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广宁门事件

科普小知识2022-03-12 20:21:43
...

1607年2月(明万历三十五年正月),江苏省泰兴县知县龙镗赴京参加“大计”(明朝官员考核制度,每隔六年考核一次官员,考核外官名“大计”),因考绩不佳,被贬了官。2月18日(正月二十二日),当他走到广宁门时,遇到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等人正在收税,见龙镗到来,于是便横加勒索。谁知龙镗的行囊空匮,税监们就对他拳打脚踢,龙镗被打得口喷鲜血而死。

1、历史背景

明朝的税收继续沿用两税法,本由财政部(户部)主持,但明朝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皇帝另外设立一个征税系统,由他亲自指派的宦官负责,称为“某地某税提督太监”。到明神宗万历皇帝年间时,由于长年边境战事,以及前后两百年修筑明长城,国家财力严重消耗。导致明神宗修建自己的陵墓定陵,耗时六年时间才最终建成。


广宁门事件

定陵工程艰巨,每天役使军工、民匠三万余人,全国平均每户需摊派劳役六天半,共耗白银八百余万两,为当时全国两年田赋收入的总和,可供一千万农民一年的口粮费用。定陵建成后,万历带领后妃、臣僚来到陵园,一时兴起,竟在“生圹”(地宫)里饮宴起来。

为了榨取更多钱财,明神宗就派了一批宦官到各地去收税,这种宦官就叫做“税监”。税监不但征收苛捐杂税,还向百姓敲诈勒索,像天津的店铺税、东海沿岸的盐税,浙江、广东、福建等省的海外贸易税,成都的茶税、盐税,重庆的木税,长江的船税,荆州(湖北江陵)的店税,宝坻(天津宝坛)的鱼税、苇草税。普通税吏本已是烂污人物,但比起税监系统,他们简直纯洁得如同婴儿。税监系统只要用手向某商店一指,说他漏税,这个商店就是赔了老本儿都不能清偿。

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家天下,通过废宰相等措施,使明朝的君主*达到顶峰。但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大权在握却昏庸无能、不理朝政,造成了宦官太监*的极大膨胀。万历皇帝时,朝政废弛,官吏贪污,税监横征暴敛。明神宗派遣矿监、税监四出搜刮民财,成为万历年间一大弊政。明神宗派出去的矿监、税监都是身边亲信太监。这些太监倚仗权势,肥饱私囊,无恶不作。在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税监的横征暴敛更是严重,甚至发生了痛打税监事件,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多次发生城乡居民反抗税监运动。明神宗只在乎税监们有没有为他搜刮到钱财,如果税监空手而归,皇帝就特别不高兴,甚至处他们死刑。在皇权的庇护下,各地税监更加无法无天,胆大妄为。有的地区,征税征到了与拦路抢劫差不多的程度。还有的税监下令大规模挖坟掘墓找金子。税监的党羽们十分威风,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民家,奸淫妇女。而龙镗被打死只是其中一件“小事”而已,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四人也只是当时很“普通”的税监,比他们更为横行霸道的税监大有人在。

2、事件介绍

事后群众联名写了奏文,由兵部呈给皇帝,依法严办这伙税监。明神宗迫于公愤,把肇事者收监。经吏部查明:龙镗致命的一击出自赵禄之手。经过科道、法司合议,于2月18日(正月二十二日),将赵禄处决,邢相等三人充军。

3、事件分析

中国历史上惩贪官、反腐败最厉害的皇帝,恐怕要属明太祖朱元璋了。但到明代中后期,随着整个国家机器日趋腐败,朱元璋的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科场舞弊盛行,对官员的考核、监察名存实亡,连负责考核选拔官吏和惩治贪污的吏部官员和监察御史们,也大肆贪污受贿。花重金买到官位的“父母官”并无真才实学,一旦上台后,便大肆搜刮,贪污腐败。因此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等人在广宁门遇到泰兴县知县龙镗时,便误认为这个贬官大有油水可捞。


朱元璋

贬官龙镗是江苏省泰兴县知县,是让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等人认为大有油水可捞的另一原因。明朝中后期,南方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江苏省是当时经济极度繁荣的地区,南京等地是当时的经济、商业大都市。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雇用机工,城里的机工总共有几千人,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江南地区城市、市镇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又有享受型消费为主的茶楼、酒楼、戏场之类,以及一些有名的大妓院等。这些都让在北京广宁门的贪心税监们产生幻想,看到来自江南的贬官龙镗自然认为他是个有钱的主儿。

