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经济均衡

科普小知识2022-06-19 10:06:13
...

经济均衡(EconomicEquilibrium)意味着一种典型地由于应用了某些投入而得到的结果,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参与者的预期。许多理论家,特别是那些应用“经济”,假设的理论家,还要求均衡的其他条件,使每个参与者实现正确预期的最优化。但不管怎样,前一种条件,即正确的预期.看来是均衡的基本特征,至少在传统上使用这个词时是这样。

中文名:经济均衡

外文名:Economicbalance

具体分析:看作为现有问题处于均衡的状态

相关理论观点:动乱的预测也会影响现行的价格

先驱者:缪尔达尔(Myrdal)和哈耶克

背景:两次大战期间经济理论的背景

1、名词解释 


经济均衡

所谓经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关联和相互对立的因素在即定的范围内的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和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均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往往由于制约均衡状态的各种因素的变动而难以达成。

2、简介

经济均衡,至少从传统上使用这个词的角度来看,总是意味着一种典型地由于应用了某些投入而得到的结果,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参与者的预期。许多理论家,特别是那些应用“经济”,假设的理论家,还要求均衡的其他条件,使每个参与者实现正确预期的最优化。但不管怎样,前一种条件,即正确的预期.看来是均衡的基本特征,至少在传统上使用这个词时是这样。因此,经济均衡的定义与物理均衡的定义不一样。钟摆的静止或减幅摆动状态既不属于经济均衡,也不属于经济不均衡,就因为钟摆没有任何预期。

然而在初次应用均衡思想时,把某种静止看作为现有间题处于均衡的状态,这是很自然,很明显的。毫无疑问,如果均衡指的是资本或难以区别的事物的推力和拉力“相等”,这个词的起源就是事物在静止状态时存在的力量平衡。但是也可能存在着一系列位置,每一个新的位置上有一种新的乎衡。没有理由可以说明.均衡只存在于静止状态或平衡增长的过程中。一旦人们努力把经济理论扩大应用到均衡移动过程的事例上来,均衡意义中所包含的预期性就变得明显了。在这方面,缪尔达尔(Myrdal)和哈耶克(Hayek)是先驱者。缪尔达尔在1927年论述定价和预测的著作中(用瑞典文写的),谈到在动态分析经济现状时出现的双向相互依存问题:现在的动乱影响列将来的价格.而对将来动乱的预测也会影响现行的价格。哈耶克在1928年(用德文写的)一篇论述他称为时际均衡的文章中,把时际贸易和国际贸易《或跨空间贸易)进行类比:两件同样的东西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时期里,其价格通常是不相同的,虽然这两件同样的东西的价格可能一齐提高或降低。林达尔(Lindahl)在1929年(用瑞典文写的)文章中,研究了所谓第一个关于时际均衡的数学模型。米尔盖特(Milgate)对这篇文献作过评述(1979年)。

3、理论分析


经济均衡

均衡分析对于把握各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及其变动方向,有其制约的方式。从正统的角度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均衡分析引入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一个市场中一种商品的供给,需求与价格的均衡问题,创立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把均衡分析应用到更广泛的分析领域,通过分析所有市场上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供给、需求与价格的均衡问题,创立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在不同市场类型中,各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均衡状态、均衡条件以及由此推导出的理论和原则,构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均衡理念和均衡分析已渗入到经济学说的几乎每一个部分,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经济理论内容。  

在魁奈的时代,有的经济学家已经觉察到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些复杂的相互关系时常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他们谁也没有达到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清楚明白地进行理论上阐述的水平,更没有能力认识和解释这种相对稳定状况达成的条件是什么,当打破了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之后,又如何才能使它恢复,是魁奈的经济表在经济思想史上首次在理论上提出和阐释了这一经济现象,并通过经济表这一分析工具,探讨了如何使他们恢复的问题,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说:魁奈的经济表“是最先设计出来,用以表达明确的经济均衡概念的一种方法”。  

魁奈的经济表中体现的均衡理念,通过表中规定的计量规则形成的均衡调节机制,以及整个模型的构建结构,已使经济表这个古典均衡模型颇具现代风采。把这个古典均衡模型与现代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和宏观经济均衡思想相对照比较,如果抽象掉复杂的计算公式、运算方程组和各种图表,会发现他们之间均衡理念的灵魂和均衡模型的根本构件要素,几乎可说是一脉相承。由此可见,魁奈经济表中的均衡思想和均衡分析的意义是相当深远的,它对以后经济均衡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启发和影响,无须深入考证和宣扬,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

4、特征实质


经济均衡

平衡现象、概念和分析方法,常见于自然科学(尤其是力学),而经济学在研究人受利益驱动力的作用下的各种行为及结果时借鉴和引入了平衡分析法(此方法也为分析非平衡问题提供了一个基准点和参照系),由此发展成为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将其集中、系统地用于分析经济利益关系问题所形成的一般均衡体系是现代经济学大厦的理论基石和主体构架,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在相当长时期内占据统治地位。与人类社会和科技进步的阶段相应,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可以说一般均衡标志着经济学进入到牛顿力学时代;然而异军突起的对策论(博弈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分析方法(虽然其思想源远流长),相比较而言,其更多地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人类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程度,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和必然趋势。所以,从考察和揭示自然界规律的科学方法中得到某些启示,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各类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  

