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和田玉

科普小知识2021-09-26 12:30:46
...

和田玉是软玉的一种,俗称真玉,传统概念特指*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和田玉是国内高端具有领创品牌的软玉,新国标泛指硬度在6.0至6.5之间玉石的名称。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和田玉。和田玉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中文名称:和田玉

英文名称:Nephrite

俗称:真玉

别称:昆山玉

各类:软玉

摩氏硬度:6~6.5

密度:2.96—3.17g/cm3

化学成分:含水的钙镁硅酸盐

化学式:Ca2(Mg,Fe)5Si8O22(OH)2

分类标准:GSB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

1、基本概念


和田玉

和田玉是一种软玉,俗称真玉。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和田玉。英文名称Nephrite。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5Si8O22(OH)2。摩氏硬度为6~6.5,密度为2.96—3.17g/cm3。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和田玉是一种由微晶体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岩,含极少的杂质矿物,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其著名产地是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中,今**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玉产于整个昆仑山北坡长约1300公里,以和田为中心的狭长地带的昆仑山上与河中之玉璞,故又把昆山玉称为“和田玉”。和田玉是玉石中的高档玉石,而且是我国国石的候选玉石之一。现今和田玉的名称在国家标准中不具备产地意义,即无论产于*、青海、辽宁、贵州、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其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即可称为和田玉。

2、分类标准


和田玉

经过10年科研攻关,作为中华瑰宝的和田玉实物样品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这一国家标准的发布将对我国和田玉市场交易提供实物参照,对产业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有效期为2012年8月31日——2027年8月30日。

和田玉实物国家标准样品以颜色分类,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糖玉及墨玉六大类。两套实物国家标准样品都装在长方形的木盒中,每件玉器样品规格为长3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的长方体,大约有一个成人的大姆指大。

与*2010年6月1日实施的和田玉实物样品地方标准相比,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少了“羊脂白玉”和“黄玉”这两个分类。

据*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李新岭说,和田玉的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的争议。*和田玉实物样品地方标准界定的是*产的和田玉。而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在审定和田玉国家标准分类时,大部分专家们认为,和田玉既然按颜色分类,那么羊脂玉只能算是白玉的一种,而不能另行分类。而黄玉在此前大量的矿物学书中已将其定义为主要矿物成分为托铂石的石头,这与含有透闪石的矿物成分的黄色和田玉明显不同,为避免名称混乱,先将黄玉标准搁置了。在未来的国家标准修订中,他们会将黄玉补充进去。

3、历史文化

文献记载


和田玉

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7000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具有极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玉与人性化相融的国家。

*玉石是中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和田玉最负盛名。《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图志》载,和田玉有“绀”(红青)、黄、青、碧、玄(黑)、白数色”。  

和田白玉名闻中外,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誉其为“白玉之精”。历代进贡皇帝的*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这种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史籍对和田玉记载甚多。《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这个记述虽然不可尽信,但从中可以窥见纪元前的人们已经知道昆仑山是盛产玉石的地方了。以后各代历史对和田玉的记述渐多,也更见真实。《旧唐书·西域传》称于阗国“出美玉……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明史·西域传》称于阗“其国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仑山。土人夜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这里所说的于阗,即今和田。  

白玉、绿玉、黑玉三河即今之玉龙喀什河、和田河和喀拉哈什河。中国第一部科技著作、明末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的《珠玉》卷中,对和田玉的历史、特点、采法等等,作了生动的综述。古籍这些记录,用今日和田产玉的现状来检验,足以令人深信不疑。清萧雄诗:“玉拟羊脂温且腴,昆冈气脉本来殊。六城人拥双河畔,入水非求径寸珠。”就是吟咏这种捞玉风习的。清代,采玉更盛,一些商贾雇当地劳力上昆仑山采挖玉石。民国初年,于阗县深山产玉处已有齐家矿坑、杨家矿坑等,商人从中大获其利,而*第一代采玉矿工也由此产生。

历史发展


和田玉

(1)新石器时代,以内地甚至本地产彩石作为玉器原料。主要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的卑南文化为代表,主要的玉料有石英岩、硅质岩、透闪石岩、蛇纹石岩等。

