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降落伞儿童

科普小知识2022-06-15 10:45:58
...

降落伞儿童,Parachutekids(parachutechildren),也叫做“降落伞孩子”,指那些被送到另一个国家独自求学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起居有人照顾,但是父母仍然留在本国。

1、群体概况

在留学圈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称为“降落伞儿童”。

他们从6岁到18岁不等,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到一个陌生国家独立生活和求学,没有父母的陪伴的他们,与国内同龄人相比,在求学之路上荆棘与挑战并存。

这种现象早些年在香港和*地区比较常见。这些小孩的父母经常奔波于港台和孩子所在国家,就像“空中飞人”一样,所以这一类父母被人戏称为astronautparents。由此,被“空中飞人”父母空投到某国生活的孩子被叫做parachutekids。近年越来越多中国内地少年前往美国、欧洲读中学,接受西方教育。

据美国国土安全局数据报道,2015年在美国中学就读的92000名外国学生中,中国学生占35%,是人数最多的外国学生。新英格兰的国际学生,则从2010年的9000余人,至去年激增至近14000人。

他们蜂拥来美,但因离家太早,心智尚未成熟,就得在陌生异域适应新生活,从而问题丛生。有的人学到新事物、英语能力增强,使得传统单调的校园生活多元化,并为升入美国大学做好了准备,但也有的人因此沉沦。

2015年震惊中美两国的“美国施虐案”中的三名中国少年就是“降落伞孩子”的典型。他们因男女“争风吃醋”问题,对同为中国的2名女留学生虐待近7小时。最终以6项绑架指控、2项折磨虐待指控和4项人身侵害指控等累计12项罪名,被判刑10多年。

“父母送我到美国来,是为了让我过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也给了我*,或许就是给了我太多*……我开始觉得孤独,感到迷失。”三名主犯之一翟芸瑶说道。

2、低龄留学

低龄留学已然成为21世纪的潮流。据一项专门针对国内留学低龄化的市场调查显示,43%的高中生有出国留学计划,计划出国留学的初中生更高,为47%。

但必须承认的是,低龄留学并不适合每个学生。只有独立生活能力强、性格更外向的学生才更适合到国外留学。

中国学生长期以来因其应试能力强而出名,但往往也因缺乏创造和实践能力而遭到质疑。现在很多学生都处于“被留学”状态,家长参与过度,越俎代庖,帮学生选择好学校和专业,学生自己却没有任何自主权。事实上,留学应该是学生自己的选择,只有学生自己想要学并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才能真正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收获才能更多。

每年来美国读中学的中国学生高达3万多,其中不乏优秀学生。很多留学生家庭也只是普通中产阶级,但他们普遍都很开朗,英语也很好,上课不仅积极提问,对许多问题也很有见地。诚然,离开父母的青春期少年容易误入歧途,家境不错的他们也容易花钱大手大脚,但这很大程度上与家长是否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有关。一个自律自强的少年,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怡然自得,学有所成。

3、利弊分析

“有钱”、“不爱融入社会”往往成为“降落伞少年”的标签。中美关系的复杂也使得很多美国居民并不欢迎中国人,只要中国人做错了什么,就有可能扩大称“整个群体都有问题”。但事实上,媒体报道的往往是某一方面的典型,只看到“富二代”、乱花钱的中国留学生,似乎有些以偏概全了。

中国的家长本是好意,将孩子送到千万里之外的地方,没有监护,又有太多*,但往往,这是酿成灾难的源头。

事实上,不少中国家长是因为孩子的资质在国内上不了好大学,才仓促将孩子送出国。但,这些孩子在国内上不了好的中学,同样在国外也申请不到优秀的私立学校,只能去二等中学。在美国的不少学校,由于国际学生多,孩子很难真正体验到美国文化,美国的注重*也变成了抽烟酗酒、打架逃学。

某种意义上,在国内没有竞争力的孩子在国外也没有发挥的余地。如果强行将他们送出去,没有父母监督指导、同伴提携的环境,只会催化他们放纵自己,为所欲为。

4、相关报道

参考消息网2016年4月5日报道法媒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蜂拥至美国中学。这些青少年希望获得西方教育,并在美国大学的录取中具有竞争优势,然后回国找工作。但专家警告说,对“美国梦”的追求可能很快变成梦魇,因为这些所谓的“降落伞孩子”中有许多人在几乎没有父母监护的情况下在美国生活,可能最终陷入麻烦,甚至被关入*。

华金·利姆经营着一家帮助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学校的公司。他说:“这是个庞大的产业。我看到的最新数据估计这个产业规模达250亿美元。”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教育学会称,在2014年至2015年间被美国公立和私立教育机构录取的近100万名国际学生中,约30.4万人来自中国。其中约3万名学生进入了中学,而在十年前,这一数字不到1000人。

利姆说:“对于将孩子送到美国的父母而言,费用约为每年5万美元,这些父母大多是中产阶层。三年前,在穆列塔,我们有约40名中国学生被高中录取,而如今,这一数字超过了300人,而且还在持续增加。”

负责当地公立学校地区交换项目的雷娜特·杰斐逊说,这个约有10.5万名居民的“睡城”与中国被污染的超大城市完全不同,大多数青少年对美国的生活适应良好。她说:“他们第一眼注意到的是蓝色的天空。他们认为,风景很美。”

报道称,但这些小留学生可能会在美国“硬着陆”,对于经受文化转型以及适应新获得的独立,准备不够充分。

不久前,被加州罗兰岗的一所私立学校录取的三名中国青少年因为攻击另外两名青少年而被判刑。一位预审法官说,此案让他想起了《蝇王》——威廉·戈尔丁于1954年出版的小说,内容是关于一群孩子被困在一个荒岛上,当*自己谋生时,他们变得很凶猛。该案在中国吸引了广泛关注,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将青少年送到外国、没有父母近距离监护的做法。

利姆说:“在核实学校以及与孩子相处的人员之前,不要将你的孩子送到6000英里(约合9600公里)之外的地方。常常,这些孩子们被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准备好自己照顾自己。”

参与罗兰岗案件办案的警官史蒂文·佩雷斯说,警官们越来越多地发现青少年们独自在夜晚外出,甚至在几乎没有成人引导的情况下住在其父母买的房子里。佩雷斯说:“你发现孩子们自己生活,没有人管。”

代表罗兰岗案件中涉案少年之一的律师埃文·弗里德说,此案应该向父母们敲响了警钟,他们可能让其孩子陷入灾难,而非迎接光明的未来。这名少年被判处13年徒刑。弗里德说:“正如我的委托人对法庭所说的——她感到失落,感到悲伤,她的家人不在这里,她只是利用了她拥有的*。”

上一篇:留学

下一篇:学前教育.家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