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河阳花鼓戏

科普小知识 2023-11-19 17:05:51
...

河阳花鼓戏是河南省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由清同治年间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刘同德、王世芝等人,根据宋、元以来流行于中原一带的踩高跷、划旱船等民歌小调,自设唱腔,所创的具有浓郁地方民歌风格的一种戏曲剧种。花鼓戏班成立之后,逐渐向外传播扩大,至清末民初时,此剧种已有相当规模。每逢演出,观众人山人海,喝彩声接连不断。花鼓戏在孟州境内家喻户晓,妇孺能吟,普及率颇高,从家庭院舍到田间地头,到处都可以听到花鼓戏的哼唱声。至今还流传着“人们去锄地,唱的是花鼓戏;在家纺线条,哼的是花鼓调”等俗语.

1、简介

河阳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等。后期由于剧目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有所丰富,如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武功表演。

2、历史渊源

河阳花鼓戏起源、创建于河阳(今孟州市),它由清同治五年(1866年)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的富豪刘同德及王世芝等人创建的河阳花鼓戏班所建,自我创建,自成体系,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据《孟县文史资料》、《孟县戏曲志》记载,河阳花鼓戏的曲调最初是根据宋元时期流行于中原一带的踩高跷、划旱船、跑竹马等民歌小调改编的,后经过不断探索、改进、提高,已发展成为曲牌大戏,曲牌主要有:叠落、满舟、太平年、银扭丝、剪剪花、背官、阳调、满江红、靛花调、叠断桥、嗑瓜子等四十余种。河阳花鼓戏的每支曲牌都是一首独立的、风情浓郁、完整的民歌,有它自身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和抑扬起伏的旋律特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整体上它们又都包容在共同的官调和音阶调式体系之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戏曲剧种之一。

3、表演形式及特点

河阳花鼓戏的唱腔多用“哼”音唱出,按照曲调填词,凡是一字多个唱音时,各字音的连接用“哼”音唱出,因此,花鼓戏亦称“哼哼戏”、“哼曲戏”。其唱腔、话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曲牌主要有:叠落、满舟、太平年、银扭丝、剪剪花、背宫、阳调、满江红、靛花调、叠断桥、磕瓜子等14种,每一首曲子都如同一首风情浓郁的民歌,曲调细腻、规范、抒情、委婉动听,大都取材于民歌小调,根植于民间,宜于传唱,属于联曲体的戏曲音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传承方式


河阳花鼓戏

“遗产”大多是濒临消亡或灭亡的一种物质,而“文化”却是活的,并需要不断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人”,而非“物”。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是一种活态文化。河阳花鼓戏的传承方式是以非物质性传承为主。非物质性传承,即对传统戏曲的唱法、技法使用等技艺的传承,是戏曲演唱者把有关戏曲技艺的体验、感受、经验等通过师徒之间进行传递和发展。河阳花鼓戏传承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得以呈现,它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活态的存在,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倡导者冯骥才说:“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灭的灵魂。这是一种因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替代的。”河阳花鼓戏属于技艺性项目,其技术与文化都是无形的、活态的、动态的存在,唯有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传承才能维系河阳花鼓戏艺术的持续发展。

5、传承现状

河阳花鼓戏由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刘同德等人创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其传承谱系如下:

第一代:刘同德,男,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富豪,出身官宦之家,先在河阳(今孟州)县衙做一小吏,因颇爱戏曲,辞去官吏返家,与王世芝一起创立了“河阳花鼓戏”,系河阳花鼓戏创始人。王世芝,男,生于1830年,孟州市赵和镇苏庄村人,秀才,因其参加过清末“会试”,未及放榜,众尊称其为“王举人”,同治年初被刘同德邀到刘家教书,后在刘的影响下,对演唱艺术产生了兴趣,与刘同德一起研究,创立了“河阳花鼓戏”,系河阳花鼓戏创始人。张克谦,男,生于1831年,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人,是大马沟花鼓戏班的旦角主演,所演《西厢记》的崔莺莺,在全县闻名,无人不晓。李俊山,男,生于1830年,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人,大马沟花鼓戏班主要演员,所演《西厢记》里的红娘活泼可爱,在全县闻名。第二代:关元江,男,生于1855年,孟州市槐树乡关沟村同乐会主要演员,主攻旦角。韩景山,男,生于1853年,孟州市赵和镇田旺村同乐会主要演员,戏路宽,扮相好,生旦净丑皆能演。第三代:王来应,男,1888年生,孟州市赵和镇坡掌村人,主攻小生。王成新,男,1885年生,孟州市谷旦镇张营村人,主攻丑角。第四代:宋家征,男,1903年生,孟州市大定办事处南街村人,戏路较宽,嗓音纯正,表演功底较好,在全县有较大影响。第五代:柴立杰,男,1920年生,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人,自幼跟随大马沟村花鼓戏班学唱,有较好的艺术功底。武怀谔,男,1916年生,孟州市会昌办事处西街村人,自幼爱好文学艺术,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有较高的文艺素养,会拉四弦琴,流传的花鼓戏唱段大多能吟。第六代:张清富,男,1930年生,孟州市赵和镇坡掌村人,在河阳花鼓戏的搜集、征集、整理上成绩显著,有较好的表演和导演能力。王启民,男,1934年生,原籍河南省镇平县,20世纪50年代初落户孟州,张茂林,男,1940年生,孟州市会昌办事处西街村人,在搜集、整理、传承河阳花鼓戏的工作中成绩显著。第七代:宋东,男,1949年生,孟州市南庄镇南庄三村人,在搜集、整理、传承河阳花鼓戏中成绩显著。张福顺,男,1953年生,孟州市谷旦镇前进村人,在搜集、整理、传承河阳花鼓戏工作中成绩显著。


河阳花鼓戏

近年来,随着各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化保护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而作为经典民间传统文化的河南地方戏曲——河阳花鼓戏,却未随着戏曲学者们与各界有识之士的呼吁而“振兴”。相反,在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多重冲击下,河阳花鼓戏逐渐消退,甚至濒临消亡。首先,河阳花鼓戏的传承人相继去世,民间传统技艺面临失传。解放后,孟州市委、市*对河阳花鼓戏进行了抢救和扶持,使花鼓戏一度中兴,涌现出了宋家祯、段春选、李世富、赵生彦、赵景富等十几位出名的民间艺人。但随着时间的更迭,今日能唱河阳花鼓戏者已寥寥无几,且多已是花甲古稀之人。由于经费等种种原因,出现了人员流失、后继乏人的不良状况,没有年轻人愿学习河阳花鼓戏,河阳花鼓戏的表演、绝技、唱腔等难以得到传承。如不采取措施,河阳花鼓戏将面临绝迹的危险。此外,河阳花鼓戏原有的演出剧目、演唱曲谱、表演技艺等文字记录不全且不多,如不及时挖掘抢救,也将面临失传的局面。

河阳花鼓戏,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非常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但近年来,由于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观众审美情趣的转移,河阳花鼓戏已处于经费紧张、人员流失、后继乏人的濒危状态,亟待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扶持。

6、传承意义

河阳花鼓戏内涵丰富,其曲调包括有明清流行的曲调,以及当地的民间小曲,又有从其他剧种借鉴并经过改造的音乐语汇,其表演包容了高跷、旱船、秧歌等民间舞蹈的动作和表演手段。河阳花鼓戏剧目的故事情节通俗易懂,风格独特,演唱灵活,生活气息浓郁,很受当地民众喜爱。目前,河阳花鼓的成熟艺人年事已高,河阳花鼓戏内涵丰富,其曲调包括有明清流行的曲调,以及当地的民间小曲,又有从其他剧种借鉴并经过改造的音乐语汇,其表演包容了高跷、旱船、秧歌等民间舞蹈的动作和表演手段。河阳花鼓戏剧目的故事情节通俗易懂,风格独特,演唱灵活,生活气息浓郁,很受当地民众喜爱。目前,河阳花鼓的成熟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不愿继承,剧目、曲调、表演技巧不断流失,亟待扶植和保护。轻人不愿继承,剧目、曲调、表演技巧不断流失,亟待扶植和保护。

上一篇: 夏四初

下一篇: 梅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