1.经济均衡的基本含义和实质。  

利益均衡问题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内容所决定,以及观察问题的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不同的结论及表现形式。可以说对这一核心问题研究结论的表现形态、演进和变化,构成了经济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经济均衡分析是通过研究在给定的经济环境(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等)中,各种经济要素在诸多利益主体(力源或利源)的驱动下的平衡或均等分布结果和流动特征,来达到分析和揭示经济规律之目的。无论这类社会经济现象以何种形式表现,均衡分析的实质就是要研究经济利益的协调过程和分布状况。一般均衡主要研究在市场供求相等(所谓市场结清)条件下利益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结果,是通过各类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及更加细分的市场)的均衡具体地表现出来。在理论分析中,虽然表面上经济均衡考虑的是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然而,无论研究哪些经济现象,从何种角度和用什么方法,只要一谈到均衡,都不可回避其核心问题——利益的分配和协调。由此可见,各类均衡必然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或一致性。但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又有较大差异,具体的分歧反映在研究对象、假定前提、分析方法、主要结论及应用等方面。由于不同的均衡结论实质上只是代表了部分社会阶层的利益,或者说这样的理论只是为某些人服务的,而根本不可能说是从各方面的利益出发实现全社会的最优,所以从不同立场和角度研究均衡问题,所得出的有关利益分配的政策建议、实施措施等都必然代表不同的利益阶层。这就有助于认清均衡分析的方法、结论和它的前提条件之间的关系。  

2.对策均衡概念体系。  

人们对一般均衡已不陌生,而本文所说的对策均衡是指用对策论方法建立起来的经济均衡概念、理论体系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类似于一般均衡理论,对策均衡也是研究利益均衡问题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现今已发展成为经济对策论这样一门相对完整的理论学科。对策均衡概念的创立、精炼和完善及其对策模型解的存在、性质与应用研究是现代对策论的主要内容。诸如非合作对策的纳什均衡,完全信息动态对策的子对策完美均衡,不完全信息对策的贝叶斯均衡,合作对策中的夏普利值等均衡解概念,该理论主线清晰、内在联系紧密、表述严谨科学,是对现实问题具有更强解释力的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正在以当今主流经济学的姿态主导和预示着未来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  

3.对策均衡的现实性。  

虽然对策论的理论和应用目前正处于急需进一步大发展之时,但与一般均衡相比,对策均衡有关竞争问题的描述更贴近现实,对当今市场经济的竞争本质揭示得更加深刻。在一般均衡分析里对微观主体所作的行为假定中,以个体消费者为例,是以个人在收入预算的约束下寻求效用最大化为行为基础,分析研究各类要素市场的均衡。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每一消费者使自己的收入(可假定为劳动报酬)最大化也是一种市场竞争行为,这种竞争行为不仅与自己的消费效用最大化行为,还必然是与其他人的经济行为交互发生、互相影响和制约,与此同时实现交互作用下的多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等)均衡。若给定收入预算约束,就相当于限制了竞争,此时再分析商品市场上的竞争无疑是在不允许有竞争的条件下研究竞争,如此将收入最大化与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分离,将个人行为孤立化、封闭化,使理论陷入了循环论证的逻辑误区(即在假定收入均衡,同时也就等于假定了消费效用均衡的前提条件下再来分析研究消费效用最大化)。这种错误表面上看可能是由于分析工具和方法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但绝不能排除更深层的原因。推而广之,微观主体的投入端(类比为消费者的消费)与产出端(劳动收入)之间的均衡关系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对策论的诞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策论对微观主体的观察,超越了马歇尔的单一属性行为主体的假定,并且用策略选择方式将微观主体的各类行为统一起来,重点研究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多市场均衡同步实现(多市场均衡的一致性)。所以,在研究许多现实经济问题时,运用对策论这一现代化分析的工具,能使经济学向科学化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5、理论背景


经济均衡

与两次大战期间经济理论的背景大相径庭,在以冯诺伊曼(VonNeurnann)和莫根施特恩(Morgenstern)为始祖的对策论中,均衡这个词用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策略上有互动关系的对策者对政策或对策提供理论上的解决办法。如果该模型假定所有对策者的行为最优化,即预期效用最大化,就象对策理论家的模型所假定的那样,均衡必定具备如下的特征:没有一个对策者能够独自作出完善的行动。但是在这个特征背后有一种基本的特性,即每个对策者已正确地预期其他对策者的策略,因此尽可能使自己行动最优化,使结果符合正确的预期。60年代末,均衡概念开始植根于非古典市场。