(2)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产的和田玉和内地产的彩石并存,和田玉的数量渐呈上升趋势。最迟到商代,玉材的使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商代大墓等处出土玉器的鉴定得知,已有相当一部分玉料来自*和田,这时距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还有千年之久,距今3000多年以前就开始把玉从*运入内地。有学者推测,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就已经有一条由*向内地运输玉石的玉石之路。

(3)汉代到明代,玉材以和田玉为主。到西汉中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的交通畅通无阻,和田玉源源不断地运进内地。在各种玉材中,和田玉的质地、颜色都是其他彩石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自从和田玉进入内地后,不但渐渐排挤了彩石,并且在各种玉石中惟我独尊。汉代的诸侯王墓中出土的许多玉器如河北满城刘胜墓、安徽淮南王墓等,据鉴定多为和田玉。而民间用玉则大部分为独山玉和岫玉。从秦汉以后几大玉材产量比较来看,就质量而言,和田玉最好,其次是独山玉;而就产量而言,情况刚好相反,和田玉最少,这也是其珍贵的原因所在。

(4)清代和田玉占垄断地位。器重和田玉的风气一直延续到清代,尤其乾隆皇帝不惜巨资从*购进和田玉到内地琢制玉器,如现藏于故宫乐寿堂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就是从*运往扬州进行琢制后又运回京城的玉器珍品。直到清末,翡翠的大量涌入,和田玉才渐渐变少。目前和田玉仍是现代玉器的重要原料,优质白玉料仍是供不应求。现在,国家正在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和田玉的开发。*设立了管理玉石的机构,在于田、且末、玛纳斯等地规划了玉石矿山,在和田、喀什、且末等地设置了玉石收购站,使和田玉产量扩大。玉石在全国十几个省市销售。

4、颜色分类

历史沿革


和田玉

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非常重视,它不仅是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附含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古人可能受五行说的影响,依四方和*分配五色玉,东方为青,西方为白,南方为赤,北方为黑,*为黄。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其它为间色。从而将玉也分为五色。

王逸《玉论》中载玉之色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黄赤者绝无"。这是说,玉有白、青、黑、赤、黄五色,而常见为青色、白色。付恒等纂《西域图志》说,和阗玉河所出玉有:绀、黄,青,碧,白数色。椿园《西域闻见录》说,叶尔羌所产之玉,各色不同,有白、黄、赤、黑、碧诸色。

以上说的是玉有五色,但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却认为玉只有白,绿两色,他在《天工开物》中说:"凡玉唯有白与绿两色,绿者中国名菜玉,其赤玉黄玉之说,皆其石琅类,价即不下玉,然非玉也。"古人对玉色说法不尽相同,经我们调查和阗玉实际上只有白、青、墨、黄四色。另外,在昆仑山的某些地区和阿尔金山地区还产碧玉,也为软玉,成因与超基性岩有关,如同加拿大碧玉和*玛纳斯碧玉相似,但也可以归于和阗玉范围。不同颜色的玉,质量也不尽相同,如《*格古要论·珍宝论》中说:"玉出西域于阗国,有五色……凡看器物白色为上,黄色碧玉亦贵."中国自古以来,白色为纯洁的象征。《汉书·匡衡传》:"显洁白之士."所以人们喜爱白色。白玉不仅颜色白,而且质地也好,深的人们宠爱,被列为珍品。

现代划分


和田玉

现在,和田玉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墨玉、黄玉、碧玉、糖玉七类,其它颜色的和田玉还可以划分一些小品种。

白玉

白玉的颜色由白到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灰等色调,指各种以白色为主的软玉,质地细腻或在细以上,糖色小于30%。多种多样,即使同一条矿脉,也不尽相同,叫法上也名目繁多,有雪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是和田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世界各地的软玉中白玉较为少见。白玉子玉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色越白越好。光滑如卵的纯白玉子叫"光白子",质量特别好。有的白玉子经氧化表面带有一定颜色,秋梨色叫"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枣色叫"枣皮子"。都是和田玉名贵品种。

羊脂玉

表示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羊脂玉因色似凝练羊脂,故名。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滋蕴光润,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

