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保定老调

科普小知识2021-09-18 10:09:18
...

正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之一。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保定老调被*同志誉为“保定有宝老调不老”。

1、历史渊源

元明时期,保定一带以白洋淀为中心的冀中农村,流行着一种民歌俗曲,大约在清朝的康乾年间,演唱的民间艺人长期受流行在当地的高腔、木板大鼓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和影响,逐渐创造出了一种同高腔大戏“滚唱”相类似的“甩泡”形式来演唱故事,这便是老调艺术的形成期。演出剧目也由早期的从高腔剧种移植或从民间说唱改编到从山陕梆子移植,形成了剧目数量多、内容丰富的局面。清光绪初年,老调班社首先出现了韩大仓班、高洛寿班,此后,又相继出现了小莲花班、杠子红班、周福才班等20多个,并先后涌现出50多位较有成就的老调艺人。流布地区也由当初的白洋淀周围扩展到高阳、安新、任丘、雄县、文安、霸县、徐水、清苑、蠡县、博野、安国、定县、深县等地,演出更是进入了北京、保定等大中城市。

“七七事变”后,民族危亡社会动荡,老调班社大都解散,老调艺人也是各奔他乡、自谋生路,老调艺术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冀中解放区,党和八路军扶持老调,组织民间老调艺人编演进步节目,成为一支宣传群众的战斗队,为老调艺术解放后的新发展打下了基础。全国解放后,党和*重视老调艺术,1950年以后,相继成立了定县、高阳、安国、阜平等5个县级的老调剧团,并开始招收与培养新中国第一代青少年演员,1959年高阳县老调剧团调保定市成为保定专区老调剧团。从1958年至今,老调曾先后7次进首都北京演出,《潘杨讼》、《忠烈千秋》两个优秀剧目被拍摄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发行放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老调艺术又进入了她历史上繁荣、辉煌的发展时期。仅据1982年的不完全统计,保定一带共有县级以上专业老调剧团3个,从业人员276人,演出935场,观众209.7万人次。活动范围除河北省广大城乡外,北京、天津、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市也有老调艺术的足迹。进入90年代以来,戏曲演出市场虽然出现了滑坡,但是在各级*的关怀和广大戏曲工作者的努力下,老调艺术仍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保留住了部分优秀演员和一定数量的戏曲观众。

2、传承谱集

清朝中叶老调艺术开始形成,但艺人情况不详。

清朝末年开始出现老调班社,至“七七事变”前,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韩大仓班、高洛寿班、周福才班、小莲花班。

韩大仓班,始建于清光绪的中期(约1885年),班首韩大仓。该班首次把老调艺术传到北京,在天桥广兴园剧场演出,韩大仓在北京的观众眼中曾与当时京剧名须生高庆奎、刘洪生齐名。主要演员有阎文利、孙永太、高应龙、高凤村、张福生、褚广辰、周福才等。民国十五年(1926年)韩大仓病殃,戏班停止了活动。

高洛寿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班主高洛寿。与韩大仓班同一时期、常坐班于保定城内马号的“文明茶园”。主要演员有李德林、韩振江、吕增春、杜金栋、李金林等。

周福才班,成立于1904年,班主周福才,主要演员有周福才、张福生、刘金定、王大仓、高凤村、王洛燕、褚广辰、刘桂芬、李宁茂、褚广兴、龚连台、张连明等。1908年遇国丧停止活动。

小莲花班,1932年成班,承班人张桂良(艺名小莲花)。主要演员张桂良、刘殿甲、孙洛德、石万清、褚广兴、王品之、龚连台、高文仲、张文海、张文连、王子丰、张连明、肖宽玉等。1936年曾到北京演出,1937年“七七事变”时解散。

除以上几个班社外,还先后出现了徐老科班、黄玉树班、王二猛班、邸国栋班、赵立田班、张洛耀班、张庆云班、裘福瑞班、张洛生班、杠子红(肖宽玉)班、吴栓子班、张大中班、庞俊岭班、平山红(冯广亭)班、台山班等老调班社。

清朝末年至“七七事变”前后出现的知名老调艺人有:

