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汉宣帝

科普小知识2021-12-16 12:06:26
...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至前49年在位。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定,史称“宣帝中兴”。

人物名称:汉宣帝

姓名:刘询

原名:刘病已

所属政权:西汉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生年:前91年

卒年:前49年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西安)

职业:皇帝

陵墓:杜陵(西安市南郊)

庙号:中宗

1、人物简介


汉宣帝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

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由于刘询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前72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纳入西汉版图。

宣帝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孝宣之治”,还有史家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著称的西汉历史中,中宗宣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

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刘询因病死于长安未央宫,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今天西安市南郊的杜陵。

2、登基始末

汉宣帝刘询,是中国历史上阅历最特殊的一位皇帝。他出生的那年,西汉王朝发生了著名的“巫蛊”祸乱。

戾太子刘据是武帝与皇后卫子夫所生,他与妃史良娣生子名叫刘进,号称“史皇孙”,史皇孙与夫人王翁须生子名叫刘病已,号称“皇曾孙”。武帝晚年多病,心生疑忌。这时卫皇后已失宠,江充用事。江充与卫皇后、太子刘据有矛盾,深怕武帝死后被太子所害,打算先下手谋害太子。当时迷信,以为用巫术诅咒用木偶人埋于地下,可以害人,称为“巫蛊”。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丞相公孙贺追捕游侠朱安世,朱安世诬告他用巫术诅咒皇帝,武帝轻信,结果公孙贺被捕死于狱中。次年,江充用朱安世之法,诬告太子刘据在宫中埋了木偶人,以巫术诅咒皇帝。太子刘据闻知大惧,乃发兵杀了江充及胡巫。武帝发兵追捕,刘据以兵对抗,在长安激战五日,死了数万人,结果刘据兵败自杀。史称“巫蛊之祸”。当时有人替太子鸣冤叫屈,说巫蛊之事多不可信,武帝才感到太子“惶恐无他意”,而族灭江充家,为太子作“思子宫”。太子刘据本有三男一女,他本人受害,夫人与子女也受株连,只遗下一个孙子刘询。

巫蛊案发时,刘询才生下几个月,但也被监禁在郡邸狱中。当时廷尉监邴吉受命处理巫蛊郡邸狱,怜愍刘询年幼无辜,便命两个谨厚的女犯保养,私给衣服食物,多方照顾。邴吉治巫蛊事,连年不作决断。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另派人严治犯人。不久,大赦。此时邴吉就将刘询送到他的祖母史良娣老家。年已老迈的史良娣之母贞君怜愍刘询幼孤,亲自抚养。后来刘询由掖庭收养,才由宗正登记上了宗室簿。当时掖庭令张贺怜爱刘询,注意奉养,以私钱供给教书。刘询长大,娶了暴室啬夫许广汉之女为妻,依靠许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生活。

刘询因幼遭家难,生长于下层,不仅知道节俭,好学,而且“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他还喜欢旅游,走遍了三辅之地,虽经历困难,也自觉快乐。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昭帝去世,因昭帝无子,霍光先是召昌邑王刘贺入京即位,不久觉得刘贺“淫乱”,乃废除之,而建议另立刘询为帝。于是把刘询召到未央宫,先封为阳武侯,然后才即帝位,史称宣帝。

3、大事年纪

公元前91年,宣帝刘询出生,不久后即因“巫蛊事件”牵连被关进*。  

公元前86年,刘询获释,被列入宗室,  

公元前74年,刘询在以霍光为首的大臣拥立下登基。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刘询开始着手镇压霍氏集团的*,将大权收归己有。  

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国

公元前51年,匈奴韩呼邪单于归附西汉。长达150年的汉匈战争基本结束。  

公元前49年,汉宣帝刘询逝世。

4、使用年号

本始,前73年—前70年;

地节,前69年—前66年;

元康,前65年—前61年;

神爵,前60年—前58年;

五凤,前57年—前54年;

甘露,前53年—前50年;

