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科普小知识2021-07-05 11:24:26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

1、简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态环境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现名。生态环境中心1999年首批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11年首批列入中科院“创新2020”和“一三五”发展规划择优支持研究所,2015年获批建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科教融合卓越中心”。

生态环境中心以“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战略主题,充分发挥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三大学科的综合优势,将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研究前沿与国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不断突破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贡献,将生态环境中心建设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综合性研究机构。

2、历史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前身系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72年斯德哥尔摩全球环境会议后,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环境问题开始纳入*日程。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原化学所二部的基础上,成立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环境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建所初期,得到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996年5月经协商决定,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重领导。

环境化学研究所的初期建址在北京市郊区怀柔县北部山区雁栖湖畔,1977年整体移址北京清华东路肖庄,1988年1月开始移往现址。

3、科研成就

2017年,生态环境中心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以“率先行动”为统领,扎实推进“一三五”规划实施,在科研项目争取、成果产出、队伍建设、合作交流、创新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取得新进展。新成立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材料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人获得何梁何利奖;“B类先导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通过结题验收;”全国生态系统评估“入选中科院率先行动成果展;着力引进培育领军人才,贺泓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实验室

生态环境中心共有12个实验室,其中有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科学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环境纳米材料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中心等7个实验室。设有文献信息中心、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环境评价部和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等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饮用水安全“等3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二恶英实验室为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为计量认证实验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示范实验室落户生态环境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依托生态环境中心。生态环境中心与南澳大利亚水务公司共建国际水科学技术中心、与挪威共建中-挪环境综合研究中心、与横滨国立大学联合共建亚洲国际生态环境安全管理中国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共建中环水务-生态环境中心联合研发基地、与盐城共建先进环保技术研究院。生态环境中心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残留试验认证单位之一。

5、人才队伍

截至2017年底,生态环境中心共有在职职工479人。其中科技人员460人(含科技支撑人员7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人员106人、副高级人员119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千人计划“6人。

生态环境中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1980年)、博士学位(1986年)授予权单位之一,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具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等6个专业博士学位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等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型硕士学位点。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流动站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截止2017年底,共有在学研究生811人,其中硕士生310人、博士生501人;在站博士后206人。

6、科研项目

2017年,生态环境中心共有在研项目(课题)566项(新增190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3项,承担课题6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课题)13项(新增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3项,行业公益性专项课题5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新增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课题1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新增1项)、重点项目23项(新增2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7项、创新研究群体1项、重大研究计划6项(新增6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9项(新增4项)、面上项目201项(新增40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B类专项2项,院STS项目9项(新增3项),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新增1项)、院科研装备项目1项、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8项(新增1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5项(新增1项);与地方*合作项目14项。参加了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

2017年,”饮用水中天然源风险物质的识别、转化与调控机制“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功能性吸附微界面构造及深度净水技术“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工业集聚区污水深度净化新型技术“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与控制技术“和”三峡库区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技术与应用“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痕量环境污染物的筛查与溯源新方法“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基于电化学还原辅助的生物吸附一体化反应器及含六价铬废水的处理方法“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傅伯杰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贺泓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产业创新奖“。

2017年,生态环境中心主持的一批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针对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发展了纳米颗粒物溯源新技术,开辟了发现新型污染物的研究方向,提出DNA修复新模型,在表观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并揭示了卤代醌介导的DNA损伤及DNA表观修饰的新型*基机制;针对水质安全保障中的多个科学问题,从源-迁移-汇的角度开展了深入研究以及工程应用,揭示了氧化-吸附除砷和络合-凝聚除氟新机制,开发了高效去除新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工程应用,揭示了环境中多重抗药性细菌高发的重要机制,提出了阻断抗药基因传播的多级屏障计数原理,突破了微污染水源生态修复的原理和方法,并形成工程应用群;围绕全国和区域生态系统状况、变化及效应开展研究,揭示了全国生态系统十年(2000-2010年)变化特征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并应用于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生态转移支付范围确定与调整,揭示了典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演变机理及效应,提出了水-土-食品-健康-环境协调联动的调控机制和对策;开展了大气灰霾成因研究,发现二次大气颗粒物形成新机制并建立PM2.5溯源和成因研究新方法,研制了新型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并实现规模化应用,研制出系列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建设完成了农村环境研究站无人机大气立体监测系统。

2017年,生态环境中心(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4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1篇;申请专利132件,其中发明专利121件;获专利授权58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获软件着作权9件。

2017年,生态环境中心对外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规模再攀新高,累计派出科研骨干前往50个国家(地区)参加国际交流活动460人次;接待外国专家学者407人次。在境内外主办、承办”第十二届国际生态学大会“、”第十四届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国际研讨会“、”第十五届世界厌氧大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水质安全保障技术与管理研讨会暨深港珠澳供水界学术交流会“、”第七期发展中国家水与卫生技术培训班“(长期、短期)等自主品牌系列会议(培训)及各类双、多边专题研讨会15场。2017年,生态环境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紧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与环境重大民生需求,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科教援助,促成签署”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实施协议,与德黑兰大学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柬埔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中伊水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在伊朗德黑兰大学成立。

2017年,生态环境中心主持编写的《京津冀散煤治理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用,并获国家*批示;《关于改善*天池水质及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被《中国科学院专报信息》采用,上报中办和国办,并获国家*批示;生态环境中心与内蒙古乌海市人民*签订共建内蒙古工业废水技术研究中心;与中铁高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土壤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平台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技术联合研发,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变,为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生态环境中心是中国生态学学会、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负责编辑出版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SCI和EI收录)、《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报》、EcosystemHealthandSustainability等8种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刊物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Asianoffice、国际水协会IWABeijingoffice、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Beijingoffice设在生态环境中心。生态环境中心科学家分别担任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副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国际科联科学计划和评估委员会、全球气候变化适应网络亚太区域科学委员会委员等重要学术组织职务;担任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Science姐妹刊ScienceAdvances副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