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让文集
1、内容推荐
《我是岛里人》以作者的成长以及家族的变迁为主线,写他的家族、亲朋、师长、故乡等一些人与事。在杨先让饱含热情的文字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家国情怀,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底色,更是那一代人锲而不舍的生命追问。杨先让是新中国第一代的艺术家,他对家族的记录,就是对时代的记录,其中的人与物如同他的版画一般,以他情感浓厚的笔触展示给时代。
《三人行》是作者所写的文化艺术界的人与事,写了众多“为时代造型”的艺术家。其中有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古元、邹雅、王朝闻、黄永玉等,更有快要被历史遗忘的艺术家,比如郑锦、王青芳……而顾毓琇、周汝昌、郭兰英、郎毓秀、郭淑珍等或为其挚友,徐冰、陈文骥、韩书力等或从其学,流芳弥远,可谓一个人的中国百年美术史;
《梦底波涛》是杨先让先生对中国民间美术思考、梳理、总结的结晶。杨先让曾在*美院主持年画、连环画系,创建“民间美术系”,他把民间艺术提升到学院体系中观察、学习、创作……短短数年之间,就培养出了徐冰、陈文骥、吕胜中、韩书力等艺术大家。更是带队十四次走黄河,在丰富的民间土地上挖掘出库淑兰、苏兰花、潘京乐……可谓重新书写了中国美术史;
《我为主》讲述了去国前后的杨先让对艺术本体性的思考。如同一个赤子,杨先让以一个“旁观者”“他者”的姿态超然地、敏锐地观察着西方艺术,对比着中西方艺术的异同,也注视着在西方的华人艺术家。他认为中国艺术无须低人一等、妄自菲薄,更不必一味仰望迷信西方,乃至丧失自我。“我为主”便是其中精神所在,*总理在与他的通信中也强调了这三个字。
2、作者介绍
杨先让,1930年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1939年随家人迁居朝鲜,1944年回国求学,1952年毕业于*美术学院绘画系。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和创作员,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员,文化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教授。
曾获美国休斯敦大学亚洲艺术部文化奖、全美华人教育基金会终身艺术成就奖、中国文联第11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等国内外大奖,并被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曾出版著作《黄河十四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报告》《徐悲鸿:艺术历程与情感世界》《中国乡土艺术》《与木刻刀结缘50年:我的木刻版画创作历程》《海外漫纪》《艺苑随笔》等。
3、目录
《我是岛里人》
作者的话
养马岛、秦始皇、李斯们
我是岛里人
我生活道路上的里程碑
我的老师魏廉
木刻
我没有当大画家的欲望
梅花寄亲人
童年伙伴
订婚
童年往事
我的二哥杨云
我的几何老师
反满抗日烈士杨子平的冤案
心里的大白话
美院四年
我学书法的经历
玩一把艺术
我的造型艺术脚步
抗摔踹的我
永远的忏悔
迁坟记
悼念学芹妹
忆著名油画家武德祖
悼家树兄
宋广训和我
人民美术出版社之初建
一件与擦炭画有关的小事
年画、连环画系成立始末
挚友培森
裴大哥
海外晚年
总裁孙德汉
我写徐悲鸿
海蜇丰收的年月
蛇年话蛇
与木刻刀结缘五十年
会师大庆
不感动我的我决不画
永远不能忘记
回国这几年
向我招手的小伙子
重访京郊斜河涧村
我写徐悲鸿之后
《黄河十四走》二十一年后的再版
附录 杨先让艺术简历
《三人行》
作者的话
难忘的一九一八
历史可鉴
大师的风范
徐悲鸿的收藏观
徐悲鸿为梅兰芳、程砚秋造像的一段公案
忆徐悲鸿院长
简说悲鸿
徐悲鸿与康有为的师生情
徐悲鸿为傅增湘画像前后
李可染谈徐悲鸿的提携
徐燕荪赞扬徐悲鸿
徐悲鸿魂系长安
徐悲鸿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一年间的经历
徐悲鸿在抗战时期的募捐画展
徐悲鸿与音乐家江文也
徐悲鸿与罗工柳.