黄龙,前49年

5、人物政绩


汉宣帝

肯定霍光功绩

宣帝登位时,年已十八。霍光因其成人,表示“归政”。宣帝谦让不受而“委任”之。当时朝政,“诸事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霍光每次朝见,宣帝“虚己敛容”,以示礼貌。但霍光随侍,宣帝内心恐惧,“若有芒刺在背”。直到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始亲政事”。宣帝肯定霍光的功德,诏中提到霍光“定万世策以安*,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并称霍光“功如萧相国”。霍光侍卫武帝三十多年,辅佐昭、宣二十年,*期间鼓励农业,减轻赋税,与匈奴和亲,抵御侵扰,在当时政界扮演了主要角色,对“中兴”事业起了重要作用。故史称:“孝昭委政霍光..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始元、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宣帝对霍光功德的肯定,其实也是表示对霍光之政的肯定,尽管他后来为了集权而族诛霍氏,但并未抛弃霍光所定的政策。

轻徭薄赋

宣帝亲政初,曾于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十月下诏说:“池籞未御幸者,假与贫民。流民还归者,假公田,贷种、食,且勿算事。”就是说,将苑囿和公田分给贫民与流民耕种,贷给种子与食物,还不要百姓出算赋和给徭役。

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宣帝诏:“所振贷勿收。”就是说,原来赈贷给贫民的种子与食物一笔勾销,不予追回。

元康二年五月,宣帝诏有“其令郡国被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之说。即宣布受害严重的地区,不必出当年的租赋。

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宣帝行幸甘泉、河东等地,下诏:“所振贷勿收。行所过毋出田租。”

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设常平仓,让边郡都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以供给边郡,节约转漕。

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宣帝诏称:“减民算二十,”即减去百姓算赋(原为钱一百二十文)中二十文。

因此,史称宣帝时“用吏多选贤良,百姓安土,岁数丰穰,谷至石五钱”。

重视吏治

宣帝亲政之初,就注意政情吏治,命令群臣奏封事,由此了解下情。五日一听事,对官吏观其言,察其行,考试功能。他要求官吏尽职,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下诏说:“二千石严教吏谨视遇,毋令失职。”要求郡国长官管教和督促地方官吏,不能让他们失职。

他强调决狱宜平,特设廷平官。曾下诏说:“间者吏用法,巧文寖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其为置廷平,秩六百石,员四人。其务平之,以称朕意。”他要求官吏奉法,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下诏说,“吏务平法。或擅兴徭役,饰厨传,称过使客,越职逾法,以取名誉,譬犹践薄冰以待白日,岂不殆哉!”

他审察吏治,元康四年派遣大中大夫强等十二人循行天下,主要任务是“察吏治得失”;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又派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者”。

他反对苛政,下诏批评说:“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即反对地方长官干涉民间喜庆之事。

他反对欺谩,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诏责当时“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指令“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无相乱”。

信赏必罚

宣帝根据吏治情况,奖功罚罪。奖赏有功者,如: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对安抚流民有功的胶东相王成,下诏奖励,定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对治行优异的颍川太守,定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同时对颍川吏民也有赏赐。王成与黄霸,原秩二千石,一年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升秩中二千石,一年得二千一百六十石,增加秩俸百分之五十。责罚罪过者,如: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冬,本来精明能干、治理有绩的京兆尹赵广汉,因执法出了偏差,“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而被腰斩。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十一月,号称“屠伯”的河南太守严延年因酷急和诽谤之罪,弃市。

