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1-12-02 10:16:33
...

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英文:KTHRoyalInstituteofTechnology,瑞典文:Kungligatekniskahögskolan)是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欧洲顶尖学府,世界百强名校之一。KTH成立于1827年(丁亥年),校名原为“工学院”(TeknologiskaInstitutet),1877年起改为现名。该校为瑞典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理工院校,瑞典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工程师都出自这所大学。该校除了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城的主校区外,另外还有西斯塔、汉宁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几个校区,是瑞典最大、最古老的公立理工类高等学校。自1827年,她便是欧洲培养创新和科技人才的主要中心之一,其理工科在欧洲乃至世界享有很高声誉。在2017年最新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KTH排名全球第98位(历史数据:2015年92位,2016年97位)。作为理工院校,KTH排名全球第36位、欧洲大陆第6。KTH在工程技术学科方面排名全球第29位,在自然科学方面排名全球第90位。在具体专业排名中,KTH共有5个专业大类列入全球前50名,9个专业大类列入全球百强:建筑学与建筑环境(23)、电子电气工程(26)、机械工程(39)、材料科学(39)、土木和结构工程(41)、数学、物理与天文学、统计与运筹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KTH还被QS评为最受雇主欢迎的学校之一。

1、学校介绍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英文名KTHRoyalInstituteofTechnology),瑞典语缩写为KTH。该大学是北欧最大的理工院校,有近200年的建校历史,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理工院校之一。

2017年,在校本科及硕士生18,000名,在校博士以上研究生2000名,教职员工3500人,总占地面积为260,000平方米。

★瑞典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理工院校。

★承担着瑞典近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研究。

★在建筑学、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土木与结构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西斯塔校区所在的Kista科技园是仅次于美国硅谷的全球第二大信息技术中心。

★与中国大学合作广泛,是与中国高校和研究所联合发表文章数目和质量最高的瑞典机构。

★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地理位置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瑞典不仅是诺贝尔奖的家乡。爱立信、宜家、沃尔沃、利乐包装、H&M等大型跨国公司也来自瑞典,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还孕育了Skype、Spotify、King等新兴创新型信息产业公司。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是一个理想的学习之地。KTH西斯塔校区(KistaCampus)是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学院所在地,瑞典*围绕此校区建设的高科技园区是年产值仅次于美国硅谷的全球第二大信息技术产业中心。

斯德哥尔摩人口约两百万,气候与中国的大连市接近,是一座舒适而又别致的城市。这里有欧洲最洁净的空气、最低的犯罪率和干净整洁的街道。这里的市民,包括超市营业员、清洁工和公交车司机,几乎人人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面积200平方公里,由14个岛屿和乌普兰与瑟南曼兰两个陆地地区组成。斯德哥尔摩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经济和交通中心。其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零售总额均占全国的20%以上。拥有钢铁、机器制造、化工、造纸、印刷、食品等各类重要行业。全国各大企业以及银行公司的总部有60%设在这里。斯德哥尔摩风景秀丽。城市临湖和滨海一带尤为秀美。梅拉伦湖,有大大小小岛屿400余座,座座岛屿风采各异。其中在桦树岛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中国唐朝时的丝绸片。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老城,中世纪的情调极深。

2015年,普华永道研究对比了全球经济发展中心的27座城市。斯德哥尔摩在知识资本和创新力、创业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均排名全球第一。

3、高校排名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在2017年最新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KTH排名全球第98位(历史数据:2015年92位,2016年97位)。作为理工院校,KTH排名全球第36位、欧洲大陆第6。

在2017年最新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KTH在工程技术学科方面排名全球第29位,在自然科学方面排名全球第90位。

在具体专业排名中,KTH共有5个专业列入全球前50名,9个专业列入全球百强:建筑学与建筑环境(23)、电子电气工程(26)、机械工程(39)、材料科学(39)、土木和结构工程(41)、数学、物理与天文学、统计与运筹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

KTH还被QS评为最受雇主欢迎的学校之一。在就业方面,KTH排名全球第94位,欧洲第32位,是瑞典两所入选前一百名的高校之一。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对它的评价是:

“在将近两百年内,KTH一直是欧洲培养创新和科技人才的主要中心之一。作为瑞典最负盛名的理工大学,它同时也是瑞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理工院校。它的教育和研究横跨了自然科学和工程类的所有分支,也包含了建筑学、工业管理和城市规划。它的教育项目能够授予工程、科学和建筑领域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拥有超过18,000名学生和卓越的国际声誉,KTH将能继续培育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帮助他们共同塑造未来。”“KTH的校区位于斯德哥尔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首都与诺贝尔奖的家乡。凭借着历史悠久的开创型研究,KTH在瑞典大学水平的技术和工程研究上占到了三分之一。

