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新加坡关系
中新关系指中国跟新加坡的关系。中新两国于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新加坡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友好交往源远流长。1978年,*访问新加坡,拉开了新时期两国友好合作的序幕。近年来,中新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务实合作深入拓展。中国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国最大投资来源国和重要投资目的地。新加坡已经成为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之一。双方在科技环保、教育人文、社会治理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2015年11月*主席访问新加坡期间,两国*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确定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
1、双边政治关系
中新
中国与新加坡于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以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杨尚昆主席(1993年)、江泽*席(1994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1995年)、*总理(1997年)、*总理(1999年)、胡*(副)主席(2002、2009年)、李岚清副总理(2002年)、吴邦国委员长(2005年)、*总理(2007年)、*副主席(2010年)等先后访新。黄金辉总统(1991年)、李光耀总理(1990年)、吴作栋总理(1993、1994、1995、1997、2000、2003年)、王鼎昌总统(1995年)、纳丹总统(2001、2008年)、李显龙(副)总理(1995、2000、2005、2006、2008、2012、2013年)、陈庆炎总统(2015年)先后访华。
2014年4月,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访问山东。同月,**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访新。6月,新外交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访华。7月,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来华举行第二届中新治理高层论坛。8月,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来华出席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主席会见。同月,杨洁篪国务委员访新。9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来华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并访问广东、广西和香港。10月,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访华并与张高丽副总理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机制年度会议。11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非正式会议。
2015年2月,*主席特使、**政治局委员、*政法委书记*访问新加坡。3月,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逝世。*主席、*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张高丽副总理分别向新加坡*发唁电。李源潮副主席作为*主席特使应邀赴新加坡出席李光耀国葬。4月,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来华出席第5届中新领导力论坛。6月底7月初,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对华进行国事访问。
2015年11月6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除会见新加坡*外,还将见证签署谅解备忘录、在大学发表演讲、并赴植物园参加胡姬花命名仪式。这是*阔别新加坡五年后再次访新。陈庆炎总统2015年年中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实现了两国*的互访,以此纪念新中建交25周年。新中第三个*间双边合作项目和新中*贸易协定升级版。
两国外交部自1995年起建立磋商机制,迄今已举行8轮磋商。两国除互设使馆外,新加坡在上海、厦门、广州、成都和香港设有总领事馆。
2、双边经贸投资关系
中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2013年和2014年,中国连续两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连续两年成为我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两国间主要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吉林食品区、川新创新科技园等。新加坡与山东、四川、浙江、辽宁、天津、江苏、广东等7省市分别建有经贸合作机制。
3、经济技术合作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双边贸易额为797.4亿美元,增长5%。其中,中方出口489.1亿美元,增长6.7;进口308.3亿美元,增长2.4%。1999年10月,中新签署《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两国经贸磋商机制。双方还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漏税协定》、《海运协定》、《邮电和电信合作协议》、《成立中新双方投资促进委员会协议》等多项经济合作协议。2008年10月两国签署中新*贸易协定,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4、金融合作
近年来,中新金融合作发展迅速,成为两国互利合作新亮点。
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新加坡金管局在华设立代表处。
2013年5月,新加坡金管局北京代表处正式揭牌。
2012年7月,两国签署中新自贸协定框架下有关银行业事项的换文。10月,新方授予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特许全面拍照。
201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4月,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在新人民币清算业务正式启动。
201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续签中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扩大至3000亿元人民币/600亿新加坡元,有效期3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新加坡市场人民币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2014年10月,两国外汇市场正式推出人民币和新加坡元直接交易。
5、人才培训
两国在人才培训领域的合作十分活跃,主要项目有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党校中青年*培训班赴新考察、两国外交部互惠培训项目等。2001年,双方签署《*外交部关于中新两国中、高级官员交流培训项目的框架协议》,并分别于2005年、2009年和2014年三次续签。2004年5月,双方决定成立“中国-新加坡基金”,支持两国年轻官员的培训与交流。2007年7月,双方签署《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园区管理经验开展中西部开发区人才培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9年以来,双方已联合举办5届“中新领导力论坛”。
2012年9月,首届中新社会管理高层论坛在新加坡举行,双方签署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合作的换文。2014年7月,第二届中新社会治理高层论坛在华举行。
6、科技合作
1992年,两国科技部门签署《科技合作协定》,次年建立中新科技合作联委会。1995年成立“中国-新加坡技术公司”,1998年设立“中新联合研究计划”,合作项目共计28个。2003年10月,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驻新代表处正式挂牌成立。
7、教育交流与合作
1999年,两国教育部签署《教育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及中国学生赴新学习、两国优秀大学生交流和建立中新基金等协议,中国15所高等院校在新开办了20个教育合作项目。2014年,我在新留学人员12813人,新在华留学生5031人。
8、文化合作
1996年,两国文化部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06年,两国*签署《文化合作协定》。项目每年逾200起。双方在文化艺术、图书馆、文物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
