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战略
谢林教授的著作《冲突的战略》一书理性地分析了政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即当今流行的国际威慑政治学。此书语言清晰易懂,颇富吸引力。在该领域,作者的倒退析超过了此前的所有相关学者。在众多的国际威慑的政治学著作中,《冲突的战略》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优秀、最具说服力和最精彩的一部著作。
作者:(美)托马斯.谢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原作名:TheStrategyofConflict
译者:赵华等
出版年:2006.1
页数:262
定价:32.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ISBN:9787508038506
1、作者简介
托马斯•谢林,1951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学院教学长达20年,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并获得退休名誉教授的称号,之后他还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和经济系担任教授,并获得退休名誉教授称号,他教授的课程除经济学理论外,还涉及外交、国家安全、核战略以及军控等很多方面。
谢林
谢林重要的理论著作包括《冲突的战略》、《选择与结果》、《武器与影响》等,其中前者是相关领域中最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著作之一,他的理论和思想不仅运用在经济学分析中,而且在外交、军事领域也有很深的影响,200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托马斯•谢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博弈论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的新闻稿中就特别提到了他的《冲突的战略》一书,毫无疑问,《冲突的战略》是谢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2、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战略理论构成要素
第1章 缓慢发展的国际战略学
第2章 论谈判
谈判实力:自我约束的实力
谈判机制及其结构特点
威胁
允诺
博弈游戏
第3章 谈判,沟通与有限战争
默契(利益共同)
默式谈判(利益冲突)
显式谈判
默式谈判和有限战争
前期准备
第二部分 博弈论的重新定位
第4章 趋向互动决策理论
博弈再分类
协作博弈
混合博弈中的暗示与互动认知
第5章 实施、沟通与战略行为
行为
威胁
允诺
主动权的放弃
定位
授权
调停
沟通及其破坏性
博弈矩阵中的行为组合
矛盾的战略优势
“战略行为”
第6章 博弈论与实验研究
第三部分 战略:充满随机性
第7章 允诺和威慑的随机性
失败的风险
威胁意外实施的风险
随机性承诺
第8章 产生随机因素的威慑
意外战争威胁
有限战争:风险的根源
有限战争中的危险行为
报复与侵扰
风险行为和“强制性”威胁
边缘政策
不完全决策过程
第四部分 突袭:一种互不信任的分析
第9章 双方对突袭的担心
概率的无限排序
具有“明确答案”的非合作博弈
重温旧题
不完全预警系统产生的随机行为
参变行为
默式博弈
谈判博弈
多人博弈
第10章 突袭与裁军
误解侵袭
有限战争中的误解
互存误解
长期监控
超前机制
附录
附录a 核武器与有限战争
附录b 博弈论的非对称性
附录c 重释“非合作”博弈的决策理念
冲突利益
第三者的影响
释义收益
选手数量
结论
英中文译名对照及索引
译后记
3、内容概述
本书是1960年哈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冲突的战略》。在瑞典皇爱科学院颁奖的新闻稿中就特别提到了他的这本书。毫无疑问,《冲突的战略》是谢林获得诺贝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谢林教授的著作《冲突的战略》一书理性地分析了政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即当今流行的国际威慑政治学。此书语言清晰易懂,颇富吸引力。在该领域,作者的倒退析超过了此前的所有相关学者。在众多的国际威慑的政治学著作中,《冲突的战略》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优秀、最具说服力和最精彩的一部著作。
冲突的战略
《冲突的战略》一书中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思想是关于可信承诺在冲突或谈判过程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民最早源于他的一篇论文“论谈判”(1956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后收入本书,成为第2章的内容),其基本内涵是,在谈判和冲突的场合,如果博弈一方能够以可信和可观察的方式限制自己的某些选择*反而会增强其谈判地位,而赋予一方更多的相机决策权则可能伤害该参与人的利益。
媒体推荐
为什么有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可以和平地解决冲突,而另一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却不断地被冲突困扰呢?感谢谢林和奥曼的研究,为这一自古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带来启迪。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约尔根•韦布尔
经济学大师的原创性贡献大都体现为高度技术性的论文,但它却让一般的读者望而却步。所幸谢林的原创性贡献是一个例外,他的《冲突的战略》没有涉及多少专业术语和数学模型,完全依靠逻辑的力量展现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无疑是体现博弈论如何帮助人们理解现实世界的最好范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周黎安
谢林教授的《冲突的战略》一书理性地分析了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当今流行的国际威慑政治学。此书语言清晰易懂,颇富吸引力。在该领域,作者的分析超过了此前的所有相关学者。在众多的国际威慑政治学著作中,《冲突的战略》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优秀、最具说服力和最精彩的一部著作。
——《美国科学院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