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亚瑟·叔本华

科普小知识2021-10-22 17:30:12
...

亚瑟·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是“意志哲学”的创造者,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二十世纪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叔本华不同于他同时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并认为它是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的,且将其确定为意志。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它同时亦包括所有的理性与知识,我们只能透过沉思来摆脱它。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啓发了日后的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中文名:亚瑟·叔本华

外文名:ArthurSchopenhauer

国籍:德国

出生地:波兰但泽(今格但斯克)

主要成就: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

出生日期:1788年02月22日

逝世日期:1860年09月21日

1、人物简介

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在哲学家当中,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叔本华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与众不同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家中大多数都是乐观主义者,而叔本华却是个悲观主义者。与康德、黑格尔相比,他不属于“学院派人士”,但又不完全在“学院派传统”之外。1788年,叔本华生于但泽(今波兰格坦斯克)*市的一个商业望族家庭中。在他父亲的眼里,英国是*理智之地,他痛恨普鲁士总是侵扰但泽的独立。1793年,普鲁士吞并了但泽,叔本华一家迁居到了汉堡,十年后,15岁的叔本华去了英国,进入了一所寄宿学校继续学习,但是很快便又回到了汉堡,做了商店职员。


叔本华

然而,在叔本华内心深处,他还是向往过上文人学者式的生活的。在他父亲过世后,他的母亲准备送他回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于是,1809年叔本华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在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康德的哲学,之后又到柏林大学学习科学。八年后,他在柏林大学当上了无俸讲师,一直独自一人居住在德累斯顿。1818年年终,叔本华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这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在他自己看来,这本书非常重要。然而,令人感到难过的是,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这本书。直到第二版面世多年之后,他才得到了他渴望得到的一些关注与赏识。叔本华修养深厚,除了哲学之外,对艺术和伦理也很有兴趣。

在他身上看不到国家主义的影子,反而倒是有一点国际主义的味道,他像熟悉自己国家的作家那样,熟悉英国和法国的作家。他喜欢印度教和佛教,不喜欢基督教。

其实,19世纪和20世纪的许多哲学都强调意志的特征,就是由叔本华开始的。不过,对他而言,“意志”在形而上学上虽然是基本的东西,但在伦理学上却是罪恶的东西。这种对立,只有在他这样的悲观主义者身上才可能存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并不是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的,期间还导向了另一种发展。他认为,宇宙的意志是邪恶的,进而又说意志都是邪恶的。所以,不论如何变化,意志都是人类无穷无尽的苦难的源泉。他认为苦难是所有生命里的必需品,尽管生命总会被死亡打败,但只要生命还在,我们就仍然要坚持追求,即使目的是毫无意义的也不要放弃。

叔本华的哲学体系源自康德,他主张被知觉作用当做身体的其实是意志。同时,康德也认为道德规范和意志有密切的联系,构成诸多现象背后的意志并不是许多不同的欲望随意组合起来的。叔本华的某些特征,和希腊时代的某种气质很相像。他崇尚和平,蔑视胜利;崇尚无为而治,忽视改革的作用。自从他提出悲观论以来,人们解释或研究哲学就可以不用相信一切恶了。也就是说,他的悲观论是一种有用的解毒剂。

关于宇宙存在的理由,乐观论正在试图证明为了让人类乐观,而悲观论一向主张是为了让人类悲观。其实,无论宇宙存在是为了让人类乐观还是悲观,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哲学思辨

对康德哲学的批评

叔本华对康德是充满赞美之情的。在对康德哲学批判的附录标题上,他引用了伏尔泰的话:“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叔本华认为康德的最大功绩不是他的认识论,而在于他划分了表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别。他认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包括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康德构造了将感性直观和知性十二范畴共同构成经验对象的理论。叔本华发现若按照这种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而且这样一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在康德那里,因果律是先验的,所有的经验知觉都是处于主观之上,不可能区别或认识物自体。而叔本华认为仅用直观我们就能获得经验对象。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是通过理智这种内在感觉而获得的,它只在时间的形式中被认识。

伦理学思想


亚瑟•叔本华

叔本华认为伦理学是很简单的一门学科,他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叔本华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众生痛苦,希望众生快乐。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利己】叔本华认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这些行为在叔本华看来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的。出于这种目的的极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什么都没有。基于这个原因的庸俗情况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那些为了生理需求上的诸如食欲、性欲以及舒适等等要求而发展出来的极端不道德行为。

