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清江中下游,地跨东径110°21’至111°21’,北纬30°12’至30°46’。东邻宜都,南交五峰,北接秭归和宜昌,西毗恩施自治洲的巴东县。距省会武汉320多公里、三峡机场32公里、长江水运码头红花套28公里。现有318国道纵贯全境。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县域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51%。长阳历史悠久,西汉高祖元年始置佷山县,系巴人圣地佷山而得名。唐武德元年,唐忌隋姓改为长阳县。1984年7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中文名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ChangyangTujiaAutonomousCounty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省宜昌
下辖地区:磨市镇、都镇湾镇、资丘镇等8个镇、3个乡
*驻地:龙舟坪镇
电话区号:0717
邮政区码:443501
地理位置:东经110°,北纬30°
面积:3430平方公里
人口:42万人(2009年)
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宜昌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清江画廊、赤穴、黑穴、向王庙、德济亭、石神台、盔头岩等
火车站:长阳站
车牌代码:鄂E
简称:长阳
行政代码:420528
1、自然环境
长阳居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处鄂西南清江中下游,云贵高原东延尾部,武陵山余脉。东连宜都,西接巴东,南抵五峰,北邻秭归和宜昌。位于东径110°22′-110°20′,北纬30°12′-30°46′之间。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东高西低。最高点崩尖子海拔2259.1m,最低点向溪口48.7m。
气候资源长阳属亚热带大陆性夏热潮湿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1500-1900小时,太阳辐射量96-102千卡/cm2,年均降雨量1366.2mm,年均气温16.5℃,无霜期250-290天。长阳的气候以其独特的“立体型”气候而著名,全县海拔高度从48.7-2259.1米,使气候呈“立体型”多样性分布。低山河谷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终年无雪无霜,热量资源丰富;中山(海拔500-1200米)地区为典型的温带气候,复季不太热,冬季不太冷;高山(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为典型的寒带气候,冬季寒冷,冰雪覆盖,夏季温凉。气候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作物生长的多样性,温凉的高山气候使其出产的农产品都具有反季节的特性,著名“火烧坪球白菜”就是利用高山独特的气候特点生产的反季节蔬菜。
长阳地属长江上游的清江流域,境内有小流域85条。据1999年湖北省卫星遥感普查资料显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685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49.12%。
地形地貌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东高西低。最高点崩尖子海拔2259.1m,最低点向溪口48.7m。
2、概述
长阳土家族自治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长阳历史悠久,西汉高祖元年始置佷山县,系巴人圣地佷山而得名。唐武德元年,唐忌隋姓改为长阳县。1984年7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阳文化灿烂,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奇石、盆景、根艺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长阳巴山舞曾获全国广场舞比赛“群星奖”金奖,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07年十四届全国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膺群星奖。长阳山歌、南曲、长阳薅草锣鼓和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简介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长江——清江中下游,地跨东经110°21’至111°21’、北纬30°12’至30°46’;东邻宜都,南交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巴东县傍长江三峡,北接秭归和宜昌市。距省会武汉320多公里、三峡机场32公里、长江水运码头红花套28公里。现有318国道纵贯全境,交通十分方便。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国土总面积3430平方公里。辖8镇(龙舟坪镇、磨市镇、都镇湾镇、资丘镇、渔峡口镇、榔坪镇、贺家坪镇、高家堰镇)3乡(大堰乡、鸭子口乡、火烧坪乡)、154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9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
