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埃德加·斯诺

科普小知识2022-01-05 11:43:26
...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1926年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1928年来到中国。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赴前线采访,写下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特别是他撰写了轰动世界舆论的《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党派色彩,通过亲自采访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信任。抗战期间,斯诺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把中国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组织、发起、宣传“工合”运动,支持中国的战时经济;如实报道中国抗战实况;开展大量的国际宣传,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他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以自己的行动,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1、人物介绍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1972)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

他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在堪萨斯城的《星报》和纽婚的《太阳报》崭露头角。后来他在开往外洋的货船上当了海员,历游中美洲,最后到了夏威夷,仍然为美国一些报纸供稿。1928年,在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的时候,他来到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后兼任《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

1930年后,他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以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他在中国西南各省作长时间的旅行,徒步云南省西部,到达缅甸和印度,访问了甘地和其他印度革命领袖。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斯诺正在上海,目睹了1932年的淞沪抗战和1933年的热河抗战。以后他到北平的燕京大学供职,同时学习中国语文。在这一时期,他认识了美国著名的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并结识了鲁迅、宋庆龄等一批*进步人士,产生了冒险进入苏区采访中国红军的想法……关于斯诺这个人,他的第一任夫人,也是《续西行曼记》的作者威尔斯说:“他个子很高,很潇洒,有一双明亮的棕色眼睛和长长的睫毛,他行为自在,从不激动,不发脾气,他什么都那么从容不迫地干。他喜欢中国。”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斯诺出版了十多部有关中国的书,其中几部非常重要,他毕生致力中美友好,成为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并在新中国建立后几次来华访问。1970年10月,*同斯诺进行重要谈话,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问中国。斯诺因患癌症,于1972年2月15日在他瑞士埃辛斯村日内瓦湖畔的家中去世,终年66岁。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2、人物成就

策划“一二·九”运动

当时斯诺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经常邀请包括爱波斯坦在内的外国记者、进步学生到家中聚会。

1928年,年轻的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本打算只在中国呆6个星期,却没想到一留就是13年。

1935年10月至1937年11月,斯诺曾租住在北京盔甲厂胡同一处四合院内。这里就曾酝酿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根据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华的介绍,斯诺曾经说过,“一二·九”运动是在他家的小客厅里策划的。

一二·九运动前夕,进步学生们在斯诺家里商量了游行活动的具体步骤,并把游行的路线、集合地点都告知了斯诺夫妇。斯诺把学生运动写成通讯稿在国外刊出,还通知了在中国的外国记者前往采访。

孙华介绍,当时伦敦的《每日先驱报》,纽约的《太阳报》都发了“一二·九”运动的消息。后来斯诺慢慢知道了这些学生都是地下党,这也促使了他特别想到陕北去看看,到苏区去看看,看看真正的*是个什么样子。

第一个到苏区采访的西方记者


1936年,斯诺(右)在陕北采访途中

1936年,在宋庆龄的联系与帮助下,斯诺前往陕北苏区访问,成为第一个到苏区采访的西方记者。

到达苏区后,斯诺从7月份一直到9月份,很密集地和*做了几次谈话,其中很重要的谈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的问题、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谈到了中国*的外交思想。

陕北苏区军民热烈欢迎这位登门造访的美国朋友,赠送给他一套灰色红军军装。斯诺穿着这套军装进行了四个月的采访,拍摄了三十卷照片,其中*头戴红星八角帽的《*在陕北》成为传世之作。

《西行漫记》

1936年6月到10月,经宋庆龄介绍,在*地下组织的帮助下,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并采访了*、*、徐海东、左权、聂荣臻、程子华等红军*,成为第一个采访边区的西方记者。同年7月,斯诺编译的中国现代作家短篇小说选集《活的中国》(LivingChina)在英国出版。11月14日、21日《密勒氏评论报》首先发表了他的采访文章:《与*领袖*的会见》和由他拍摄的*头戴有红五角星的八角军帽的照片(后来成为经典)。

