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陶渊明

科普小知识2022-02-10 23:37:38
...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人物姓名:陶渊明;晚年更名陶潜

时代: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

所属政权:东晋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别号:五柳先生

后世尊称:靖节先生

生年:约公元365年

卒年:公元427年

出生地: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

陵墓:庐山西南的面阳山南坡

身份: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官职:江州祭酒

配偶:前两个妻子年纪轻轻早逝,第三个妻子翟氏

父亲:陶逸

母亲:不详

子女:陶舒俨;陶宣俟;陶雍份;陶端佚;陶通佟

1、主要成就

田园诗派创始人

2、代表作品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

3、相关历史事件

《桃花源诗并记》

4、相关历史人物

陶侃;陶逸;孟嘉;颜延之

5、相关典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

6、人物生平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大约生于365年,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岁的陶渊明淡然离世。

7、历史评价

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士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中唐诗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渊明的为人。唐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诗中先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膻”,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上一篇:杨素

下一篇: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