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巴尔干战争

科普小知识2021-11-02 11:23:32
...

巴尔干战争(TheBalkanWars)是指于1912~1913年间,在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两次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控制和压迫所进行的战争。结果以土耳其战败丧失欧洲大片领土而告终。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则是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黑山)、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为另一方,因瓜分领土不匀而进行的战争。结果以保加利亚战败失掉了在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大部份所得的土地而告终。战争中,各种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飞机、装甲车、无线电)的使用,也使得作战的方法也有新的变化:如战斗队形更加疏开;军队行动更注意隐蔽;进攻多采取机动作战和迂回包围;防御多采取阵地作战等。但巴尔干战争也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简介

20世纪初,欧洲大陆到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国家以及与国家之间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

巴尔干地区,重重矛盾在这里汇聚着、斗争着,1912年终于爆发了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由于欧洲国家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它们干预这场战争又成为必然。对战争的干预导致欧洲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也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接上了导火线。

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饱经了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创伤。20世纪初期,曾于14世纪初兴起于小亚细亚半岛西北部的国家土耳其仍控制着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大片领土和属地,阿尔巴尼亚还没有取得独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人民在马其顿、色雷斯一带还受政治压迫和迫害。

1912年3月,南方斯拉夫国家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反土同盟条约。5月,希腊和保加利亚订立盟约,黑山也在8月参加。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但欧洲国家图谋巴尔干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各自怀着利益进行干预。1912年10月8日,门的内哥罗(黑山)首先对土耳其宣战,保、塞、希也相继在17、18日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军队撤出巴尔干。

土耳其*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开始进行军队动员。这就构成巴尔干联盟对土宣战的直接口实。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相继对土采取军事行动。

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兵员数量和武器质量,尤其是在炮兵质量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均胜过土耳其军队。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保加利亚军队在伊斯坦布尔方向以三个集团军组成主要集团。塞尔维亚的主要兵力(三个集团军)对付土耳其军队在马其顿的集团。希腊的弗萨利亚集团军和伊皮鲁斯集团军分别准备对付萨洛尼卡和亚尼纳的军队。希腊海军准备对土耳其海军采取行动,保证盟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门的内哥罗军队的任务是协同塞尔维亚军队在马其顿作战。盟军对土耳其军队形成了包围态势,准备在土耳其援军到达之前击溃敌军。

1912年10月22日,门的内哥罗军队与为数2万人的塞尔维亚伊巴尔部队共同对色雷斯北部和阿尔巴尼亚北部的土耳其军队进攻,保军越过保土边界向南推进。位于保军集团右翼的第集团军击退上军。在左翼作战的保军第一、三集团军,在多次击退土耳其军队后,于10月22~24日在基尔克—基利塞(洛泽格拉德)附近击溃土耳其军队第三军,开始向南推进。1912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卢累布尔加兹发生激烈交战,土耳其军队第四军被击溃。土耳其军队仓促退却。

1912年10月24日,塞尔维亚各集团军发起总攻,马其顿的土耳其军队集团被粉碎。在马其顿南部,希军于11月1、2两日在叶尼杰附近获胜,向萨洛尼卡展开进攻,该城守军于9日投降。

希海军*土海军达达尼尔海峡出口,实施了夺取爱琴海诸岛屿的战役。1912年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盟军尔后的几次军事胜利并不符合一些大国的利益。俄罗斯(1547~1917)在支援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不利于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德国(1871~1918)和奥地利(1867~1918)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却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灭。在各大国的压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

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境内发生政变,新*(青年土耳其党)拒不接受和约条件。2月3日,巴尔干联盟各国重新开战。土耳其在接连遭到几次失败后,于4月签订第二次停战协定。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1913年5月《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土耳其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土耳其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

这场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俄国革命家列宁指出:“巴尔干战争是标志着东欧中世纪社会崩溃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环。”

