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海伦·托马斯

科普小知识2022-05-26 12:13:45
...

海伦·托马斯,是白宫记者团资格最老的成员,她从1961年开始担任美联社驻白宫记者起,一共向10任美国总统提过问,而且以问题尖锐著称。这位美国新闻界的大姐大保持着美国新闻史上很多项纪录。她是美国国家新闻协会的第一个女官员,白宫记者协会第一个女会员和第一任女会长,美国名流俱乐部第一个女会员,1972年作为惟一的女记者还随尼克松总统访问过中国。2013年7月20日早晨在华盛顿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中文名:海伦·托马斯

外文名:HelenThomas

出生日期:1920年

逝世日期:2013年7月20日

出生地:美国肯塔基州温彻斯特

职业:记者

毕业院校:韦恩州立大学

主要成就:白宫记者团资格最老的成员

1、人物经历


海伦·托马斯

海伦·托马斯1920年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1920年,海伦·托马斯出生在肯塔基州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父母居住在温彻斯特,是不识英文的黎巴嫩移民。是9个孩子中的老八。虽然父母都大字不识,小海伦却对文字有特殊的感情。她11岁时就宣布,长大后要当记者。

海伦·托马斯成长于底特律,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英文学系,并且于1942年获得学士学位。23岁的她毕业以后,借口探望堂姐留在了政治中心华盛顿。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盛顿每日新闻》报社打杂。后来海伦通过努力总算当上一名记者,但她还没来得及庆祝,就赶上《华盛顿每日新闻》裁员——海伦被解雇了。

1943年,海伦加入美联社。

1956年,海伦成为合众社报道联邦机构的记者。

1961年,肯尼迪当选总统后,40岁的她成为白宫记者团的第一个女记者,10年后,她成为首席记者,后来又成了记者团的团长

于1974年成为合众社驻白宫记者站站长。

2000年,她从合众社辞职,成为赫斯特报业集团的一名专栏作家。

2010年,她因“犹太定居者应该滚出巴勒斯坦",回到波兰、德国、美国和其他地方”的言论*辞职。

2013年7月20日早晨在华盛顿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2、记者生涯


海伦·托马斯

质问总统

海伦·托马斯质问了10任美国总统,从肯尼迪到小布什。

40多年来,美国人总能从总统记者招待会的现场直播中,看到她从前排站起来,盯着总统的眼睛发问。当这个女人走近时,总统们就会发抖。事实上,从2000年小布什上台时,海伦·托马斯已经结束了她的白宫记者生涯,而成了赫斯特报系的专栏作家。她在2002年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毫不留情地把小布什形容为“皇帝总统”。她也从不讳言“小布什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总统”,并把他称为“谎言家”。

尽管海伦依旧参加总统的记者招待会,但她已被排除在提问名单之外。直到美国当地时间2006年3月21日,这位以拷问总统闻名的老牌记者,终于第一次得到了向现任总统发问的机会。“我的问题是,你为什么那么想开战?从你踏进白宫的那刻开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你说过不是因为石油,也不是因为以色列或其他,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海伦·托马斯单刀直入问道。“……我并不想开战,想当然地认定我想开战,恰恰是错误的,海伦——”小布什回应。海伦打断了总统的话:“所有的一切——”。总统赶紧插话:“打断一下,打断一下,没有总统想要战争……(大段的解释)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在伊拉克——请让我说完——”“他们并没有对你和我们国家干什么呀。”海伦反驳。“对不起,请让我说完,让我说完。他们干了!(阿富汗)塔利班为基地组织提供安全避难所,基地组织就是在那儿接受训练——”。“可我说的是伊拉克——”海伦又一次不客气地打断了总统。这个女人就是这样在白宫新闻发布厅里向一届又一届美国总统发难。“不用怀疑,40多年来,当这个女人走近时,总统们就会发抖。她有刀子似的舌头和利剑般的智慧。”《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新闻界第一夫人”。海伦·托马斯

