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二路街道
瑞金二路街道位于市中心,其行政区划东至重庆南路,南至建国中、西路,西至陕西南路,北至延安中路、金陵西路,街道占地面积约1.9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9万,划分为16个社区居委会。瑞金社区宾馆林立、商业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雅、居民层次高。社区内有新锦江大酒店、锦江饭店、瑞金宾馆、城市酒店和花园饭店五大星级宾馆,是上海市重要的外事接待窗口。淮海中路商业街最繁华路段横穿社区中部。社区内人文资源丰渥,上海几乎所有的一流出版社在绍兴路上麇集;有大学2所、中学10所、小学11所;有享誉申城的瑞金医院;有孙中山故居、周公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少年宫、区图书馆等青少年活动场所也座落在此。
中文名称:瑞金二路街道
行政代码:310103009
身份证前6位:310103
长途区号:021
邮政编码:200020
隶属政区:上海
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1.98km2
人口数量:约8.9万人
人口密度:44949人/km2
1、地方简介
瑞金二路街道
瑞金二路街道位于黄浦区西部,其行政区划东至重庆南路。南至建国中、西路,西至陕西南路,北至延安中路、金陵西路,面积为1.98平方公里,人口8.9万,辖有16个居委会。瑞金社区历史底蕴深厚,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影响的人物如孙中山、*、*、巴金等都曾经在此工作和生活过。辖区宾馆林立、商业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雅。淮海中路商业街横穿社区中部,社区内有新锦江大酒店、锦江饭店、瑞金宾馆、城市酒店和花园饭店五大星级宾馆,是上海市重要的外事接待窗口。
2、历史沿革
民国3年(1914年)起划属法租界。沦陷期间一度属第八区、第一区。民国34年12月属第六区(即芦家湾区)。解放初,分属卢家湾区第三、四、六办事处。1953年2月属第七办事处。1956年3月分属茂名南路、思南路、进贤路和绍兴路办事处。1958年12月并属绍兴路办事处。1960年4月改称茂名绍兴街道,6月改瑞金路街道,1987年6月更今名。
地区内原河道纵横,有北长浜、东溇浦、王家浜、苍浦泾等。今瑞金二路、永嘉路一带,宋元时名淡井村,为当时上海繁荣地块,建有淡井庙,为上海镇城隍行宫,上海立县后,又为县城隍庙,直至明永乐初他迁。庙后原有元初秦知柔墓。元代于此设有淡井铺,为上海至松江之急递铺之一。后因倭寇破坏,渐变为田野。至民国初,尚存钱家宅、沈家宅、东钱家宅、小浜湾宅、王家浜宅等村落。自清末至民国3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筑有卢家湾路(今重庆南路)薛华立路(今建国中路)、陶尔斐斯路(今南昌路)、宝隆路(今陕西南路)等18条道路。
瑞金二路街道
随着道路辟筑,以新式里弄、花园住宅、大楼公寓为主的建筑拔地而起。从民国3~19年,在北片和中片形成一群风格不同的建筑景观,主要有华懋公寓、茂名公寓、德国花园总会、亚尔培皇家花园、阿斯屈来特公寓、凡尔登花园、白弗利花园。新式里弄有霞飞坊、林达坊、辣斐坊、金谷村、曲园、明德里等,住户多为达官贵人,外侨及教会人员。法警务处、会审公廨及其*等法租界统治机关设于今建国中路、建国西路一线。逸园跑狗场、回力球场和帮会流氓所设的富生赌场,为富商达官暴发户的销金窟。
地区内的革命史迹主要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思南路107号*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巨籁达路(今巨鹿路)251号新四军驻沪办事处等。
50年代起,即是上海外事活动频繁地区,锦江饭店是当时上海国宾馆,**八届七中全会即在锦江饭店小礼堂内召开,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亦在锦江饭店小礼堂签署。现涉外宾馆有锦江饭店、新锦江大酒店、瑞金宾馆、花园饭店和城市酒店。各国元首和*首脑常下榻此间。地区内淮海中路段多名特商店,主要有哈尔滨食品厂、上海第二百货商店、金龙绸布店、启发西服店、上海床上用品商店、沪江美发厅、人民照相馆等。结合地铁一号线工程,地区内淮海中路段,商业网点有较大调整,1989年45家,1993年25家。商店店堂大大扩展,网点布局向陕西南路、茂名南路和瑞金二路辐射,新辟商店198家。此外,于延安中路新辟17家,形成销售汽车配件特色街。
3、行政区划
瑞金二路街道区划
310103009001111雁荡居委会
310103009002111延中居委会
310103009003111巨鹿居委会
310103009004111锦江居委会
310103009005111南昌居委会
310103009006111茂名居委会
310103009008111淮中居委会
310103009009111长乐居委会
310103009010111香山居委会
310103009011111永嘉居委会
310103009012111思南居委会
310103009013111陕建居委会
310103009014111瑞成居委会
310103009015111瑞兴居委会
310103009016111建德居委会
310103009017111瑞雪居委会
4、地方人口
瑞金二路街道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74000
男35902
女38098
家庭户户数25226
家庭户总人口(总)71549
家庭户男34233
家庭户女37316
0-14岁(总)7853
0-14岁男4070
0-14岁女3783
15-64岁(总)50487
15-64岁男25093
15-64岁女25394
65岁及以上(总)15660
65岁及以上男6739