1913年6月29日至8月10日,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它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原有盟国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失去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塞尔维亚,要求马其顿偿付赔款。希腊也希望牺牲保加利亚(当时保加利亚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扩大自己的领土。罗马尼亚向保加利亚提出对多布罗加的领土要求。在奥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亚于1913年6月29日夜间,对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队与希腊军队采取军事行动。保军各集团军的进攻受阻,塞军进行反击,突破了保加利亚第四集团军阵地。战斗继续到7月6日,保军*撤退。

10日,罗马尼亚对保开战,未遇什么抵抗。21日,土耳其撕毁1913年《伦敦和约》,与保军作战,占领埃迪尔内。保加利亚在全面溃败的威胁下,于29日宣告投降。根据1913年《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不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领土,而且丧失了多布罗加的南部。1913年保、土签订的《君士坦丁堡和约》又迫使保加利亚将埃迪尔内归还。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巴尔干半岛的力量重新改组:罗马尼亚脱离1882年三国同盟,而与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因失去许多领土而大大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像扎进奥地利身边的一根刺,几乎把领土扩大了一倍,1913年夏季,奥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国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塞尔维亚。可是,德国(1871~1918)和意大利拒绝采取行动。这些都成了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尔干各国在战后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为大国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世界战争埋下了导火线。巴尔干战争之后,各国加紧了军备竞赛,大量征集兵员,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兵器,军费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两国军事预算达140亿马克,协约国军事预算也达47.6亿马克。两大军事集团各自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制定作战计划,力图先发制人。德国(1871~1918)总参谋长毛奇曾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巴尔干战争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机枪数量增加,飞机除进行空中侦察外,还用以实施轰炸,以及装甲车和无线电等军事技术装备大量使用,这一切促使陆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为了隐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作战更加困难。过渡到阵地战这种作战样式的趋向愈益明显。这些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2、背景

巴尔干半岛的10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15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其中,土耳其面积为78万平

方公里,人口6690万;罗马尼亚面积23.7万平方公里,人口2320万;南斯拉夫(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1064万;希腊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人口1047万;保加利亚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843万,克罗地亚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469万;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面积5.1万平方公里,人口452万;阿尔巴尼亚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333万;马其顿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203万;斯洛文尼亚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197万。由于土耳其有3%的领土位于巴尔干,所以一般把土耳其包括进巴尔干国家的行列。土耳其,巴尔干地区的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

巴尔干地区位于欧洲的接壤处,是欧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这里民族成份复杂,宗教多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欧洲的火药桶。

巴尔干地区长期是各大国觊觎的对象,多次遭到大国的统治。14世纪下半期,起源于土耳其内陆地区、后向土耳其迁徙并兴起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半岛西北部土耳其入侵巴尔干半岛;19世纪中期,奥地利(1867~1918)也开始将巴尔干的西北部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俄罗斯(1547~1917)自从15世纪以来一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在巴尔干地区争夺*范围。在这些帝国的统治之下的巴尔干各国人民长期受到民族歧视和宗教压迫,巴尔干人民的解放事业往往与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在巴尔干人民的争取独立的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和宗教关系十分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更是难以解决,特别是领土问题。各个民族都想建立单独的民族国家,扩大领土范围。

3、起因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兴起于欧洲东南部、后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扩张的土耳其军事统治和奴役之下。因而巴尔干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加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来自欧洲的土耳其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外国瓜分的重要目标。所以这里一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外国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统治者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1912年3月至8月间,已经独立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黑山)4国先后结成反土同盟,即巴尔干同盟。随后各国出于自己的目的,都插了进来。俄、英、法站在巴尔干同盟一边,德、奥则支持土耳其。这样巴尔干的局势更加复杂化。10月,同盟各国相继对上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土耳其战败求和。同年12月巴尔干同盟四国与土耳其在伦敦举行谈判,由于两大集团的插手,使交战双方的谈判断断续续地拖了好几个月,直到1913年5月30日,才签订了《伦敦和约》: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除保留伊斯坦布尔及附近的一小块地区外,其余部分分割给巴尔干同盟各国;承认阿尔巴尼亚独立。对于巴尔干各国来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一次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欧洲的首脑们企图压下巴尔干危机,然而,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由于各帝国主义的挑拨,在分配战果时巴尔干同盟内部产生于严重分歧。塞尔维亚和希腊对保加利亚获得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非常不满,于是塞尔维亚和希腊于1913年6月1日签订了反保加利亚同盟条约,随后罗马尼亚也加入其中。俄罗斯(1547~1917)想利用这个同盟对抗德、奥,便对其表示支持。奥匈帝国(1867~1918)为了对付俄罗斯(1547~1917),便支持保加利亚。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在奥地利怂恿下,先发制人挑起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二次巴尔于战争是一次非正义的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结果,保加利亚被塞、希、罗、门、土五国联军打败。1913年8月10日,双方在布加勒斯特签订了和约,保加利亚不仅丧失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从土耳其得到的大部分土地,而且还丧失了一部分原有土地。

