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寨书会
在许昌县苏桥镇有个杜寨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不用邀请,来自省内外的民间说唱艺人都会相聚在这里,成群结队的村民也从四面八方向书会涌来,说书艺人精湛的说书技艺和激情地表演引起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1、起源发展
据考证,杜寨书会兴起于公元10年左右,比宝丰县马街书会和山东惠民县胡集书会早10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会。2009年,杜寨书会被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用看场地旁边张贴的书会简介,在杜寨村,只要找个上年纪的人,他们都能对书会的来历说出个一二三来。
杜寨书会闹
话说这天,王莽追杀刘秀到了杜寨村头,眼看就要追上。危急时刻,一个身穿长袍、负鼓携琴的人,带着刘秀躲进村边的芦苇荡,逃过了一场劫难。
当上光武大帝后,刘秀派官员到杜寨村去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但村里并无此人。根据官员的描述,村民说那人是个四处漂泊的说书艺人。
为找到恩人,刘秀想了个妙计,下令让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于正月十三到杜寨村切磋技艺。然而,这位施恩不图回报的艺人并没有露面。为了表达对恩人的感谢,刘秀出资给当地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封他为会首,让他召集天下的说书艺人,于每年的正月十三到此集会,其间的衣食住行等费用,均由会首承担。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但杜寨书会一脉相传,延续至今。
2、民俗介绍
说书,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艺术。表演河南坠子、大鼓书、三弦书、莲花落、评书、道情、琴书等,都可称为说书。有的只说不唱,有的边说边唱,乐器简单,一副简板、一把坠胡,不用道具,一人也能唱一台戏,但三两人搭班表演的居多。
“一日可看千台戏,三天可读万卷书”,这是对昔日书会盛况的一个很好注解。然而,这样的辉煌在杜寨早已难觅踪迹。青黄不接的艺人,见证着书会蹒跚的步履,让人禁不住发出“书会还能延续多久”的慨叹。
在书会日渐式微的今天,记者仍试图从渐趋稀落的简板声中,触摸一下杜寨千年书会的脉搏,感受千年书会的生机。
令人惊异的是,杜寨书会的生命力,竟然不在说书的会场,而在会场外的商场、集市。
杜寨书会,这个延续两千年的文化传承,通过经济这条脉络,实现了自己华丽的涅槃和完美的延续。
3、传承
杜寨书会闹
在杜留臣的印象里,说书艺人的面孔近年来变化不大,书段大抵沿袭着先前的内容,《隋唐演义》、《水浒传》等老书段居多,几乎没有新段子,自编自演的段子更少。杜留臣说,这几年有些老艺人之所以没来,有的是因为去世了,有的则是病倒了,年轻人不愿意学说书,前来说书的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人。杜留臣担心,这代人下去后,杜寨书会还有谁来演唱?
“书会,凭的是有书,会唱。没人唱了,还能叫书会吗?”面对杜寨书会上艺人们青黄不接的局面,杜留臣显得很忧虑。他呼吁:“*能不能培养些新秀,艺术学校多招收些新生,搞些说书的专业培训班,好让说书这门艺术能接住班,能传下去。”
“*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杜留臣认为,广播、电视、报纸,应加大对说书艺术的宣传力度,广播电视的文艺节目中,也应该多播放些这类曲艺节目,扩大说书艺术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喜欢这门民间艺术。
“今年不赖,*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杜寨村民刘喜才说,本届书会,许昌县*民政部门捐赠了20张桌子,160把凳子,文化部门划拨了7000元经费。另外,对没有写出去的艺人,14个乡镇让他们写到各自的敬老院演出,费用由当地乡镇*承担,对前来演出的艺人来说,也是一种奖励和补偿。
杜寨书会是我们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有无限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时至今日,杜寨书会已发展成为颇有影响的传统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