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马丁·斯科西斯

科普小知识2021-10-30 12:10:43
...

姓名:马丁·斯科西斯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2年11月17日

籍贯:纽约

1、个人履历

马丁·斯科赛斯1942年11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一个熨衣工家庭,父亲露西奥诺·查尔斯·斯科赛斯(LucianoCharlesScorsese)和母亲凯瑟琳·斯科赛斯(CatherineScorsese)都是制衣厂工人,虔诚的意大利裔天主教徒。马丁还有一个哥哥弗兰克(Frank)。父亲在和母亲度过了60年的婚姻生活后,于1993年8月23日去世。母亲1997年2月6日死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的并发症。斯科赛斯一家所住的下东区(LowerEastSide)是纽约著名的“小意大利”区(位于曼哈顿下城,紧挨中国城),这里居住着大量意大利移民的后裔,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宗教文化和生活理念。多年以后,这种“小意大利”式的生活背景赋予斯科赛斯以无数灵感,他的作品始终带有美籍意大利裔文化的烙印,其中《谁在敲我的门》、《穷街陋巷》和《愤怒的公牛》等影片就完全是以这片街区为根基创作的。与自己作品中那些从小就跟着黑手党东跑西颠的小意大利佬不同,童年的斯科西斯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而丧失了在户外嬉戏、跑动的*。长时间在室内独处、以书为伴的斯科西斯,不但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并且开始对艺术和神学产生兴趣。每当斯科西斯病情有所好转后,父亲查理就经常带他去看电影。可能是源于父亲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那些电影给他带来了少有的快乐,少年时代的马丁·斯科西斯就对电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从中学开始,斯科西斯近乎*地泡电影院,收集有关电影的杂志和海报,电影已经成为他生活无法脱离的部分。由于家庭的影响,高中毕业的斯科西斯原本打算成为一位牧师,然而神学院考试的落选却使他鬼使神差般地迈进了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大门。于童年观看的好莱坞及欧洲经典影片不同,大学期间的斯科西斯接触到很多“新浪潮”电影,他被这些电影崭新的思想与技法所深深吸引,也从此下定决心要拍出属于自己风格的电影。在纽约大学接受专业电影教育的同时,斯科西斯还亲自指导了《你这么好的女孩在这里干什么》和《那不仅是你,穆瑞》两部短片。1966年成绩优异并已取得硕士学位的斯科西斯在纽约大学留校任教,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他的学生中就有后来名声大噪的奥利佛·斯通。在这段时间里,斯科西斯利用课余时间拍摄了一部影射越战纪录短片《剃须记》,并参与了一些影片的剪辑工作。1967年,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斯科西斯踌躇满志地着手拍摄自己编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谁在敲我的门》。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在纽约大学进行电影短期培训的女学生莎尔玛·斯库梅克进入剧组,协助斯科西斯进行后期剪辑。莎尔玛·斯库梅克的剪辑风格与斯科西斯的电影手法相得益彰,这次成功的配合也开始了他们两人此后三十余年的无间合作。但是除此之外,这部付出很大心血的处女作却没有给斯科西斯带来其他任何好运。在芝加哥影展上,《谁在敲我的门》这部反映美国意大利裔青年生活的低成本影片没能引起人们丝毫的注意,更不用说发行商的青睐。为拍摄此片已经从学校辞职的斯科西斯大受打击,对当时浮华的美国电影失去信心,决定去欧洲发展,于是前往荷兰闯荡。