韩大仓(?-1926),河北霸州(今霸州市)北高各庄村人,工老生,人称“霸州红”,是早期老调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高洛寿(生卒不详,约与韩大仓同时),河北清苑中冉屯村人,工净。

肖宽玉(生卒不详),清苑县孙村人,工老生,人称“杠子红”。

李守茂(生卒不详),河北任丘(今任丘市)庄上村人,工净,人称“一声雷”。

韩振江(生卒不详),清苑县段庄村人,工老生,人称“十七红”。

张洛宫(1868?-1940),安新县边吴村人,工青衣,兼生、净,曾在安新、蠡县、高阳、清苑等很多地方课徒授艺,像后来的名净崔澄田、青衣石永和、老生马建章都是经他一手培养起来的。

周福才(1876-1961),安新县南冯村人,工老生。

杜金栋(生卒不详),博野曹庄人,工老生,人称“十二红”。

冯殿生(生卒不详),河北束鹿(今辛集市)辛集人,工老生。

高凤村(生卒不详),安新县南冯村人,工花旦,人称“高阳红”。

王品之(生卒不详),任丘(今任丘市)庄上村人,工丑,人称“线黄瓜”。

张连明(生卒不详),工丑,人称“门楼红”。

张桂良(1896-1953),安新县边吴村人,工花旦,人称“小莲花”。

张文海(1901-1981),河北霸州(今霸州市)石城村人,工老生,人称“小霸州红”。

刘守谦(1915-?)安国县南张村人,艺名吵儿,工老生,1951年组织成立安国县老调剧团任团长。

马建章(1917-?)蠡县南宗人,工老生,1953年组织成立定县老调剧团任团长,1961年调阜平县老调剧团任团长。

全国解放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专业性的老调艺术表演团体有:

高阳县和平老调剧团,1953年成立,1954年4月更名为高阳县老调剧团,主要演员刘桂芬、褚书林、崔澄田、王辛未等,1959年调保定市成为保定专区老调剧团。

定县和顺老调剧团,1953年成立,主要演员石永和、马建章、石秀珍等,1960年结束。

安国县老调剧团,成立于1952年,主要演员刘守谦、马春祥、冯会友、马春香、张爱玲、李发生、武新爱、贾俊匣等,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个人承包。

正定县老调剧团,解放初期成立,主要演员白云亭、白云祥等,停办日期不详。

阜平县老调剧团,1960年成立,主要演员马建章、赵铁栓等,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戏曲不景气逐渐停办。

保定专区老调剧团是老调剧种的主要传承者。当时的主要演员有崔澄田、王贯英、辛秋花、周淑琴、陈淑缓、王辛未、白玉昌、王增顺、高孝先、石秀珍、杨吉松、臧万祥、王克强、杜洪海、耿艺君、张锦花、杨凤英、常法宗、范锡奎等。*时期1968年*改唱京剧,1973年恢复老调,成为保定地区老调剧团,团长关连生。1985年老调剧团分为保定地区老调剧团一团、二团。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后,保定地区老调剧团一团、二团更名为保定市老调一团、二团。2004年经保定市编委批准,成立保定艺术剧院,保定市老调一团、二团成为其下属单位。2006年9月老调一团、二团合并为保定艺术剧院老调剧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民办剧团也相继成立,主要包括:

定州市开元老调剧团,2004年底成立,专业民营性质,主要演员侯国军等。

保定市春蕾老调剧团,2005年8月成立,专业民营性质,主要演员刘春梅、樊喜龙、齐秀坤等。

全国解放后至今的演员情况:

新中国仍在活动的艺人:张文海、石永和、刘守谦、马建章、高佳玉、崔澄田、王辛未等。

五、六十年代培养的演员:王贯英、周淑琴、辛秋花、陈淑缓、高孝先、白玉昌、王增顺、杨吉松、路文彬、王克强、杜洪海、耿艺君、石秀珍、张锦花、常法宗、范锡奎、李发生、武新爱、贾俊匣、赵铁栓等。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培养的演员:毛素欣、杨建设、杜振忠、侯国庆、王成俊、张立英、李铁柱、杨淑贤、王艳芳、赵春茹、张四刚、李淑荣、王会书、张春燕、石艳梅、贾振花、刘红霞、孙立华、王永新、胡秋芳、张兴旺、吴俊峰、臧晓峰、杨向国、韩文梅、刘春梅、樊喜龙、祖宝茹等。

