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太原文庙

科普小知识2022-05-29 13:12:26
...

太原府城之文庙,原在城西县前街(即今府西街西段)一带,规模虽壮观,但远不及后来的文庙。1881年(清光绪七年),汾河决堤,文庙毁于大水。府城缙绅学土,无不为之大惧,以为天降凶示于文人,水退之后,遂集聚府衙请求太原知府出面重建。太原知府把府城众文士的联名书上呈山西巡抚张之洞,请巡抚大人定夺。当时张之洞就任抚台不久,为稳定太原文人之心,便决心重建一座规模更大的文庙。他亲自选址于同治年间焚毁的崇善寺废墟之地,并倡导省城集资。在他的积极提倡下,没有动用公款,很快便建起一座规模宏伟的新文庙,文庙巷之名称亦得于此时。新建的文庙,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亭、殿、门、庑、祠,组成三进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毁的零星建筑,较之原庙更为恢宏、庄重、婉雅、俊逸

1、文庙历史


太原文庙

据明万历《太原府志》、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在县治西有府县两学宫并峙,宫内有府县两文庙。此为最早的太原文庙。府文庙建于金天会年间(1123年~1137年),县文庙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年~1189年),规模宏大。庙外有两大坊,东曰“德配天地”,西曰“道冠古今”,属两庙共有。庙内的主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名宦祠、乡贤祠、孝悌忠义祠、崇圣祠、文昌祠、奎光楼、敬一亭、更衣厅、泮池石桥以及供教学使用的明伦堂、斋房、教谕宅、训导宅等。

公元1881年,(清光绪七年),汾水泛滥,西街两文庙被毁。


太原文庙

公元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当时的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在火毁了的崇善寺废墟上新建。由亭、殿、门、庑、祠组成三进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毁的零星建筑,较之原庙更为恢宏、庄重、婉雅、俊逸。

公元1919年(民国8年),被辟为省图书博物馆。1927年又易名为“山西省民众教育馆”。在这一期间,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改作“古代礼物乐器陈列室”;威严肃穆的大成门,改成“礼堂讲演厅”。其它殿宇或为阅览室,或为书库,或为其它活动室和陈列室。

公元1937年,日军进攻太原。太原沦陷之后,伪太原市*又把文庙更名为“山西省新民教育馆”。

公元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山西省博物馆至今。出于保护文庙以及其他多种原因,山西省文物局依文庙而建。

公元1998年太原文庙的现状引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省文物局等部门先后投资100多万元进行修复。


太原文庙

公元2010年,文庙保护已经逐渐步入正轨,虽然有许多小件文物保护缺失,但是大多数殿宇、文物大都得到了妥善保护。同时,许多山西省各地收集的文物整齐的放置于文庙场院之中。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原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文庙现状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由南向北依次建有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院心宽广,古木参天。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作为博物馆一部,文庙已向大众开放,主要展厅是大成殿及其东西两庑。展出内容是山西史,分古代和近代两大部分,整个展览反映了山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重点突出了山西人文荟萃、古建冠绝、戏剧渊薮等特色。比如在大成殿,已经整修一新:高大的孔子像令人敬畏,更有各种文物陈列整齐,并且大都放在玻璃箱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太原文庙

虽然展厅的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展厅的外面,却不太理想。作为山西的一个文物保管点,在文庙的院落中,有大量的碑刻和小件文物。这些文物大量堆积,却没有分类整理和介绍,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文庙虽然地处城市中心,但是有效地管理和基本良好的周边环境,对文庙的保护已有一定成效

上一篇:桐城文庙

下一篇:于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