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打车
手机打车,也称为手机召车,是指利用智能手机内安装的应用软件,发出电召出租车的请求。乘客打开应用软件,可以查看附近空车,发出召车请求。司机手机语音播报附近乘客的召车请求,司机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
1、简介
手机打车,也被称为手机召车,是指利用智能手机内安装的应用,发出电召出租车的请求。
通常分为司机端和乘客端,分别安装在司机和乘客手机内,双方匹配使用。
乘客打开应用,可以查看附近空车,发出召车请求。司机手机语音播报附近乘客的召车请求,司机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
2、区别
电召是基于callcenter技术,由总台人员接听乘客电话,通过服务台查看乘客附近的司机,并将乘客电召请求发送给司机。
手机打车是乘客和司机的直接联系,订单由乘客直接发往司机。
手机打车的乘客和司机位置透明,在交易过程,双方互为可见。
相比电话召车要通过服务台发送信息,手机打车是用户和司机直接产生联系,地理信息可见、乘客需求变更可及时发送、司机状态可见,手机打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更强。
3、工作原理
手机召车是利用智能手机内安装的应用软件发出电召出租车请求的一种新消费模式。这套系统主要是利用了召车乘客与驾车司机的手机的定位功能和无线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网络时代带来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消费习惯的培养为手机召车应用的推出创造了市场。
这套系统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①装有召车应用的乘客端软件的智能手机,②专属车载终端或装有召车应用司机端软件的智能手机,③后台的中心处理系统。
打车人通过乘客端软件可以看到通过系统发过来的周边车辆的信息,当乘客下达用车指令后,手机将指令以及该乘客的地理位置(这个位置也可通过人工输入,添加更详细的描述)、手机号码、用车时间、是否加价等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将信息传到后台的中心系统。中心系统根据设定的搜索条件查找专属车载终端或装有召车应用司机端软件的智能手机的位置,向一定范围内的车载终端或司机端智能手机发出用车邀约。司机收到信息后可以选择接单或不接,一旦确认接单后发出召车信息的乘客将收到系统反馈的接单司机姓名、车牌、联系方式、甚至包括以往乘客对该司机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乘客可以在软件自带的地图上,随时看到接单的出租车一步步向自己驶来。有些车载终端或司机端软件可以变身导航仪,让司机更方便找到乘客的位置。司机也可以通过车载终端或装有司机端软件的手机直接和乘客进行语音沟通。
手机召车应用变乘客盲目街头召车为明确地知晓周边空车信息。同时让盲目“扫马路”式满街找乘客的出租车司机明确地知晓业务的位置。相比传统电话订车相比,手机召车过程是用户和司机直接产生联系,用户和车辆地理信息双方可见、乘客需求变更可即时发送、司机车辆信息状态可见,手机召车效果更好。
4、优势
手机打车,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是“智慧城市”建设在交通领域做的新探索和新尝试,对推进“智慧交通”和更好更广泛地为众多出行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实时交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手机支付业务的应用,更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对出租车行业的颠覆性产业升级。手机打车作为一个新兴的产品形态,为乘客提供了多元的叫车选择,同时减少了出租车司机的空驶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目前来讲,手机打车在我国的发展虽已初步成型但尚未成熟,因此推广普及尚需时日,在这一过程中实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5、发展
国外
目前查到最早的召车应用是美国的“TaxiMagic”,上线时间2009年10月。到2012年,“TaxiMagic”则已经进军了全球45座城市,与85支车队、超过3万辆出租车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出时间较早的还有以色列的“GetTaxi”,该公司创立于2010年,去年6月,“GetTaxi”获得了高达2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将用以加快国际化步伐。
英国的“Hailo”始创于2011年11月,2012年它借力奥运会提升了知名度。获得了两轮风投后进军北美,拿下了芝加哥和多伦多。在亚洲它的首选目标是东京。“Hailo”和日本第二大移动运营商KDDI结成战略联盟。后者把“Hailo”安装到智能手机中,为出租车司机提供装有司机端的智能手机。
美国旧金山的“Uber”和纽约的“ZabCab”原来主要提供私家车拼车租用服务,后转向出租汽车召车的应用。“ZabCab”最出彩之处在于,它严格遵守纽约市的交通法规——司机在行驶时禁止使用手机,只要出租车处于行驶状态,“ZabCab”就会把手机屏幕变成灰色而无从查看。
国内
在国内比较早运用手机召车软件的是上海的大众出租汽车公司。2012年2月大众公司在当年世博出租车调度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手机叫车软件,目前手机召车软件接入量已经占到了大众调度中心接入量的10%。锦江、强生等公司也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召车应用。无锡市交管部门2012年6月在官方调度平台基础上推出手机召车业务和QQ订车业务。
除了出租公司和交通行业主管部门,一些软件公司嗅到了商机,开发出五花八门的手机召车应用。2012年中期“快的打车”“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等先后诞生。这些软件都跳过了出租公司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调度平台。目前一些软件开发商已经迈出地域限制,进入异地推广。
6、盈利模式
国外
*的出租车定位都是比较高端的出行方式,主要面向商务人士和游客,因此收费也比较高,国外不少手机召车应用采用收取运价10%-20%作为电召的收入。由于国外出租车更多采用电话预约模式,本来也收取电调费,乘客对手机召车应用收费并不感冒。故此,国外的手机召车应用的盈利模式清晰,受到风投广泛关注。
国内
在中国,大多数地方的出租车产业从低端车起步的,在培育了广大的消费群的同时也导致出租车定位低,运价偏低,而老百姓仍觉得打车贵,在一般情况下让客人在车费之外为召车服务买单比较难。“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之所以敢杀进电调已经非常发达的上海,也是瞅准了上海电调要恢复收费,而他们目前还是免费使用。在最早的版本中,“嘀嘀打车”曾试图向乘客收费。每次叫车,用户需要多支付3元,“嘀嘀”和出租车司机各得1.5元。但是收费限制了用户的增长。当然从“快的打车”收取小费的经验看,在打不到车的情况下,有一部分的消费者还是愿意增加一些费用的。出租车运价外收费模式在很多城市都和现行制度相左,是否能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很难说。
如果不要求乘客买单,我们的驾驶员在感到所谓的“份子钱”很高了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再支付电召费用给软件开发商还真不好说。个别业务水平差收入低的驾驶员要他自掏腰包花上千元买个智能手机都不太乐意,更别说上缴调度费了。
这些应用提供的是松散的合作,不具有排他性,用户和司机都装有多套应用,哪个收费,哪个就有可能先出局。
植入各种广告更不靠谱。因为这是一个只在召车时才用的手机应用,发完指令,召到车就退出了,能植入多少广告是要打问号的。如果下载后会强行弹出广告,那这个应用也就离被删除不远了。
相对来说,和*交管部门、大企业合作,通过收取合法的电调费、提供信息管理费在目前的中国出租车行业也许是一个比较靠谱的盈利模式。
7、平台
在我国,目前主要有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优步等。
8、意义
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的特征之一。
是典型的基于LBS的O2O应用。
使用手机打车,不仅快捷便利,也减少了油耗,是未来主要的出行方式。
上一篇:阴茎包皮过长有什么危害
下一篇:神州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