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一生铸就火箭传奇
[纪念]
2017年2月12日15时,著名导弹与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级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任新民因病逝世,享年102岁。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他曾经领导并参与了中国最早的液体导弹的研制。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他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此后,他担任中国第一个实验卫星通信、第一个实用卫星通信、第一颗气象卫星等大型空间项目的总设计师,并主持开发和发射工作。任新民与涂守娥、黄纬禄、梁守皋一起被称为“太空四长老”。
有人说任新民的一生是辉煌的,因为他参与了许多太空项目的演示和实施。然而,他谦虚地说:“我一生中只做了一件事,开发了几枚火箭,并运行了几颗卫星。”
因为电报和太空
1948年9月,布法罗大学首次聘请一名年轻的中国人担任讲师。他就是任新民。教学后不到一年,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任新民毅然辞去了在美国的大学教学职务,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不久,任新民成为当时陈赓领导的南京军区科学研究室的研究员。1952年的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电报,要求他去北京。原来,新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将成立,急需一批专家。陈赓接待了他,并希望他能参与学院的创建。
"我在美国学的是机械工程,不是导弹或火箭."尽管任新民相当惊讶,他还是决定服从上级的安排。"就这样,一封电报使我与太空联系在一起."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后,任新民任教育副主任、炮兵工程系火箭教研室主任,主要教授固体火箭课程。
1956年,**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提议开发火箭和原子弹等新技术。同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所成立。作为组织的负责人,钱学森让任新民在他的指挥下担任总体研究室主任和设计部主任。
从此,任新民的生活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从头开始发展导弹
任新民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是接收从苏联进口的P-1导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测绘和复制。
但在导弹研制的冲刺阶段,由于中苏关系紧张,所有苏联专家都退出了。"我们的导弹*退出。"任新民清楚地记得,1960年11月5日,苏联专家撤离后的第83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短程导弹“东风-1”。
液体火箭发动机被称为导弹的“心脏”,是导弹的关键技术之一。当时,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任新民和他的同事们在材料、技术、设备和推进剂方面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掌握了P-2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技术。
然而,通往先进技术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1962年3月21日,第一枚中短程弹道导弹“东风2”的试飞失败。作为总设计师,任新民当时压力很大,他和同事们很快展开了紧张的故障分析。1964年6月29日,改进型中短程导弹又进行了一次试飞,取得了圆满成功,成为中国自主导弹发展的标志。
此后,任新民一直致力于“东风3”和“东风4”等新车型的开发和实施。
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将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标志着人类太空探索的新时代。
在次年召开的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说我们也应该发展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最终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搭载它的火箭是“长征一号”。任新民负责模特。
1970年4月初,任新民和钱学森乘专机从发射场飞抵北京,在发射前向*作最后报告。按照“尽可能认真做好工作”的指示,他们满怀信心、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4月24日,“长征一号”从酒泉发射场起飞,将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那时,举国欢腾,全世界都在关注。这表明中国已经掌握了研制多级运载火箭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技术,从而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同年5月1日,任新民、钱学森等研究英雄在*主席台上受到*、*等**的热烈欢迎,被誉为“伟大的卫星解放者”。
做中国的太空“助推器”
时间提前到了1975年。今年,60岁的任新民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负责运载火箭和卫星的开发和发射。
20世纪70年代,国家制定了当时航天工业发展的三项关键任务,即向太平洋预定水域发射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从水下发射固体战略导弹和发射地球同步轨道试验通信卫星。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成功地将“东方红二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三抓”任务的圆满完成,成为中国卫星通信工程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你下一步打算做什么?”一些媒体记者问道。显然,当时的中国太空人面临着太空产业向何处去的问题。
"从那时起,我开始考虑一些战略问题."任新民非常清楚,如果没有大项目来推动航天事业,航天事业的下一步将难以发展,人才培养也将面临问题——从世界趋势来看,载人航天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1992年9月21日,**批准了《关于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请示》。在这一点上,中国的载人飞船项目是正式批准和实施的那一年。任新民参加了载人飞船的全部演示工作,并担任项目评估小组组长。
1999年11月20日,任新民前往酒泉为第一艘神舟五号实验飞船送行...2003年10月15日,这位88岁的老人再次前往酒泉,观看“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将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他就像伴随他一生的火箭助推器,将中国航天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制高点。
国庆50周年前夕,任新民在“两弹一星”授勋大会上荣获功勋奖章。
“我几乎看着中国航天工业成长起来。我对它有很深的感情,我想尽我所能。”任新民用他传奇的一生生动地履行了这个诺言。
据报道,任新民的告别仪式将于2月16日上午10点整在北京八宝山大礼堂的告别厅举行。
(本报北京2月13日电本报记者张磊)
阅读更多
任新民院士逝世
上一篇:婴儿拍嗝到几月
下一篇:国际爱牙日是几月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