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Kazakh)是中亚和东欧、西伯利亚西南地区的居民,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约有1860万人,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部分分布在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和塔吉克、土耳其,中国、蒙古、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哈萨克语,分南部、西部和东北部3种方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原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改为拉丁字母,从1940年起又改用西里尔字母。2010年,文字拉丁化也慢慢展开。哈萨克人信仰*(逊尼派)。哈萨克族的人种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的混合类型,属于混血民族(图兰人种)。
中文名:哈萨克人、哈萨克族
外文名:Kazakhs
人 口:约1860万
分 布:中亚,西亚,东欧
语 言:哈萨克语,俄语
宗 教:*
传统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族 源:突厥,乌孙,塞人。
历史国家:乌孙、突厥、哈萨克汗国等
人 种:图兰人种
文字:阿拉伯字母,西里尔字母。
1、简介
分布
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分布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部分分布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俄罗斯联邦、土库曼斯坦、土耳其、德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和阿富汗斯坦等亦有分布。
人种
现数约1800万人。使用哈萨克语,方言内部差别不大。哈萨克斯坦、中国和蒙古国的哈萨克族语言可以互通。中国哈萨克语大体上可以分为西南和东北两种方言。阿勒班、苏万部落操西南方言;克列依、乃蛮和克宰部落操东北方言。中国的哈萨克族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拼音字母。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从1940年起使用西里尔字母的拼音文字。其使用的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钦察语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哈萨克人原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改为拉丁字母,从1940年起又改用西里尔字母。信奉*,属逊尼派。根据出土文物和人类学资料,其远古祖先塞种人、乌孙人和阿兰人等,早在青铜时代就已居住在今哈萨克斯坦地区。
哈萨克人是传统的游牧民族,终年住在可移动的哈萨克毡房,其构造是可拆卸的木架,上面覆盖毛毯。哈萨克人按季节移居为其牲口(包括马、绵羊、山羊、牛、和少数骆驼)寻找牧场。日常食品主要是乳制品辅以羊肉。发酵後的马奶(koumiss,马奶酒)和马肉极为珍贵,但通常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毛毯紧贴在蓬架上,使帐篷内外舒适整洁,并且可用来做斗蓬。皮革用来做衣服、容器和皮鞭,马毛可编绳而牛羊角可做勺子和其他用具。
哈萨克人自认来自同一祖先,始祖有三子,因以形成大、中、小三个哈萨克游牧部落,分别占居原先的哈萨克汗国(今哈萨克)的东、中、西三部分。游牧部落再分为更小的集团,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大家庭,不仅包括父母和未婚子女,也包括已婚儿子及其家庭成员,一起在帐篷聚居。部落中各层次的集团均在传统上设有首领,但作为全民族,甚至一个游牧部落,难得联合在一个共同的首领之下。
由于定居后的农业侵占了牧场,哈萨克人的游牧生活逐渐衰落。19世纪,更多沿边境的哈萨克人开始种植庄稼。俄国革命后许多富裕的哈萨克人带著牲口逃往中国*或阿富汗斯坦,留下的游牧民终于组织起畜牧集体农场而定居。绝大多数的哈萨克人截至2013年成为定居的农牧民,畜养羊群和其他牲口及种植庄稼。到1934年,在原苏联只剩下一个游牧部族。不过在中国*还存在许多游牧部落。
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
2、族源
钦察草原的最早居民目前认为是斯基泰人。匈奴人西迁以后,各突厥语民族也开始进入。哈萨克汗国成立后,周边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经过几十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因此,哈萨克人的族源比较复杂,包括了古代不同时期进入这个地区的斯基泰人、乌孙、奄蔡人、大月氏、突厥、铁勒、可萨人、基马克、阿儿浑、葛逻禄、诺盖人,蔑儿乞、汪古、弘吉剌等民族。他们分布于阿尔泰山、哈萨克丘陵至黑海。国外学者多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1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1456年,汗国有两个苏尔坦(吉来和扎尼别克),由于内讧向东逃入亦力把里统属地区,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区让给他们游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名的含义:一共有四种说法:1.《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况》、《哈萨克简史简志合编》等书认为:“哈萨克”这一名称出现于15世纪,锡尔河流域的白帐汗国属民在克烈汗、贾尼别克汗率领下,东迁至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立足后,由于摆脱了阿布勒海尔汗的压迫和剥削,因此自称为“哈萨克”,他们创建的国家也称为哈萨克汗国。“哈萨克”一词的含义是“避难者”、“脱离者”。2.何秋涛的《朔方备乘》卷3《乌孙部族考》、现代学者张西曼的《西域民族新考》认为“哈萨克是乌孙的对音意译”。3.清末学者丁谦在《耶律楚材西游录地理考证》一文中认为“哈萨克”是《唐书》所说的“可萨”、“曷萨”的对音意译。4.哈萨克族的《白天鹅的传说》则认为哈萨克是kaz(天鹅)、ak(白)的联缀词,意为白天鹅,因其族崇拜白天鹅而得名。