青白玉

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和田玉中较为常见。

青玉

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等等。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和田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者。近年,见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是较好的品种。

黄玉

黄玉由淡黄到米黄色,绿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黄玉比较少见,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古代玉器中有用黄玉琢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间琢制的黄玉三羊樽,黄玉异兽形瓶,黄玉佛手等。

墨玉

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工艺名称繁多,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须等。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淡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聚黑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点墨则分散成点,影响使用。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其黑色皆因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

糖玉

由于原生或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铁、锰质浸染呈红褐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色调的软玉,当糖色部分>85%时可以称为糖玉。但如果可以观察到原来的玉种也可以按原玉种名定名。

碧玉

青绿、暗绿、墨绿色、绿黑色的软玉。分为两种,其一种产于酸性侵入岩体的接触带,较纯净细腻;另一种产于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杂质多,常含有黑色矿物包体。碧玉即使接近黑色,其薄片在强光下仍是深绿色。某些碧玉与青玉不易区分,一般色调偏深绿色的定为碧玉,色调偏青灰色的定为青玉。

5、和田玉分类


和田玉

狭义和田玉:也有人称为真正的和田玉,产自昆仑山脉南麓*和田地区的一种玉石,按原料产状分为籽料、山流水料、山料等类型。

广义和田玉:当前质检部门与商家所执行的新标准,是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宝玉石,包括*和田玉、俄罗斯玉、青海玉、玛纳斯碧玉、岫岩河磨玉、梅林玉、龙溪玉以及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朝鲜等地所产一切软玉。

籽料:也称籽玉,源于七、八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最广义的说法是指从昆仑山原生玉矿风化剥落的山料、山流水料,经冰雪山洪亿万年的冲刷磨蚀而形成的一种卵状类玉料。籽料产量稀少、质地细腻、滋润、致密、坚硬、有恬然沁皮,被历代赏玉、玩玉、藏玉之人视为玉中珍品,是真正的和田玉中的精华。

山流水料:因原生玉矿受自然剥蚀以及泥石流、洪水和冰川的冲蚀搬运而形成,距原生玉矿较近,无棱角,比较光滑,品种与山料同,质地介于山料与籽料之间。

山料:也称山玉。是经人工从原生玉矿中开采出来的一种玉料,开采难度极大,品种有白玉、青白玉和青玉。*昆仑山一带主产白玉、青白玉、青玉山料,*玛纳斯和加拿大等地主产碧玉山料。

6、玉质特点

矿物为透闪石


和田玉

世界上闪石玉有透闪石和阳起石两类。和田玉属透闪石类,矿物成分为透闪石。主要特点:一是透闪石含量极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95%~99%),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是较高的。二是杂质矿物极少。一般为1%。3%,多在1%左右。三是矿物粒度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见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粒度之细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也是少有的。四是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结构为其他类玉石所少有。

质地细腻、温润

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和田玉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质地优良。表现在:一是由于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二是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样而驰名天下。三是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是“水头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四是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觚理自外,可以知中”。

硬度较大

硬度是玉石质量重要标准之一,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因此,工艺界以往在划分低、高档玉中,硬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和田玉的硬度,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5~6.9,与翡翠相近,而比蛇纹石玉(硬度为2—6,一般为4左右)和叶腊石类石(硬度一般低,一般为2.5~4)为高。独山玉,硬度与和田玉相似,但是质地不如和田玉。

韧度极大

韧度对玉器极为重要,韧度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对于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极大好处。

韧是打击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刚石摩氏硬度为10,水晶摩氏硬度为7,但是打击硬度低,一打即碎。而和田玉摩氏硬度虽不及金刚石和水晶高,但是打击硬度很高。据测定,和田玉的抗压强度高达6542公斤/平方厘米,也就是说,如压碎和田玉,必须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约6.5吨压力;而压碎钢铁,只需要施加4~5吨压力。

韧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属透闪石玉,韧度大是其特色。据世界上宝玉石的韧度资料显示,黑金刚石为10,透闪石玉为9,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橄榄石为6,祖母绿为5.5,黄晶、月光石为5,猫眼石为3,萤石为2。如以透闪石玉韧度为1000,其他玉石或矿物相对韧度为:翡翠500,蛇纹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刚玉2—3,云母2。可见,透闪石玉的韧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拟的。