所获荣誉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全国科技进步县”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
“全省平安县”
“省双拥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
“省级卫生县城”
“湖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
长阳清江健康食品产业园被省委、省*确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全国推进就业创业劳务输出大县”
“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
“全国文化先进县”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全国高山蔬菜第一县”
“全国发展民族教育先进县”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中国观赏石之乡”
4、历史沿革
旧石器时代中期
有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穴居洞中。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巴人著名首领廪君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夏商时期,巴族*范围已经跨越清江流域,直逼中原,以致周武王姬发剪灭殷商还借助了巴人的力量。在颠覆商纣的牧野之战中,“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徙倒戈,故后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周武王对巴人的勇武大加赞赏,“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这是巴人建国的最早记录。春秋战国时期,巴人与东边强大的楚国争斗达数百年之久,后因内乱,加之秦楚夹击,*日渐削弱,直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惠文王所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长阳之地属黔中郡。刘邦夺取天下后建立汉朝,置“佷山县”,县治州衙坪,为长阳建县之始。公元前202年刘邦改黔中为武陵,佷山县隶属武陵郡(据《汉书》卷二十八上1594页),从此,佷山作为县级行政建制长期处于封建*集权*的管辖之下。
长阳土家族自治区
东汉时期
“佷山县隶属江陵南郡”(《后汉书》卷二十二3480页)。建安年间,曹操“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枝江以西立临江郡”(《晋书》卷十五454页),佷山县又属临江郡。
三国时期,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曹操败于孙刘联盟,退出江南,“于是南郡、零陵、武陵以西为蜀,……蜀分南郡立宜都郡”(《晋书》卷十五454、456页),佷山县又属宜都郡。之后,吴蜀争夺荆、湘多年,佷山时而归蜀汉,时而归东吴。两晋时期,“晋平吴,(佷山县)改为清流县,置宜都郡地隶焉,寻复为佷山”(乾隆本《长阳县志》卷一)。
南北朝时期
县域建制随王朝更迭而屡有变化。在此期间,县域内先后有方山县、宜昌县、盐水县、巴山县等建制,或一县单置,或数县并立。(佷山)“改为方山县,寻废,复佷山县”(乾隆本《长阳县志》卷一)。“盐水,后周置县,并置资田郡”,“巴山,梁置宜都郡宜昌县,后周置江州”(《隋书》卷三十一890页),县治也一度迁至资丘等地。
隋朝统一全国后,于开皇八年(588)置长杨县,隶属南郡(据《隋书》卷三十一888页),县治迁至龙舟坪。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以县置睦州,并置巴山、盐水二县。八年(625年)州废,省盐水,以长阳、巴山隶东松州,……贞观八年(634年),废东松州,长阳改隶峡州夷陵郡,……。天宝八载(749年)省巴山入长阳”(《唐书》卷四十1028页)。长阳作为县名于唐朝见诸史书,并延用至今。
五代时,藩镇割据,高季兴父子建立荆南(南平),长阳隶属江陵府峡州(据《十国春秋》卷一百一十二1623页)。
宋朝
长阳隶属荆湖北路(据《元史》卷五十九1418页)。
元朝
长阳隶属荆湖北道峡州路(据《元史》卷五十九1418页)。
明朝
长阳隶属湖广行省荆州府夷陵州(据《明史》卷四十四1081、1082页)。
清朝,“长阳,雍正六年(1728年)属湖北布政使司直隶之归州”,“十三年(1735年),宜昌升为府,……长阳、兴山、巴东来属”(《清史稿·地理志》)。
民国初
废除府州建制,湖北分设江汉、襄阳、荆南3道,共辖69县,长阳隶属荆南道。后分全省为11和8个行政督察区,长阳先后属第九、第六督察区。
土地革命时期,先后建立了四届县委、三届县苏维埃*(包括长巴县苏维埃*),苏区面积一度达到3300平方公里(现属长阳的有2300平方公里),占当时全县总面积的80%。
1949年6月,*长阳县委、县人民*在荆门组建。7月18日,龙舟坪解放,县委、县人民*随即迁于此地。1958年11月至1961年5月,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后,长阳改隶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以国函字115号文件批准撤销长阳县,建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仍隶属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地市合并后,长阳隶属宜昌市管辖。
2000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辖9个镇、7个乡。