当时的老百姓已经多年遭受税监的横征暴敛,各地反抗税监的运动时有发生。明神宗迫于公愤,拖了七八天才把肇事者收监下狱,然而却没有把明朝的统治长久拖下去。37年后李自成攻破北京,明王朝在中国近三百年的统治也随之结束。

4、税监实为皇帝的人

明朝的税收继续沿用两税法,本由财政部(户部)主持,但明朝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皇帝另外设立一个征税系统,由他亲自指派的宦官负责,称为“某地某税提督太监”。到明神宗万历皇帝年间时,由于长年边境战事,以及前后两百年修筑明长城,国家财力严重消耗。导致明神宗修建自己的陵墓定陵,耗时6年时间才最终建成。


广宁门

定陵工程艰巨,每天役使军工、民匠3万余人,全国平均每户需摊派劳役六天半,共耗白银800余万两,为当时全国两年田赋收入的总和,可供1000万农民一年的口粮费用。定陵建成后,万历带领后妃、臣僚来到陵园,一时兴起,竟在“生圹”(地宫)里饮宴起来。

为了榨取更多钱财,明神宗就派了一批宦官到各地去收税,这种宦官就叫做“税监”。税监不但征收苛捐杂税,还向百姓敲诈勒索,像天津的店铺税、东海沿岸的盐税,浙江、广东、福建等省的海外贸易税,成都的茶税、盐税,重庆的木税,长江的船税,荆州(湖北江陵)的店税,宝坻(天津宝坛)的鱼税、苇草税。普通税吏本已是烂污人物,但比起税监系统,他们简直纯洁得如同婴儿。税监系统只要用手向某商店一指,说他漏税,这个商店就是赔了老本儿都不能清偿。

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家天下,通过废宰相等措施,使明朝的君主*达到顶峰。但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大权在握却昏庸无能、不理朝政,造成了宦官太监*的极大膨胀。万历皇帝时,朝政废弛,官吏贪污,税监横征暴敛。明神宗派遣矿监、税监四出搜刮民财,成为万历年间一大弊政。明神宗派出去的矿监、税监都是身边亲信太监。这些太监倚仗权势,肥饱私囊,无恶不作。在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税监的横征暴敛更是严重,甚至发生了痛打税监事件,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多次发生城乡居民反抗税监运动。明神宗只在乎税监们有没有为他搜刮到钱财,如果税监空手而归,皇帝就特别不高兴,甚至处他们死刑。在皇权的庇护下,各地税监更加无法无天,胆大妄为。有的地区,征税征到了与拦路抢劫差不多的程度。还有的税监下令大规模挖坟掘墓找金子。税监的党羽们十分威风,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民家,奸淫妇女。而龙镗被打死只是其中一件“小事”而已,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四人也只是当时很“普通”的税监,比他们更为横行霸道的税监大有人在。

中国历史上惩贪官、反腐败最厉害的皇帝,恐怕要属明太祖朱元璋了。但到明代中后期,随着整个国家机器日趋腐败,朱元璋的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科场舞弊盛行,对官员的考核、监察名存实亡,连负责考核选拔官吏和惩治贪污的吏部官员和监察御史们,也大肆贪污受贿。花重金买到官位的“父母官”并无真才实学,一旦上台后,便大肆搜刮,贪污腐败。因此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等人在广宁门遇到泰兴县知县龙镗时,便误认为这个贬官大有油水可捞。

贬官龙镗是江苏省泰兴县知县,是让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等人认为大有油水可捞的另一原因。明朝中后期,南方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江苏省是当时经济极度繁荣的地区,南京等地是当时的经济、商业大都市。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雇用机工,城里的机工总共有几千人,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江南地区城市、市镇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又有享受型消费为主的茶楼、酒楼、戏场之类,以及一些有名的大妓院等。这些都让在北京广宁门的贪心税监们产生幻想,看到来自江南的贬官龙镗自然认为他是个有钱的主儿。

当时的老百姓已经多年遭受税监的横征暴敛,各地反抗税监的运动时有发生。明神宗迫于公愤,拖了七八天才把肇事者收监下狱,然而却没有把明朝的统治长久拖下去。37年后李自成攻破北京,明王朝在中国近三百年的统治也随之结束。

5、财政枯竭税监横行

万历腐败怠政,又挥霍无度,造成财政枯竭。具体说来:

第一,军费浩大。三大征:平哱拜之乱,花费银200万两;援朝抗倭,花费银700万两;平定播州之乱,花费银300万两。总数大约有1200万两。虽然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但是加重了国库的负担。

