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牡丹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7)米。茎四棱形或钝四棱形,密被曳贴鳞片状糙伏毛。叶宽卵形或宽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或钝,长8-21厘米,全缘,具紧贴的缘毛,基出脉(5)7,上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叶柄长1.8-6.5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伞房花序生于枝顶,约具12花,叶状总苞2;苞片无或极小。花梗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萼长2-2.3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裂片卵状披针形,较萼管长或近等长,里面密被糙伏毛,裂片间常具1钻形小裂片;花瓣淡红或红色,倒卵形,长约2厘米,密被缘毛;子房顶端密被糙伏毛。果坛状球形,肉质,顶端平截,径约9毫米;宿存花萼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期6-7月,果期12月至翌年2-3月。
中文学名:大野牡丹
拉丁学名:MelastomaimbricatumWall.exC.B.Clarke
别称:大暴牙郎
拼音:dayemudan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桃金娘目
科:野牡丹科
属:野牡丹属
1、别称
大暴牙郎
2、形态特征
株: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7)米。
茎:茎四棱形或钝四棱形,密被曳贴鳞片状糙伏毛。
叶:叶宽卵形或宽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或钝,长8-21厘米,全缘,具紧贴的缘毛,基出脉(5)7,上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叶柄长1.8-6.5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
花:花梗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萼长2-2.3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裂片卵状披针形,较萼管长或近等长,里面密被糙伏毛,裂片间常具1钻形小裂片;花瓣淡红或红色,倒卵形,长约2厘米,密被缘毛;子房顶端密被糙伏毛。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7)米。茎四棱形或钝四棱形,密被曳贴鳞片状糙伏毛。叶宽卵形或宽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或钝,长8-21厘米,全缘,具紧贴的缘毛,基出脉(5)7,上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叶柄长1.8-6.5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伞房花序生于枝顶,约具12花,叶状总苞2;苞片无或极小。花梗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萼长2-2.3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裂片卵状披针形,较萼管长或近等长,里面密被糙伏毛,裂片间常具1钻形小裂片;花瓣淡红或红色,倒卵形,长约2厘米,密被缘毛;子房顶端密被糙伏毛。果坛状球形,肉质,顶端平截,径约9毫米;宿存花萼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期6-7月,果期12月至翌年2-3月。
3、产地分布
分布: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产地:贵州东南部、广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
生境:密林下湿润地
海拔:140-1420米
4、分类文献
MelastomaimbricatiumWall.Cat.no.4074.1829,nom.nud.;TrianainTrans.Linn.Soc.28:60.1871;C.B.ClarkeinHook.f.Fl.Brit.Ind.2:524.1879,descr.;Guillaum.inLecte.Fl.Gen.Indo-Chine2:892.1921;RidleyFl.Mal.Pen.1:765.1922;云南植物志2:89.图24,1.1979;C.Chen1.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