深处,那里有风么……”边缘的生活方式,坚挺的灵魂,感动每个人的是歌声还有梦想……

中文名:北京乐与路

外文名:BeiJingyueyulu/BeijingRocks

其它译名:爱在北京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导演:张婉婷

类型:歌舞

主演:舒淇,耿乐,吴耀汉,吴彦祖

片长:110分钟

上映时间:2001年10月25日

对白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

1、剧情简介


北京现在风云汇集,新旧冲击,传统的规律与现代的思潮,正产生着强烈的对比。在香港长大并在外国受教育的创作乐手Michael,因一次事故滞留北京,遇上从别省来到首都碰运气的摇滚乐手平路,及反叛又深情的艳舞女郎杨颖。三个背景完全不同的年青人,不由自主的互相吸引着。

这三个人产生了一段错纵复杂的关系,展开了一段奇异的走穴(下乡演唱)旅程。故事以北京的流行音乐坛为背景,穿插着平路中西合璧的摇滚乐,随着音乐的旋律,我们看见一个既浪漫又色彩缤纷,既被中国传统文化牵引着,又具备尖端现代动感的世界级都市,我们更看见这个都市里背景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满怀希望与憧憬的年青人,各自为了实现心中遥远的梦想,付出了无比的努力,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但无论结果怎样,这群活在社会边缘的年青人,为了爱情、事业、理想,都无悔地把生命灿烂的燃烧着……

2、演员表


耿乐

吴耀汉

舒淇

吴彦祖

俞飞鸿

3、职员表

导演Director

张婉婷

MabelCheung

编剧Writer

罗启锐AlexLaw

制作人Producedby

庄澄JohnChong-producer

罗启锐AlexLaw-producer

苏志鸿SolonSo-producer

4、幕后花絮

影片幕后

北京乐与路的获奖情况

200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KongFilmAward)最佳摄影(提名)鲍德熹

200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KongFilmAward)最佳原创配乐(提名)HenryLai

200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KongFilmAward)最佳原创歌曲(提名)HenryLai

5、上映日期


中国香港

HongKong

2001年10月25日

以下按上映日期先后排序

新加坡

Singapore

2001年11月12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2年3月13日......(MardelPlataFilmFestival)

美国

USA

2002年6月10日......(Seattle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6、制作/发行

制作/发行公司

1.寰亚电影有限公司

7、获奖记录

香港电影金像奖(2002;第21届)提名:5

提名

金像奖-最佳影片庄澄JohnChong苏志鸿SolonSo罗启锐AlexLaw

金像奖-最佳摄影鲍德熹PeterPau

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黎允文HenryLai罗启锐AlexLawFengWang

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黎允文HenryLai

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奖曾景祥KinsonTsang

8、影片评价


喜欢《北京乐与路》。不仅仅是因为里面的音乐,还因为里面客观而写实地反映生活的创作态度。虽然是香港导演,而且是女导演,但张婉婷却拍出了这样一部深刻的片子,而且有些残酷。这部片子我看了不下十遍,终于决定动笔写一下它给我带来的震撼。

中国摇滚是舶来品,这点毫无疑问。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内容上看,我们都可以得到明确的印证。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无论某种风格出现的时间先后,以及这种风格存在的时间长短,现在是否已经终结,在中国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对应的乐队。虽然深受西方音乐影响,但中国摇滚也有着自己的传统。从崔健的《红旗下的蛋》甚至更早一点,一部分摇滚乐手就在努力使自己的音乐摆脱对西方摇滚乐简单的模仿和变奏,并开始在中国丰富的民间音乐之中寻找灵感。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竹书文化旗下的"轮回"乐队(Again),喜洋洋旗下的"天堂"乐队,京文公司旗下的"子曰"乐队,还有摩登天空门下的胡吗个等等。但无论是民族化与否,绝大部分乐队和乐手的生活都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能够与唱片公司签约并出版唱片的少之又少,就算出了唱片,像国外某些乐队一样大卖特卖的情况也基本不可能发生。所以他们的生活就处在酒吧演出、走穴、排练、堕落和为自己的合同发愁之间摇晃。然而他们之间的大多数还是坚持自己的音乐理想,等待着那纸有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合同--可敬而可悲。这部《北京乐与路》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的生活状态--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经足以让人震惊。

