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表“丝路环境”和“第二次青藏科考”中水问题研究 及其观测-模拟整体推进的评论文章
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STEP)首席科学家、世界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试点科技项目(以下简称丝绸之路环境项目)首席科学家、世界环境(TPE)国际项目组组长姚坦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冰崩威胁亚洲水安全”的科学评论文章。目的是阐明世界屋脊正在经历的加速水循环过程及其影响,以及建立一个系统的气象-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网络的重要性。它呼吁全球自然和社会科学家参与世界屋脊的水循环研究,并建立一个以水观测和地球系统模型为重点的新系统,为亚洲水塔和丝绸之路地区的水安全战略和水资源管理服务。
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世界屋脊”固体水库的威胁及其对该地区河流和湖泊变化的影响,强调在已建立的全球最大地面水汽稳定同位素观测网络的基础上,继续沿西风-季风传输路径开展高精度三维(地面到高空)水汽稳定同位素观测的重要性。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该地区的水循环,并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发展服务,TPE国际计划和青藏高原致力于在“丝绸之路环境”项目和STEP的支持下,在世界区域的潘屋顶沿西风-季风传输段建立一个气象和三维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网络。此外,将在三个热点(帕米尔山(以西风为主)、喜马拉雅山(受印度季风影响)和横断山(盛行东亚季风)加强对海拔、大气环流和水汽相互作用的观测和研究。与此同时,将促进适用于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型的数据共享,并将开发能够在世界屋脊实现多层互动的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型,以评估人类活动的区域影响和气候减缓战略,从而帮助各社会群*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适应战略。文章还呼吁世界各地从气候和社会科学中学习的多学科科学家共同努力,科学地应对全球变暖的连锁效应和反应。
背景信息:
“世界环境之巅”国际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姚丹东、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朗尼·汤姆森和德国科学院院士沃克·莫森伯格共同发起,并于2009年组织了国际顶尖科学家。从那以后,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成员陈德良和国际山地中心(山地中心)的主任大卫·莫尔德(David Molde)共同成立了一个执行委员会,以促进该项目的发展。2011年,主题方案教育项目被列为由教科文组织-环境署-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教科文组织-环境署-科学委员会)联合支持的旗舰项目。2015年,TPE美国中心、瑞典中心、德国中心等海外中心相继建成。2016年,在"泛太平洋环境国际计划"的基础上,启动了"泛太平洋环境国际计划"。该计划以区域环境问题为重点,构建了地球物理环境区域联盟和地球物理环境全球网络,在季风和西风相互作用以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地球系统科学前沿领域产生国际突破性成果,为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决策层面的科学支持。2018年,泛欧气象组织正式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的合作伙伴。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于2017年8月19日在拉萨正式启动。*总书记发来了贺信。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姚丹东为首席科学家,将在未来五年对青藏高原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优化和世界国家公园屋顶建设规划。第一阶段包括:(1)揭示喜马拉雅造山带差异隆升的历史,提出“走出*”与“高原枢纽”共存的生物演化模式;(2)发现气候变暖和湿度引起的亚洲水塔加速液化和失衡,伴随着新的灾害和灾难的频繁发生。(3)青藏高原暖湿生态系统正在好转,潜在风险增加,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4)提出塞林郭国家公园建设的科学规划和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的建议。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加强综合观测系统和科研能力建设,预测灾害风险评估,加强高山生态系统、世界国家公园群屋顶和三江源地区*地区保护和恢复的科学研究,支持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优化体系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丝绸之路环境”项目基于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反应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它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示范和决策支持科学地整合成一个绿色发展方法的完整链。阐明了世界区域泛屋顶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对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应对,提出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服务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战略和“守护世界最后一片净土”。该项目于2018年启动。
自然原始链接
自然的中文翻译
科学家准备绑气球观察珠峰大本营的大气水汽传输
研究人员委托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的水汽稳定同位素观测仪器
青藏高原海拔高度、大气环流和水汽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通过三个热点的总体布局来实现:帕米尔山脉(以西风为主)、喜马拉雅山(受印度季节影响)和横断山(盛行东亚季风)的实时观测和研究。每个热点将有10个200米高度间隔的观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