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荷兰斯科西斯也没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所追求的电影无法为制片人理解,在阿姆斯特丹的那段日子里,他不得不一直以剪辑为生。1968年底,斯科西斯再次回到母校纽约大学任教。1970年5月,美国东海岸群众反对越战的运动达到高潮,斯科西斯为其中精神感动,带领学生走上街头,拍摄了出色的纪录片《街景》。与此同时,一位B级片商同意发行《谁在敲我的门》,这部尘封已久的处女作终于有机会与观众见面了。(注:B级片是美国六、七十年代的一种低成本影片,一般作为好莱坞影片的加片在影院放映。)1973年,斯科赛斯拍摄了构思已久的影片《穷街陋巷》。《穷街陋巷》以“小意大利”区为背景,展现了意大利裔美国青年整日无所事事的极度空虚、苦闷的精神状态。除了影片深刻的现实意义,《穷街陋巷》在电影语言的表现上也颇具力度,反传统的结构、狂乱的影调、真实出众的表演风格都在那个时代显出独特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穷街陋巷》所体现的很多特性也奠定了斯科赛斯作品风格的基础:场景在纽约,孤独的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尖头鞋、摇滚、歌剧音乐,以及无休无止的杀戮。虽然上映后票房不大理想,但却受到评论界一致的肯定,甚至被有的影评人称为“这个时代真正有原创力的作品,独立制片的号角”。1974年,斯科赛斯尝试了女性题材影片《再见爱丽斯》(AliceDoesn'tLiveHereAnymore)。据报道,当时奥斯卡影后埃伦·伯斯泰因(EllenBurstyn)曾问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FordCoppola),让他推荐一些导演。后者只给了她一个名字:斯科赛斯。当他们碰面时,伯斯泰因问斯科赛斯:他对女人了解些什么?而斯科赛斯回答道:“我什么也不知道,但是我愿意去了解。”在这部影片中斯科赛斯既保留了好莱坞女性电影的模式,又加入了自己针砭时弊的用意,上映后在票房榜上获得了成功。影片为埃伦·伯斯泰因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头衔,斯科赛斯也因此获得了与道格拉斯·瑟克(DouglasSirk)和乔治·库克(GeorgeCukor)齐名的“女性影片导演”的美誉。该片后来还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改编成连续剧热播过。斯科赛斯进入好莱坞后的第一次尝试终于获得了成功。1975年,剧作家保罗·施拉德(PaulSchrader)找到斯科赛斯和罗伯特·德尼罗,希望他们能够拍摄已完成两年之久的剧本《出租车司机》(TaxiDriver)。次年,经过斯科赛斯及剧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这部堪称“伟大电影”的作品终于问世了。《出租车司机》这部街头情景剧沿续了斯科赛斯早期作品的主题。片中罗伯特饰演一位出租车司机,一个从越南战场上回来、情绪极不稳定的老兵比克尔(Bickle)。这个需要转化的罪人以二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对付影片中的二位女性角色:一个娼妓、一个玉女。罗伯特在这部影片中充分展现了他非凡的演技。由于影片结尾处过于血腥——围绕着十来岁的妓女展开的一场持续的杀戮,发行之初招来了众多的非议。但影片精准地把握住现代人孤独无助的感觉,寓意深刻、令人震撼,加上罗伯特·德尼罗惊为天人的表演,一下在美国引起轰动。年轻的斯科赛斯凭借这部《出租车司机》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出租车司机》的成功不但为斯科赛斯赢得了荣誉和鲜花,更使他在好莱坞发展的前途一片大好。1977年,米高梅公司投资拍摄大制作影片《纽约,纽约》(NewYork,NewYork),斯科赛斯应聘成为导演,并掌握了电影的最终剪辑权。在这部影片中,他开始以怀旧的手法创作电影音乐剧。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又将影片故事围绕在一位音乐家(德尼罗饰)和乐队歌手莉莎·明尼莉(LizaMinnelli)之间关系日益恶化的情节展开。观众们希望看到热切的音乐剧,可是这部影片总体上说太压抑了。电影中多处情节的设定与大众口味不符,结果票房成绩惨不忍睹。