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无用之用”如何量化

科普小知识2021-12-04 00:26:38
...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至2020年,要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美育教育由此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就在《意见》出台前不到一个月,*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在随后短短的几年间改变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

时隔五年,“美育”与“双一流”再次“碰撞”到一起。

12月14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发布关于《深化改革 创新引领 推进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文件,指出要推动将美育工作与效果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和“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美育只能算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将美育纳入“双一流”评价体系,其背后有何深意,对于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发展机遇与功利化隐忧

在《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对于 “美育”与“双一流”的此次“碰撞”,美育教育领域的受访者普遍持欢迎态度。毕竟,此前在我国高教整体育人体系中,美育的地位并不算突出。正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北航艺术馆馆长蔡劲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所说,我国高校过去对于美育工作的重视往往更多停留在纸面上。“文件上很重视,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不管是相关投入还是政策举措,其实都很不够。”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2015年《意见》下发后,国家层面对于学校的美育工作愈加重视。尤其近两年,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比如在2019年4月,教育部便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今年10月,**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更是首次提出将美育工作及其效果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而此次教育部所发布的材料,更像是对此前下发意见的落实。

蔡劲松表示,这代表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美育教育已经在国家层面被重新重视了起来。对于高校的美育教育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然而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有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比如在受访时,天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冯公让便坦言,自己很能理解有关部门希望提升高校美育教育的良好初衷,但同时他也有些担心,这份初衷是否会在后续的工作中“变味”。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某些美学和艺术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如德国、瑞典等国,会发现它们的美育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非功利性,即更多的是凭借浓厚的艺术氛围影响学生,而不是要达到什么‘标准’。”冯公让说,如果将美育纳入“双一流”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就要给美育设定标准,这就很容易让美育教育产生功利化倾向。

“重要的是,美育该如何评价?”冯公让问道。

美育的最大价值

对于此次政策调整对高校美育可能带来的影响,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霍楷告诉《中国科学报》,随着这一文件的出台,高校一定会有所动作。“比如开设美育一流课程、扩充美育教育的师资,美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可能也会作一些改革。总之,高校一定会在这方面加强投入。”

然而谈及这些,冯公让总是心生感慨。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冯公让不久前刚刚得知,美育中考已在国内9个省份试点,明年起美育中考试点地区将扩大,未来高考甚至可能也要纳入美育。

“从本质上说,中高考纳入美育和美育进入‘双一流’评价标准是一致的,都是将其纳入到某个考评体系中。”冯公让说,这当然体现了相关主管部门对于美育工作的重视,但我们似乎也陷入了一种“重视某件事情,就必须将其纳入考核体系”的怪圈。

然而,美育的一大特征便是很难做一个具体的量化评价。

蔡劲松也表示,美育如何评价是需要探讨和研究的。美育水平的高低不能片面地以开设多少门课程,开办多少场展览、音乐会或获得多少奖励衡量,美育的需求导向、资源配置、过程评价及其作为“无用之用”的价值,更值得重视。

“美育可以分为‘道’‘术’两个层次。前者包括哲学视域中的美学,探讨美的本质,将人及其审美活动作为对象,延伸至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生活美学、人格涵养等范畴。这些也是‘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奠基性内容。”蔡劲松告诉记者,之所以有人在看一件艺术作品时会觉得看不懂,是因为他无意间将自己与美之间拉上了一个屏障。而审美教育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提供浓郁的美育公共空间、审美氛围和艺术场,让学生亲近美、体验美,受到美的滋养和情感激励。

至于后者,则是要将美育作为一个体系,如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加强艺术素养教育板块,丰富课程的类型、数量及质量。在这方面,蔡劲松认为目前还需要增加大量艺术实践类课程或项目。

迄今为止,蔡劲松同时担任院长的北航高研院所属“知行文科实验班”已有七届毕业生。该班每届都要排一场毕业大戏,而且每次排演的剧目都是莎士比亚的经典话剧。毕业大戏已作为零学分必修环节列入文实班培养计划。在蔡劲松看来,学生集体改编和自导、自演戏剧艺术作品,这段特殊的经历已成为他们珍贵的艺术体验与情感记忆,戏剧之美将伴随他们一生。这就是美育最大的价值。

但是,在“双一流”的评价体系中,此类课程与实践的价值应该如何测评?

期待充分融合

冯公让在受访时强调,对于将美育纳入“双一流”体系,自己当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这会带动校方对美育的进一步重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美育的软硬件基础。但他更希望看到的是,美育教育能够冲破评价体系的束缚,甚至不限于美育课程,而是变成高校在育人过程中的“全体性”行为。

身为音乐老师的他谈起自己在授课时的一件往事。

“在音乐课上,每次讲起‘泛音’的概念,我总是举不出很好的实例进行说明,直到某次在网上看到一位哈佛大学教授讲解‘基音’和‘泛音’的关系。”冯公让说,他此前从未在一堂关于声音的课程中,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声音的美感。此后,每当再次为学生讲解“泛音”,他都会将这堂课的视频放给学生。

只是,这位哈佛教授是一位物理学教授,这也是一堂物理学课程。

“需要注意,‘美育’与‘艺术教育’并不是一个概念。”冯公让说,艺术教育只能算是美育中的一个部分,而其他任何课程其实都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各自学科之美,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

然而,在目前高校教师的考评体系下,如何能使教师有精力和意愿钻研这种课程之美呢?

霍楷也表示,美育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只能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某些载体之中。“比如课程、教材、师资等,但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下,这种融合并不充分。”

作为长期关注大学文化和大学艺术教育的学者,蔡劲松觉得审美教育首先需要潜移默化且重在让美浸润心灵。但与此同时,美育还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这不是增加一两门课程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长期的投入,需要体系化的设计和机制创新,以及校内资源与社会美育资源长期互动。”蔡劲松说。但面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各种需求与趋势,如何在有限的教育环境中,将美育进行最优化配置,把审美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结合起来,依然是一个难题。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未来如何进一步探索,还需要认真思考。”蔡劲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