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交战双方的背后都有欧洲大国的支持,因此,巴尔于战争实际上反映了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保加利亚为了伺机“复仇”积极投靠德、奥集团;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则加强了同协约国的联系。这样,两大集团对巴尔干的争夺和巴尔干各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剧烈和复杂,终于成为矛盾的焦点和欧洲的火药库。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由此而起。

4、战争过程

第一次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0~1913.5)

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的战争。意土战争(1911~1912)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17、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先后参战。10月底保军逼近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至11月中旬,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只剩君士坦丁堡等5处。11月初,土耳其请求欧洲列强调停,并于12月3日与保、塞、门三国签订休战协定。在欧洲列强斡旋下,1912年12月16日土耳其与4个交战国在伦敦开始议和谈判。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在德国(1871~1918)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事再起。3月5日,希军攻克亚尼纳。3月26日,保、塞联军攻陷亚得里亚堡。4月22日,斯库台奥斯曼帝国军队投降。土耳其帝国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第二次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6~1913.8)

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的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领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1913年6月1日,塞、希秘密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6月29日,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遭到猛烈抵抗。土耳其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加利亚发动进攻。7月29日保加利亚力屈乞和。8月10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依约,塞取得马其顿的大部,希取得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取得南多布罗加,土收回东色雷斯和亚得里亚堡,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也有扩充。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1867~1918)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5、战争结果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即黑山)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控制和压迫所进行的战争。盟国由于向土耳其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在沙皇俄罗斯帝国(1547~1917)支持下于1912年10月9日对土耳其宣战。盟军为民族解放而战,士气旺盛。经过激战,塞、门两军进占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军控制伊斯坦布尔以西地区;希军进占爱琴海诸岛;土耳其军队败退到埃迪尔内、约阿尼纳和斯库台等地。11月3日土耳其*请求欧洲列强进行和平调处。由于盟国得到俄罗斯(1547~1917)支持,土耳其得到德国(1871~1918)和奥地利(1867~1918)支持,在大国影响下,直到1913年5月30日签订《伦敦条约》,战争宣告结束。战败国土耳其丧失了在欧洲的大部领土。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半岛各国人民摆脱了土耳其的长期统治,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各国重新分化,罗马尼亚与英、法、俄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国。战争中,由于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飞机、装甲车、无线电)的使用,作战方法也有新的变化:战斗队形更加疏开;军队行动更注意隐蔽;进攻多采取机动作战和迂回包围;防御多采取阵地作战。巴尔干战争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6、巴尔干同盟

1912~1913年在巴尔干爆发了2次战争。第1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其目的是要求给予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各民族以自治权,把土耳其人从欧洲驱逐出去。战争以土耳其的失败而告终。第2次巴尔干战争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为另一方的战争,后来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乘机也参加了这场对保加利亚的战争。结果是保加利亚战败。这两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巴尔干这个欧洲火药库爆发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局部战争。