1937年1月、2月间,上海的英文报纸《大美晚报》、北京的英文刊物《*》以及英美的一些报纸也相继发表了斯诺的陕北报道。其中美国的《生活》杂志发表了他在陕北苏区拍摄的70余幅照片,美国的《亚洲》杂志发表了他采写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等。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7月,斯诺在北京写成30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同年10月该书在英国伦敦出版。1938年1月,美国兰登书屋再次出版该书,2月,中译本在做了少量增删后改名为《西行漫记》在上海出版。引起极大轰动,成为畅销一时的书。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西行漫记》,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3、中国情结

两次访问延安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联系与帮助下,斯诺与在上海行医的马海德医生冒着生命危险,经西安前往陕北苏区访问。在延安,他和*做了深入的长谈。*对斯诺说,中日早晚要打一仗并且将是持久的,他还向斯诺介绍了打持久战的各项方针。1939年,斯诺又一次来到延安,同*进行了谈话,并详细调查了根据地的政权组织等各方面情况,向全世界作了报道。1941年,他对皖南事变作了如实的报道,受到*反动派的打击,*离开中国。

向往北大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先生在美国遭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行动不*。1959年,举家移居瑞士日内瓦,但他仍然关注中国*革命和建设。1960年6月,他终于来到北京,见到了*等*。他来到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北大搬到了未名湖畔原燕京大学的校址),会见了师生和当年友人,访问进行了5个月。1963年出版的《大洋彼岸》一书中指出:“从前最重要的是国立北京大学,在那里,培养了*最重要的创造者,到如今,北大还是雄心勃勃的艺术和科学系学生以及毕业的研究人员向往的地方”。

重返燕园

1964年,斯诺再次访问中国,重返燕园。

1970年秋天,斯诺和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又一起来到中国,并于10月1日在*城楼上和*亲切交谈,*高度评价他:“我没有变,你也没有变”。随后,斯诺发表了《我同*谈了话》、《*的谈话》等文章。在京期间,他和夫人又重返燕园。洛伊斯后来回忆说:“我们在一个略为发灰的浅红色的亭子(指慈济寺山门)边停了下来,眼光穿过它的拱顶,凝视阳光下碧波荡漾的一片湖面。在我们身后,拾几步石阶向上的那块稍为高起的地方,有一片蔓草丛生的空地,四周松树围绕,遮住了我们的视线……”


斯诺与*

三次访问

1941年,斯诺回到美国后,仍然向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他说:“我依然赞成中国的事业,从根本上说,真理、公正和正义属于中国人民的事业,我赞成任何有助于中国人民自己帮助自己的措施,因为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才能使他们自己解救自己。”

*成立后,斯诺对中国进行了三次长期访问。这在美国*对新生的中国实行孤立政策和武装支持*蒋介石的年代里,对一名美国人来说,真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事。1960年,斯诺访问北京,他意识到中国*希望他的到来,可能有助于建立起一座中美两国的友谊桥梁,他表示:“前途是艰险的,但桥梁能够架起,而且最后必将架起。”

解冻关系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出乎意外的被邀请访问北京,中美关系解冻,美国《生活》杂志抓住时机发表了斯诺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斯诺透露了中国**曾告诉他的话:如果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无论是以旅游者的身份还是以总统的身份都会受到欢迎。这篇文章是斯诺的最后一篇“独家内幕新闻”。就在尼克松开始前往北京的同一个星期,斯诺死于癌症。

因病逝世  

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因患癌症病逝。病重期间,斯诺留下遗嘱:“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遵照斯诺的遗嘱,经中国*同意,1973年10月19日,斯诺一部分骨灰的安葬仪式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举行。墓基座为长方形未经雕磨的青色岩石,上边横卧汉白玉墓碑一方,临时用黑色胶纸贴着楷书:“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碑前放着*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献给埃德加·斯诺先生”,宋庆龄、朱德、*也送了花圈,***、李富春、郭沫若、邓颖超、廖承志、康克清以及北大师生代表参加了安葬仪式。洛伊斯携女儿茜安·斯诺出席仪式,她感谢中国*和人民,说:“我丈夫在他遗言中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并表示了他生前一部分身心常在中国,希望死后也将他的一部分遗体安放在新中国的古老的土地下,安放在中国的新人中间,在这里,对人类的尊重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这里,世界的希望发射着新的光芒。”