两国在旅游、质检和环保等领域也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2014年,双边人员往来238.4万人次。2007年,两国有关部门分别签署《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在城镇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3年10月,双方签署《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9、重要双边文件
《**和新加坡**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90年10月3日)
《**和新加坡**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2000年4月)
10、新起点
2013年以来,中新两国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3年,*主席、*总理分别会见了到中国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两国*就新时期深化中新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高度重视与新加坡发展友好关系。从上世纪70年代李光耀和*互访开始,两国高层交往非常密切,历届*之间都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友谊,双方紧密结合各自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
中新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快速发展,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利益交融日益加深。双边贸易额由建交时的28亿美元跃升至693亿美元,增长了24倍;互访人员由9.5万人次增加到220万人次,增长了22倍。合作载体不断增多,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堪称中新合作的典范。近年来青岛市无论是引进新资还是对新投资、贸易都取得了突出成就,青岛与新加坡的合作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比较突出。尤其是青建集团等旗舰企业,已成为中国“走出去”赴新加坡投资的一个成功项目。
众所周知,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将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各国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大空间。新加坡是最早参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国家之一,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发达的服务业,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在中国对外合作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根据两国*就新时期深化中新合作达成的重要共识,中新两国将不断完善合作机制。保持已有各项双边合作机制的稳定性、连续性、开创性,搞好中新合作发展的宏观规划,深化在重点领域和标志性项目上的合作,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拓宽合作领域。加强经贸、金融、科技、人文、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同时,携手推进区域合作。重点推动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亚洲货币稳定体系、亚洲信用体系和亚洲投融资合作体系,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早日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谈判。
11、后李光耀时代
李光耀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因病去世,享年91岁。李光耀在1959年新加坡自治时即担任总理,1990年11月卸任后又担任内阁资政,直到2011年大选后,才从内阁引退。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李光耀不仅将新加坡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港口城市变成在地区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的富强国家,还在漫长的卓绝历练中,成就了自己著名政治家的美名。
李光耀先后30余次访问中国,并与*、*、*、胡*、*等中国历届*都有着不错的交往与互动,这在中外交往史上实属罕见。
有着纯华人血统的李光耀注定与中国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李光耀祖籍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祖上是客家人,他虽然是完全西化的移民第三代,但在家庭的熏陶下,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也颇深。
1976年5月,李光耀首次访华,开始建立了对中国的直观印象,并与中国的*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1978年10月,*访问新加坡,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李光耀坦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深深打动了*,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决策。一个月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表述显然受到了*访新的影响。
李光耀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海峡两岸统一,还对两岸关系的缓和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在他的支持下,1993年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经过25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已十分成熟,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非常广泛而深入。其中,经济合作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超过马来西亚,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1152亿新元(约合914.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占新加坡贸易总额的11.8%。在政治上,新加坡要想继续在东盟乃至东亚地区框架内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认可与支持。
中新之间的共同利益将日益增大,又没有实质性的矛盾。因此,今后无论是李显龙或其他人主政,或是人民行动党之外的反对党上台执政,中新关系都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
巨人走了,光芒渐逝,后李光耀的新加坡,没了教父,也没了历史包袱,这反而会开启新的可能。
随着中国在东亚地区政治、安全及军事影响力的大幅提升,新加坡越来越无法忽视中国在推动地区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2、新高度
2015年7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新加坡总统陈庆炎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同意双方要总结经验,规划未来,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势头,深化经贸和金融领域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合作,一道推动中新关系上升到新高度。
*指出,中国同新加坡是亲密而特殊的伙伴。建交25年来,中新关系得到跨越式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则是中国最大投资来源国。两国在*间大项目、金融、科技环保、教育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合作不断结出新硕果。我对当前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感到满意。中新关系长期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汲取:一是两国历届*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为双边关系做好顶层设计,并亲自关心和推动两国重点领域合作。二是双方紧密围绕两国发展战略,充分挖掘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为两国各领域合作谋篇布局。三是双方建立了层次完善、领域全面、形式多样、运作高效的合作机制,为两国开展务实合作发挥了“孵化器”作用。