一个国家的经济中也可能拥有这样的市场―人们也许会想到劳动市场或租房市场―在那里,尽管信息垂手可得,但确定工资或租金的人不得不作出有一定持久性的决策(不管期限是否很短).而且事先他不知道其他公司有否类似的决策。在这种准瓦尔拉斯市场上,我们可以找到理由一一必定与刺激措施或效率有关―来说明为什么工资往往超过,而租金往往低于市场出清的水平。然而,如果工资或租金额拟订者对其他工资或租金拟订者在同时或者在任职期内稍晚一些时候作出相应的决定并不感到惊讶,那么,市场将会取得均衡,不然,市场必定出现长期或短期的不均衡。

6、内在联系

1.一般均衡的成立前提和假定条件。  

毋庸置疑,任何一种理论的结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之上的,并与某些隐含的前提相应。为了从更深层次上分析经济均衡成立的潜在设定,有必要根据系统科学的开放性原理和经济学的性质将经济环境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经济环境(前者包括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基本制度、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然后分别在不同情况下研究经济均衡的实现条件。一般均衡所要求的前提是:相对长期稳定的*竞争环境和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人的行为动机是完全自利的且具有稳定的偏好序。实质上只能是一部分人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只是对那些资源禀赋充足、要素占有富裕者而言的。试想,如果自己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维持生计时,决不可能会有剩余产品在市场上*交换,更不会有稳定的偏好序,再有效的市场机制对他们来讲也无关紧要。进而,相对贫困者、资产占有低于平均水平者不可能真正按自己的偏好选择交换。所以,对以大多数人的经济行为研究对象来说,对一些非常态经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动荡变化、非理性行为的存在、世界普遍性的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等)和一些非经济因素(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的冲击和影响下,一般均衡在理论上就不成立,在实际中更是一座海市蜃楼。从本质意义上讲,一定的初始禀赋在市场上的交换结果绝不全是市场行为的作用,而主要是一种制度约束。市场行为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和外化形式,是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基本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绝不能将其误认为市场能有多么神奇的功能。市场起作用也只是在制度内在地规定了各种要素的相对地位(交换率和变化范围)之后的次一层级上所发挥的作用。如在一个经济系统内,必须先规定了资本与劳动的主次地位、“合理合法”的交换方式和价格,明确了雇主雇员关系这一大框架之后,然后才会实现所谓劳动力市场上的一般均衡。  

2.价值函数与均衡一致性研究。  

由于价值取向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其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等关系密切。于是,我们在广义经济环境中探讨经济均衡问题时,用对策论中的支付函数的方式定义价值函数:不同的价值函数代表着局中人所选择的不同价值取向,如局中人是追求总体利益最大,还是个人利益最大或是相对收益最大,价值取向决定了行为目标和方式的选择,决定了策略路径和可能达到何种均衡(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能很容易地找到具有这些价值观念的各类代表人物)。用这些来描述和反映社会中各类不同的行为主体所可能具有的价值取向,然后运用价值函数可进一步证明(可借助形式化的数学符号,通过严格的演绎推理和逻辑论证得到):只有在价值取向相同,即微观利益主体的行为动机相同的条件下,而且是只有在价值取向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一般均衡,但不能与最优对策均衡等价。对策论擅长和重点研究在相互影响情况下的行为特征,从更深层次和向更广范围拓展得出结论:当局部利益最大化与全局利益最大化的双重目标相一致时,最优对策均衡才能与一般均衡同时实现(由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可知,此时即为帕累托最优)。由此结论可知,市场竞争的一般均衡仅是价值函数为个人利益最大化时的一种特例。上述的分析和结论的引申含义是:不同均衡体系的建立以及它们之间是否一致(根源),从根本上依赖于价值体系如何确立,策略行为的选择(第二层面上)首先是服从于价值取向(基础层面)的选择,而策略选择又是价值选择的具体体现。这可使我们对各种经济理论体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3.对策均衡对一般均衡的超越和发展。  

进一步研究经济均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看出,对策均衡通过更加直接有效地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均衡的实质问题;而一般均衡则主要是通过研究人对物质资源的配置,掩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仅此而言,就可以看出前者比后者更深入、更接近问题的本质,突破了传统经济学(仅把劳动力与其他的生产要素同等看待)的分析框架。对策均衡对一般均衡的发展,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归位。从经济理性人到对策局中人,经济对策论强调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策均衡体系中对行为主体的认识和描述与一般均衡论有本质区别,这从根本上撼动了长期在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人格物化、资本化的思想;  

(2)由结果论到过程论。从注重资源配置结果到更加重视利益主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行为(策略)选择;  

(3)共同均衡。只有在利他中才能真正利己,也只有在使他人充分受益中才能使个体利益最大化,因而,均衡的实现必然是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对策均衡体系的核心在于刻划了这种共同受益的“双赢”局势;  

(4)不断学习进步的行为主体。修正完全理性人假定,特别强调非理性的行为主体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步达到理性的,这使得经济学更加鲜活生动、更贴近现实。  

经济均衡的演进,必然会带来经济学的根本性的、全面的变革,这一转折对我们来说,真是天赐良机。历史的发展无情地使经济学面临着一次严峻的世纪选择,其究竟会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21世纪呢?从一般均衡到对策均衡,从个体独立的完全理性到相互依赖的相关理性,是经济理论正在完成的又一次超越和升华。

上一篇:劳动经济学

下一篇:增长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