对于事业刚开始步入正轨的斯科赛斯而言,《纽约,纽约》的失败几乎是致命的。在此后的三年中,他根本没有机会去拍摄一部故事片。当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斥巨资拍摄《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Now)的时候,斯科赛斯却只能拍一部有关“频段”(TheBand)乐队的纪录片《最后的华尔兹》(TheLastWaltz)。继《纽约,纽约》在票房榜上失利以后,1980年斯科赛斯推出了最震撼人心的力作《愤怒的公牛》。这部影片改编自拳击手杰克·拉莫塔(JakeLaMotta)的自传小说,透视了一位拳击冠军的沉浮。影片以极具力度和诗意的画面、无懈可击的视听语言,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斯科赛斯卓越的电影才华和独特的价值观、宗教观。担任本片编剧的是斯科赛斯和马迪克·马丁(MardikMartin),罗伯德·德尼罗则在片中演绎出了演艺生涯中最出彩的角色。影片以黑白片的形式摄制,由合作已久的著名剪手塞尔玛·斯库马克(ThelmaSchoonmaker)剪辑。影片得到了8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罗伯特·德尼罗和塞尔玛·斯库马克如愿以偿地捧回了小金人。虽然此片在纽约电影评论界中好评如潮,却依然没能摆脱票房低迷的厄运。1983年,不甘心失败的斯科赛斯推出了讽刺美国电视媒体的影片《喜剧之王》(TheKingofComedy),以检验他的票房号召力。影片以后现代主义手法反思大众媒体,在这部影片中罗伯特·德尼罗饰演一位热心的追星族,杰里·路易斯(JerryLewis)饰演他所关注的脱口秀主持人。遗憾的是该片并末摆脱票房持续低迷的颓势。几部影片在商业上的连续失利,使斯科赛斯的事业完全跌到了谷底。这时,斯科赛斯充分意识到了好莱坞的残酷:如果不顾商业利益就意味着失败。1985年,斯科赛斯试图完成一部自己一直梦想拍摄的影片《基督最后的诱惑》('TheLastTemptationofChrist'),但是最后一刻派拉蒙公司撤回了资金。于是,他拍摄了一部短小的黑色喜剧片《下班后》(AfterHours),影片讲述了纽约大街上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随后他前往芝加哥拍摄《金钱本色》(TheColorofMoney,1986年),该片是1961年的影片《江湖浪子》(TheHustler)的续集,老牌影帝保罗·纽曼(PaulNewman)再次饰演了大佬“快手”(Fast)一角,埃迪·费尔森(EddieFelsen)和汤姆·克鲁斯(TomCruise)饰演他的门生。由于明星的作用以及剧本比较通俗,《金钱本色》为斯科赛斯赢来了商业上久违的成功。1988年,斯科赛斯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将希腊作家尼科斯·卡赞查斯基(NikosKazantzakis)的小说《基督最后的诱惑》搬上银幕。这部影片描述了一位非常人性的精神领袖,他被社会所遗弃,徘徊在善良和邪恶之间,与肉欲作斗争,最终选择了一条改过自新之路。这是斯科赛斯的所有电影主题中最精雕细刻的一部。影片由保罗·施拉德编著,描述了一个紧张、濒于崩溃边缘的弥赛亚(犹太人盼望的复国救主)。虽然拍摄手法前卫,使用了异国情调的场景,并由彼特·加里布埃尔(PeterGabriel)配乐,但是这部影片缺少斯科赛斯早期那些低成本制作影片所具有的情感上的震撼力和凝聚力,简直就是斯科赛斯和施拉德的个性制作。影片上映之后引发了各方的争议,宗教力量指责这部影片涉嫌*,一些影剧院和租片连锁店拒绝这部影片上架。该片在纽约齐格菲电影院举行首映的当天,外面就聚集了数千宗教分子*游行,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并在巴黎等地也引发了抑制、示威,甚至恶意的爆炸。在经历了《基督最后的诱惑》的风波之后,斯科赛斯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FordCoppola)、伍迪·艾伦(WoodyAllen)两位导演一道执导了电影《纽约故事》(NewYorkStory,1989年)。随后的1990年,斯科赛斯将尼古拉斯·皮莱基(NicholasPileggi)的小说搬上了银幕,拍摄了黑帮影片《好家伙》(GoodFellas)。