颜色纯正


和田玉

玉石的颜色,对工艺鉴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调、色纯、色浓诸方面。玉石有多种多样的颜色,人们对玉颜色的追求因时代而不同,如中国古代,在“三代”时流行青色,春秋战国开始到以后各代流行白色,清代晚期开始流行翡翠绿色。

世界上闪石玉颜色基本上为白、青、黄、黑、碧(绿)5种颜色,还有一些中间过渡色。和田玉由于含铁量很低,基本为前四种颜色,即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4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品种,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而超镁铁岩中闪石玉含有阳起石,含铁较高,基本上为绿色,即碧玉。

和田玉的颜色,与其他玉石比较,主要特点:一是色纯,如古人所说:“黄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二是有羊脂玉,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人们称其“精光内蕴,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佩之可以养性怡情,驱邪避瘟,有益于人者,美不胜收。”三是有璞玉。自古以来,对璞玉非常重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说:“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纵横五六寸无瑕玷者,治以杯异,此已当之重宝也。”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约l毫米),为氧化所致,从皮色可看出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为上等白玉。糖玉的外皮较厚,如红糖色,且末玉矿常有此类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

声音优美

玉受打击后发出的声音,这是古人鉴别玉石的重要性质。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这就是玉德中所说的“叩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这一特性,其他非闪石玉是不及的。

7、收藏误区


和田玉

目前,和田玉的收藏越来越热,爱好者越来越多,但在对和田玉的认识与收藏中出现了九大误区。

一、羊脂玉成为和田玉的代名词

羊脂玉只是对和田玉的白度、润度的形容词而已,而科学界定是要从白度、润度、硬度、密度、纯度五个方面来把握,才能甄别是不是和田玉

二、籽料就是上等和田玉

有不少差的籽料毫无利用价值,而有不少好的山料也非常珍贵。

三、重质量不重雕工

“玉不琢不成器”,一个很差的雕工可能使一件玉器的价值大打折扣。

四、重玉皮不重肉质

玉皮是外部环境和因素对玉的侵蚀造成的。由于外部因素的不同,所形成的皮色也不同。而玉皮只有在经过巧琢之后才能够显现出它的价值。肉好、皮好、形好是优等原料,肉好、形好、皮不好也是上等原料,肉好、皮好、形不好应是中等原料,皮好、形好、肉不好是下等原料,肉、皮、形都不好则是劣等原料。

五、重古不重今

古玉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弥足珍贵。能拥有一块古玉乃是幸事。但是流传下来的古玉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绝大多数都已被各类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在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是仿古玉和伪古玉。收藏古玉风险性极大,收藏新玉则风险较小,而且和田玉玉料就是很珍贵的原材料。何况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老玉买不过新玉、新玉买不过原料的状况。

六、羊脂白玉越白越好

所谓羊脂白玉是对和田玉*的比喻,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主要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油脂的光泽是微微闪黄,其质地也是微微闪出浅灰的色调,纯白而不油润就不是羊脂玉了。如果以白为标准的话,那么俄料、青海料,还有很多大理石、石英石等都是羊脂玉了。而且羊脂玉一般只存在于*和田的籽料、山流水、于田县的戚家坑山料。

羊脂白玉是现代称呼,以前只称羊脂玉。所以羊脂白玉越白越好的说法是对羊脂玉的一个误解,对广大收藏爱好者来说是一个误导。

七、和田玉最好,俄料、青海料都不好

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在白玉家族中,和田玉是最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俄料和青海料与和田料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是同一个家族。俄料和青海料的*玉料不亚于和田料中的中等玉料,而且和田玉料中也有不少是毫无利用价值的废料。

八、和田玉价位到顶了

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和田玉的市场价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人为的因素确定的。无论是从历史上讲,还是从现在的供需关系、每年的物价上涨指数,以及从同类物质相比较来讲,和田玉的价位还没有到顶,只是上涨的幅度大小、速度快与慢的问题。有一种观念认为和田玉正在恢复它所应有的价位,我认为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九、昆仑玉等于和田玉