加强汉与少数名族关系

宣帝即位之初,汉与乌孙为了反抗匈奴侵扰,相约分头出兵击匈奴,匈奴无力抵抗而逃,损失很重。后来匈奴又遭乌孙、乌桓、丁令等族袭击,加之大雪成灾,力量大大削弱,故欲与汉和亲。于是汉边境“少事”。宣帝亲政时,正是匈奴内乱外患之日,无力侵扰汉境。此时宣帝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于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下诏说:“边境屯戍未息。今复饬兵重屯,久劳百姓,非所以绥天下也。其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即减少边塞的军屯。匈奴内乱,出现了五个单于,各派*多争取与汉和亲,或来投靠汉朝。汉为了自身的安宁,也积极应付。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众来降,汉封其为归德靖侯。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匈奴左大将军王定来降,封其为信成侯。同年,匈奴呼遬累单于来降,汉也封其为列侯。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三月,宣帝诏中提到:“(匈奴)诸王并自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因大乖乱。单于阏氏子孙昆弟及呼遬累单于、名王、右伊秩訾、且渠、当户以下将众五万余人来降归义。单于称臣,使弟奉珍朝贺正月,北边晏然,靡有兵革之事。”汉朝此时设置西河、北地属国,以安置匈奴来降者。次年,匈奴单于向汉称臣,派遣其弟谷蠡王入侍。汉朝因边塞无寇,减戍卒十分之二。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派遣其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汉廷;郅支单于也派遣其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入侍于汉。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叩五原塞,表示愿奉国珍三年正月来朝,宣帝同意,并安排接待。次年正月,呼韩邪来汉朝贺,受到盛情接待,并得到很多赏赐。这年郅支单于也遣使来汉奉献。甘露四年,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都遣使朝献于汉,汉朝款待呼韩邪单于的使者格外有礼。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正月,呼韩邪单于又来朝,汉朝对他礼赐如初。

汉羌和战

宣帝亲政时,汉羌和战是汉羌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宣帝初年,羌族先零部落擅自北渡湟水,侵占汉民地区。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羌族先零部落与各部落的酋长二百多人集会,“解仇交质”,订立盟约,打算共同侵扰汉地。宣帝闻知,问赵充国如何对策。赵充国以为,羌人各部盟约,还可能联合其他各族,应当及早准备。他建议一方面命令边兵加强战备,监视诸羌;一方面要破坏诸羌联合,探听其预谋内情。于是派遣义渠安国出使诸羌,了解其动向。义渠前去,召集诸羌首领,杀了逆而不顺者,又调兵杀了先零羌民一千余人。羌族各部震恐,起而反抗,犯汉边塞,攻城邑,杀长吏。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义渠所部三千骑兵被羌人袭击,退到令居,向皇帝报告情况。宣帝当即调发兵马前往金城。以后将军赵充国、强弩将军许延寿带兵前往;又任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与两将军并进。赵充国到了金城,以哨兵了解敌情,派间谍宣传政策,日飨军士而不进击。羌人见汉军坚壁固守,无法进攻,互相埋怨,发生了矛盾。辛武贤以为进军时机已到,向皇帝上书建议进兵。赵充国以为,辛武贤的建议不妥,如果冒险进兵,必然进退两难。他一再上书建议只能先击主谋者先零部落,逼其悔过而赦之,再选择良吏前去抚慰羌众。宣帝要他作详细说明。赵充国反复论说,马上进击失十二利,留兵屯田有十二便。宣帝肯定了赵充国屯田之策,于是诏令罢兵,让赵充国负责屯田。到了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羌民斩了先零大豪杨玉、犹非之首,向汉投顺,汉朝设金城属国以安置投顺的羌民。羌乱至此告一段落。

6、后妃子女

皇后

许皇后(恭哀皇后,许平君,即许广汉之女),生汉元帝刘奭

霍皇后(霍成君,即霍光次女)

王皇后(邛成太后)

妃嫔

华婕妤,生馆陶王(主)

张婕妤,生淮阳宪王刘钦

卫婕妤,生楚孝王刘嚣

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刘宇

戎婕妤,生中山哀王刘竟

儿子

汉元帝(刘奭)

淮阳宪王(刘钦)

楚孝王(刘嚣)

东平思王(刘宇)

中山哀王(刘竟)

馆陶王

(注:《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记:“是时,馆陶王母华婕妤及淮阳宪王母张婕妤、楚孝王母卫婕妤皆爱幸。”除此处外,《汉书》中没有关于馆陶王的记载。

有人认为根据颜师古注版,馆陶公主母亲应该是华婕妤。其它版本写作馆陶王。也有人认为馆陶王确实存在,并非是馆陶主的笔误。)