KTH还保证了每年大量的研究经费,这些经费来自像欧洲研究委员会等重要组织的捐赠。同时,它也在欧洲创新科技学院(EIT)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超过2000名博士生在KTH从事研究工作,并且能在各自的领域找到大量的机会去深造。”

其他排名: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84位,法国巴黎高等矿业学院世界大学排名89位。

瑞典高校排名: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第一。根据最新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KTH的所有理工类学科以及建筑类学科均为瑞典第一。

4、办学规模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学校校园

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地区有四个校区:主校区位于东城的Valhallavägen,另外还有西斯塔、胡丁厄和南泰利耶等校区。

KTH主校区在2017年迎来了百年庆典。主校区由建筑师埃里克·拉勒斯泰特于1917年兴建,校区的建筑物和周边由20世纪初的瑞典艺术家卡尔米勒斯、AxelTörneman、GeorgPauli、ToreStrindberg和IvarJohnsson修饰。主校区内最古旧的建筑物于1994年进行了全面的翻新工程。虽然此校区于当时已算是很大,但KTH很快便扩展校园,建造了新的建筑物。

学校声誉

除了在广泛的专业领域内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和研究设施以外,学校还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有着合作研究的项目和课题。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不断完善其提供的各类课程以适应当前社会的新需要,特别是针对新兴的信息工程和生物科学,学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的互惠合作使得其毕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资源

现代化的实验室和优越的电脑设施为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欧盟尤其是欧洲创新学院的研究课程中,KTH起着主导作用。

5、科研平台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KTH的研究在五个平台上进行,目的是打破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通过实际成果促进解决重大的全球挑战。这五大研究平台包括:

·能源

电池、生物量、碳捕获、燃料电池、聚变、热泵、家用能源、水利发电、核能、太阳能、传输和分配、公共与私人交通工具、风能。

·信息与通讯技术

通讯网络、移动和无线系统及服务、分布式系统、电子系统设计、无线中心。

·材料

金属材料、纤维与聚合物、光子与电子应用、高级特征化、能源应用。

·生命科学技术

生物成像、生物分子工具与生物材料、数学与计算科学、医疗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生命科学研究。

·交通

整体交通系统、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创新的汽车理念、信息时代的交通、政策与*框架

6、学科设置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KTH瑞典皇家工学院所有硕士课程全部为英语授课。KTH提供超过60个英文授课的硕士专业,共分为以下九大类:

工程物理学与数学

·AppliedandComputationalMathematics应用与计算数学

·ComputerSimulationsforScienceandEngineeringCOSSE(Jointprogramme)科学与工程的计算机模拟

·EngineeringPhysics工程物理学

·Mathematics(Jointprogramme)数学(联合项目)

·MedicalEngineering*医学工程

·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

工业管理与创新

·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Management(One-yearprogramme)创业与创新管理(一年制项目)

·IndustrialManagement工业管理

信息与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ystems通信系统

·ComputerScience计算机科学

·EmbeddedSystems*嵌入式系统

·InteractiveMediaTechnology交互式媒体技术

·ICTInnovationICT创新

·ICTInnovation(JointEITprogramme)ICT创新(联合项目)

·MachineLearning机器学习

·MediaManagement媒体管理

·SoftwareEngineeringofDistributedSystems分布式系统软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EngineeringMaterialsScience工程材料科学

·MedicalEngineering*医学工程

·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

机械工程

·AerospaceEngineering航空航天工程

·EngineeringDesign工程设计

·EngineeringMechanics工程力学

·IntegratedProductDesign集成产品设计

·MaritimeEngineering(JointNordicFiveTechprogramme)海洋工程

·NavalArchitecture船舶工程

·Prod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生产工程与管理

·RailwayEngineering铁路工程

·Technology,WorkandHealth科技、工作与健康

·TurbomachineryAeromechanicUniversityTrainingTHRUST(Jointprogramme)涡旋及航空机械工程

·VehicleEngineering车辆工程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建筑学与土木工程

·ArchitecturalLightingDesign(One-yearprogramme)建筑照明设计(一年项目)

·Architecture建筑学

·CivilandArchitecturalEngineering土木与建筑工程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JointNordicFiveTechprogramme)环境工程(联合项目)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ndSustainableInfrastructure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基础设施

·RealEstateandConstructionManagement房地产与建设管理

·SustainableUrbanPlanningandDesign可持续城市规划与设计

·TransportandGeoinformationTechnology交通与地理信息技术

·UrbanismStudies(One-yearprogramme)城市化研究(一年项目)