在海伦·托马斯看来,向总统发问是她作为记者应有的权利。在自传《白宫前沿》中,她写道:“只有在*制度下,记者才被允许质问他们的*。因为我们没有英国式的议会制度,督促*官员向人民负责,解释他们的所作所为和政策,这份职责落到了记者肩头。”在她的新书《*的看门狗?》中,她写道,“多年来,我总有机会质问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公仆——美国总统。我承认,对这个职位我抱有敬畏,可并不是对占据这一职位的那个人”,因为,“我们的职责不是去敬仰一个*多么德高望重,而是不时地把他们搁到聚光灯下,看看他们是否有负民众信赖。”

玩转白宫


海伦·托马斯

1972年,白宫记者结缘中国。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问中国时,托马斯是随行记者中惟一的女性。

在白宫畅通无阻的托马斯,在中国却体会了真正的严格。当时的中方警卫人员回忆,访问过程中,尼克松兴致勃勃地登上高高的长城烽火台,意犹未尽的尼克松即兴对记者们讲了一番话。他联系中美两国关系,说了一些含有政治寓意的话。尼克松刚讲完,这群记者们就推选托马斯代表大家以最快速度发出这篇报道。她随即请求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的陪同人员,想办法找到一部电话,以便把报道转发出去。可是当时的八达岭游览区内,什么通讯设施也没有。托马斯有点着急。外交部的陪同人员又立即带她驱车赶往定陵,找到了十三陵管理处的负责人。在负责人那里,他们发现一部电话,可这部电话被安全保卫人员牢牢地看管起来了。陪同人员和托马斯拉着十三陵的负责人,一同走向有电话的房间。他们刚一靠近,就被一名便衣警卫拦住,说这部电话只能由安全警卫部门使用,别人一概不许使用。外交部的陪同人员向警卫说明情况,海伦·托马斯一再强调这篇报道如何重要,只需短短的通话就能解决问题。但那名警卫坚决不答应,说这是死命令。托马斯见交涉不成,越来越着急。恰好这时,他们在附近碰到了安全领导小组的负责人之一杨德中。外交部的陪同感到有“救星”了,即向他报告了情况。杨德中表示可以帮忙,亲自找那名警卫说情。孰料他说话并没起作用,因为他身着便衣。命令是警卫的直接上级下达的,即使是上级的上级,不认识也丝毫没有通融余地。眼看着电话就是不让打,托马斯真的急了,冲着外交部的陪同嚷嚷起来。陪同不能以急对急,只得劝她再耐心等等。又过了一会儿,警卫的直接上级来了。经过说明,他同意托马斯使用那部电话。尼克松在长城谈话的报道终于发出了。托马斯长期的工作为她赢来了很多荣誉。

克林顿1998年以她的名义设立“海伦·托马斯终身成就奖”,并在那年把第一届成就奖颁予她。她致辞时说:“人们只会凭你的最新一篇报道来评价你。”

2010年8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四日意外现身白宫西侧新闻发布厅,与传奇记者海伦·托马斯同庆生日。

奥巴马当日迎来四十八岁生日,而海伦八月五日即年届八十九。奥巴马端着一碟布丁蛋糕,领着发布厅里的记者们唱起“生日快乐”歌。海伦在歌声中许了生日愿望,并吹灭了插在蛋糕上的蜡烛。

奥巴马透露,海伦的生日愿望是世界和平、无歧视,以及美国医疗改革获得成功。

海伦的愿望正合总统心意。奥巴马频频在各地演讲,希望*推行的医疗改革计划能够获得民众支持。

答辩记者


海伦·托马斯

叙利亚(黎巴嫩)移民托马斯家9个孩子中的老七,海伦·托马斯在22岁大学毕业后决定,除了这个国家的政治心脏华盛顿外,哪儿都不去。她借口探望堂姐留在了华盛顿。19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40岁的海伦调入合众社白宫记者站,开始了她一生的事业——白宫报道。此前,白宫女记者不允许参加白宫的记者招待会。一次,海伦向肯尼迪*:“如果我们不能参加,你也不应该参加。”肯尼迪表示同意。女记者们从此闯进了男记者的领地。肯尼迪总统说,海伦会是个“好姑娘”,“如果她扔掉手里的笔和采访本的话”。许多年里,海伦总是第一个或第二个向总统发问的白宫记者。1975年,她被推选为白宫记者团团长。如果没有“胖子”普莱斯,也许就不会有被朋友们开玩笑称为“总统折磨者”的海伦·托马斯。

