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汉朝人能吃到火锅吗?揭秘中国火锅的发展历史

科普小知识2021-11-23 21:19:57
...

这已经到了冬天了,所以这个时候最爽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呢?嘿嘿,吃货们肯定就是想到了火锅了,大家也知道我们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所以这个火锅的历史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最近很多人都非常好奇这个汉朝人能否吃到火锅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然后一起来看看中国火锅的发展历史吧!

汉朝人是一定能吃到火锅的,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汉朝也被誉为是“火锅王朝”,因为在海昏侯的墓里发现了一个火锅器皿。在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这件火锅,和今天的火锅非常类似。它三足鼎立下面还有一个炭火盆,非常实用。所以火锅在汉朝就已经非常非常兴起了。

那么这个中国的火锅历史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来看看。

其实如果要简单的来说,远在3000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出现了火锅了,但是的火锅不叫火锅叫“温鼎”。

(温鼎)▼

汉朝人能吃到火锅吗?揭秘中国火锅的发展历史

温鼎的上面煮食物,下面有小门专门放炭火的,只不过那个时候的火锅没有现在这么多口味罢了,因为辣椒胡椒这些东西当时还没有到中国哦。

最古老的鸳鸯锅(分格鼎)▼

汉朝人能吃到火锅吗?揭秘中国火锅的发展历史

话说辣椒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才有,胡椒当时也只有阿三有,还有陶渊明发明过菊花火锅哦,葱到春秋才有,蒜到张骞出使西域后才有,以及等等,但凡是火锅里面的明星食材都是慢慢猜加入到火锅里面来的哦。

比较常规的说法火锅的起源:

一、起源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重庆火锅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中有记录。可见其历史在1700年以上。

汉朝人能吃到火锅吗?揭秘中国火锅的发展历史

二、历史发展

1、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但当时并不流行。

2、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3、到了唐朝,描述火锅的情景已多见于诗词中,可见其流行程度。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

4、到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

5、元朝,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

6、到了清朝,火锅涮肉已经成为宫廷的冬令佳肴,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相传乾隆皇帝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一次火锅盛宴。

7、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

8、现在,中国火锅业的产业链条已具雏形。四川、重庆、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农牧业面向全国火锅餐饮市场,组建了辣椒、花椒、羊肉、香油、芝麻酱、粉丝、固体酒精等火锅常用原料、调料、燃料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汉朝人能吃到火锅吗?揭秘中国火锅的发展历史

三、具体发展

火锅餐饮方便快捷的大众化特色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尤其北方地区寒冷干燥的天气让火锅市场潜力很大,而且火锅种类的经营方式也不断创新,有以“麻、辣、烫”著称的重庆火锅是南派火锅,以涮羊肉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锅和新派火锅。

1、三国五熟釜,鸳鸯锅始祖。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辣椒”在未进入中国时,怎么会有辣的调味出现呢?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2、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描写火锅最为传神的是南宋时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在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止止师住在武夷山九曲中之第六曲仙掌峰,当林洪快到山峰时,下起大雪,一只野兔飞奔于山岩中,因刚下雪岩石很滑,滚下石来,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来吃,而问止止师会不会烧兔肉,止止师回答他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著着片在汤中涮熟,蘸着调味料吃。利用这样涮熟之吃法,林洪吃了觉得如此的吃法甚为鲜美,且能在大雪纷飞之寒冬中,与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为这样一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取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吃的火锅。

3、器皿变化少,白铁锅普遍。从元、明、清到现今,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新的容器除了锅宝采用耐高温透明玻璃,煮的时候可见食物的翻腾,吃的时候较不会有漏网之鱼外,铜锅、铁锅、砂锅等锅具,只是在制作上更为精致,多已使用几千年以上,而现用的最普遍的也最广泛的锅具为“不锈钢锅”,也就是俗称的“白铁锅”。

4、燃料变化快,如一日千里。虽然火锅器皿的变化不大,但是在燃料使用的进步却是一日千里,从柴火到木炭,从电炉、酒精到瓦斯、电磁炉,以木炭的使用历史最久,也最有风味,但也是最污染空气的一种方式。电磁炉虽然最干净也最方便,但风味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过却也较危险。相对于燃料上的多变化,在调味沾料的演变却趋于保守、保密。涮羊肉的蘸料千年不变,汕头沙头酱以独门配方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酱也都是以老牌子为号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蘸料还有酱油、葱、蒜、蛋、麻油、辣椒等等,样式不少,如何同中求异,都赖各家的独门调配。

汉朝人能吃到火锅吗?揭秘中国火锅的发展历史

5、三大火锅类,原始自然味。一般而言,火锅基本上只有三大类别,第一种汤为淡味,而以涮生片为主,蘸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广式打边炉最具代表,第二种是锅内的料已熟,如砂锅鱼头、羊肉炉等,炉火只是做为保温作用,并用来烫青菜。第三种是锅内的料全都熟透了,连青菜也无需再穿烫,炉火完全是用来保温的,和大锅菜无二样,如佛跳墙、复兴锅等大锅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