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鞘薹草
根状茎粗短,无地下匍匐茎。秆丛生,高60-80厘米,稍细,钝三棱形,坚挺,基部叶鞘褐色无叶片。叶较密生,上部的长于秆,下部的较短,宽4-6毫米,较坚挺,边缘稍外卷,背面有小横隔脉,叶鞘较长,常套叠紧包秆,鞘口具紫红色叶舌;苞片叶状,长于小穗,具苞鞘。小穗6-9,上部小穗间距短,下部的间距较长;顶生雄小穗窄圆柱形,长2-3厘米,具短柄;侧生雌小穗圆柱形,长2-3厘米,密生多花,具短柄。雌花鳞片宽卵形,长约1.8毫米,先端急尖,具短尖,膜质,淡黄色,具锈色短条纹,中脉绿色。果囊近直立,多列,宽倒卵形,钝三棱状,长约3毫米,膜质,黄绿色,具锈色短条纹,密被白色短硬毛,侧脉2,具短柄,喙较短,喙口具2短齿。小坚果紧包果囊中,宽椭圆形,棱状,长约2毫米,具短柄;花柱短,基部稍增粗,柱头3。花果期6-9月。
中文学名:套鞘薹草
拉丁学名:CarexmaubertianaBoott
拼音:taoqiaotai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薹草属
1、形态特征
株:根状茎粗短,无地下匍匐茎。
茎:秆丛生,高60-80厘米,稍细,钝三棱形,坚挺,基部叶鞘褐色无叶片。
叶:叶较密生,上部的长于秆,下部的较短,宽4-6毫米,较坚挺,边缘稍外卷,背面有小横隔脉,叶鞘较长,常套叠紧包秆,鞘口具紫红色叶舌;苞片叶状,长于小穗,具苞鞘。
花:小穗6-9,上部小穗间距短,下部的间距较长;顶生雄小穗窄圆柱形,长2-3厘米,具短柄;侧生雌小穗圆柱形,长2-3厘米,密生多花,具短柄。雌花鳞片宽卵形,长约1.8毫米,先端急尖,具短尖,膜质,淡黄色,具锈色短条纹,中脉绿色。
果:果囊近直立,多列,宽倒卵形,钝三棱状,长约3毫米,膜质,黄绿色,具锈色短条纹,密被白色短硬毛,侧脉2,具短柄,喙较短,喙口具2短齿。小坚果紧包果囊中,宽椭圆形,棱状,长约2毫米,具短柄;花柱短,基部稍增粗,柱头3。
根状茎粗短,无地下匍匐茎。秆丛生,高60-80厘米,稍细,钝三棱形,坚挺,基部叶鞘褐色无叶片。叶较密生,上部的长于秆,下部的较短,宽4-6毫米,较坚挺,边缘稍外卷,背面有小横隔脉,叶鞘较长,常套叠紧包秆,鞘口具紫红色叶舌;苞片叶状,长于小穗,具苞鞘。小穗6-9,上部小穗间距短,下部的间距较长;顶生雄小穗窄圆柱形,长2-3厘米,具短柄;侧生雌小穗圆柱形,长2-3厘米,密生多花,具短柄。雌花鳞片宽卵形,长约1.8毫米,先端急尖,具短尖,膜质,淡黄色,具锈色短条纹,中脉绿色。果囊近直立,多列,宽倒卵形,钝三棱状,长约3毫米,膜质,黄绿色,具锈色短条纹,密被白色短硬毛,侧脉2,具短柄,喙较短,喙口具2短齿。小坚果紧包果囊中,宽椭圆形,棱状,长约2毫米,具短柄;花柱短,基部稍增粗,柱头3。花果期6-9月。
2、产地分布
分布:越南、尼泊尔及印度南部
产地:河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及云南
生境:山坡林下或路边阴湿处
海拔:400-1000米
3、分类文献
CarexmaubertianaBoott,Illustr.Carex1:45,t.114,1858;C.B.ClarkeinJourn.Linn.Soc.Bot.36:297,1904;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339,图7507,1976;海南植物志4:341,1977.福建植物志6:355,图318,1995.——CarexhebecarpaC.A.Mey.var.maubertiana(Boott)Franch.inNouv.Arch.Mus.Nat.Paris3ser.10:70,1898:Kukenth.inEngl.,Pflanzenr.Heft38(IV.20):745,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