在一篇论述第六代导演的文章里我曾经把张婉婷的这部《北京乐与路》和张扬的《昨天》,张元的《北京杂种》放在一起比较。90年代处开始大量涌入的打口带和打口CD滋养了整整一代人,于是中国摇滚乐霎时繁荣起来,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国外音乐需要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乐队多的眼花缭乱。《北京乐与路》的故事就是在这时的2001年展开的。

分析影片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下张婉婷选用的几首插曲。有四首比较重要的画内音乐:"子曰"乐队的《光的深处》、《你也来了》、《瓷器》,"鲍家街四十三号乐队"的《晚安,北京》。三首插曲:《你也来了》和《晚安,北京》,都是二次出现,还有唐朝乐队的《国际歌》(摇滚版)。它们的作用我们会结合影片的电影语言以及戏剧结构加以分析。

《北京乐与路》采用了半纪实的体裁,其中使用了大量的DV镜头和四段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交代背景的独白镜头,造成一种间离的效果。整个故事讲述的是香港少爷歌手Michael(吴彦祖饰)由于斗殴打伤人在北京被起诉,在等待出庭的几个月中结识了"望月"乐队的主唱平路(耿乐饰)和其女友"艳阳歌舞团"的艳舞女郎杨颖(舒淇饰),并与他们一起"走穴"的经历。Michael自己在香港有一个乐队叫做"墨西哥跳豆"(TheMexicanJumpingBeans),自己也写歌,但始终处在三流水平,一个"半红不黑的所谓创作歌手"。他在美国受过良好教育,家境富有,而他却向往北京的贫穷的摇滚--精神上向往,在几次试图融入这个圈子之后才发现自己始终是个局外人,而且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状态--找到了自我。

我们注意到这些细节:影片以Michael眼中的北京开始--他手里的DV记录下的东西,他眼里的北京。他坐的出租车是红旗,而他看到的北京是浮华和喧嚣的一些一些,后来渐渐转向生活化的镜头。这段音乐的民歌味道很浓,二胡和摇滚风格的电琴、贝司和鼓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奇特的效果。在开场的酒吧演出里,Michael第一次感到了文化的冲突。而酒吧的氛围也感染了他。那种摇滚的*氛围让他惊诧,从开始的观望到随后的参与,甚至到最后的去还鼓八的鼓棰--而且得到一个外号叫"港农"。于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在他的面前展开,他试图得到"望月"乐队的认同,是他渴望被北京的摇滚圈认同。而他自己的歌实在是很商业甚至很低俗--他自己也讲是"烂歌"。他第二次接触地下音乐是在他长途跋涉了50多公里到北京市郊看"艳阳歌舞团"的演出。他在街上露天咖啡座那一场戏清楚地标明了他的身份和地位,也许是文化的背景,总之他无法摆脱的一些既定的东西。而他只能坐一辆极普通的富康车回东城--这辆车还是平路很不容易找来的:差距,文化上的再次冲突和经济上的差距。后来平路有句话说的好:"你还是回你那个文物保护四合院吧。"

Michael第三次寻找"望月"乐队是一次离家出走的行为。这时他的身份已经通过他的独白交代清楚。他在京郊的平房离寻找着。破旧的平房,狭窄的街道,成群结队的朋克打扮的青年男女。而在一家音像店他终于受了点刺激。当他在一堆盗版CD中寻找自己的乐队"墨西哥跳豆"(他自己认为很红)时,老板告诉他:"红不红可不是自个说的,我这人民商店有卖他翻版的,那才叫红。'人民当家作主'啊。"而他在父亲的一次小酒会上彻底地醒悟了。那会他的父亲向一干什么只谈喝酒的部长局长介绍Michael的时候,一个官员问:"大哥星叫什么?"而另一个官员说:"嗨,喝酒吧,反正不叫刘德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是一个不入流的歌手罢了。