安葬骨灰

斯诺的另外一部分骨灰安葬在美国赫德森河畔一位朋友家的花园中。

1977年12月13日,叶剑英同志为斯诺墓亲笔题写了碑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后被馏金镌刻在墓碑之上。

1982年2月,北京大学在办公楼举行了斯诺逝世10周年纪念会,廖承志、黄华等同志会见了斯诺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并一同到湖畔扫墓。

4、主要作品记》

《远东前线》,1933年9月在美出版。

《活的中国》(LivingChina),1936年,中国现代短篇小说英文译作,收录了鲁迅、柔石、郭沫若、茅盾、巴金等15位左翼作家的作品及斯诺撰写的《鲁迅评传》等。

《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RedStarOverChina),1937年10月首版于伦敦戈兰茨公司,两个月内再版4次,发行十几万册。1938年1月美国兰登书屋在美出版该书。同年2月,上海地下党翻译出版了该书,为了便于在国统区和沦陷区发行,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内容做了部分修改。

《红区内幕》,即《续西行漫记》,海伦著。


《西行漫记》

《为亚洲而战》(TheBattleforChina),1941年,采访报道合集整理而成。

《苏联力量的格局》,1945年。

《斯大林需要和平》,1947年。

《复始之旅》,1959年。

《今日红色中国》,1962年。

《大河彼岸》(TheOtherSideoftheRiver),1962年出版,称颂*。

5、人物评价


斯诺

斯诺具有传奇的人生,卓越的文学及新闻成就,以及他在中美交流史上所扮演过重要角色。

他是近代最早报道中国革命的记者之一。他作为到陕北苏区采访的第一位外国人,用他的实际行动和《西行漫记》等作品的独特视角,极大地鼓舞和支持了中国革命。他以记者的实证精神,客观如实地报道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抗日政策主张,给了世界一个了解中国革命的窗口,对中美之间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他极力促成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七十多年前,埃德加·斯诺向世界报道了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他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外国人能够更理解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政治制度的中国。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斯诺,也是要延续国际友人的精神,让更多国家的人民了解今天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同志曾经说过:“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6、家庭情况

斯诺先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是海伦·斯诺,两人于1932年结婚,1949年5月分手,两人之间没有子女,之后海伦一直沿用斯诺的姓氏(海伦·福斯特·斯诺)并住在斯诺购置的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麦迪逊镇一栋建于1752年的农舍里,而且没有再婚。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她于1972年末和1978年两次再访中国。80年代两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海伦“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证书和证章。1997年1月,海伦去世。

斯诺与海伦离婚后,与美国女演员洛伊斯·惠勒结婚,婚后生有一对儿女克里斯托弗和茜安·斯诺。

7、人物纪念

埃德加·斯诺墓


斯诺墓

埃德加·斯诺墓在海淀区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坐落在原花神庙遗址上。墓碑为一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叶剑英题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下注英文。

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

2015年10月19日,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共同在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埃德加·斯诺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北大校园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李强、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马灿荣、来自斯诺家乡美国密苏里大学副教务长KevinTruman、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主席何南盻(NancyHill)、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乔玢等在大会发言,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龚文庠教授做了主题演讲。原**对外联络部部长朱良、原政治局委员黄华副总理的夫人何理良、原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冯淬以及来自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和国际友人、学者、外交官、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出席纪念大会。大会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孙华主持。会后,与会人员向斯诺墓敬献了花篮。

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

1993年3月4日,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成立,开始系统地组织研究和介绍斯诺及其他国际友人的研讨会、纪念会;发表和出版研究国际友人的论文和著作;开展同美国和其他国家有关机构、团体及人士的友好往来与交流活动。近年来中心成功主办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海伦·斯诺诞辰一百周年国际研讨会、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暨《红星照耀中国》发表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埃德加·斯诺逝世四十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并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斯诺纪念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两年一度的斯诺国际研讨会。这是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创办,在美国和中国轮流举行,其中在中国举行的8届斯诺国际研讨会都是由北京大学承办。

上一篇:谷丽萍

下一篇:迈克·华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