*强调,在庆祝中新建交25周年之际,双方应该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以更强有力的政治互信为两国务实合作保驾护航。要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势头。要深化经贸和金融领域合作,中方愿积极探讨中新自贸协定升级,为两国未来经贸合作培育新的增长点。双方应该继续支持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中方同样关心和支持两国在中国西部地区新的*间项目,希望其成为“一带一路”、中国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示范性重点项目。要扩大两国人文交流合作,中方期待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早日投入运营,愿同新方积极商签新一轮教育交流合作备忘录。中方重视中新两军关系,愿同新方继续推动两军交流合作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指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睦邻友好政策。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方愿同包括新方在内的东盟国家一道,落实好各项合作倡议,聚焦发展合作,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向前迈进。中方也愿同新加坡及有关各方一道,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努力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成一个实现各方互利共赢、专业、高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
陈庆炎表示,很高兴在庆祝新中建交25周年及新加坡建国50周年之际访华。新中关系源远流长。两国始终保持着密切的高层交往,为新中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新的形势下,双方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新中自贸协定作用,进一步推动新中经贸关系以及东盟同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新方愿同中方加强在民航、货运、物流、金融、高科技、教育、人文、安全等领域合作。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倡议十分重要,相信本地区国家将从中受益。新方很高兴能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愿在此框架下积极参与有关合作。
陈庆炎表示,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强同中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盟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加坡将出任东盟-中国关系协调国,愿为增进东盟国家同中国在相互信任、互利合作基础上加强双方关系作出努力。
13、新定位
2015年11月6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旨在推动中新关系,为两国政治关系开创新前景,为深化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新动力。
中国和新加坡在*间大项目、金融、科技环保、教育文化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合作不断结出新硕果。习主席访新将为中新关系发展绘制蓝图,夯实“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政治发展新动力
习主席此访恰逢中新建交25周年及新加坡接棒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
2015年,中新*频繁互访,两国关系紧密:6月底至7月初,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访华;10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访问新加坡。11月,习主席将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
习主席在北京会见陈庆炎时提出,双方应该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以更强有力的政治互信为两国务实合作保驾护航。要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势头。
习主席指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睦邻友好政策。中方愿同包括新方在内的东盟国家一道,落实好各项合作倡议,聚焦发展合作,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向前迈进。
陈庆炎对此表示赞同,并说密切的高层交往为新中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他特别提到,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倡议十分重要,相信本地区国家将从中受益。
陈庆炎表示,新加坡愿为增进东盟国家同中国在相互信任、互利合作基础上加强双方关系作出努力。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陈晓东说,中新两国通过加强政治互信,打造务实合作新引擎,深化人文交流,共同努力促进双边关系发展。
务实合作新引擎
2015年3月,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一个战略要地。
陈庆炎表示,新加坡很高兴能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愿在此框架下积极参与有关合作。加强同中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盟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世界金融和商业中心,新加坡同意致力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新双方跨境人民币业务将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扩展至苏州和天津全市范围。
自1994年成立以来,占地278平方公里、位于中国东部苏州市的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过5200个,实际利用外资267亿美元,9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内投资,成为中新双边合作典范。
2008年,中新两国在中国北方港口城市天津启动建设第二个项目——天津生态城,顺应生态文明新需要和城市治理新理念。
2015年10月,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功发行了总额10亿元人民币的3年期离岸人民币债券,成为国内首个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非金融企业。
继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两大项目成功合作之后,*主席访新期间,双方将宣布启动位于中国西部的第三个*间合作项目。这个战略性合作项目将致力于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当地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业。
当前,中国已成为新加坡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两国一致希望升级双方于2008年10月签署的*贸易协定。
人文交流新起点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数据,截至2014年,华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约74%。这不仅使新加坡和中国具有天然的文化联系,也意味着两国人文交流潜力巨大。
据悉,此访期间,*主席将与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一道,出席中国文化中心的落成仪式。中国文化中心项目预算建设资金2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在加强两国间的艺术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作用。
此外,在2015年7月与陈庆炎总统的会晤中,*主席表示,愿同新方积极商签新一轮教育交流合作备忘录。
作为享誉世界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一直是备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新加坡旅游局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于近日宣布与多家中国在线服务商签订协议,为中国游客提供一整套全面的旅行服务。新加坡旅游局将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为中国游客提供旅游信息。
根据新加坡旅游局的数据,中国是新加坡第二大游客来源地。2015年1至8月,中国赴新游客达146万人次,同比增长19%。2014年,前往新加坡的中国游客达170万人次,为新加坡带来了26亿新元(约合118.5亿元人民币)的旅游收入。
鉴于双方间存在着巨大合作潜力,中新双方将以*主席访问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同东盟合作的典范,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