1896年,《华盛顿星报》这位记者被他的编辑安排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往白宫,挖掘新闻。编辑明知当时的总统克里夫兰非常讨厌记者,想借此排挤掉“胖子”。“胖子”当然采访不到总统,但他老是守在白宫外,询问每一个从白宫中走出来、与总统交谈过的人士,藉此竟然搞到许多独家内幕新闻。到了1900年,大批记者被派往白宫的门口或周围街道上游荡,总统麦金利便任命一名助手每天向这些记者发布一次新闻简报。等到西奥多·罗斯福就任总统时,一个阴雨的日子,他看到一群记者像落汤鸡一样挤在白宫外的树下,便请他们到白宫避雨。从此,记者们就再也请不出去了。

西奥多·罗斯福将他书房隔壁的一间休息室划作记者室,奥巴马庆祝海伦89岁生日

不久国会拨款在白宫修建了记者办公室。正是在这间办公室,海伦·托马斯开始了她的白宫报道生涯。“我驻守白宫报道白宫的时间比任何一个记者都长。”海伦说。“只有当他面对新闻媒体,总统才不得不对民众作出解释,没有其他公开场合可以就当天的议题向总统发难。”每次当她第一个站起来提问时,总会看到总统们不同的肢体语言:“卡特的畏缩”、“里根的低头”以及老布什的“哦不!不要海伦!”站到白宫新闻发布厅的讲台上时,肯尼迪可能已经让助手们“事先帮他预测好了90%的记者提问”;尼克松已经浏览过各种文件摘要,“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卡特手边也许已经备好了所有的事实和数据;里根则可能“紧张得像参加论文答辩一样”,即使在戴维营休假也不忘“临阵磨枪”。每次参加黄金时间现场直播的记者招待会,这位白宫记者团团长就戴上两只手表,以便把时间准确地控制在30分钟。时间一到,她就站起来说:“谢谢你,总统先生。”一次,里根在记者招待会上遭遇到尖锐问题的“轰炸”,闪烁其词地应对了25分钟后,汗津津地扫了一眼海伦,眼神似乎在问:“可以结束了吗?”海伦对了对表,然后摇摇头。“短短5分钟里,总统竟然受制于我。”海伦说。“白宫新闻发布厅有时也会像法庭”。比如水门事件中的尼克松;伊朗人质危机中的卡特;“伊朗门”中的里根;还有性丑闻中的克林顿。“就像一个证人同时被来自60个不友善的检察官的质问狂轰滥炸”。白宫新闻发言人马林·菲兹沃特曾说:“没有人了解每天要面对记者回答世界上各种问题的那种恐怖。”

3、成功之路


海伦·托马斯

作为一名通讯社记者和报纸专栏作家,海伦曾参加过十位美国总统的新闻发布会,并以尖锐的提问著称。奥巴马总统在一份声明中称:“海伦是一名真正的先锋。她参加了自肯尼迪总统以来历任总统的新闻发布会,一直让美国总统们疲于应对。”

海伦·托马斯认为权力会试图管理新闻,但它们并不总能成功。“我根本不信会有一个*不想管理、掌控,或说策划新闻。白宫总是想把总统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再自然不过,任何一个*都希望记者把它发布的新闻当做福音,不加任何质疑。”不过,“*可以宣传它的海伦·托马斯

立场,而记者的职责是发掘真相。”在新书中,海伦写道。白宫有时会用取消某些优待权来要挟记者,比如取消记者乘坐总统专机随总统出行的权利。有时白宫还会向记者的老板或上司告状。不过优秀的老板或上司一般非常礼貌地听完,然后核对事实,如果记者没有出错,便会站在记者一边。

林登·约翰逊总统经常会让他的新闻发言人,打电话到报社抱怨他不喜欢的报道,因为“至少可以让这些杂种知道我对他们的看法”。海伦也记不清多少次听到这位总统抱怨:“你们都有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的权利),好像它是对付总统的专用武器似的。”也有时,白宫只向记者告知部分事实,或者故意泄漏一些利好消息,要么干脆不准职员向媒体透露一点消息。当然,白宫还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召开或不召开新闻发布会。约翰逊在黄金时段的新闻发布会上一般只宣布好消息,“埋葬”坏消息。