九十年代后培养的演员:韩红梅、陈金焕、田芳、杨美涛、*伟、张婵娟、齐秀坤、李成奇、年登攀、刘金萍、蒋丽琴、刘林静等。

3、代表性传人

周福才(1876-1961),小名福子,后改名福才,安新县南冯村人。当时,南冯村有“玩艺会”(即业余剧团),唱的是老调丝弦,每到农闲,村中就立起“戏坊”排戏唱戏。幼时的周福才常去戏坊看戏,并逐渐着了迷。于是与家中商量好,进会拜高凤村(艺名高阳红)为师,初学小旦,后又从师改学老生。十四岁入韩大仓班。入班后,周福才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京剧、梆子腔(河北梆子)、高腔、昆曲等戏曲形式,开阔了眼界,遂立志对老调进行改革,闯一条新路,使老调更好听,更好看。他曾多次请教本村的拨贡高伯从、秀才张玉庆,以及安州的翰林潘龄皋、马村的翰林张怀信等研读剧本,校订音律;曾和鼓师白壮、琴师白强切磨唱腔;曾到保定的“马号”(当时保定最大的一处商业兼娱乐场所)义务当茶房,向西河大鼓名艺人朱大观学习西河大鼓的唱法、吐字。最后,吸收借鉴部分梆子腔的演唱形式,创造出一整套不同于以前的新的老调老生唱腔。

在舞台表演上,周福才对一些旧有的剧目也做了大胆的创新与改革。《调寇》是老调的一个传统剧目,过去《调寇》中的寇准形象,舞台上处理的较粗糙,周福才在借鉴了京剧《清官册》和梆子的《调寇》后,对老调《调寇》的寇准做了大胆的改革。如把寇准原来所戴的“黑三绺”改成了“苍三绺”,把唱词中“端来撩袍上金殿”的“撩”字改成“提”字,并对照剧中的道白、唱词,字字句句地与高伯从、张玉庆等文人一起分析剧情,分析人物。通过对《调寇》一系列地改革,成功塑造了一个老练世故、足智多谋、独具老调特色的寇准形象。《调寇》也因此成了老调舞台上的经典剧目。周福才不但演唱的老调在保定一带产生很大的影响,他演出的丝弦如《井台会》的薛仁贵、《张良辞朝》的张良、《黑驴告状》的范仲禹等也在广大观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保定解放后,已过古稀之年的周福才青春焕发,积极为恢复老调、发展老调奔走呼吁,建言献策。1950年,周福才参加了河北省文联召开的“老调丝弦评剧发声唱法座谈会”,并作了“老调丝弦唱法”的报告。1952年,河北省艺术学校成立了老调培训班,他担任指导教师。1953年,高阳县成立老调剧团,他为剧团的成立和学员的培养奔走联络、呕心沥血。1955年随团时,他发现当时的女学员王贯英不适合唱女腔,便建议王贯英改唱生行,并亲授了《荐诸葛》的徐元直、《坐路》的李渊等戏,使王贯英后来成了老调舞台的中坚。

