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普济圩农场

科普小知识 2022-04-17 11:40:53
...

普济圩农场位于长江畔,现隶属于铜陵管辖。占地136平方公里数,耕地8万亩,职工1.2万人,总资产2.3亿元(人民币)。GDP1.1亿元,粮豆总产5万吨。农场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农业实行农场、家庭农场双层经营*。1998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粮食商品率达80%以上。该场水陆交通便捷。水路紧靠黄金水道长江;陆路靠近沪宁、京九铁路;合铜、铜无公路穿场而过;农场距九华山、黄山百公里,非常适宜开发旅游型农业。同时,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将农场与市区一桥相连,城郊型农场特色十分明显。

1、农场简介


专家指导

普济圩农场位于东经117°43′,北纬31°55′,土地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71.6公顷,总人口1.007万人,职工2901人,地跨枞阳、无为两县,与铜陵市隔江相望,隶属于省农垦事业管理局。农场场部有25个科室,内设法庭、检察组;下属5个农业场(副县级)、19个工副业企业(其中1个副县级)。有中学3所,教师88人,在校学生805人;小学6所,教师73人,在校学生1218人。有医院7所。1990年社会总产值583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966万元、工业产值2017万元、建筑业产值475万元、运输业产值162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219万元。利润176万元(1989年),税金100万元。主要农产品年产量:稻麦豆28925吨、棉花82吨、油料237吨;主要工业品年产量:水泥31600吨、农用汽车200辆、大米3927吨、白酒420吨。

2、位置规模

普济圩农场,1950年2月建立。该场位于长江北岸,西靠沙湖,地跨枞阳、无为两县,与铜陵市隔江相望。农场的北埂有轮渡码头,与铜陵横港之间有载客轮渡,是铜陵到枞阳、桐城、庐江、舒城的西大门,场部到合肥通直达班车。农场从土桥、北埂、老洲头有船只通往沿江各地、市、县。场内砂石公路55公里,可通各分场、生产队。土地总面积20.4万亩,其中耕地71021亩、林地86亩、水面34131亩(养殖面积1646亩)、果园302亩。总人口12564人,职工8162人。其中工人5648人、管理人员1097人、文教卫商业服务人员822人、其他595人。有科技人员606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6人、中级技术职称145人、初级技术职称445人。有离退休*548人、退休工人3122人。尚有在司法厅管理时遗留下来的、刑满留场失去劳动力养起来的人员900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564千瓦,包括大中型拖拉机86台、小型拖拉机60台、联合收割机31台、农用排灌机械271台、汽车11辆。

3、自然条件


农场平面图

普济圩地势低洼平坦,地下水位高,平均海拔8.5~9米。土壤为长江冲积层,多属重粘土,少部分地区略带壤性,沿江部分属砂质壤土,中部多系湖沼地区。建场初,因杂草荆棘腐烂,兼洪水游积年久而沉淀成较厚的腐殖壤土,内含腐殖质极高。土壤中空隙甚多,又因内含死鱼烂骨、鸟类及螺蚌等残骸,土壤极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土壤养分是多氮、少钾、缺磷。农场位于东经117°43′,北纬31°55′,属中低纬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湿度大,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为16.1℃,月平均气温最高是28.5℃(7月);最低在3℃以上(1月)。年平均降雨量1297.5毫米,最多年达2226.1毫米(1983年),最少年只有756毫米(1978年),年平均降雨139天,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占年降雨量70%以上。年蒸发量为1432.4毫米。月平均日照166小时。无霜期240天左右。