2001年1月5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对乡镇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由原来的9镇7乡调整为8镇3乡:1、津洋口和龙舟坪合并,2、麻池和都镇湾合并,3、黄柏山和资丘合并,4、乐园和榔坪合并,5、枝柘坪和渔峡口合并。
5、地理位置
长阳居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处鄂西南清江中下游,云贵高原东延尾部,武陵山余脉。东连宜都,西接巴东,南抵五峰,北邻秭归和宜昌。位于东径110°22′-110°20′,北纬30°12′-30°46′之间。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东高西低。最高点崩尖子海拔2259.1m,最低点向溪口48.7m。
长阳属亚热带大陆性夏热潮湿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1500-1900小时,太阳辐射量96-102千卡/cm2,年均降雨量1366.2mm,年均气温16.5℃,无霜期250-290天。长阳的气候以其独特的“立体型”气候而著名,全县海拔高度从48.7-2259.1米,使气候呈“立体型”多样性分布。低山河谷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终年无雪无霜,热量资源丰富;中山(海拔500-1200米)地区为典型的温带气候,复季不太热,冬季不太冷;高山(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为典型的寒带气候,冬季寒冷,冰雪覆盖,夏季温凉。气候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作物生长的多样性,温凉的高山气候使其出产的农产品都具有反季节的特性,著名“火烧坪球白菜”就是利用高山独特的气候特点生产的反季节蔬菜。
6、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矿种有铁、锰、汞、煤等30余种,拥有大型铁矿床火烧坪铁矿和中国第七大锰田古城锰矿,其中尤以煤炭最为丰富,已探明储量1.3亿多吨,煤炭业一直是长阳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1989年,长阳被纳入中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长阳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全县11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盛产煤炭,且开采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清朝乾隆19年,长阳就有了煤炭开采记录。新中国成立以后,长阳煤炭工业在1997年达到顶峰,全县煤炭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38万吨,矿井总数达到216处。1997年,关闭和取缔了一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全县煤矿矿井总数下降到55处,全县共投入整改资金1300余万元,55处矿井全部配置了系统完备的安全设施。2002年,全县煤矿行业生产时间不足8个月,生产原煤70万吨。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水电资源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水电理论总蕴藏量为400万KW,其中小流域33.9万KW,近期可开发12万KW。1983年,长阳被列为全国100个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之一。20世纪90年代,是长阳初级农村电气化建设试点县巩固阶段。先后新建了黄柏山竹元坪电站、鸭子口东流溪电站、资丘镇关门岩电站、三背河水库电站、洞湾电站、酒甄子水电站。1995年,长阳被列为全省4个电力扶贫县之一,通过实施电力扶贫工程,全县最后的天齐、黄沿、虎颈口、九龙、三岔湾、塘坊河、黄草坪、下溪口等8个无电村和106个无电组实现了通电。1998年,对全县农村电网进行了规范性改造。2001年12月8日,全县有史以来最大的自建工程招徕河水电站正式动工兴建。该水电站设计装机3×12000KW,设计年发电量1.2亿KW·H,工程总投资3.7亿元。该电站建成投运后,全县小水电装机总容量可达到76308KW,年均发电量可达到2.3至2.5亿度,除供给县内自用外,将有余电输出县外,不需大电网对全县进行枯水期的电量调节。
至2002年,全县已建成大型水电站1座、中小型水电站49座,总装机124.03万KW,年发电25亿度,其中县内开发小水电4万KW,年发电1.3亿度,年售电1.11亿度以上,97.9%的装机容量实现联网运行;已形成以110KV线路为骨架,35KV线路合理布局的县办电网,拥有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11座,主变15台82860KVA,架设110KV及输电线路15条290KM、10KV线路1872KM、低压线路11069KM,安装配电变压器974台60380KVA。全县154个村中100%的村和99%的农户通电。国家电网可对长阳电力电量进行枯峰谷调节,基本实现了本县电力电量平衡。
农业资源
2001年,全县耕地面积80.64万亩,林地面积355.61万亩,牧草场面积4.22万亩,水面面积16.87万亩。长阳是天然的动植物宝库,生物物种资源十分丰富,诸如资丘木瓜、山羊板皮、金福红栀果、佷山茶、棕片等地方特色传统土特产品,不仅在全国有名,而且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生物资源
