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1-12-04 11:57:44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前身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成立于1996年,2014年更名设立新闻传播学院。1996年招收第一批新闻学专业本科生,2002年增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新闻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起招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学院每年招生规模约190人,其中本科生160余人(含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约30人(含新闻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现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共700余人,历届毕业生近2000人。

1、学院概况

成立与历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前身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成立于1996年,2014年更名设立新闻传播学院。

1996年招收第一批新闻学专业本科生

2002年增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2007年开始招收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2011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起招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学院每年招生规模约190人,其中本科生160余人(含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约30人(含新闻学专业、传播学专业)

2013年1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现学科共建,成立学科共建委员会,人大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教授任学科共建委员会主任。学科共建旨在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发展,探索和推进新闻传播教育的管理创新,促进双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2015年12月学院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

2、教学科研

学院结合新时期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在“视野广阔、专业精深”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下,注重学生四个方面的素质培养:一是树立学生作为未来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二是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业务能力,以及使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多媒体平台进行报道和传播的能力;三是掌握新闻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四是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学习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院积极贯彻落实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工程”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目前拥有北京市级精品课程一项(《新闻采访》),校级精品课程三项(《新闻写作》、《新闻专业英语》和《电视摄像》),北京市级精品教材两部(《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

生源情况

新闻与传播系采取提前录取的方式招生。学生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分数普遍在重点线以上,报考第一志愿的比例较高。

学院学生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综合视野广阔、专业技能娴熟,历年毕业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就业去向既有人民日报、新华社、*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传媒单位,也有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年考取境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毕业生均保持较高比例,主要流向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华威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

3、办学特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自1996年成立以来,经过15年多的发展,逐步摸索出自己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办学特色。

1、独特的信息化环境

学院地处海淀高校区,北倚中关村、海淀图书城,东邻国家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化环境优势。学院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汲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入学伊始,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广泛阅读,打下扎实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同时提倡学好外语及电脑知识,适应21世纪社会对现代型人才的需求。

2、考研的桥梁和跑道

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共识。学院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并且积极创造条件,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帮助学生考研。已有多名毕业生以优秀的成绩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包括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学府。

3、专业实践的重镇

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系另外一个突出的办学特色。学院不仅有独特的信息化环境,还有独特的专业实习环境。凭借毗邻光线娱乐公司、北倚北京电视台、南靠*电视台的地理优势,本系鼓励学生在假期和高年级阶段接触新闻和大众传播实际,为学生到*新闻单位实践、实习提供帮助,从大二的暑假安排专业实习,大四下学期安排毕业实习。通过多渠道的专业实践和实习,学生提高了大众传播从业能力,为适应未来工作和从事高层次学习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4、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层次均衡、分布合理、素质较高、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大多具有媒体从业经历、海外访学经历和境内外知名大学教育背景。现有专职教师27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除专业教师外,每学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聘请新华社、*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搜索、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业界领袖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专家学者授课、担任硕士生导师。

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戚鸣、陈彤旭、漆亚林、李青藜、李书藏、崔艳、杜涛、唐绪军、梁建增、朱玉、刘畅、伍钢、周晓燕、黄楚新、刘亚东、彭铁元、谭云明、田科武
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周锡生、何晶、李永健、罗自文、楚卫华、沈小风、刘继业、刘津、喻国明、陈生洛、桂琳、王斌、杜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