历史上,巴尔干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自14世纪以来,那里生活着大小20多个民族,其中较大的有土耳其族、希腊族、保加利亚族、阿尔巴尼亚族、塞尔维亚族。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民族居住得比较混杂,相互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如塞尔维亚族居住地,那里既有塞尔维亚族,又有波斯尼亚族和门的内哥罗族。不仅如此,巴尔干地区还居住着俄罗斯人、马扎尔人、犹太人、*人和茨冈人等大量的外国侨民。马其顿地区有153.1万人,其中41万是信奉基督教的保加利亚人,4.6万信奉*的保加利亚人,14.5万希腊人,12万塞尔维亚人,9.5万赞扎尔人和4.8万犹太人。塞尔维亚有293万人,其他地区还有134万塞尔维亚族人。整个巴尔干地区,希腊的侨民甚至超过希腊本土人口。据1907年的人口调查结果表明,希腊国内有263.7万人,而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希腊侨民竟高达400万。在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爱琴海沿岸、黑海沿岸到多瑙河入海口和小亚细亚地区,到处都有希腊的侨民。

自14世纪土耳其人入侵巴尔干地区以来,该地区各民族一直受土耳其贵族的统治和压迫。经过长期的英勇斗争,到19世纪,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先后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获得了独立或自治,但是仍有一部分土地和人民处在土耳其的统治之下。1908年,具有革新思想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土耳其执政,但是并没有使土耳其改变其对巴尔干诸国的政策,被压迫的各民族没有得到*,新政权仍然实施土耳其化。巴尔于各族人民不满于现状,塞尔维亚、希腊、阿尔巴尼亚不断爆发起义,争取民族解放、建立统一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他们要求本国*与土耳其*决裂,把土耳其统治者赶出巴尔干,让巴尔干享有自治权,成为真正巴尔干人的巴尔干。巴尔干各族人民的这种愿望,乃是促成巴尔干国家结盟的原动力。在这方面,塞尔维亚的官僚和军队顺应了塞尔维亚人民摆脱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帝国压迫的愿望。1911年,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一阿皮斯上校在塞尔维亚建立了一个名为“要么联合要么死亡”的秘密组织,这个组织的章程中提到,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门的内哥罗、旧塞尔维亚、马其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斯雷姆、伏伊伏丁那和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解放出来,使它们成为“塞尔维亚的各个省份”。

无独有偶,其他巴尔干国家的统治阶级在本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自治的呼声下,也怀有各自的打算:

希腊*梦想恢复当年地跨欧、亚两洲的希腊一拜占庭帝国。在这种“大希腊思想”的指导下,它不仅想从土耳其手中夺回一水之隔的克里特岛,而且准备向西、北两个方向扩张,攫取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南部大片土地。

保加利亚企图实现“圣斯特芬诺大保加利亚”的理想,独占马其顿和色雷斯地区,兼有萨洛尼卡和卡瓦拉等港口,进入爱琴海。

塞尔维亚想建立包括大部分马其顿在内的“大塞尔维亚”。为此,它想分割阿尔巴尼亚,占领萨洛尼卡,获得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两处出海口。

门的内哥罗也不甘落后,它想扩大自己的版图,分割诺维巴萨,强占阿尔巴尼亚北部,与塞尔维亚接壤。

巴尔干诸国为了销售日益增多的商品,获得高额利润,不仅想极力扩大国内市场,而且急需向外扩张,夺取新的市场。于是巴尔干各国*把矛头指向土耳其,特别是指向当时仍处于土耳其人统治下的马其顿、色雷斯、爱琴海诸岛屿和阿尔巴尼亚等地区。它们想通过一场反对土耳其的战争达到各自的目的。由于国力不强,巴尔干各国的*阶级软弱无力使得经济上和政治上必然的联盟变成了巴尔干君主国的联盟。1911年意土战争的爆发和土耳其的腐败,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反对土耳其的军事结盟。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一项反土防奥的军事同盟条约,双方互相保证各自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如其中一方遭到他国侵犯时,另一方应全力予以支援;双方约定,在有利时机进攻土耳其;当南部进攻土耳其时,北部要对奥地利(1867~1918)采取守势。双方还就肢解马其顿达成了一致意见并标明了有争议的地区。在这两个王国瓜分有争议的地区时,选定俄罗斯帝国(1547~1917)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仲裁者。