"在墨西哥有种豆,会跳的。在中国我不知道,都给吃了吧……"是文化背景产生的冲突吗?在走穴的时候Michael问平路:"北京摇滚的特点是不是'狠'?"平路说:"北京摇滚的特点是'穷'!"随后平路反问Michael:"香港摇滚的特点是什么?"Michael一时语塞,后来说:"香港没有摇滚。"

香港确实没有摇滚。摇滚乐产生的基石是呐喊和愤怒,而不是无病呻吟的"痛苦"和矫揉造作的"爱情"。香港弹丸之地和浮华的都市气息不会有产生摇滚的土壤。其实Michael在否定"香港摇滚"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和"墨西哥跳豆"。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影片结尾,他给杨颖带来"墨西哥跳豆"的时候,一颗豆子掉到了地上,被人踩碎,杨颖终于发现里面是条虫子。Michael并没有发现,而杨颖悄悄地将破碎的豆子和虫子扔进了花盆,而且继续饶有兴致地在看跳豆--原来墨西哥跳豆只是一种说法,因为里面的虫子它才会跳。在这部片子里,墨西哥跳豆就是Michael本身的象征,他的表面和内心有很大的反差,而他自己开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反叛,直到*的出现,直到结识了"望月"乐队,接触了北京摇滚--借助这些外力他才能认识到自己深藏内心的反叛。这是一个完成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北京乐与路》也是一部表现Michael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的影片。

再来说说平路和他代表的北京摇滚圈。他们的理想是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传达自己所谓的愤怒和挣扎;而他们却常常为生计所迫,违心地唱口水歌。比如在电影开头,平路和"望月"乐队跟酒吧起冲突是因为酒吧的老板关了他的麦克。那时他唱的是"子曰"乐队的《瓷器》这首歌里引用了曹植的《七步诗》;而在走穴过程中,"子曰"的另外两首歌《你也来了》和《光的深处》相继出现。而此时受众的不认同实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农民抱着因为听了摇滚不吃食的猪来索赔,另一个农民跟着一边的大屏幕在练太极,堵着耳朵的小孩子,还有扔上台的各种杂物--吵闹着要平路*--他们喜欢的是《纤夫的爱》,还有杨颖她们的艳舞。走穴没有错,不过实在是没有受众。《光的深处》这样唱道:"我想到光的深处,那里可有风吗?"这是平路的理想,他想要揭示所谓生命的本质的东西,所以他逃开父亲为他设计的前程,也是试图摆脱自己的命运--他不想当火车司机,接他父亲的班--而这终于换来一句父亲的评论:"玩摇滚总比当土匪好吧。"平路不想与现实妥协,而他的音乐又与受众如此隔膜--这也是中国摇滚的症结所在,硬伤所在。摇滚不是普洛艺术,但摇滚同时也不能自绝于人民。中国摇滚的受众在哪里?少之又少。高中和高校的部分学生(而且绝大多数是男生)和部分白领,以及其他的一些青年人--基本没有30岁以上和15岁以下的人,而且只是这个年龄层所有人的很少很少一部分。太少了,真的太少了。但如果摇滚真的成为一种老少咸宜的音乐形式的话也会令人觉得很奇怪--这就是摇滚的宿命吧,注定不能取悦所有人而只能为少数人所激赏;摇滚乐手不是为了名声或利益而存在--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理想。

平路在整部片子里一直在受刺激:观众的白眼,杨颖的外遇,父母的不理解,还有签约的受挫--虽然有些经历是符号化的映射,或者导演故意安排的噱头:毕竟舒淇和吴彦祖是香港大牌明星,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因此戏分要多于耿乐,而且有很多不免牵强的地方。但我们还是可以来分析一下这些剧情:唱片公司的老板在听了平路第一首歌的一半的时候就告诉他:回去等电话。而在一场激烈的冲突之后平路终于明白,原来所有的签约乐队都是"在外面反叛,在公司里听话",他终于意识到他一直信仰的摇滚精神:独立,反叛只是包装而已,自己一直在受骗:一种幻灭的感觉油然而生。他还不能也不屑自食其力地劳动,("不喝低份酒,不挣窝囊钱"),曾经的挫折他都只是以为缺乏理解,而唱片公司的一席话终于喝醒了他:原来他什么都不是。终于平路说出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我还想玩音乐呢,最后却被音乐玩了!"