4、农田水利

1951年,*农林部会同皖北行署水利局、长江下游水利局,先后派出和邀请国内外专家实地勘测,对全垦区的水系、土壤、围垦作了合理的规划设计。当时对开垦普济圩有“与江争地或与湖争地”和“蓄洪与否”之争;11月,召开“普济圩水利建设组织生产委员会会议”,有省农林处、水利局、长江下游局负责人参加,决定在梳桩台建闸,与江争地。按长江下游局实地勘测,认为陈瑶湖无蓄洪价值(如蓄洪仅降低洪峰3公分),可以开垦。于是,水利工程从梳桩台堵口开始。经过40年的建设,国家投资3200万元,兴建了关系到全垦区及邻近3县150余万亩随潮田受益的泄洪排涝闸——梳桩台大闸、中缺节制闸和2座通江电力排灌站(北埂抽水站1520千瓦,灰河排灌站1395千瓦)、3座内圩电力排灌站及全场各机口的排灌设施共8279千瓦。修筑32.5公里的长江大堤(高程18米,顶宽8米),培修68.5公里的河湖堤(高程13.5米,顶宽3~6米)。全场完成环圩干渠及圩内支渠土方共1310万方,现基本上达到土地条田化、水利河网化、灌溉自流化。

5、生产经营


领导调研

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水稻为主。建场初期主要是围堤垦荒,执行“边治水、边开荒、边生产”的方针。以人畜力为主,1950年完成围垦14000多亩。1952年农建五师时期,当年种植水稻等作物16420亩。1953年,全场播种面积79186亩,农场初步建成。1954~1969年,农场隶属*厅(1958~1959年下放枞阳县除外),执行“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农业生产上重视水稻良种繁育和品种良种化,普济圩是全省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之一。1955~1957年,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良稻种均在100万公斤以上。60年代初,农场贯彻以水稻良种繁殖为主体的三级良种繁育制度,1964年全场建种子田11604亩。栽培技术上,从1953年进行水稻直播试验,1956年小面积双季稻种植试验成功,1957年大面积推广。1971年开始杂交稻制种工作,1977~1979年,推广杂交稻26936亩。70年代,选育出早熟晚稻品种“建农一号”。1978~1979年,推广水稻温室无土育秧及小苗带土移栽技术。1982~1984年,与上海、安徽等民航局联合进行小麦飞机根外喷硼成功。1983~1990年,进行水稻叶龄模式技术栽培试验成功并加以推广,对大小麦的种植,也逐步推广叶龄模式,为全场一麦一稻生产走出了路子。尽管该场生产人员不断减少,但由于重视科学种田,水稻生产持续稳产高产。1990年,达到创纪录的28925吨。40年来,农场共生产粮食近60万吨。年产成鱼达250吨。普济圩在50年代就建立了一批小型场办工业。1951年建成铁木工厂和新生石灰窑厂。1952年建北埂碾米厂和新生榨油厂;是年,省*厅把繁昌大阳煤矿划给农场管理,这是该场在江南第一个工业企业。1953年总场办起了被服厂。1958年在繁昌荻港镇成立采石厂。60~70年代,随着普济圩隶属关系的变更,场办工业时有变动。80年代后,工业才有较大发展,形成以建材、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三个体系。建材方面,1990年生产砖1200万块、瓦30万块、水泥31600吨、石料216100吨。机械制造方面,从维修农机具到生产发动机配件。建设兵团时期,一度生产过620车床、龙门刨床、40余种汽车配件和170柴油机。80年代初期生产织布机配件。1988年与省农机科研所联合试制WK—1206微型农用运输车,年产量达200辆。食品加工方面,各农业场均有粮油加工产品,二、三、四场生产松花皮蛋。1985年农场与亳州市古井镇老“古井”传人怀珍灿、怀珍清等人在古井镇合办老贡酒厂,生产的老贡系列酒,畅销省内外,年产值在300万元左右。1990年,该场有工业企业19个。在长江有运输船只1000余吨和250人的客运渡船。陆路运输有载重汽车43辆、轮式拖拉机60多台、大客车2辆。普济圩建筑工程公司有职工400多人,年产值400多万元。商业从1950年在无为县土桥镇设供应站开始。1990年,全场已有5个商业批发机构,65个商业网点,营业面积7256平方米,年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年盈利30多万元。经过4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0多年的发展,普济圩农场已从单一经营种植业发展成以农业为基础,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农业企业。

6、建置沿革

1950年2月,经皖北行署批准,在普济垦殖社的基础上组建“皖北区普济圩农场”;4月,改为国营农场,归华东农林部和皖北行署农林处双重领导;9月,成立总场,场部在龙王嘴,场长彭光福,副场长张石平。下辖灰河、苍芜、青山3个分场和1个机耕队。