同年5月29日,保加利亚和希腊签订了《希保防御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当土耳其攻击缔约国的一方领土或者破坏根据条约或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享有的权利时,双方以它们的一切武装力量彼此帮助。9月,门的内哥罗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也达成共同对土耳其作战的协议。至此,以保加利亚为核心的巴尔干同盟形成了。

应当指出的是,巴尔干同盟的形成,不仅是巴尔干各国*不同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推行扩张政策的结果。列强之间的冲突总是给巴尔干半岛投下阴影。在当时已经形成的两大帝国主义国家集团(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1547~1917)组成的协约国与德意志帝国(1871~1918)、奥匈帝国(1867~1918)和意大利组成的同盟国)的战争计划中,巴尔干半岛对双方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德意志帝国(1871~1918)视巴尔干半岛为通向中欧和近东的桥梁,因此千方百计想打进这一地区。德意志帝国(1871~1918)在土耳其占据了重要地位:它承担了土耳其军队的改组工作,得到了建造巴格达铁路的特许权。对于奥匈帝国(1867~1918)来说,巴尔干地区的战略位置尤其重要。它要确保亚得里亚海、巴尔干半岛、地中海东部和北非的部分地区,为此想吞并塞尔维亚的东北部,而将塞尔维亚的其他地区交给保加利亚。它已从土耳其*得到兴建从乌瓦茨到科索沃米特罗维察的铁路的特许权,而在科索沃米特罗维察已经建成了通往萨洛尼卡的铁路。俄罗斯帝国(1547~1917)在巴尔干扩张的传统的和最重要的目标仍然是君士坦丁堡和打通达达尼尔海峡,为达到这一目标,它拉拢巴尔干诸国,扩大自己的*范围,反对德奥,打击土耳其。

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明争暗斗,直接影响着该地区诸国的内外政策,左右着巴尔干政局的发展和变化。在这里,民族之间的矛盾使得人们内心的传统意识更加根深蒂固,由于民族的兴亡受到传统敌人的威胁,巴尔干各国决心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土耳其。将它赶出欧洲,解放被占领土,实现各民族自治,这正是巴尔干同盟得以建立的直接成因和尔后的一致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巴尔干地区酝酿着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争。

7、评析

巴尔干战争是第1次世界大战前夕一场多国参加的国际性战争。它受着各种地缘政治和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集中地反映了该地区和世界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就决定了战争性质的复杂性。

就第1次巴尔干战争而言,虽然巴尔干诸国王室和*有着扩张领土的意图,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干预,但它有进步意义,因为战争的矛头指向了长期压迫和奴役该地区各民族的奥斯曼帝国,指向了落后的封建制度,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大多数人民的愿望。通过这场战争,巴尔干地区80%以上的领土和70%以上的欧洲人口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阿尔巴尼亚人民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马其顿和色雷斯等地的人民获得了解放。因此,这场战争具有正义性,它在“摧毁整个东欧的中世纪残余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

第2次巴尔干战争的性质与第1次不同,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插手,巴尔干诸国统治阶级为争夺土耳其在欧洲的属地而引起了一场王朝战争,具有非正义性,这场战争把巴尔干各族人民拖进了深渊。据不完全统计,有50万以上的人口*出逃或被驱逐,*。23.4万土耳其人被赶出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1.5万保加利亚人*从马其顿迁到希腊,7万希腊人从色雷斯逃往保加利亚,7万阿尔巴尼亚人被遣往埃皮尔,26.5万希腊人被土耳其驱逐出境,10万土耳其人也不得不从希腊移到小亚细亚。

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未能解决巴尔干诸国间旧的矛盾,而且还增加了它们的新矛盾。马其顿被几国瓜分并未取得当地人民的同意;罗马尼亚占领南多布罗加也决非当地人民的意愿;保加利亚对希腊和塞尔维亚版图的成倍扩大而极为不满,曾多次表示要修改《布加勒斯特条约》。新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促使巴尔干诸国的力量重新组合,即原来的巴尔干同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两个集团: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集团与保加利亚、土耳其集团。这两个集团的背后又分别由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支持着。