海伦报道过的每一位总统都曾试图“管理新闻”:肯尼迪曾故意制造“好新闻”;约翰逊对写了尖锐报道的记者采取冷落态度;而尼克松*甚至会偷听那些“刺儿头”记者的电话;至于里根,一个非常著名的姿势,就是用手拢住耳朵,假装听不见记者提问;老布什在海湾战争中,要求有关战争的报道都要经五角大楼过滤。“权力会试图管理新闻,但它们并不总能成功。”海伦在新书中写道。因为,总有人会“泄漏消息”。事实上,她报道过的每一位总统,都或多或少地被爆出的丑闻所纠缠。海伦认为,“水门事件可能是最好的明证,说明记者们的反新闻管理是有效的。”《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持续不断的揭露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

4、个人宗旨


海伦·托马斯

海伦·托马斯的个人宗旨是让人民了解事实,国家就会安全。海伦·托马斯

在海伦看来,上述所有总统中,小布什*对新闻的管理无疑是最严厉的。这位总统与她报道过的其他8位总统最大的不同是,“将新闻管理变成了彻底的*宣传”。她批评小布什的新闻发言人,简直就是“只知鹦鹉学舌的机器人”。“即使明知是胡说八道,也不敢有一丝偏离”,总是照本宣科,无论记者提什么问题,他“永远在同一页讲稿上打转”。这位86岁的老记者,凭着她60多年的从业经验,在书中大声质问:“没有畏惧、不带好恶去寻找真相,美国的新闻人已经忘了吗?”最后,她引用林肯的名言:“让人民了解事实,国家就会安全。”

作为美国最知名的新闻记者之一,身材矮小、眼睛黑亮、嗓音沙哑的海伦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总统新闻发布会,并坐在前排,总是第一个或第二个发问。她抛出的问题经常让美国总统焦虑不安。她曾问尼克松,结束越南战争的神秘计划是什么?她也曾追问里根,美国有何权力于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当老布什在苏联解体后宣布美国国防预算不变后,她立即问道:“谁是我们的敌人?”海伦在批评奥巴马*时也没有丝毫犹豫,即便奥巴马在2009年8月4日与她共度生日。她也对媒体说,即便是尼克松,也没像奥巴马这样试图控制媒体。海伦曾说:“我们是这社会上唯一可以定期考问总统并让其担负职责的机构。否则,他就与国王无异。”

5、隐退生活


海伦·托马斯

高功隐退

海伦·托马斯“我怀念那个时代。”这位老人说。那时,记者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总统及其家人,与总统和白宫官员展开真正的交谈。记者们会被约翰逊总统邀请到白宫楼上的家庭生活区共进午餐,或者与他一起到牧场骑马。海伦可以一边被蚊虫叮咬,一边观看卡特总统与记者们打垒球。记者海伦·托马斯

们还能在白宫碰到肯尼迪3岁的女儿卡萝琳,问她:“你爸爸在哪儿?”卡萝琳回答:“他正光着脚丫在楼上发呆。”“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如此接近一位活生生的总统,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海伦写道。

她跟以前的白宫记者们说起来,大家都感叹,再也回不到从前的那些岁月了:杜鲁门总统在晨曦中散步,一群记者和摄影师如影随行。总统和第一夫人们,“并非心甘情愿地忍受”这群被肯尼迪称为“轰轰作响的兽群”的记者团,但最终都不得不习惯他们的“贴身监视”,并对他们“容忍有加”。不像“总统越来越难以接近”,尤其是“911”之后,记者们常常被用绳子远远地拦着。“再也没有像原先那样追着总统跑,把一个个问题扔过去”的情景了。海伦曾向那些总统扔过去的无数尖锐问题,“几乎都得到了总统们的谅解”。

在1995年,“新闻界第一夫人”75岁生日这天,当政的克林顿总统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为时15分钟的独家专访。克林顿亲自捧起生日蛋糕,让这位拷问过他无数次的女记者吹生日蜡烛。海伦吹了两口气,克林顿帮她吹了第三口气,合力把蜡烛吹灭。这位总统还举起海伦的录音机,对准她,开玩笑地对她进行了反采访:“托马斯小姐,这么多年来,你听着这么多位总统闪烁其词,语焉不详……你是怎么忍下来的?”白宫里另一次“反串”记者角色的是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当51岁的海伦终于摘下“嫁给工作的女人”这一外号,与65岁的美联社驻白宫记者道格·康奈尔订婚后,帕特抢先向记者团宣布了这一消息。第一夫人笑得合不拢嘴,说:“我终于抢在海伦之前发布了独家新闻。”1998年,白宫记者团设立了海伦·托马斯终身成就奖,海伦成了第一位获奖者。