恐怕这也是大多数摇滚乐手的心声吧。我们且看平路拿给唱片公司的歌:《落魄的人是可耻的》(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和《上苍保佑吃两碗饭的人》(张楚:《上帝保佑吃饭的人》)。他们所谓的专辑里提到的这两首歌都是在影射国内摇滚的摇滚经典,当然这些名字是张婉婷随口起的:所指的东西太明显,而同时也反映了她的用意--看到这里懂行的观众都会知道,平路签约是没指望了:他们乐队的模仿痕迹太强,连歌名都差那么两个字。而作为影片中"望月"乐队的"子曰"乐队则是中国摇滚民俗化的主力军,他们以在音乐里引入各种各样的民乐元素为最大的特点。我们来看看这首《你也来了》,这是影片中平路最得意的一首歌,其中的片断出现过四次。歌词如下:

你也来了--赤条条同我在同一个地方,

你也来了--大睁着恐惧的眼斗如筛糠,

你也来了--为了上一世因果再这里得以报偿。

吾是说好了:"桥归桥,路归路,各走各方?"

汝是争论过:"出污泥而不染乎,品格高尚!"

却原来是挂羊头买狗肉

你也男盗女娼……咦?

为何不再三思量?

你认命了吧,走过了奈何桥奈何又妄想,

你忍住了吧,泥巴莲花本同路都在桥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只不过--只不过是汝矛来刺汝盾,

一个尘劳,一个业障,

只不过--只不过是用凸的对付凹的,

一块丰碑,一面牌坊,

所以,我说,你说,他说

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限于篇幅我不打算在这里分析秋野("子曰"主唱)词作对释家思想的理解和解构。但这首歌在影片中的四次出现并不是偶然事件。从杨颖顿拘留所的时候默默的哼唱,平路走穴时现场冷清和乐队的投入,唱片公司试听的小样,还有最后平路的轰轰烈烈的死亡无不伴随着这首歌。我认为它体现的是所谓"救赎"的一层含义。平路签约受挫后本想告诉父母自己签约了,好让他们得到心理安慰;而这最后的白色谎言也在风里飘散,他父亲终于没有听见。而他终于在追求极限速度的时候似乎找到他想要的东西,"没人比我更快!"终于因车祸而死。那一场戏拍的惊心动魄。一组三处的平行蒙太奇展示着三位主角交织的命运:平路飞驰,杨颖狂追,Michael出庭。而平路撞上大货车的一刻,满天的玉米撒下一地金黄,那时的配乐正是著名的《晚安,北京》:

"我将在今夜的雨中睡去,

伴着国产压路机的声音,

伴着伤口崩裂的虚假,

在今夜的雨中睡去

晚安,北京

晚安,所有未眠的人们

不归的子夜的钟声北去

带着街上乞讨的男孩

带着路上破碎的轮胎

随子夜的钟声北去

晚安,北京

晚安,所有未眠的人们

晚安,北京

晚安,所有孤独的人们"

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而这首《晚安,北京》却是在黑暗和冷雨中声嘶力竭地呐喊:作者和主唱汪峰在人生的诸多苦难一起来袭的时候写下了这首杰作,恰恰符合平路此时的心情。他撞车的那一刹那音乐戛然而止,而他却交给司机一盒磁带--他被拒绝的那一盒心血。他告诉司机:"您听听吧,下一首最好了。"已经吓傻的司机推上磁带,于是我们又一次听到了《你也来了》。这次正是六祖慧能的那一段偈句。平路在"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歌词中缓缓倒下。平路终于倒下了,死在他最得意的那首歌里。这是一场祭祀,平路用自己的生命作为祭品献给了他的音乐理想。这是涅磐,是幻灭,同时也是救赎。所谓"本来无一物",他明白自己追求的是镜中月水中花,到头都是一场空,而理想和现实发生

