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始宋明帝刘彧
泰始(465年十二月—471年十二月)是南朝宋宋太宗明皇帝刘彧的年号,共6年。
1、简介
泰始(465年十二月—471年十二月)是南朝宋宋太宗明皇帝刘彧的年号,共6年。
2、君主介绍
刘彧
前废帝时,为南豫州刺史。景和元年(465年)即位,改元泰始。执政前期众亲王及方镇相继叛变,朝廷频繁动武平乱,国力逐渐耗损。北魏也趁机侵略,占领山东、淮北等地区,北朝国力自此超越南朝;刘彧为防范宋孝武帝刘骏诸子夺取皇位,杀尽诸侄子,致使刘骏绝后;晚年尤多忌讳,文书奏折不得出现讳字,犯禁者一律诛杀。王朝自此而衰。
泰豫元年(472年)驾崩,享年三十四岁,谥号明帝,庙号太宗。为藩王时好读书,曾撰《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
3、大事记
宋前废帝刘子业
大明八年(464年),宋孝武帝过世,继位的前废帝刘子业颇为凶暴。在*后,先后除去了叔祖刘义恭、叔父刘昶(逃奔北魏)。但他仍然担忧、猜忌叔父刘彧、刘休仁等宗王,把叔父们全都软禁在宫中,时加侮辱,甚至计划杀死刘彧。刘彧派亲信阮佃夫结交刘子业的侍卫寿寂之等人,先下手杀死侄儿刘子业,然后接受同谋刘休仁的拥立,登基为帝,改元泰始。同时处死刘子业的兄弟姊妹刘子尚、刘楚玉等人,掌控京师内外的兵权。
义嘉之难
在刘彧废杀刘子业的上一个月,因为刘子业的昏暴无道,使得自认受宋孝武帝厚恩的江州长史、行事邓琬,联合新任的雍州刺史袁顗,以废昏立明的名义,号召四方讨伐建康的刘子业,并计划拥戴年幼的江州刺史刘子勋(宋孝武帝第三子)。但是邓琬的檄文尚未发出之前,刘彧已经先一步弑杀刘子业并自立为帝了。虽然有些江州吏士劝说邓琬承认刘彧的帝位,不要冒险攻打建康,但是邓琬认为刘彧得位不正且残杀宗王刘子尚(孝武帝次子),会比前废帝刘子业更容易讨伐,而且使刘子勋获得更正统的大义名分。于是邓琬协同袁顗,直接在泰始二年(466年)七日,拥立刘子勋(时年十一岁)登基为帝,年号义嘉。
义嘉之难
平乱失土
刘彧政权虽然领土、人口都不到刘子勋政权的十分之一,但是以伐乱为名,凭借量少质精的*军,采取各种积极手段:一、采用才干名士蔡兴宗的意见;二、重用吴喜、沈攸之、张永、刘勔、萧道成等武将;三、放权给诸弟刘休仁等人积极平乱。刘彧宽仁待物,当时有的将领父兄子弟都参加叛军,刘彧仍任命他们带领禁军,大家尽心尽力,乐于效命。于是上下一心、兵强将勇,因此消灭刘子勋政权并平定江南与淮南各地(466年底),最后全面诛杀孝武帝子孙。平定*后,叛军大多都得到赦免,其中有才能的,都被任职重用,和原来的臣属同等看待。有才学的人,都得到被引荐任用。但是淮北方镇薛安都等人为了自保而向北魏求援,于是北魏大军在四年之内陆续攻下淮北、山东半岛地区,刘宋战乱不断,国力大衰,人民也苦不堪言。又因为必须对有功的军人加官晋爵、大肆封赏,于是造成士族制度的严重破坏,清浊不分、官品淆乱。
4、纪年
泰始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
公元465年466年467年468年469年470年471年
干支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5、逝世
466年(泰始二年)——鲍照,南朝文学家。
6、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义嘉(466年正月—八月):南朝宋晋安王刘子勋的年号
和平(460年正月-465年十二月):北魏政权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年号
天安(466年正月-467年八月):北魏政权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年号
皇兴(467年八月-471年八月):北魏政权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年号
圣君(471年):北魏时期领导司马小君年号
延兴(471年八月-476年六月):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元宏年号
永康(464年-484年):柔然政权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