不相信罗工柳先生走了
永远说不完的廖静文
不该被历史遗忘的王青芳
工笔重彩花鸟画家田世光先生
一代贤儒许寿裳
名人寂寞身后事
陈仪与汤恩伯的恩怨
孙多慈逝世前后的时日
黎锦晖和刘雪庵
客死苏联
唱响《天伦歌》的郎毓秀走了
兰为王者香
一代歌手郭兰英
喜儿兰英
焦菊隐、人艺和《茶馆》
我所认识的于是之
胡宗温大姐
马金凤六次进京上演《穆桂英挂帅》
《蓝莲花》中的友谊
抢救石鲁
春到*
红学泰斗周汝昌
告慰周公
油画《刘胡兰就义》
油画家冯法祀
美院变迁
木刻家的刀法
我的导师李桦先生
怀念李桦
悼江丰
忆江丰
与古元相处的日子
彦涵:穷而后工
强者彦涵
我对彦涵先生的哀思
雕塑大师刘开渠
严师良友邹雅
邹雅罹难卅周年
我与邹雅
一代画师李苦禅
人好画也好
齐白石:英也过吾
忆吴作人
忆朱丹
老版画家力群
叶浅予先生
丁井文与黄胄
文金扬与《艺用人体解剖学》
亲爱的王朝闻先生
张仃绝响
我与黄永玉
从罐儿胡同到万荷堂
鬼斧神工黄永玉
老大哥何溶
郭淑珍与黄河怨
惊叹孙佩苍
怀蔡亮
女雕塑家张德华
雕刻家刘焕章
青年陈文骥
丙戌怀文骥
韩书力与*
相遇相识相知相思韩书力
对文国璋该说的几句话
尤劲东的毕业创作
油画《*去安源》官司始末
孙云玲的油画
杭鸣时的招贴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被遗忘的《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附录 杨先让艺术简历
《梦底波涛》
作者的话
千里之行
黄河沿途民间艺术
黄河中游民间艺术考
民间美术系的创建
艺术上的觉悟
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位置
民间美术的演进与走向
黄河民间艺术考
传统木版年画
民间美术系与中国文化西来说
开始是逼上梁山,最后竟无怨无悔
与索罗斯三次会面
生殖崇拜的印证
龙与虎
韩国的美术及民间艺术
美洲札记
岩画——人类童年的印记
吕胜中,民间美术的导源者
可贵者胆
树村兄的悲哀
《壬申年》猴票
库淑兰的艺术
剪花娘子永存人间
我的一份敬意
“箱底画”与“避火”
少见多怪
滦州皮影
潍坊年画
民间美术的迷恋者
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新绛剪纸
天津北郊农民画
陇原上的乡土艺术
重访新绛县福胜寺
同情与支持
民俗艺术与远古神话
《黄河十四走》背后的一些事儿
可爱的吴美云
附录 杨先让艺术简历
《我为主》
作者的话
美国的美术馆
美国美术界
美国的画廊
费城两颗不易被发现的珍宝
美国连环画
美国黑人版画家斯密西
美国女版画家纳奥米•李蒙特
拉宾斯基的艺术和友谊
美国画家亨利•凯尔纳
美国水彩画家汉克和菲莉丝
非洲马孔德木雕艺术
洛克威尔美术馆
休斯敦美术馆印象派画展
生来只知道土地
是爱,是悲哀,是愤怒
凯绥•珂勒惠支和她的作品
费城六月行
《赵夫人像》的发现
与顾毓琇教授相处的日子
三访顾毓琇老教授
世纪老人顾毓琇
红白梅花贺伉俪
百岁寿
我所认识的朱继荣教授
朱继荣教授的亚洲艺术研究室
游子们的思乡
叶蕾蕾的艺术
从怡乐村走向世界
“你是不是*国家派来的?”
叶蕾蕾与贫民窟
赵孟頫端砚
东坡的碑帖
他山之石
秋日路州行
徐冰艺术的脉搏
文化上的闭塞等于自杀
中国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山水诗、山水画
版画艺术
要以我为主
画家穆伦
版画家黄荣灿
卢秉枢烈士的女儿医学博士卢美纯
张纯如的自杀
建筑师手下的绘画
纽约给我的骄傲
女油画家金高
皮影艺术专家秦振安
雕塑家王维力
傅衣义的画
王铭的差异
卓以定的水彩画
终于解开了一个谜
诗人马萧萧
由休斯敦一场讲座而引起的
华府的遗憾
我们都是黄河的儿女
我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
情谊的分量
温馨时光
有朋自远方来
星月交辉
保持距离的启示
戈壁滩上的来信
华裔中的异类
曾野先生演《二进宫》
在休斯敦听《梁祝》与《黄河》
共性与个性
紫砂陶都周定芳
中国制琴师
王献亚的山水画
徐敏陶艺展
矿石收藏家吴增福
写在张平良获奖之后(代后记)
附录 杨先让艺术简历
4、推荐
◆再现新中国第一代艺术家的艺术人生;
◆口语化的叙述,听新中国*代艺术家坐在身边娓娓道来;
◆从一个人的书写看被时代、被时间所遮蔽的中国美术百年人物志、美术史。
先让老师这部庞大的文集,将我带回将近四十年前的*美院,又跟着他的记忆,去到将近七十年前的国立北平艺专:那时,国立北平艺专才刚易名*美术学院,他是*初年*代受教而毕业的学生——现如今,亲眼见过徐悲鸿先生的美院学子,个个都已八十开外,寿数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老院长。
——陈丹青
人们对德高望重的师长惯称先生,可一到杨老师这儿,称先生感觉就不对了,我还是习惯称杨老师。在我看来,什么人都可称为先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称为老师的。老师是我的,先生是大家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说法有点封建色彩,我并不喜欢。但老师的作用有时却是父母无法取代的,父母更多是生命与亲情的纽带关系,而师生之间更多是精神上的信赖。
——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