1951年7月,经皖北行署批准,皖北*局在普济圩建立劳改总队;11月,从皖南地区调来*94名、劳改犯人5382名。当年开荒3000余亩,种麦豆2500亩,建房506间。

195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农业建设第五师(简称农建五师)到普济圩;7月1日,农建五师正式成立,师长孔令甫、副师长孙靖宇、陈德三(兼参谋长),官兵10886人。原农场职工1090人也由该师管理。

1953年1月,农建五师奉命离场赴朝鲜抗美援朝。

1953年1月,安徽省*厅接管普济圩,改为劳改农场,桂俊亭为书记兼场长。下辖青山、红阳、章家坝、苍芜、黄盆湖(1955年撤销,迁至花园分场)5个分场。

1956年7月5日,改名为“安徽省地方国营普济圩农场”,对内称“安徽省第一劳动改造管教队”。

1957年,粮食总产19970吨,同时改造了大批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

1958年4月,*安徽省委批准将普济圩农场下放给枞阳县管理,*和犯人调出支援工业和水利建设。1960年6月,枞阳县将花园分场(耕地1.9万亩、资产66万元)下放给陈湖区成立花园公社。1960年9月,省委决定将农场归*厅办劳改农场,共收回耕地81800亩,资产524万元。

1967年5月,农场改名“建新农场”。

1970年6月,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普济圩移交给生产建设兵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建新农场”。农场为团、分场为营、生产队为连。原农场*807人,分两批下放农村。第一批兵团战士(城市下放知识青年)到农场,农场“知青”最多时达6千余人。

1975年1月,调出*75名、有帽就业人员(刑满释放后留场就业但戴有种种“帽子”,如“反革命”、“坏分子”等)1855人到白湖农场。

1975年6月,撤销建设兵团,由省农垦局接收,部队*调出。

1979年6月,仍恢复普济圩农场名称;12月,省委办公厅通知:普济圩农场党团、政法工作、文教卫生、户口粮油关系及物资供应等划归铜陵市领导。

1986年6月,省委、省*决定将无为县东风村、民权乡马洼村和太阳、中垄、五洲共5个村的崩江灾民划归普济圩农场管辖,实行场管村;6月23日,农场成立“农村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5个村的管理工作(1989年12月,5个村成立灰河乡,划归铜陵市郊区,农委随之撤销)。

1989年4月,农场的5个农业场和水泥厂升格为副县级单位。普济圩农场历史沿革建场五十多年来,历经生产建设兵团、劳改、农垦等*的变迁。农场是在原普济垦殖社基础建场的,1949年4月由解放军接收,隶属于皖北农林处。1950年更名为国营普济圩农场,1953年隶属于省*厅省劳改总队,1958年8月下放到安庆市枞阳县,1960年9月至1970年6月,再隶属于省*厅管理(1967年农场改名为“建新农场”),1970年6月省革委会决定,普济圩农场等11个劳改单位移交给省生产建设兵团。1975年6月,省革委会决定建新农场由省农垦厅管理至今。普济圩农场的**已于2006年成建制移交铜陵市;检、法机构的移交也进行了多次的调查和摸底。1985年和1992年邮政及邮政编码、通讯属地移交铜陵市;1997年农场职工养老保险由铜陵市社保机构管理;

7、其他情况

2005年国家各项支农资金都是通过铜陵市财政局转拨至农场。2005年来,中小学“两免一补”的解决渠道等也在铜陵市。以年为例,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亿元其中,实现农业总产值9753万元,同比增长7.4%,工业总产值8616万元,同比增长36.46%;商业零售、运输服务业实现3092万元。实现利润237万元;完成粮豆总产量4.5万吨,职工人均收入9480元,同比增长65%。农场是一个农工商综合经营农垦企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水稻为主,主要水稻品种以糯稻为主。正常年份水稻总产量在4万吨左右。普济圩农场在50年代初就建立了一批小型场办工业。现水泥厂(位于繁昌荻港镇)水泥年产量15万吨,石料40余万吨;汽车配件厂汽车配件年产值2200万元;北埂修船厂年产值达220多万元。

上一篇: 八桂田园

下一篇: 陈凤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