2000年5月,海伦从合众国际社辞职,结束了40年的白宫记者生涯。海伦蓦然感到了惆怅:伙同其他白宫记者对站在讲台上的人“群起而攻之”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这些记者,再也不是以前那帮记者了。

宣布退休

2010年6月7日美国最资深白宫记者海伦·托马斯宣布退休,并立即生效。

89岁的海伦·托马斯从1960年开始担任美联社驻白宫记者,一共向10任美国总统提过问,而且以问题尖锐著称。尽管高龄,但她一直坚持出席每日白宫记者吹风会。

海伦·托马斯曾就中东局势发表了犹太人“应从巴勒斯坦滚出去”的言论,并因此引起争议。在此背景下,年近90的海伦·托马斯宣布退休。

高龄辞世

2013年7月20日,曾经报道美国总统新闻消息将近50年的前驻白宫记者海伦・托马斯20日早晨在华盛顿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6、人物轶事


海伦·托马斯

“折磨”美国总统的女人

作为女性新闻工作者,她以过人的执着、勇气、正直和激情赢得了尊崇,也招致了毁谤。

2013年7月19日早晨,海伦·托马斯在她位于华盛顿的家中辞世,这一天距她93岁生日只有16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发表声明,称赞海伦·托马斯为多少代女性记者打开了机遇之门,打破了阻挡在她们面前的障碍,同时让包括他在内的多位美国总统均不敢懈怠。

海伦不凡的一生已成为一座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她是白宫第一位来自通讯社的首席女记者,是曾禁止女性加入的美国全国记者协会第一位女官员。作为女性新闻工作者,海伦以过人的执着、勇气、正直和激情诠释了职业良知。她赢得了尊重甚至崇拜,也招致了愤怒与毁谤。人们对于她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几无争议:在超过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她曾当面向从肯尼迪到奥巴马在内的所有十位美国总统直率发问。

打破禁区屡创第一

海伦1920年8月4日生于肯塔基州的温切斯特,成长于底特律,在家中9个孩子中排行第七。她的父亲乔治·托马斯是个文盲,但一直鼓励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1942年,海伦从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便到华盛顿寻找工作。她曾找了一个服务员工作,但没干多久。“我不大会笑,”多年后她回忆说。

此后,海伦在《华盛顿每日新闻报》做文书工作,职责不过是为编辑取咖啡和炸面包圈。不久后的1943年,她开始为合众社广播频道撰写新闻。

当时女性记者多为撰写社会新闻和家居事务,而报道战争、政治、犯罪等“硬新闻”的人多为男性。海伦打破了这一成见,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她已开始在美国联邦*部门进行采访报道。她全程报道了肯尼迪竞选总统。肯尼迪当选后,她成为合众国际社常驻白宫记者,白宫吹风室内从此出现了第一位女性,而此前女记者不允许参加白宫的记者招待会。此后,海伦创造了第一位白宫记者团团长等多个“第一”。1972年,当尼克松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时,她是随行记者中惟一的女性文字记者。1998年,白宫记者团以海伦的名字设立了海伦·托马斯终身成就奖,海伦成为第一位获奖者。

2000年5月16日,海伦从合众国际社辞职。两周之后,她被《赫斯特报》雇用,撰写每周两次的专栏文章。

尖锐发问毫不留情

不久前,我曾再次来到白宫吹风室。在第一排中间位置的座椅下方,我看到一个灰色金属标志牌,上面标着“海伦·托马斯”。海伦就曾坐在这里在每次总统吹风会时首先提出问题,最后标志性地为吹风会说上一句结束语:“谢谢你,总统先生。”