第二,宗禄沉重。明朝的宗室,吃国家俸禄。开始时,朱元璋的子孙们还比较少,但经过200多年的繁衍,人越来越多,宗禄就成为国库的沉重负担。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御史林润曾经分析了宗禄的情况和局面的严峻:他说,天下每年供给到京师的粮食是400万石(dàn),而诸府的禄米是853万石,缺一半还多;以山西为例,山西留存的粮米是152万石,宗禄米是312万石;再以河南为例,河南存留的米是843万石,而宗禄米是192万石。于是出现了一个严重的情况,就是两省存留米的全部,还不足宗禄所需粮米的一半,更何况官员的俸禄、官兵的军饷都要从这里边出!于是林润沉重地警告说:“自郡王以上,犹得厚享,将军以下,多不能自存。饥寒困辱,势所必至。常号呼道路,聚诟(ɡòu)有司。守土之臣,每惧生变。夫赋不可增,而宗室日益繁衍,不可不为寒心。”这个事情,发生在万历后期,说明大明帝国已经养不起宗室这些子孙了,这座大厦有倾覆之危,这个王朝有陆沉之忧。

第三,加派赋饷。钱粮不够,就只有加派赋饷。万历时,加赋白银520万两;到崇祯时不够,又加辽饷900万两,剿饷330万两,练饷730万,总数是2480万两。钱从哪儿来?当然还是从百姓身上出。这样做不就是竭泽而渔吗?不就是逼民*吗?后来东北的辽事,西北的民变,万历这个时候已经埋下了祸根。

第四,税监横行。当时除户部掌管国库的钱财外,皇帝也有自己的金库,这笔钱叫“内帑”。万历为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就派矿监、税监、盐监、珠监等,到全国去搜刮。下面举几个例子。


广宁门

陈奉,御马监太监,到湖北,“鞭笞官吏,剽劫行旅,商民恨刺骨”,有数千人沿途高喊鼓噪、投掷石块;他的党徒“直入民家,奸淫妇女”,激起民众公愤,万余百姓咬牙切齿,包围陈奉衙署,一定要杀死他。陈奉逃入楚王府。民众气愤地将其党徒16人投入江河(《明史·宦官二·陈奉传》)。

马堂,天津税监,纠集地痞无赖抢掠中产之家财物。民众非常气愤,远近罢市,有万余名州民放火烧了他的衙署,打死他的同伙37人(《明史·宦官二·马堂传》)。

杨荣,到云南,“恣行威虐,杖毙数千人”。冤民万人烧了杨荣的房子,并将其杀死投入火中,又杀其同党200余人。万历帝得到奏报,难过得好几天吃不下饭(《明史·宦官二·杨荣传》)。

高淮,尚膳监太监,也就是御膳房的太监,后来出任辽东的矿税使,横行霸道,对巡抚、总兵任意呵斥,很多人起来要把他撵走,但是不行,因为他后面有皇帝支持。

其实,万历不是不知道矿税之弊,而是明知故为。《明史·沈一贯传》记载:万历三十年(1602年)二月,万历帝忽患病。急召大学士、首辅沈一贯入启祥宫后殿西暖阁。万历帝说:我病得很重了,但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我的孩子就托付给先生您了,请您把太子辅佐为贤君。原来设矿监收矿税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大殿还没有完工。现在可以停下来,派出去的太监都召回吧。他说完这番话,沈一贯哭了,太后、太子、诸王都哭。沈一贯赶紧出去拟旨。当天晚上,阁臣、九卿都在朝房值班。第二天,万历皇帝又缓过来了,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叫太监赶紧找沈一贯,把那个谕旨追回来。太监到了沈一贯那儿,值班的几个大臣都说不行,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我们就下发。沈一贯稍一犹豫,来追缴圣谕的宦官一拨接着一拨,前后有20人。宦官磕头出血,请求沈一贯把圣旨交回去。沈一贯一看这阵势,只好交还圣旨。其实太监也不是都赞成皇帝收回成命,司礼太监田义就据理力争,气得万历皇帝拔出刀来要杀了他。但是田义仍旧坚持己见,毫不退缩。这时候太监拿着沈一贯交还的那份上谕回来了。后来田义见到沈一贯就啐他说:“相公稍持之,矿税撤矣,何怯也!”就是说:您要是再稍稍坚持一下,矿税就撤了,为何这么胆小怕事啊!

上一篇:雾社起义

下一篇:刺杀伊藤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