崔澄田(1915-1993.9),蠡县崔庄村人,中*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崔澄田幼时住在本县南宗村的外祖母家,受当时南宗村子弟会(本村农民自发组织的业余剧团)的影响,13岁拜师学演老调丝弦的生行,14岁又拜张洛宫为师学老生、净行,18岁嗓子倒仓后,专工净行。1953年高阳县成立和平老调剧团,崔澄田是最早加入的演员之一。崔澄田以表演见长,尤其是《潘杨讼》中扮演的潘洪,老奸巨猾、阴险毒辣,却又满腹城府,不怒自威,在保定一带的观众中有极高的知名度,被人们誉为“活潘洪”。他的表演特点是细腻传神却又规范大度,不拘于程式却又棱角分明,为丰富老调净行的表演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贯英(1938-),女,安新县北冯村人,历任保定地区老调剧团副团长、保定市老调二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津贴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员,河北省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河北省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河北省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等。1953年入高阳县老调剧团,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女演员。王贯英从艺五十年,先后演出了《潘杨讼》(饰寇准)、《沙家浜》(饰沙奶奶)、《红灯记》(饰李奶奶)、《忠烈千秋》(饰寇准)、《王佐断臂》(饰王佐)、《宋江嫁妹》(饰宋江)、《拒马令》(饰甘汝来)、《怒斩关平》(饰关羽)、《秦廷之乱》(饰李斯)、《反徐州》(饰徐达)、《直隶总督唐执玉》(饰唐执玉)、现代戏《风雨秀兰》(饰赵秀兰)等60余个剧目,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其艺术特点是,身段大度,表演稳健,动作流畅,表情传神;嗓音开阔厚实,爆发力强,唱腔雄浑宽厚,高亢响亮,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王贯英热爱自己的事业,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老调艺术上。为了老调事业后继有人,她把自己毕生的艺术积累和舞台经验倾囊掏出,热情提携年轻演员。在老调界,莫说受她口传面授、启发指点的年轻演员已是不可计数,就是直接拜她为师的入室子弟先后就有9人,而且这些年轻的演员在她的提携和熏陶下,后来大都成了老调艺术的业务骨干。

4、代表剧目

据1990年的不完全统计,老调曾经演出和正在演出的剧目近200个,其中,《潘杨讼》《忠烈千秋》两个剧目被搬上电影银幕,《潘杨讼》《忠烈千秋》《红衣仙子》《拒马令》《梁红玉》5个剧目被*电视台收入中国戏曲精品库,几十个剧目制成盒式带或光盘在全国发行,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有《调寇》、《潘杨讼》、《忠烈千秋》等。

《调寇》,又名《清官册》,是老调传统剧目《下边庭》的一折。宋王命两台御史刘鼎审问潘洪陷害杨老令公父子的案子,刘鼎因收受潘妃的贿赂,被八王爷打死后,调寇准进京审案。寇准刚上任,便收到潘妃差人送来的礼单,寇准不敢收,便进宫面见八王爷陈述心曲。八王爷最终理解了寇准,让他大胆来审,并许以吏部天官之职,出宫时,还给予了寇准最高的礼遇。此剧唱做俱重,由于老调表演艺术家周福才在唱腔音乐及表演上的成功改革,成了很受观众欢迎的老调剧目,同时也成了老调老生演员学习演出的经典剧目。

《潘杨讼》,据老调传统剧目《下边庭》《调寇》及《杨家将故事》改编创作。北宋年间,掌朝太师潘洪为报私仇,在边关害死了杨家父子,杨六郎冒死星夜赶回京城,由八王设计,变老令公灵堂为寿堂,使宋王驾临杨府赴宴,余太君呈雕翎箭引出杨六郎诉状。人证物证俱在,宋王只得准状。八王派呼丕显下边庭智擒潘洪回朝,朝廷调寇准审理此案。寇准假设阴曹地府得到潘洪的口供。金殿上,宋王碍于情面,不能秉公定罪,八王荐寇准公断,寇准判潘洪边外充军。最后,杨家在出征边关的路上,将潘洪及已经投敌的二子一网打尽。该剧1960年2月进京演出,***、*、叶剑英、贺龙、徐向前、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彭真、万里及文艺界知名人士田汉、老舍、梅兰芳、马连良、阿甲等先后观看了演出,中国文联向剧团赠送了“老调不老枯木逢春”的锦旗,《人民日报》《戏剧报》《北京晚报》等首都报刊发表了评论文章。老舍先生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赞了《潘杨讼》的演出,并特别赞誉崔澄田所饰演的潘洪是“一个应得一百分的潘洪”。同年年底,《潘杨讼》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在全国范围内播映。