就是在这里,身材矮小、有着一双黑眼睛的她用低沉的声音向尼克松发问:结束越南战争的秘密计划是什么?她向里根发问:美国有什么权力入侵格林纳达?冷战结束后,当老布什宣布美国军费将保持不变时,她又发问:“那么敌人是谁?”强烈反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她曾说,小布什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为此甚为震怒。海伦曾因此向他书面致歉,小布什虽然接受了道歉,但在3年间没有给她提问机会。然而,一旦小布什给了她提问机会,海伦立即发问:“总统先生,你决定入侵伊拉克导致数以千计的美国人和伊拉克人死亡,为美国人和伊拉克人带来一生的伤痛。所有的开战理由最终都被证明不是真的。你到底为什么想要战争?从你进入白宫的那一刻起,还有你的*、*官员、情报人员等等,你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你曾说原因不是为了石油,不是因为以色列和其他别的原因,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

尖锐的提问,步步紧逼。美国前总统卡特一见到海伦提问就不自在,里根则把头低下,“紧张得像参加论文答辩”。然而,也就是在这里,有着“总统折磨者”之称的海伦赢得了多位总统的特殊对待。1997年8月4日,克林顿总统在海伦77岁生日时为她送来生日蛋糕。2006年8月2日,小布什总统走*来提前祝贺海伦生日快乐。2009年8月4日,奥巴马也在这里向海伦送上蛋糕,祝贺她89岁生日,那一天,也是奥巴马本人48岁生日。

海伦曾说,我尊重总统办公室,但我从来不对我们的公仆抱有崇拜。他们应该告诉我们真相。“9·11”事件后,在“爱国主义”的大旗下,常驻白宫的记者明显不敢提出尖锐问题。海伦曾以专著《*的看门狗》抨击白宫记者团的“没落”。2006年5月,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仍不退却,她反问:你如何界定追问与鲁莽?我不认为有任何所谓鲁莽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中,我们是唯一能够每天向总统提问,并使他对此负责的机构。否则,他将成为国王。

因言获“罪”愤而退休

2010年6月7日,白宫吹风室照例拥挤不堪,但这里的座位却引人注目地空缺着。白宫发言人吉布斯当天的说辞正是针对已经缺席的海伦·托马斯。他激烈批评海伦的言论“令人生厌,应受到严厉斥责”,观点“肯定不代表”大多数美国民众,“当然不代表美国*”。在此之前的5月27日,在白宫为犹太传统月举行活动时,出席这一活动的海伦被一家网站记者问及如何看待以色列逮捕巴勒斯坦人的事件。海伦说,“记住,这些人是被占领土上的人民。那里是他们的土地”,她建议居住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应回到他们在波兰、德国、美国等地的家中。6月7日当天,将近90周岁的海伦正式宣布退休。一生直言的海伦·托马斯最终因言获“罪”,确实耐人寻味。

一生工作勤勉的海伦没有子女。1971年,海伦与比她大14岁、来自竞争对手美联社的白宫记者道格拉斯·康奈尔结婚。1982年,康奈尔过世。

海伦撰写了十多部专著,记述白宫采访经历。1999年,她回忆说,“我喜爱我的工作,能够有一份每天带给我喜悦的工作真是人生幸事。”

7、人物评价

肯尼迪评价海伦称,“如果她扔掉手里的笔和采访本,海伦会是个好姑娘”。

海伦对于新闻职业有着异乎寻常的坚持。她每天早上天亮之前便到办公室工作,多次随总统出访。她是尼克松访华时美国代表团中唯一的女记者。即便是在七八十岁的高龄,她的工作劲头也超过年轻记者。数十年来,报道美国总统的长期经历为她赢得了同行和*官员的尊重和爱戴。

海伦一生还致力于为女性记者获得与男性记者相同的权利而斗争。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她和另外两名女记者一同通过斗争,获得了参加国家记者俱乐部新闻午餐会的权利。到1971年,女性终于获得国家记者俱乐部的会员资格,而海伦也成为该俱乐部首位女性会员,同时也是第一位主要通讯社驻白宫记者站站长、首位白宫记者团女团长。海伦1959年成为美国全国女记者俱乐部主席。1976年被世界年鉴评为“全美25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8、逝世消息

当地时间20日,美国传奇女记者海伦·托马斯因病去世,终年92岁。对于海伦的逝世,现任总统奥巴马和前总统克林顿及其妻子希拉里,都深表哀悼。

上一篇:朱玉

下一篇:索尔兹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