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东山歌

科普小知识 2023-11-20 23:47:03
...

东山歌册亦称潮州歌册,是一种民间文学的通俗唱本。它源于潮州,明洪武年间传入东山岛,主要分布在东山各乡镇以及云霄、诏安、澎湖列岛以及*南部。

1、历史溯源

据史载,明洪武年间,驻守东山的官兵和南来北往的商人,从潮汕地区把"歌册"带入东山,很快就在东山海岛流行传唱。在传唱过程中与兴化、泉州传播入岛的"秦腔"、"南词"相熔合,从而产生出一种既不脱离州歌册音韵体,又包涵"秦腔"、"南词"旋律的独具风格的"东山歌册"。它具有文字浅显、易于诵唱、故事性强、戏剧色彩浓厚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明代书法家黄道周曾说:"吾乡娘仔皆善歌。"这里的"善歌",指女人擅长唱东山歌册。旧时,闺女出嫁还以歌册作嫁妆,这种习俗在海岛很流行,并以拥有歌册的多少互相炫耀攀比。

2、艺术特色

其文体属长篇叙事诗有七言句、五言句、三三七字句、三三五字句、三三四字句。现流传民间的有两类:一是以小说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写成文学唱本,

有《随唐演义》、《薜刚反唐》等;二是根据戏剧和民间传说写成的文学唱本,有《崔鸣凤》、《陈世美》等。二者各具特色。歌册不须锣鼓、不用管弦,主要依靠歌手以圆润婉转的歌喉,唱出优美的歌词来吸引听众。

《东山歌册》是旧时代妇女的生活教科书。她们通过听歌册,认识历史,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学做人、知善恶、识礼仪。人们视会唱歌册为体面之事,以歌册陪嫁,形成新娘唱厅堂的风俗,故有"铜山娘十六唱歌"的俗谚,也有"女书"之说。

《东山歌册》均为"口传心授",有六百多年历史,是吟诵歌唱体的民间口头文学,歌册内容多撷取历史、传奇戏剧、民间故事谚语等,其欢唱旋律有浓烈的地方特色,曲目丰富,内容多为民众喜爱。随着老歌手相继去世,歌册濒临失传。尤其"*"抄毁,原版的歌册流传稀少,加上会唱的老人视书如命,临终前叮嘱子女把歌册做为陪葬品,有的吩咐下一辈传内不传外,造成搜集困难。东山歌册,不见经传,是一朵珍贵民间歌谣奇葩,是代代相传,具有鲜明的群体性的文化传统,是研究海岛渔民文化生态的活样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歌谣文体艺术价值。

3、传承意义

但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曾经辉煌一时的"东山歌册"遭受冷落,好比是一朵可能散开的浪花。

为了弘扬这一宝贵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艺术,现在,东山县已将"东山歌册"列为地方曲艺重点保护项目,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和弘扬。该县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广泛开展"东山歌册"的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县、镇、村文化工作人员,着手做好"东山歌册"的挖潜、搜集、整理、打印、保存等方面的工作。县文化部门已把向民间征集到一部分"东山歌册"珍藏起来,同时组织创作人员在继承、弘扬传统剧目的同时,创作一批既突出特色,又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东山新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