长阳物种繁多,县域内各类动物种类1000多种、植物种类3000多种,其中有金钱豹、蟒、红豆杉、珙桐、银杏、苏铁、水杉等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长阳生态优良,植被保护完好,拥有一处国家森林公园和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3.6%。清江水体质量良好,整体水质达到国家Ⅱ级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长阳境内清江支流交错,达43条,县内三百里清江画廊,十万年前的“长阳人”遗址,道教圣地中武当,巴人故里佷山等名胜古迹及奇山大川。
渔业资源
长阳有70多种经济鱼类,有白甲、乌鳞、鲤鱼、季花鱼(鳜)、杨鱼、黄骨头、鲇、青鱼、麻古丁、鱼勺子、鲫鱼、赤眼鳟、黄鳝、泥鳅、火烧翁、甲鱼、乌龟、岩蛙。名贵稀有鱼类有:银鱼、美国叉尾回鱼等。
7、旅游景区
长阳山川秀美、风情浓郁。长阳风光秀美,景观独特,素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的美誉。长阳境内有“一坝(隔河岩大坝)两库(隔河岩水库、高坝洲水库)”的独特景观,清江已变成绵延数百公里的梯级长湖,为绝佳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与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齐名,并称为湖北四大甲级旅游资源区。长阳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长阳被命名为“湖北旅游强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武落钟离山
位于长阳县城龙舟坪西南30公里处,古称艮山,据史载为土家族先民——巴人的发祥地,相传是巴人祖先廪君诞生地及掷剑称王处。这里巴人遗迹犹存,山上有赤穴、黑穴、向王庙、德济亭、石神台、盔头岩等祭祖景点。武落钟离山被视为湘鄂川黔的土家人寻根祭祖的圣山,朝拜者络绎不绝。武落钟离山四面环水,其山虽海拨仅380米,但山峰兀突,形胜险奇,是巴人后裔寻根问祖,人们了解巴人历史变迁的必经之地。
麻池古寨景区
麻池古寨景区距离清江画廊的核心景点武落钟离山约20公里,游客可乘仿古游船沿江上行可直达景区。麻池古寨景区的旅游项目主要包括麻池古寨“红色之旅”、生态休闲游、清江“小三峡”观光游、麻池崩尖子原始森林探险等四个部分的内容。2012年9月29日,清江画廊与前来考察的武汉徐东国旅、康辉国旅、宜昌新三峡水电国际等旅行社签订了旅游营销开发协议,“战略牵手”打造麻池古寨“红绿之旅”。麻池古寨景区的开园,使得清江画廊的旅游线路产品更加多样化,游客可以*组合选择。
8、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辖8个镇、3个乡,共有5个居委会、154个村委会。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龙舟坪镇,镇*驻津洋口,人口82494人,面积340.1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湖口、龙门、枫竹园、隔河岩、津洋口、刘家冲、白氏坪、刘家坳、朱津滩、何家坪、龙舟坪、邓家坝、黄家坪、王子石、合子坳、胡家棚、三渔冲、晒鼓坪、厚丰溪、两河口、王家棚、土地坡、全伏山、郑家榜、西寺坪。
磨市镇,镇*驻救师口,人口33386人,面积220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马磨河、救师口、三口堰、芦溪、磨市、黄荆庄、柳津滩、多宝寺、花桥、马安山、乌钵池、丰山、玉宝。
都镇湾镇,镇*驻庄溪,人口55961人,面积518.3平方千米。辖26个村委会:庄溪、五尖山、嵩水坪、杨柘坪、丰岩、水竹园、向王桥、沙堤、麻池、璞岭、朱栗山、城五河、响石、塘坊河、樟木垒、高桥、晓溪、金福、十五溪、横山、龙潭坪、立志坪、雪山河、杜家冲、重溪、西湾。
资丘镇,镇*驻桃山,人口41132人,面积383.3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水连、九龙、天池口、市贝、天河坪、杨家桥、柳松坪、五房岭、泉水湾、凉水寺、万里城、西阳坡、资丘、淋湘溪、陈家坪、竹园坪、黄柏山、对舞溪、中溪。
渔峡口镇,镇*驻渔坪,人口37410人,面积294.3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渔坪、施坪、高峰、沿坪、布政、西坪、双龙、招徕河、龙池、赵家湾、枝柘坪、梁山坝、青龙、板凳坳、龙坪、岩松坪。
榔坪镇,镇*驻榔坪,人口42151人,面积512.5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榔坪、社坪、关口垭、茶园、樟榔坪、马坪、长丰、文家坪、秀峰桥、八角庙、沙地、杜家村。
贺家坪镇,镇*驻贺家坪,人口29624人,面积345.2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贺家坪、渔泉溪、堡镇、紫台、中岭、白咸池、龙王冲、蔡家湾、七里坪。
高家堰镇,镇*驻州府口,人口21760人,面积210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高家堰、魏家洲、木桥溪、界岭、流溪、向日岭、古城、彭家河、佑溪、金盆、青岩。
大堰乡,乡*驻大堰,人口37047人,面积237.2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大堰、三洞水、晓麻溪、松元坪、居溪、边家坪、桂花园、蔡家坪、赵家堰、石滚埫、钟家湾、清水堰、九柳坪、邓家冲、千丈坑。
鸭子口乡,乡*驻杨家槽,人口24075人,面积220.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厚浪沱、鸭子口、刘坪、天柱山、楠木坪、杨溪、古坪、马连坪、静安、巴山。
火烧坪乡,乡*驻火烧坪,人口8005人,面积105平方千米。辖3个村委会:青树包、黍子岭、溜沙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