【恶毒】第二种非道德的动机是恶毒,它的目的是希望众生痛苦。叔本华认为恶毒是无处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彼此之间的漠视和反感。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嫉妒是与生具来无法摆脱的卑劣人性,因为嫉妒的东西本应是受到敬佩和感动的。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恶毒的普遍现身,叔本华认为没有比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更一无是处的了。出于恶毒的极端形式是:尽其所能地伤害众生,一切残忍的行为都只是将幸灾乐祸付诸实施的行径。

【同情】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有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我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他引用了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众生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众生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众生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他。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众生,尽能力去帮助众生,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众生受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众生。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众生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一切众生。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确实存在,即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这两者。

3、美学

叔本华不仅在哲学思辨上有独到的见解,对于美学更有着很深的造诣。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一个可能途径。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对柏拉图表示了敬意,在这里他讨论了艺术以及艺术的积极意义。他指出艺术是独立于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摆脱意志无处不在的诉求。而这种艺术的表象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相似之处。

叔本华指出艺术品具有一种超时间的本质,而音乐同时具备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本质,所以音乐不只是对理念的复制,它还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种更高的价值。对叔本华来说,音乐和表象世界几乎是并列的存在。但这种美都只能使人们从意志那里得到暂时的解脱,因为这种对于美的诉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死亡

叔本华不赞同自杀,因为自杀行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显现。同时他也认为死亡并非什么不好的事情,他的论点基于他的形而上学,即一切事物必有其生成的原因。他认为人们对于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他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事实:我死了,但这个世界却仍然运行着,而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人们认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归于无。叔本华认为人类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内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只在于表象之间。出生只是从前一状态转变而来的,所以不是一种无的状态。同样,死亡也不是归于无,而只是以另外一种状态存在于表象世界中。

5、宗教

叔本华有时候被认为是反基督宗教的或者是无神论的,同时他也是肯定基督宗教的内在含义及其本质内核的。


叔本华画像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四章“作为意志的世界再论”中,叔本华对其基督宗教的思想和其他宗教的思想作了很好的阐明。就其对基督宗教的思想看:一方面基督教经典带着其荒谬、无稽、毫无意义的神话故事出现在世界,千百年来被滥用、扭曲;另一方面,叔本华对于基督献身十字架,自愿性地对作为表象存在的世界及自我的最终扬弃,从而实现了对作为意志的最终回归这一历程的完全肯定与赞扬。所以说叔本华既是无神论者,有是宗教的完全认同者。

各种宗教之间的基本差别不在于它们是一神教或多神教,泛神论的还是无神论的,而在于它们是乐观主义的还是悲观主义的。正如多神教乃许多自然*的人格化一样,一神教也是整个自然*整个的人格化。不得不承认,由于叔本华自己的哲学以及对印度思想研究的结果,他脑子里无法容纳这种思想。宗教和智识不可能在同一个头脑中相安无事,它们像狼羊同处一笼,智识势将驱赶宗教。在宗教所作的死亡挣扎中,看到宗教抓住道德不放,想要表示自己是道德的根源。然而真正的道德并非基于宗教,尽管宗教认可道德因此也支持道德。信仰有如爱,爱是不能强迫的;如果要强迫别人去爱,便会产生恨,因此,最先产生不信仰的,就是这种强迫别人信仰的企图。谁要是嘲笑宗教,谁就会遭受严厉的制裁。可以从以上事实看出宗教的作为与道德是相悖的。

6、人物著作

1813年ÜberdievierfacheWurzeldesSatzesvomzureichendenGrunde《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1816年ÜberdasSehenunddieFarben,《论视觉和颜色》

1819年DieWeltalsWilleundVorstellung,《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836年ÜberdenWilleninderNatur,《论大自然的意志》

1839年ÜberdieFreiheitdesmenschlichenWillens,《论意志的*》

1840年ÜberdieGrundlagederMoral,《论道德的基础》

1851年ParergaundParalipomena,《附录与补遗》

7、人物评价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形而上学和美学影响了哲学、艺术和心理学等诸多方面,是少数维特根斯坦阅读并欣赏的哲学家之一,并且影响了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尼采非常欣赏他的作品,曾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瓦格纳把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叔本华。莫泊桑称他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破坏者”。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思想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以叔本华的理论评宋词;还曾借助其理论发展了红学,成就颇高。

上一篇:李宝臣

下一篇:赵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