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于1941年创建的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解放后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10年2月,被确定为立项建设的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有三个校区,分别坐落在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亩。
名称:贵州师范大学
英文名:GuizhouNormalUniversity
简称:贵州师大(GZNU)
创办时间:1941年10月
类别: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类型师范
属性: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所属地区:中国贵州贵阳
现任校长:李建军
知名校友:王三运、傅传耀、周焜光、徐以骅
主管部门:贵州省人民*
硕士点:117个
博士点:26个
校训:慎思笃行,博学致新
主要院系: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等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
学校代码:10663
1、学校简介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建校之初,以夏元瑮、谭戒甫、王佩芬、尹炎武、王克仁、谢六逸、朱厚锟、李锐夫、李独清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他们艰苦办学,传薪继火,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6年由*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管理;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地理位置
学校地处有着“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坐落在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7000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2700余人(不含求是学院)、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共有教职工2433人。设有20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1个教学部。
3、校训
贵州师范大学
涵义:《礼记·中庸》十九章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句。校训取其精要,强调:深入、全面地思考,坚持不懈地实践;广泛、宽厚地汲取,不断追求升华和创新。
校训说明
校标内部以略加变形的篆体汉字“师”为主图案,突出学校的教师教育特色。
图形端庄典雅、稳重大气,体现了学校的办学风格、办学特色和定位,凸显了学校数十年办学的厚重积淀,既表明学校重视优秀文化传承的继承和发扬,又蕴含了学校勇于开拓创新之意。
圆形标志是中国大学标志设计的传统和对大学悠久历史的继承和延续。图案严谨稳重、简洁明快,色彩热烈典雅。
4、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引领大学行为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体系的独特气质。或者说:大学精神是体现大学的智慧、气度、品格、信念、风范、操守等的核心文化体系。大学精神居于大学办学思想观念体系的“核心”和“顶层”,是大学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支柱,它具有独特性、导向性、约束性和群体认同性,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凝聚、激励、导向、保障和熏陶等重要功能。对大学的思想、观念、制度、机制、行为等,具有全面统辖的作用和意义。在千百年来大学演进的过程中,大学精神的内涵不断明晰、不断丰富、不断拓展。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独立精神和开放精神。“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精神在一代代师大学人的办学历程中得以凝炼、熔铸,在一批批优秀毕业生的创业实践中得以传承、光大,在学校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工作业绩中得以充分体现,成为滋养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源泉。2001年,学校提出以“爱国、奉献、敬业、自强”作为学校的“校园精神”。2008年,校党委通过对学校光荣办学历史和优秀学人品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决定将“校园精神”上升为“大学精神”,使“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精神更加鲜明突出、更加具有感召力,成为引领师生艰苦奋斗、笃学精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核心价值和巨大精神力量。
5、师资力量
贵州师范大学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改善。现有专职教师1730人,教师中有教授292人、副教授623人;教师中331人具有博士学位、1203人具有硕士学位。学科队伍中有“候鸟型”特聘教授62人,其中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4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享受省*特殊津贴专家9人、贵州省核心专家3人、省管专家27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3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9人、省青年创新人才奖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4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6人。现有*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
6、特色学科
学校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含25个专业领域),78个本科专业,具备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推免权。有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6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9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省级高校示范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布局。
7、学校资源
贵州师范大学
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是全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1个*大学校外实践基地、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师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1个*教育综合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国际化人才外语考试(BFT)贵州省考试培训中心、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贵州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贵州省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中心、贵州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贵州省教师教育现代化教学实习基地、全国外语考试贵州考试中心、信息技术及应用培训基地、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培训中心、贵州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贵州省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贵州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贵州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贵州省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基地、省级优秀校园文化育人基地、贵州省高考评卷基地、贵州省美术设计类专业考试基地、贵州省音乐类专业考试基地、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术科考试基地等挂靠在学校。
学校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10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是贵州省司法厅首批批准的“物证司法鉴定所”、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贵州省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出版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贵州师范大学报》等报纸刊物,其中,《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期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15项,其中*科研项目17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43项,全校科研经费近2.6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76项;获*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国际级文艺奖2项;获批专利80项,出版学术著作177部。学术论文被SCIE、SSCI、EI、ISTP、ISSHP、CSSCI、CSCD收录2552篇。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高、功能强,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覆盖全校,部分公共区域及图书馆主要阅览区域还部署了无线网络。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235.5万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报刊2500余种,有中、外文电子图书155万余种,提供使用中外文数据库72个,自建本省特色数据库11个,数字资源总量达66个TB,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CALIS贵州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服务单位,建设有“贵州省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中学示范图书馆模型”、“学前教育专题室”、“幼儿园示范图书馆”等,并免费开放服务。
8、发展方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突出特色,推动跨越,为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9、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韩卉
校长、党委副书记:李建军
党委副书记:银熙惠
纪委书记:唐本文
名誉校长:卢耀如
副校长:徐晓光、谢晓尧、刘肇军、蔡永生、吕国富、赵守盈、乙引
上一篇: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 老尔.费尔南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