女儿

长女馆陶公主(刘施),下嫁于永

某女敬武公主

7、崇拜之风

汉宣帝刘询在当皇帝期间,有个举动,是千古疑案。这就是,他在任期间制造了崇拜汉武帝的文化风潮。这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崇拜之文化风潮,就是由这个汉宣帝开创的。而他最先掀起的崇拜对象的汉武帝,则是诛杀他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的人。但是,汉宣帝可能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刻意为了安定政治格局的政治作秀,给予后代造成了皇帝的个人崇拜风气。

汉宣帝本始二年,汉宣帝下达诏令说:“尊孝武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献。武帝巡狩所幸之郡国,皆立庙。”(《汉书·宣帝纪》)

汉宣帝从民间登基皇帝的次年,就向全国发布了祭祀和歌功颂德汉武帝的诏令,且在凡是汉武帝巡视过的全国各地区郡国,都建立祭祀崇拜汉武帝的宗庙,这种在全国崇拜汉武帝的文化风潮,显然不是出于汉宣帝之手,应该是当时实际掌握西汉王朝大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的政治杰作。这道理非常简单,霍光,原本就是汉武帝器重的托孤重臣,他个人肯定是忠于汉武帝的,也是试图掩盖汉武帝的残暴和众叛亲离德行的,在加之他辅佐一个被汉武帝杀害全家的人登基皇帝,他当然需要给予全国上下营造出一种“既往不咎;安定团结”的文化气氛。这样,汉武帝崇拜风潮就出现了。

自汉宣帝下达这道使用宗教和文艺手段去歌功颂德汉武帝的诏令以后,中国就开辟了歌功颂德皇帝的风气了。而且,第一个享受到这种歌功颂德皇帝的益处的人,就是汉宣帝自己。史书记载说:“王褒字子渊,蜀人也。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侍诏金马门。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待诏。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时,汜乡侯何武为僮子,选在歌中。久之,武等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闻。宣帝召见武等观之,皆赐帛,谓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征褒。既至,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汉书·王褒传》)

自汉宣帝开创了崇拜汉武帝文化风潮之后,许多文人和文臣都参与到这样的歌功颂德的工作中来了,王褒甚至在蜀郡组织了歌功颂德汉宣帝和地方刺史功劳的歌舞宣传队,丞相魏相也在全国各郡组织了这样的宣传队,还组织了京城调演,居然汉宣帝还亲自观看了这样的歌功颂德他的歌舞宣传队表演的节目,当时,汉宣帝还表达了自己的“谦虚谨慎”。

汉元帝时代,这样的歌功颂德皇帝地方祭祀越来越多,造成了国家财政的极大负担,所以,汉元帝时期的丞相韦贤和韦玄成父子,曾经发动了一次毁皇帝宗庙的政治运动,且在朝廷中形成了支持和对立的两派,最后,这场毁皇帝的宗庙的运动,不了了之,没有了下文。但是,韦贤父子的作为,的确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肇始于汉宣帝时代的皇帝个人崇拜风潮。

8、历史评价

公元前48年1月10日(农历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日),汉宣帝因病去世,在位近26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按《谥法解》“圣善周闻曰宣”),庙号中宗,逝后葬于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

史称汉宣帝“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汉文帝)之时。”“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他与前任汉昭帝刘弗陵的统治被并称为昭宣中兴。

昭宣时期,经过38年的休养生息,不仅缓和了武帝晚年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平息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了生产,恢复了国家实力,加强了*集权的统治,从而避免了亡秦覆辙的厄运,使西汉王朝又由乱到治,由弱变强,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昭宣时代是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生产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

班固的评价

“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汉书·宣帝纪》

9、陵墓介绍

杜陵,是汉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镇南,(氵矞)、浐两河之间的鸿固塬上。因建于当时的杜县而称杜陵。宣帝未在咸阳五陵塬西汉帝陵陵区建陵,一是因为宣帝是昭帝堂孙,依照昭穆排列,昭帝刘弗陵之下应为宣帝的父亲史皇孙一辈人,才能昭穆为序;而宣帝为昭帝的孙子辈,在昭穆序列上一致,同一陵区内就无法安置。其二因其非帝正嗣,故未葬祖陵兆域,单独起陵。这里林深草茂,是当时著名的游览狩猎区。汉宣帝酷爱这里的自然环境,故选此作为陵域。