影片以一个黑手党分子的成长经历,描绘了纽约意大利黑帮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兴衰历程。亨利是一个有一半爱尔兰、一半意大利血统的青年,他以能够和意大利黑帮的人混在一起为自豪。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在21岁的时候就已经挣大了大把的钱并且小有成就。和他在一起的詹姆斯心狠手辣,汤米冷血而且疯狂,三个人联手在帮派里混的有声有色。因为一次意外,詹姆斯和亨利入狱,帮派头目保罗也一起获罪。亨利在狱中找到了贩毒的路子,出来后继续以此为生,受到保罗的警告。詹姆斯策划了德航抢劫案,获得巨额现金,为了防止走漏风声,伙同汤米干掉了参与抢劫的其他人。汤米被通知加入意大利黑手党,詹姆斯和亨利为之鼓舞。谁知这只是一个圈套,为了惩罚他不经帮会同意就干掉自己人的行为,汤米被帮会干掉。亨利的贩毒业务越做越大,终于被警察查到证据逮捕入狱。为了防止自己知道太多被同伴干掉,亨利答应作污点证人,指控了詹姆斯和汤米,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教父》(Godfather)系列不同,《好家伙》更注重黑帮活动的现实意义。影片通过一个小喽喽转变成联邦*证人亨利·黑尔(HenryHill)的故事,捕获了令人惊奇的瞬间,也反映了生活在黑帮边缘人的生活细节。华丽的动作场面加上极度的幽默,让观众如痴如醉。《好家伙》标志着斯科赛斯又回到了他一贯追求的形式和内容。一些评论家们认为这部影片是斯科赛斯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有些人则认为仅是《穷街陋巷》一片的翻新,富有娱乐性,但称不上为艺术之作。影片上映后,成为了该年最为卖座的影片之一。根据《格言》杂志报道,乔·佩西应马丁·斯科塞斯的要求,为电影编剧和导演了“你认为我很可笑吗?”这场戏。电影中提到了“fuck”这个单词246次,大部分是从乔·佩西口中说出的。乔·佩西的妈妈看了电影,她告诉自己的儿子这部电影很不错,还问他是不是一定要在里面说那么多骂人话。据说当时现实生活中的黑帮老大吉米·伯克很高兴由罗伯特·德尼罗来扮演自己,他还在*里打电话给他一些意见。1991年,斯科赛斯重新拍摄了好莱坞1962年的经典惊悚片《恐怖角》(CapeFear)。影片在原有的故事基础上,加入了斯科赛斯强烈社会、宗教意识,罗伯特-德-尼罗也凭借出神入化的演技再次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但与原作的紧凑、摄人心魄相比,该片显得陈腐、过于夸张。演员们的表演是值得称道,特别是尼克·诺尔蒂(NickNolte)和朱丽叶·路易斯(JulietteLewis)的表现,以及摄影和剪接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是与原作中的罗伯特·米彻姆(RobertMitchum)相比,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显得做作、夸张。这部影片是斯科赛斯导演职业生涯中最热的影片。时隔两年后,一向关注现代社会的斯科赛斯力求转变,拍摄了以19世纪纽约上层社会为背景的《纯真年代》(TheAgeofInnocence),根据伊迪丝·沃顿1921年获普立策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最异于斯科西斯风格的作品,三位主演表演精湛,舞台和服装设计讲究。从这部电影来看,年过半百的斯科赛斯已经失去了当年拍摄《出租汽车司机》、《愤怒的公牛》时的力度与锐气,《纯真年代》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仅仅剩下雍容华贵的服装布景以及高贵悦耳的古式英语,看上去不太像出自这位大师的手。影片的背景是19世纪的纽约上流社会,通过手提拍摄,加上华丽的色彩和背景装饰,充分表达了人物的压抑色彩,纯粹是一部礼仪剧。在这部影片中,斯科赛斯拉上了众多的大牌明星以增加影片的号召力,完成后这部影片获得了评论界的尊重,票房收入也大为可观。1995年,他再度与尼古拉斯·皮莱基联手,以《好家伙》的原班人马拍摄了揭露拉斯维加斯内幕的影片《赌城风云》(Casino)。《赌城风云》简直就是对《好家伙》的翻版,影片故事发生在70年代至80年代拉斯维加斯,并再次聚焦在黑帮题材上。《赌城风云》反映了社会中纯真的迷失,大多数评论家们认为该片只是重提了《好家伙》中的一些问题。