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的信息存储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徐长发,2020.1.30
激光可用于信息存储吗?信息是怎么通过激光存储和读取的?其实,大家都见过的CD和DVD光盘就是光存储产品。本文要介绍的是,关于激光用于信息存储的原理和方法,还将介绍光存储技术最新的发展。
激光存储,由于保存数据长久和成本低廉的优势,CD、DVD曾经普及到家家户户。近年来,随着网络传送速度的提高,经历了数代进步的光盘市场逐渐变得萧条起来。但是,在大数据的云存储时代,主流的数据保存方法,如:磁盘、磁带和固态硬盘等,都存在维护成本高、能耗大、记录密度不高、保存时间短、读取速度慢等问题。面对海量数据长期低耗保存的需求,又为光存储技术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动力。
现在,3维的激光全息存储光盘就要上市,容量惊人;还有更高容量的5维激光存储材料和存储方法已经出现;在新的网络时代,激光的信息存储技术和存储量,还会有更加惊人的发展和应用。
一.第一、二代光存储方法
激光用于信息存储和读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提出来的,其第一代技术的典型代表是CD光盘。
1. MO磁盘。
这是最先使用激光实现信息存储的办法,它是在透明材料的盘面上镀一薄层磁性材料,这种材料只有达到规定的高温时才会改变极性。
MO磁盘在存储信息时,用一个红激光二极管把一个点加热到磁性材料被极化的临界温度,再对该点用磁头将其极化。当该极点“旋离”激光头后,该点会迅速冷却下来,磁极性保持,表示数字“1”,无磁极性点表示“0”。
优点:信息不易丢失,一般的磁铁摩擦,甚至核磁共振扫描仪都不会让信息丢失;如果再次加磁加热,可以重新记录信息。
不足:信息记录点之间的距离较大,磁盘最大容量为9.4GB(4.7GB/面);磁盘的面积也较大;另外,这种存储方式本质上是磁性存储,激光在这里仅起到加热的作用。
2. CD光盘。
用激光在空白的盘片上烧出可供读取的的反光点,用烧蚀点和非烧蚀点记录二进制信息。通过激光扫描,读取盘片上的不同凹坑,判断0或1的数据。这种技术可以做成“母版”,压制“凹坑反光点”,批量生产光盘,但光盘容量小。
后来加以改进,在普通的CD盘片上覆盖了一层染色层,刻录时,镭射头所发出的光束强度可以随0或1在变化,这样就能改变碟片染料层的状态。读出时,染色层反射激光的表现不同,就可区分出0或1。这样一来,CD光盘是可擦写的;光盘的面积也缩小了,存储量也加大了。
3. DVD光盘。
第二代光存储产品的典型代表是DVD光盘,也曾经普及到家家户户。DVD光盘的革新之处是采用了相变材料,这种材料原本对光是高反射率的。
写入时,如果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热量低,材料在记录点处呈现高反射状态,可表示数据“1”;如果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热量高,材料在记录点处呈现低反射状态,可表示数据“0”。读出时,用另一个激光二极管读取记录点的光反射状况,把它们分别标识为“1”或“0”。
这里,采用了激光肤浅加热使材料相变的技术,也可以再加热使得材料变回原来的高反射率状态,光盘可擦写。
DVD中还采用了数据压缩技术,使得存储量倍增。
此文章版权归属徐长发所有
上一篇:2D芯片及其激光刻蚀和光刻技术
下一篇:你应该知道的性知识: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