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穗鹅观草
植株基部分蘖形成密丛。秆细而质坚,高23-60厘米,无毛。叶鞘疏散,无毛,叶舌短或几缺;叶片内卷,长2-8.5(17)厘米,宽1-2.5毫米,无毛或上面疏生柔毛。穗状花序下垂,长5-7厘米;穗轴细弱,无毛或棱边被小纤毛,节间长5-7(-10)毫米,常弯曲作蜿蜒状,基部2-4节常无小穗。小穗草黄色,长0.7-1.5厘米,具3-4(5)小花;小穗轴被微毛,节间长约2毫米;颖披针形,具3脉,先端尖,第一颖长4-7毫米,第二颖长5-9毫米。外稃披针形,贴生微毛,上部具5脉,第一外稃长0.8-1厘米,芒粗壮,反曲,糙淫,长1-1.8(2.8)厘米;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稍短;花药黑色,长约1.2毫米。花果期7-10月。
中文学名:垂穗鹅观草
拉丁学名:Roegnerianutans(Keng)Keng
拼音:chuisuieguan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鹅观草属
1、形态特征
株:植株基部分蘖形成密丛。
茎:秆细而质坚,高23-60厘米,无毛。
叶:叶鞘疏散,无毛,叶舌短或几缺;叶片内卷,长2-8.5(17)厘米,宽1-2.5毫米,无毛或上面疏生柔毛。
花:穗状花序下垂,长5-7厘米;穗轴细弱,无毛或棱边被小纤毛,节间长5-7(-10)毫米,常弯曲作蜿蜒状,基部2-4节常无小穗。小穗草黄色,长0.7-1.5厘米,具3-4(5)小花;小穗轴被微毛,节间长约2毫米;颖披针形,具3脉,先端尖,第一颖长4-7毫米,第二颖长5-9毫米。外稃披针形,贴生微毛,上部具5脉,第一外稃长0.8-1厘米,芒粗壮,反曲,糙淫,长1-1.8(2.8)厘米;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稍短;花药黑色,长约1.2毫米。
植株基部分蘖形成密丛。秆细而质坚,高23-60厘米,无毛。叶鞘疏散,无毛,叶舌短或几缺;叶片内卷,长2-8.5(17)厘米,宽1-2.5毫米,无毛或上面疏生柔毛。穗状花序下垂,长5-7厘米;穗轴细弱,无毛或棱边被小纤毛,节间长5-7(-10)毫米,常弯曲作蜿蜒状,基部2-4节常无小穗。小穗草黄色,长0.7-1.5厘米,具3-4(5)小花;小穗轴被微毛,节间长约2毫米;颖披针形,具3脉,先端尖,第一颖长4-7毫米,第二颖长5-9毫米。外稃披针形,贴生微毛,上部具5脉,第一外稃长0.8-1厘米,芒粗壮,反曲,糙淫,长1-1.8(2.8)厘米;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稍短;花药黑色,长约1.2毫米。花果期7-10月。
2、产地分布
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及*
生境:山坡草地、河滩、河谷灌丛、林缘、亚高山草甸或碎石坡
海拔:2500-5500米
3、分类文献
Roegnerianutans(Keng)Keng,禾本科图说376.图305.1959;耿以礼及陈守良,南京大学学报(生物学)1:48.1963;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78.图6985.1976.AgropyronnutansKenginSunyatsenia6(1):63.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