电气工程

·ElectricPowerEngineering电力工程

·Electromagnetics,FusionandSpaceEngineering电磁场、聚变和空间工程

·EmbeddedSystems*嵌入式系统

·EnergyforSmartCities*(JointEITprogramme)智能城市能源(联合项目)

·InformationandNetworkEngineering信息和网络工程

·MedicalEngineering*医学工程

·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

·RenewableEnergyRENE*(JointEITprogramme)可再生能源

·SmartElectricalNetworksandSystemsSENSE*(JointEITprogramme)智能电力网络和系统

·Systems,ControlandRobotics系统、控制与机器人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EnergyforSmartCities*(Jointprogramme)智能城市能源(联合项目)

·EnvironomicalPathwaysforSustainableEnergySystemsSELECT(JointEITprogramme)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环境经济路径(联合项目)

·InnovativeSustainableEnergyEngineering(JointNordicFiveTechprogramme)创新与可持续能源工程(联合项目)

·ManagementandEngineeringofEnvironmentandEnergyME3(JointErasmus+programme)环境和能源管理与工程(联合项目)

·NuclearEnergyEngineering核能源工程

·NuclearEnergyEMINE(JointEITprogramme)核能源

·RenewableEnergyRENE*(JointEITprogramme)可再生能源

·SmartElectricalNetworksandSystemsSENSE*(JointEITprogramme)智能电力网络与系统

·SustainableEnergyEngineering可持续能源工程

·SustainableTechnology可持续发展技术

生命科学技术、化学及化学工程

·ChemicalEngineeringforEnergyandEnvironment能源与环境化学工程

·IndustrialandEnvironmentalBiotechnology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

·MacromolecularMaterials高分子材料

·MedicalBiotechnology医学生物技术

·MolecularScienceandEngineering分子科学与工程

·MolecularTechniquesinLifeScience(Jointprogramme)生命科学分子技术(联合项目)

·PolymerTechnology(JointNordicFiveTechprogramme)高分子技术(联合项目)

7、录取要求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硕士申请全部通过瑞典高教署的申请平台完成(universityadmissions.se),材料提交审核后,由各个专业评审委员会统一评估。

教育背景

与瑞典学士学位(180ECTS学分)相对应的已完成的本科学位,或从国际公认的大学获得的同等学历。KTH的大部分课程项目都要求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请参见相关专业描述。

条件式录取:本科教育最后一年的学生也可向KTH提出申请,若符合要求,将得到条件式录取。若申请时尚未完成学业,请随附一份学位管理办公室(或同等部门)提供的书面证明,说明预期的毕业日期。

语言成绩

申请人必须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并提供相应证明,通常为通过国际认可的考试的成绩。

·托福

笔试:总成绩为575分(书面测试,最低评分4.5)

网络考试:总成绩为90分(书面测试,最低评分20)

托福的英语考试结果必须直接从ETS考试中心寄送至瑞典大学招生办公室(代码“Sweden3477″)。

考生成绩单、影印本、托业或学院托福成绩单不可作为英语水平的充分证明。

·雅思

最低总分为6.5,各部分分数均不低于5.5分(仅接受“学业培训”)。

应向瑞典大学招生办公室寄送一份成绩单,他们将在线审核结果。

·其他

其他满足语言要求的方式,参见相关专业要求描述。

其他材料

申请人可能需要提交简历、动机信、推荐信等材料。该要求仅限于KTH的某些专业。

8、中瑞合作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助力中国科技发展

近年来,KTH与中国在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有着广泛合作。

2017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于11月在北京举行,KTH国际事务副校长RamonWyss作大会特邀报告。

2017年10月,中国-瑞典高校科学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在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部、北京大学等三十余所中国高校的领导、专家来到斯德哥尔摩,学习和讨论KTH及瑞典在科学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经验。

与中国顶尖高校合作

KTH与中国大学合作广泛,是与中国高校和研究所联合发表文章数目和质量最高的瑞典机构。

KTH广泛参与与中国著名大学合作的联合研究项目,并合作实施大量的交换学生计划。

“这项协议标志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步入新的阶段。我们两所大学如今开始建立强大的新技术平台,这将为中国和瑞典的学生带来最好的教育。”KTH国际事务副校长RamonWyss教授在与北京清华大学的虚拟学习合作项目的开幕仪式上表示。KTH与清华大学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合作,最近,称为C-Campus的虚拟学习合作项目举行了开幕仪式,双方的合作也进一步扩大,该合作项目包括虚拟及实物设备组成的工具组合,将使研究人员之间的远程学习和合作成为可能。KTH和清华大学也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联合中心的合作伙伴。