巴尔干战争增加了帝国主义列强内部的磨擦。各大国在巴尔干的经济利益和*范围决定着各自的政治态度,在具体问题上明争暗斗,但为了各自集团的战略利益,互相又有所让步。这些暂时的让步虽没有引发欧洲的大战,但却加深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敌视和对立,刺激了普遍的扩军备战。特别是协约国支持的塞尔维亚,由于它在2次巴尔干战争中是最大的赢家,领土扩大1倍,人口由300万增加到近450万,*和影响进一步扩大,这对德意志帝国(1871~1918)和奥匈帝国(1867~1918)的扩张计划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奥匈多次宣称要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这就使得巴尔干地区成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火药库。

在军事学术上,巴尔干战争的作战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火炮射程和射速的提高,机枪数量的增加(盟军有474挺,土耳其军队有556挺),飞机、装甲车和无线电等新式武器和技术装备的使用,使得地面部队经常采用疏开战斗队形,充分利用堑壕加强隐蔽,并注意了防空。在巴尔干战争中,进攻一方善于实施机动作战,向心突击和迂回包围,这对导致作战的胜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次战争还为多国部队联合作战和加强盟军的战略协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8、结束

1913年8月10日巴尔干战争结束

1912年至1913年,围绕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问题接连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反对土尔其的战争。1911年意大利与土尔其之间战争的爆发促成了巴尔干各国反土力量的联合。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反土同盟,随后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也相继加入,巴尔干同盟形成。1912年10月9日因土耳其拒绝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土作战,10月17日至18日,塞、保、希也先后参加对土战争。致使奥斯曼帝国军队三面受敌,节节败退。12月3日土与保、塞、门三国达成停火协议。后因土*拒绝议和条件,1913年2月3日战火重起,同盟军接连夺得亚尼纳、亚得里亚堡和斯库台,土耳其*求和。5月30日在欧洲列强斡旋下,土耳其与巴尔干同盟四国签订《伦敦和约》,土耳其丧失了除君士坦丁堡及色雷斯一小部分以外的全部欧洲领地。阿尔巴尼亚获得独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了土在巴尔干半岛长达500年的统治。

然而《伦敦和约》墨迹未干,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已经爆发。这是由巴尔干同盟各国为争夺领土而引起的王朝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各统治集团在分配战果时发生争吵。塞尔维亚因未得到亚得里亚出海口,要求获利最多的保加利亚割让一部分马其顿领土作为补偿。希腊要求占有马其顿南部和西色雷斯,罗马尼亚也希望占有南多布罗加。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也插手其间。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签订《反保同盟》,随之罗马尼亚加入同盟。6月29日保加利亚军队对驻扎在马其顿的塞、希军队突然发起进攻,拉开战争序幕,不久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参加塞、希、罗一方对保作战。保军四面受击,接连受挫。7月末塞、希、罗军队兵临保首都索非亚城下,保加利亚*求和。1913年8月10日保、塞、门、希、罗五国在布加勒斯特签订和约,保加利亚丧失其在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及南多布罗加。以后,根据《保土条约》,土耳其又重占亚得里亚堡。至此,巴尔干战争结束。

两次巴尔干战争推动了波斯尼亚人和黑塞哥维纳境内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要求摆脱中欧地区的奥匈帝国(1867~1918)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家。而位于东欧地区的俄罗斯帝国(1547~1917)出于侵略目的,对这些要求予以支持。奥匈帝国(1867~1918)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大,还力图吞并塞尔维亚。这得到了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支持。而奥塞两国的冲突又势必引起奥俄冲突乃至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冲突。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巴尔干角逐争斗,使其成为欧洲的火药库。《布加勒斯特和约》签订不到一年,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巴尔干问题而突然爆发。

上一篇:立陶宛大公国

下一篇:普舍美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