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国外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中国学术界理解也不尽一致。
中文名:民族
英文名:Nation
1、概述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都告诉我们,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至少已经有了上百万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根本无所谓“民族”,人类社会的初始组织或人们共同体是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距今数千年前,人类祖先的某些部分在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基础上,创制了文字,开始了自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就是文明史。正是从那时起,阶级、国家开始产生,古老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开始解体,并逐渐被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新的人们共同体所取代。这种新的人们共同体,也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民族”。显然,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在人类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古代民族之后,人们并未立即深刻认识到这一社会现象,许多民族早期的语言文字中也没有“民族”这个词汇。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诗人荷马的诗中谈到过民族。马克思称,在荷马的诗中,“希腊的各部落在大多数场合已联合成为一些小民族”。英语中的民族Nation一词最初是从拉丁文Nasci的过去分词演化而来的,指具有同一出生地或拥有某一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到了17世纪,Nation又逐渐具有了领土的含义,成为与国家Country/State语义相近的政治词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成立的联合国,英文名称就是UnitedNations。用一位西方学者的话说,“一个民族Nation就是一个拥有国家State的人民People(Anationisapeopleinpossessionofastate)。”然而,如同许多抽象名词和概念一样,它所描述的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是一回事,人们开始认识到该现象,尝试用某一术语描述它是另一回事,而对该术语的科学界定和取得共识则又是一回事。在人们认识到民族的存在,谈论民族问题之后很长时间,对什么是民族的认识是模糊的,有歧义的。
2、定义
何谓“民族”?较为流行的解释是:“①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②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这一解释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
近代西方学者对民族进行的界定中,德国政治学家伯伦智理的论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民族的特质有八个:1、其始也同居一地;2、其始也同一血统;3、同其肢体形状;4、同其语言;5、同其文字;6、同其宗教;7、同其风俗;8、同其生计。(参见梁启超《饮冰室文集》)。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多处提到民族和民族问题,但却并未对“民族”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这件事是由斯大林做的。1912年底至1913年初,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提出了他对什么是民族的回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列宁对此曾给予高度评价。尽管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数十年来引起很大的争议,但是它对于中国*人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形成
亦称“民族起源”。指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时间及其在产生前的发展过程,亦可指某个具体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关于民族的形成时间,由于国内外学者对“民族”一词涵义理解的不同,主要有4种不同的意见:
①原始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
②奴隶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奴隶社会,或比奴隶社会稍早的军事*制时期。
③封建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封建社会。
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此以前不存在民族。
4、特征
①指构成一个民族所应具备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4个基本特征。每一个基本特征都具有特定的内容,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民族自身形成发展中的原因,各种特征具体在每个民族中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
②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5、中国的民族
发展起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然而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中国古代文献中,虽有关于许许多多古代民族的记载和描述,却不曾出现“民族”这一概念,甚至绝少出现“民族”一词。现代汉语中的“民族”是从日文中借用的西方词汇和概念,它的历史至今不过百年左右。近代人王韬1874年前后在《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说:“夫我中国乃天下至大之国也,幅员辽阔,民族殷繁,物产丰富……”,这可能是汉语中第一次出现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但此文不专在讨论民族问题。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使用了“东方民族”、“泰西民族”、“民族变迁”和“民族竞争”等新名词。然而当时他的民族概念,是与种族相混淆的,这从他在1903年《新民说》中称地球上有所谓“黑色民族”、“红色民族”、“棕色民族”、“黄色民族”等等可以清楚地看出。孙中山则提出凡有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五自然力”者,“可自行结合成一个民族”。
在20世纪初发生的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的大论战中,建立清朝的满族是不是中国人成为双方争论的一个问题。孙中山为同盟会确定的“三*义”纲领,其民族主义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是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字来表达的。在革命的宣传中,“反满”成为最有力的口号。康、梁等人为了论证“君主立宪”以及保留帝制的合理,则把“满人也是中国人”作为立论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中国民族观。这种民族观的关键在于提出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康、梁的改良主义终为国人所抛弃,但其中国民族观后来却为孙中山所接受。辛亥革命时期,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口号得到中国各民族、各阶层的广泛认同,中国是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共同国家的观点开始深入人心。
中国*人登上历史舞台后,以俄为师,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成功的探索。20世纪初,*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民众大联合》一文中使用了“中华民族”的称谓。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中明确提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列举了蒙古、回、藏、*、苗、彝、僮(即壮族)、仲家(布依族和云南省部分壮族的旧称)、朝鲜等少数民族,并且提出中国有数十种少数民族。*建立后,中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结合中国民族的实际,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了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陆续认定了我国汉族之外的55个少数民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的民族关系。
与此同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学界也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研究,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学者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进行再认识,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补充完善的意见乃至新的民族定义。随着国门的打开,我国学者的眼界和视角也比过去更为开阔,越来越注意总结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吸收和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新的见解。例如,针对英语中的“Nation”一词与汉语中的“民族”含义不尽相同,而英语中的“EthnicGroup”(目前一般译为“族群”)在汉语中多年未被正确理解和翻译的情况,已有学者著书立说,提出用“Nation”(甚至对外直接用民族的汉语拼音“Minzu”)来表达“中华民族”中的“民族”,而用“EthnicGroup”来表达构成中华民族的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民族”。
民族既是一种人们共同体,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世界,民族在发展,人们对民族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民族概念当然也处在演变和完善之中。中国*在新时期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必将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作出新的贡献。
现有民族
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至近代,用以指称包括历史上居住于当时中国境内的一切民族。*成立以后,经过民族识别,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6个民族,另有一些未识别的民族存在。共有126583万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从分布来看,汉族聚居中原,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民族分布
中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在边疆地区,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人口约为1,231,261,000(2005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分布于全国各各地。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700余万(2005年)。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860.297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居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第三位。
藏族主要聚居在*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口45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是*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主要聚居在**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人口721万(1995年)。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739.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彝族现有人口657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人口二百五十四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人口为192.0597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国的朝鲜族是十七世纪时由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人口达982.11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地区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等县。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
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僳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
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称“山哈”,“哈”是客人的意思,意为住在山里的客人,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
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现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霞浦、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
高山族是*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测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现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部在独山、荔波、都匀、榕江等县和广西北部地区的融安、南丹、环江等地。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和临夏县。甘肃的兰州、定西地区和*、宁夏也有分布。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的芝康等县。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莎东、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等地。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塔城县。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其余散居在罗城附近的宜山、柳坡、都安等地。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外还有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都江堰市、绵阳市北川县以及贵州少部分地区有居住羌族人。
布朗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县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矛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其余分布在广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
仡佬族即中国古代“僚人”,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潞西等县。其余分布在盈江、龙陵等县。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
塔吉克族虽然属于欧罗巴人种,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现百分之六十的塔克克族人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沙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僳僳族自治县等地。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时期,被称为“归化族”。*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散居在德宏、保山、临沧和思茅地区。
保安族因信仰*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内大河家、列集一带。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其余分布在谭吉、红坎、恒望及钦县。
塔塔尔族(鞑靼族)主要分布在*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洛”、“曲洛”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少数散居于桦川、依兰、富锦三县和佳木斯市。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墨脱、林芝、错那等县。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