KTH与中国部分一流大学共同管理联合中心,包括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这些研究中心在ICT、能源与生命科学及城市发展领域进行战略研究。

9、历史沿革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1827年,工学院建校。

1877年,更名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1917年,搬迁入Valhallavägen主校区。

1927年,建立完整的现代学术体系,开始授予博士学位。

10、杰出校友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annesAlfvén,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等离子体物理学家

LennartCarleson,阿贝尔奖获得者(国际数学最高奖)

JohanHåstad,哥德尔奖获得者(理论计算机科学最高奖)

BorjeEkholm,爱立信(通信巨头)、Investor公司CEO

HakanSamuelsson,沃尔沃汽车CEO

BaltzarvonPlaten和CarlMunters,伊莱克斯(白色家电巨头)创始人

DanielEk,Spotify(全球最大的流音乐服务商)创始人、CEO

PeterArvai,Prezi(演示文稿)公司创始人、CEO

TeodorAastrup,瑞典Attana公司CEO

ChristerFuglesang,欧空局宇航员,KTH教授

顾纯元,ABB公司亚洲、中东和非洲区总裁,KTH北京校友会荣誉主席

徐匡迪,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上海市市长

SalomonAugustAndrée,北极探险家

KnutFronkel,北极探险家

ErnstAlexanderson,发明家

JoeArmstrong,Erlang编程语言创立者

KurtAtterberg,作曲家

Karl-BirgerBlomdahl,作曲家

CarlDanielEkman,木质纸浆产品设计者

KurtHellstrom,爱立信(通信巨头)前CEO

GustafLarson,沃尔沃公司创始人

IvarKreuger,实业家

PeterLindgren,死亡金属乐队吉他手

DolphLundgren,演员

CarlMunters,发明家SeifHaridi,Mozart编程系统创立者之一

IvarJacobson,顺序图与UML创立者之一

HelgePalmcrantz,发明家

TingaSeisay,外交家

BaltzarvonPlaten,发明家

GunnarWidforss,美籍瑞典艺术家

KarlJohanstrom,控制工程师,IEEE荣誉勋章获得者

11、历任校长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1825年–1845年:GustafMagnusSchwartz,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学教授、工学院创始人

1845年–1848年:JoachimÅkerman(署任),法伦矿业学校总监、1827年至1839年间任工学院首任化学教授

1848年–1855年:LarsJohanWallmark,物理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及瑞典皇家农业学院会员

1856年–1877年(–1890年):KnutStyffe,矿石工程师、化学实验员

1890年–1902年:GustafRobertDahlander(署任),理论及应用物理学教授

1902年–1909年:AndersLindstedt,数学及理论力学教授

1909年–1922年:CarlJacobMagnell,土木工程教授,第一位在KTH毕业的校长

1922年–1927年:HenningPleijel,理论电子工程教授

1927年–1931年:ToreLindmark,蒸汽科学教授

1931年–1943年:HenrikKreüger,建筑工程教授

1943年–1964年:RagnarWoxén,机械工程教授

1964年–1968年:LennartStockman,纤维素工程教授

1968年–1974年:GöranBorg,数学教授

1974年–1980年:AndersRasmuson,应用化学工程教授

1980年–1988年:GunnarBrodin,电子计量学教授

1988年–1998年:JanneCarlsson,材料力学教授

1998年–2007年:AndersFlodström,材料物理学教授

2007年:AndersEriksson(署理),结构力学教授

2007年-2016年:PeterGudmundson,材料物理学教授

2016年-:SigbrittKarlsson,化学工程教授,KTH史上第一位女校长

12、R1核反应堆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1945年,美国于日本城市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后,瑞典军方领导层才明白深入研究核子武器技术,以避免瑞典遭受核子攻击的重要性。当时,由于所有关于核子物理学的研究成果都被美国保密,瑞典对此一无所知。于是,包括RolfMaximilianSievert在内的瑞典科学家团队便着手研究这一范畴,终于建筑了一座核反应堆作试验。

经过数年基本研究后,他们开始在皇家工学院地下25米的房间建筑一座300千瓦(后来发展至1兆瓦)的核反应堆,名为“Reaktor1”(即反应堆1号,简称R1)。反应堆位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人烟稠密的地区,约4万人就住在方圆1千米内。这反应堆是KTH瑞典皇家工程学院的重要研究工具。1954年7月13日下午6时59分,这反应堆达到临界质量,并造成瑞典第一次核反应。R1曾是瑞典几乎所有核子研究的主要场地,直至1970年因危机意识而停用。现时校内的Q餐馆就位于R1核反应堆附近。

上一篇:乌普萨拉大学

下一篇:爱明诺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