斯科赛斯紧接着拍摄的以纽约街头黑暗生活为主题的《穿梭鬼门关》(BringingOutTheDead,1999年)则明显带有《出租汽车司机》的影子,进入90年代的斯科赛斯推出的不少影片都遇到了滑铁卢。1997年,反主流的斯科赛斯又再次将重心转移到另一个别人不敢涉及的题材——*身上。《达赖的一生》(Kundun)是一部只有他才敢执导的传记片。作为一个非暴力的故事片,它将观众们带入了*。影片讲述了*的早期生活、*接受的训练,很是令人难忘。但是斯科赛斯和编剧梅利莎·马西桑(MelissaMathison)似乎不知道如何收尾了。一片非难之声中,该片在票房榜上紧随着另一部相同题材的影片,布拉德·皮特(BradPitt)主演的《*七年》(SevenYearsinTibet)之后,也实在难以有所作为。斯科赛斯还被列入不准进入*的50个人的名单之中。迪斯尼公司也因这部影片而与中国*发生了磨擦。随后几年中,斯科赛斯把心血都花在筹划已久的影片《纽约黑帮》(GangsofNewYork)上。这部影片讲述了19世纪中期发生在纽约的暴力事件,影片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DiCaprio)、卡梅伦·迪亚兹(CameronDiaz)和丹尼尔·戴-路易斯(DanielDay-Lewis)等众明星主演。虽然在发行前该片也历经了磨难,但将肯定是斯科赛斯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影片无处不散发着大师的气息,它比以往斯科赛斯的名作《愤怒的公牛》、《出租车司机》、《好家伙》等多了一种歌剧式的升华,斯科赛斯也因执导了这部影片而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2004年,斯科赛斯再次启用迪卡普里奥主演自己的影片《飞行者》,再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2007年,斯科赛斯终凭《无间行者》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但他最近几年的作品并不为人广泛称誉,甚至有影迷批评他是为了讨好奥斯卡才拍摄了这些影片。马丁-斯科赛斯的私人生活也一如他的从影经历一样,颇为曲折。1965年他与演员拉腊恩·玛丽·布伦南(LaraineMarieBrennan)成婚。1971年至1975年又与离异的桑迪·温特劳布(SandyWeintraub)同居。随后他又与作家朱莉娅·卡梅伦(JuliaCameron)和女演员莉莎·明尼利(LizaMinnelli)走到了一起。1979年,他又与女演员、模特伊莎贝拉·罗塞里尼(IsabellaRossellini)结婚,并于1983年二人正式分手。1985年2月又与制片芭芭拉·德菲纳(BarbaraDeFina)成婚,二人于1991年分居。他的后面一个女人是1964年出生的女演员伊莉纳·道格拉斯(IleanaDouglas),不久也分道扬镳。1999年7月,他与兰登屋工作的小说编辑海伦·莫里斯(HelenS.Morris)结婚,二人一起生活至今。马丁·斯科西斯的多部电影作品反映了美国社会问题而被誉为“电影社会学家“。令人费解的是尽管他具有杰出的导演才能,至今仍没有得到过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其代表作《出租车司机》(TaxiDriver)曾经获得1976年嘎那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另外他的《愤怒的公牛》(RangingBull),《盗亦有道》(GoodFellas),《恐怖角》以及(CapeFear)等作品都是好评如潮;不过其晚年导演的一些作品在很多方面都不及当年。2007年在获得第五次提名之后,马丁·斯科塞斯终于靠《无间行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功德圆满。2010年1月18日,第67届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马丁·斯科塞斯荣获终身成就奖。2011年1月15日,第68届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马丁·斯科塞斯凭借《雨果·卡布里特》荣获最佳导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