3、历史
简介
国外学者多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1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1456年,汗国有两个苏尔坦(吉来和扎尼别克),由于内讧向东逃入亦力把里统属地区,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区让给他们游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13世纪初,同鞑靼人一起加入金帐汗国。15世纪从金帐汗国分离,成立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民族形成。16世纪初,哈萨克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17世纪中亚新兴起一个强大的游牧国家-—准噶尔汗国。在准噶尔汗国的侵略下,小玉兹于1730年9月派遣使团请求俄国接受加入俄国;1735年12月中玉兹也加入俄国,而大玉兹则被准噶尔汗国并吞。但准噶尔汗国于1757年亡于更强大的清帝国,于是大玉兹成为清帝国的属国。19世纪清帝国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微,于是俄国趁机于1864年强占大玉兹土地,至此哈萨克全境都归俄国所有。1917年12月13日独立为阿拉什自治*。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自治*,属俄罗斯联邦。1925年4月19日,中亚各国按民族划界,改称哈萨克苏维埃*自治*。1936年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成为苏联加盟*。1990年10月25日,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12月10日,改称为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史籍记载
哈萨克部有三:曰东部,曰中部,曰西部。东哈萨克在旧准噶尔部之西北,东西千里,南北六百里。东界塔尔巴哈台,西界右哈萨克部,南界伊犁,北界俄罗斯。汉康居国地也。哈萨克汗阿布赉之告顺德纳曰:“我哈萨克之有三玉兹,如准噶尔之有四卫拉特也。东部者,左部也,曰鄂图玉兹,谓之伊克准。中部者,右部也,曰乌拉克玉兹,谓之多木达都准。西部最远,曰奇齐克玉兹,谓之巴罕准。左部之汗曰阿布赉,右部之汗曰脱卜柯依,西部之头人曰都尔逊。”
初,阿布赉乘准噶尔平,遣使往谕,阿布赉投诚。适阿睦尔撒纳叛走哈萨克,阿布赉纳之。我兵进,败其众。阿布赉大悔,密计擒阿逆以求臣於我。会阿逆遁归准噶尔。二十二年,阿布赉以其兵三万助攻阿逆,陈情谢罪,奉表请内附。后阿睦尔撒纳奔俄而死,阿布赉乃擒其党额布济齐巴罕以献。其别部和集博尔根及喀拉巴勒特并率其属三万户来附。二十四年以后,屡遣使朝贡,并赐冠服,宴赉如例。
右哈萨克在左哈萨克之西二千里。东界左部,西界塔什干,南界布鲁特、安集延诸部,北界俄罗斯,东南界伊犁。亦汉康居五小王地也。其汗曰阿布勒班毕特,即阿比里斯。其巴图尔有三:曰吐里拜,曰辉格尔德,曰萨萨克拜,而吐里拜实专国政。乾隆二十二年,左部阿布赉既臣服,请招右部。会参赞大臣富德方以兵索逆贼哈萨克锡拉至右部,时吐里拜方与塔什干交兵,为平之,乃下。於是吐里拜诣军门,纳款奉马,进表请归附。二十三年以后,屡遣使入朝,恩赐宴赉如例。其贡道均由伊犁以达京师。今则自中、俄定界后,哈萨克已分属两国矣。
4、经济
从事哈萨克人过去主要从事游牧业或半游牧业,畜牧业方面以饲养马、绵羊、山羊、骆驼、牛等为主,只有少数地区从事灌溉农业。自19世纪中叶起逐渐转为定居,出现了家庭手工业(织毯、制毡、呢绒等)、捕鱼和狩猎。十月革命后,工业(开采铁矿及多种有色金属)和农业(种植谷物)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苏联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5、习俗
过去哈萨克人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宗法封建关系占统治地位,男性家长享有绝对的权力,妇女处于无权地位。哈萨克族住便于携带的突厥式毡房,用木杆和毡毯搭成,内部豪华漂亮,多为纯手工制品。冬季住木屋或平顶土房,设备十分简陋。饮食多用米面调制,有馕、抓饭、“包尔沙克”(即用羊油或牛油炸成的面团),喜食抓羊肉。民间创作丰富,如传奇故事、抒情诗歌、讽刺性曲艺等。
6、民族服饰
哈萨克族服饰多用兽皮毛加工而成。妇女夏季穿长花布连衣裙,喜用银元或银制品作装饰。
冬季外罩对襟大衣,大衣多用冬羊皮缝制。妇女头戴白布盖头,外披白布大头巾,长及脚跟,头巾左上端有饰品装饰。
年轻女子头戴圆形花帽,冒顶由猫头鹰羽毛作帽缨。冬天男子多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驼毛絮里的大衣,腰束皮带,右侧佩有小刀,裤子多用牛皮缝制,名曰
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
在历史上,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服饰带有浓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征。牧*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哈萨克族男子喜欢穿棉毛衣裤,喜欢以条绒、华达呢等作衣料。颜色上多选用黑色、咖啡色等深色。冬季主要穿皮大衣、皮裤。选材以羊皮为主,也用狼皮、狐狸皮或其他珍贵兽皮。为了便于上、下马,裤子用羊皮缝制成大裆裤,因此宽大结实,经久耐磨。衬衣多为高领,上绣花边。衬衣外套坎肩,坎肩上穿短衣,有时还再套“袷袢”。
“夏里巴尔”。因经常骑马,男女都穿长统皮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