《忠烈千秋》,以老调《砸宫门》为基础,参考《呼家将》《杨家将》小说和民间传说重新创作。北宋仁宗年间,呼家被掌朝太师庞文父女陷害,满门抄斩,唯有呼家遗孤呼延庆幸免逃脱。13年后的清明节,呼延庆来肉丘坟祭拜,为庞文陷害杨家提供了证据。佘太君为忠良之后上殿保本被问斩刑,寇准装疯上殿婉言陈词也惹恼了仁宗,仁宗的恩师王延龄拄杖苦谏被庞文金瓜击顶而死。包拯查访回朝,闯殷砸宫,逼仁宗赦免了余太君、寇准,重查呼家冤案,为王延龄送葬。王延龄灵堂上,谋反的庞文一党被众忠臣良将翦灭,仁宗如梦方醒,昭雪了呼家冤案。1980年5月开始,该剧先后在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等城市连续演出200余场,特别是扮演寇准的演员王贯英在金殿装疯的演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被河北省评为1980年推陈出新重点剧目。1980年8月进北京,先后在北京的长安戏院、吉祥剧场、陆军总医院礼堂、广和剧场、铁匠营工人俱乐部连续演出一个多月,中宣部、北京市委、文化部、中国剧协的领导及首都文艺界的专家观看了演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人民戏剧》等报刊发表了评论文章。1980年11月至1981年1月,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艺术片向全国发行。

5、艺术特点

老调艺术的发展已经历了300多年的时间。老调的唱腔雄浑宽厚、粗犷高亢,给人一种深沉凝重、威严雄壮、气势恢弘的感觉,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方那种衷肠烈骨、慷慨悲壮的民族特质。老调的表演自然流畅、亲切朴实,一伸手、一投足,包括念白,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老调艺术长期直根于民间,已经与广大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冀中一带戏曲观众群体仅次于河北梆子的第二大剧种。老调艺术是我国蕴涵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典型体现,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朵齐葩,是一份当之无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老调艺术的健康发展,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6、濒危状况及保护措施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受群众文化生活多元化的影响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传统戏曲失去了原有阵地,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给主要靠演出收入来维持生存的剧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因经费保障不足,剧团普遍存在“老戏老演,老设备老用”的状况,导致艺术再生产的乏力。剧团收入少、待遇低,常年四处奔波的艰难生存状态,给老调演员工作稳定性带来很大问题,造成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戏曲事业付出多、回报少,越来越失去它的行业吸引力,青少年中很少有人愿意一生从事戏曲工作,也使得一线演员年龄偏大,老调艺术的传承前景堪忧。

为抢救保护老调戏曲艺术,保定市*及文化部门已经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保定市1992年成立了“河北省艺术学校保定分校”(2004年更名为“保定市艺术学校”),设老调班,专门为老调培养后继人才。十多年来,学校共培养老调学员100余名,其中30余名佼佼者进入保定市老调剧团,成为业务骨干。

(二)市文化局连续五年举办每年一届的“保定市古城戏剧节”,支持老调新剧目生产,激励老调青年演员成才,宣传老调艺术,扩大老调的社会影响,拓展老调艺术演出市场。

(三)市*每年财政拨款30万元,作为补贴老调剧团维持基本生存的经费。

(四)支持老调传统剧目的恢复和新剧目生产,鼓励剧团和演员积极参加各种艺术赛事括动。目前,已经恢复了《金沙滩》等8个传统剧目,创作出《直隶总督唐执玉》《赵秀兰》等新剧目。

(五)对老调戏曲资料进行保护整理。将现有的主要演出剧目制作成了几十套光盘音像资料,以利于长期保存和传播。其中,《潘杨讼》《忠烈千秋》《红衣仙子》《拒马令》《梁红玉》5个剧目被*电视台收入中国戏曲精品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较系统地整理了老调艺术的部分资料,集中收集在《老调简史》、《保定地区戏曲志》、《河北省戏曲音乐集成·老调卷》、《河北省戏曲资料汇编》(第十二册)等书籍中。

(六)提倡拜师学艺,加强对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开展了“老帮新、一对一”施教活动,鼓励中青年演员向老一辈拜师学艺。举办了多次中青年骨干专业培训班,使他们不断增强艺术本领,积蓄发展潜力。

2006年,保定老调被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正在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定市文化局草拟了保护和发展老调艺术的五年计划,建议市*成立“老调剧种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广泛争取社会资金支持、深化剧团改革,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等项保护措施。保定老调有望又一次枯木逢春。

上一篇:丝弦

下一篇:武安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