如此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离开人世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所谓"入地狱",恐怕是他对曾经热爱的摇滚乐的最终定性。他是自己要寻死的,就算没有撞上货车,他还有其他无数种死法,而这种死法挺好,唯美,惨烈,而且张扬。如此这般,生命轰轰烈烈的燃烧。张婉婷把这场戏处理的很唯美,平行蒙太奇的技巧娴熟,部分镜头做了升格处理,死亡的恐怖被唯美完全取代。而汪峰和"鲍家街四十三号"的《晚安,北京》在这一刻成了经典。

而这首插曲再次出现是在摇滚圈的朋友们纪念平路的party上,无数的蜡烛和DV机里平路的镜头一起怀念着早逝的天才:那一刻,平路在镜头里如此的野性,年轻,而且光芒四射。

还要提到的一个角色是杨颖。杨颖死心塌地地爱着平路,她的独白中曾经说道:"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嫁给一个唱摇滚的,保准死的痛快,又痛又快。"那种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的爱情很是动人。无论跟平路怎么吵架怎么生气都无法把他们分开--他们是如此需要彼此的安慰,短短的一生一世是注定在一起了。

杨颖的形象是作为一个不甘农村寂寞无望生活女青年出现的,而舒淇身上浓重的风尘味却把这个角色处理的有点搞笑,不论如何,还是中规中矩。杨颖是喜欢并珍惜平路的才华,所以她甘愿自己卖笑跳艳舞也要让平路得以在众人面前演唱自己的作品。杨颖的精神内核也是摇滚精神中的反叛。而她的理想幻灭出现在平路去世之时。她已经没有对明天的想法了:"不知道,洗洗睡,睡起来再说吧。"失去了平路杨颖就失去了一切。

张婉婷确实很不简单,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构架了整个故事,使得"生存状态"这一现代电影经常论述的话题变得活泛和容易接受。所选演员中,吴彦祖是本色演出,极其精彩;耿乐除了嗓子差劲一点(假唱,呵呵~),其他表现很好,形象地表现了摇滚歌星的火爆脾气和野性十足的为人处事;舒淇的感情戏把握的很到位,可比起另两人还是逊色不少。剧情上不免落入俗套地安排了三角恋情和大牌明星们更多的戏分;但即使这样,我们却从其中看到了很多东西:北京市区和市郊的巨大反差,文化的冲突,北京摇滚圈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娱乐圈的一些内幕情况。张婉婷最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她的扬长避短:选择Michael作为一个香港的闯入者角色,让他在多次的接触中逐渐进入北京摇滚圈;而观众们大多数也和Michael一样,在影片一开始抱着观察者的角度去看这个故事,张婉婷在这点上很好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理。而同时展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冲突"的主题,只有这种角度是最合适的。喜欢张婉婷展示出来的香港人的独特视角。

此外还要提一下其中比较新锐的电影语言,夹杂的DV片段和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的独白片段,巧妙而不着痕迹地交代着故事背景一些不便于展开的内容。还有一点就是Michael的*,通过Michael的梦境和讲述一点一点逐渐铺开,颇有悬疑影片的色彩。说到最后,我还是被这部关于梦想和残酷青春的影片感动了。

中国摇滚就是这样,如同顽石缝里的草,艰难而坚韧,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是如此的不可调和。而他们还是要继续前行的,也许不是为了寻找希望,仅仅是为了寻找一种光亮。他们努力地追寻,却把握不了自己今朝身在何方。中国摇滚这么不正常的发展是该有个尽头了,而不知其间还有多少象平路、杨颖这样的人在默默地忍受痛苦。他们相信明天是会好的,一定,一定。而或许希望只存在于明天。

而许多我想说的,也正是他们想说的。或许我喜欢中国摇滚,也是生命深处的反叛和不羁吧。记得纪念平路的party上,"望月"的成员向观众们高呼:

"你们过得怎么样?"

"凑合!--"

"你们过得怎么样啊!--"

"凑合!----"

"来,让我们唱一首歌,纪念我们永远的朋友,平路。"

于是再次听到《晚安,北京》。于是平路的灵魂在烛光中和歌声里飞上了天。我能感到他

默默注视的目光。

"晚安,北京。

晚安,所有孤独的人们。"

走好,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