65岁及以上女892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0752
5、历史人文
瑞金社区历史底蕴深厚。社区内各类住宅建筑风格别具,既有“思南公馆”花园别墅区,又有具有欧陆风情的保留保护建筑,如:原凡尔登花园(现为长乐村)、亚尔培皇家花园(现为陕南村)等。社区内人文资源丰渥,有孙中山故居、周公馆、共青团“一大”会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物产资源
瑞金二路街道宾馆林立、商业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雅、居民层次高。淮海中路商业街最繁华路段横穿社区中部。社区内人文资源丰渥,上海几乎所有的一流出版社在绍兴路上麇集;有大学2所、中学10所、小学11所;有享誉申城的瑞金医院;有孙中山故居、周公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少年宫、区图书馆等青少年活动场所也座落在此。社区内各类住宅建筑风格别具,既有庭院式、公寓式,又有新式里弄结构,如具有欧陆风情的原凡尔登花园(现为长乐村)、亚尔培皇家花园(现为陕南村)等是沪上知名的居民住宅小区中的精品,它们与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交错映衬,成为社区惹人注目的建筑景观。社区居民中人才济济、群英荟萃,著名整复外科专家张涤生、著名作家赵丽宏等名人名家都居住在瑞金社区内。瑞金街道还是黄浦区的"侨乡",共有侨眷2120户,通过组织、动员侨眷为社区发展和祖国腾飞出力,直接和间接为上海或外省市引进投资额数亿美元。街道经济有较大发展。至1992年底,有经济实体27家,服务网点52处,从业人员1113人,年产值6631万元,利润327万元,上缴税收153万元。
7、地方特产
上海春卷
水晶河虾仁
古代江南食俗,每逢农历元旦和立春日,合家团聚,饮春茶,吃春饼,贺新年。春饼是和以葱、韭等辛味蔬菜做成的,“辛”与“新”谐音,过年吃五辛(葱、蒜、韭、芥、蓼蒿)春饼,取除旧迎新的寓意。沪滨食俗,人们过年要吃韭黄肉丝春卷,是吃五辛菜,吃春饼古俗的传承。沪郊还有早春季节吃荠菜春卷的习俗。这种油炸食品具有外皮酥脆、馅心软嫩、颜色金黄、鲜香美味等特点。上海开埠后,春卷在一些小吃点心店里已常年供应,馅心花色亦有增加,以城隍庙绿波廊制作的韭芽肉丝春卷,最为食客称道。
条头糕、薄荷糕
南南北北,糕点是中国人拿手的点心。论起上海的糕点,恐怕掰上脚趾,你都数不过来。但被上海人广为喜爱的,要数条头糕和薄荷糕,还有双酿团之类的。薄荷糕,糯米粉里拌着些许的薄荷粉,点缀着红绿丝。条头糕,糯米粉糅合细沙(不是裹着细沙,而是两者揉在一起)做成长条状,油炸了之后更好吃。
美味提点:薄荷糕,甜、凉爽口,夏季吃颇为下火。条头糕,又软又凝,甜度适中。
水晶河虾仁
河虾以头大、口感好、营养丰富而得名,原产地在沪杭一带。要想使虾仁变成透明状的白色,就得事先炒一下,再放上些佐料。这样,一盘香嫩可口、晶莹剔透的水晶河虾仁就烹饪好了。
8、附近景点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市区内商城东城墙内侧。是一处座北向南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6600米。现存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后寝殿等建筑物。因历史变迁,原城隍庙里许多建筑遭到破坏,现存的这些主体建筑基本保持着原貌。据《郑县志》记载:该庙创建于元末明初,明洪武二年(1369年)“敕封灵祐侯”,故又名“城隍灵祐侯庙”。弘治十四年(1501年)、嘉靖六年(1527年)、隆庆四年(1570年)均曾重修。自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以来又多次修葺,最近有关部门又拨专款进行了整修。
这组建筑群均为琉璃瓦,卷棚出厦,飞檐四出,建造精式卷棚,前殿、后殿和后窑联结而成,称为勾莲塔式,建筑面积为423平方米,红漆木棱门上端悬有“无方净域”、“其尊无对、”“泽被苍生”匾额,殿内有阿拉伯文匾额两块、卷棚和前殿房顶由绿琉璃瓦覆盖,后殿和后窑是灰筒板瓦盖顶。脊上均为浮雕花草纹饰,整个大殿,古朴肃穆。
北大*是*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关部门从1982年开始,分期进行修葺,现在大殿、望月楼、大门已维修完毕,面貌焕然一新,以迎接国内外宗教界人士的来访。
外滩
豫园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
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大厦,有哥德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壁式等。伴着宏亮的钟声,海关大楼的身影总是最先引起来访者的关注,海关大楼是外滩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建于1927年,由英国设计家威尔逊设计。建筑外观具有欧洲古典和近代相揉合的折衷主义风格。大钟仿英国伦敦国会大厦的大钟样式制作,在英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
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长达九里的上海城墙建成,使及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二十余年来生命财物经常受到威胁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繁荣。士大夫们纷纷建造园林,怡情养性,弦歌风月。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从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