陵园呈正方形,每边垣墙长330米左右,墙基宽约3.4米,4面垣墙正中各辟一门,由门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构成。已发掘的东门遗址位于陵氮以东110米处,门址的门道和陵氮东墓道相对门道在门址中部,南北各有夯筑的长方形门墩和左右塾、的穷土台相连,把门道分成内外相同的两部分,门墩四角都有柱槽,至今磨光的柱石犹存。在塾的东西中位,置有南北向隔墙,把塾分为大小相等的前后两部分。左右塾周围是地面呈斜坡状、方砖铺地的廊,廊道外有卵石散水。在东门遗址还出土了方砖、长方砖和长条砖,有的砖上刻划有几何纹和小方块坟。还有大量表面为直绳纹、内为布纹的筒瓦和“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瓦当等建筑用砖瓦,反映了当年门阙建筑相当宏丽豪华。

杜陵陵冢位于陵园正中,是用夯土筑成,呈覆斗形。现高29米,底边长为170米,顶每边长50米。杜陵东南186米处有寝殿建筑遗址。殿堂建筑在一个东西长51.2米、南北宽29.6米的夯土台基上,南北置3门,东西各有1门。殿堂四周建有宽2.1米、方砖铺地的长廊。廊外有卵石散水。在该遗址处曾出土大量砖瓦建筑材料和鎏金铜构件。

陵墓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墓道(当时称为羡道)通向地下墓室。每条羡道宽8米,四条羡道形制基本相同。由此,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西汉帝陵以墓冢为中心的整个陵园的布局。

杜陵寝园位于陵园东南,四周筑有墙垣,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73米,南北长120米,规模相当大。寝园由寝殿和便殿两大建筑组成,寝殿是其主体建筑,位于寝园西部,它东西107.8米,南北110.6米。大殿筑于长方形夯土台基之上,通宽(东西)13间房屋,进深(南北)5间。东西各一门,南北各三门,各门道均为方砖铺地。大殿台基四壁有壁柱,壁柱下有磨制光滑的础石,为牢固起见,柱基还箍上了八角形的鎏金铜锧。

杜陵东南575米处是宣帝王皇后陵。王皇后陵园中的寝殿和便殿也经过了考古发掘,它们的形制与帝陵相同,但规格明显低于杜陵。建筑材料也比较粗糙。

杜陵陪葬坑位于陵园之北。1982年冬,考古工作者钻探出3个形制各异的陪葬坑,并对其中一个进行发掘。该陪葬坑由主室和东室两部分构成,主室深5.5米,东西8.7米,南北8.4米,分成中厢和东、西、南、北四个边厢。东室在主室东南,南北3.2米,东西2.35米。发掘时曾发现盗洞12个,坑内遗物被盗严重,残留遗物也多被破坏。

10、相关影视

汉宫怨

越剧古装剧。顾锡东于1980年新编。写汉宣帝刘询接任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之妻霍显,一心想把爱女霍成君捧上皇后宝座。但刘询在患难时,曾与浣纱女许平君结为夫妇,他不弃糟糠,以寻访信物昆吾宝剑为线索,找到了如今流落霍府的爱妻许平君,册封为皇后。霍显因而忌恨在心。第二年,许平君分娩后身体虚弱,天真无邪的霍成君进宫探望,亲尝汤药,两人情结姐妹。霍显却买通御医药死了许平君,使霍成君继承了皇后之位。成君未预其事,后在无意中得悉平君系母亲所害,因囿于母女之情,不敢揭露。一年后阴谋败露,刘询为正朝纲,将贪鄙的霍显治罪,霍光气极一病而逝,成君知情不报,自请贬废。刘询虽于心不忍,但于法不能庇护,含泪将她废黜,黯然依依而别。

剧本获文化部、中国剧协颁发的1980—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发表于浙江《戏文》杂志1981年第2期,后收入《顾锡东剧作选》。上海唱片厂录制茅威涛等演唱的唱片。

上一篇:汉更始帝

下一篇:汉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