昆仑玉是一个大概念,整个昆仑山山脉所产的玉料都可以叫昆仑玉,但现在市场上专指青海境内所产的玉料。而和田玉从理论上讲可以认为是昆仑玉,因为国家已将所有昆仑山山脉产的透闪石类玉都定名为和田玉,但市场上的和田玉只限于*境内的透闪石类玉。而且*境内的透闪石类玉和俄料、青海料也确实有一定的区别。

8、试验室鉴定方法

鉴定标准


和田玉

常规鉴定方法:按GB/T16553执行。

特殊鉴定方法:按GB/T16553执行。

颜色鉴定的方法

准确的颜色划分在和田玉鉴定、鉴别、分类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和田玉的鉴定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光源

和田玉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会有不同的色调,不同色调的和田玉在同一光线下表现也有所不同,鉴别分类时应采用自然光,在日光强烈的情况下,应避开日光直射。在光线条件较差时可以使用色温5000~7000K的日光灯作为辅助光源。

2.环境

实验室的墙面、地面、窗帘要求使用白色、浅灰色等色调,样品要置于白布、白纸或其他白色背景上进行鉴别比色,背衬物要求荧光较弱,平整,不宜有强烈的反光。同一实验室的不同工作台必须长期DB65/T035—2010

3.固定使用同一种背衬物。

样品

薄的样品颜色会显得浅一些,厚重的样品颜色会显得深。因此,比色部分厚度应在6~10mm,厚度不足或超过部分,应由检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测。

和田玉标准样品:应具有《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便于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比对参照,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异。

检验人员

颜色的鉴别分类应由受过系统训练有经验的2~3名检验人员进行操作。

其他注意事项

应考虑样品上糖色、瑕疵、局部带有杂色或透明度等情况对颜色的影响,在分类过程中由检验人员进行估测。

鉴定项目选择

1.常规鉴定方法为正常检测过程中需要全面检测的项目。综合判断各项目检测结果,以确保检测结论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2.某些样品条件不具备,不能做某些项目检测时,可不测。但其他项目所测结果的综合证据,应足以证明所得结论的准确性。

3.常规鉴定方法中,某些方法可同时推导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实测过程中,依据样品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获得较为全面的鉴定特征。

4.用常规方法无法获得足够的鉴定依据时,须采用必要的特殊鉴定方法来辅助确定。

鉴定项目

化学成分:Ca2(Mg,Fe)5Si8O22(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

常见颜色:脂白色、白色、灰白色、浅至深的青灰色、灰绿色,绿色、黄色、灰色、黑色、黄褐色-褐红色(糖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DB65/T035—2010

解理:透闪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6~6.5。因结构的不同会有一定变化。

密度:2.95(+0.15,-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606~1.632(+0.009,-0.006),点测法:1.60~1.61。

双折射率:不可测。

紫外荧光:无。

吸收光谱:极少见吸收线,500nm处可见模糊吸收线,优质绿色碧玉在红区有模糊吸收线。

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黑色固体包体,金属矿物包体。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其他性质:和田玉一般呈不透明至半透明状,因玉料厚度不同略有区别;新鲜断面一般呈参差状断口。

9、鉴别真伪


和田玉

和田玉的价值虽不及硬玉高,但它也有个鉴别真伪的问题,通常用来冒充软玉的有以岫玉为代表的普通玉石,新近出来的俄罗斯玉和青海玉,以玻璃料。下面分而述之。

软玉与岫玉的辨别

和田玉其质地、硬度和比重都有一定的指标;而岫玉则是产于辽宁岫岩县,其质地、硬度和比重都不及和田玉。加上岫玉开采量大,物因多而贱,故市场价格非常便宜。

岫玉由于质地细腻,水头较足,呈卉状至油脂光泽,所以常常把它做旧来冒充老的和田玉。但岫玉性较软,易吃刀,鉴别的最好办法是用普通小刀刻几下,吃刀者为岫玉,纹丝不入者为和田玉。如果身边没有带刀,只段细看雕刻时的受刀处,和田玉受刀处不会起毛,而岫玉则有起毛。此外,手感岫玉也较轻,敲击时声音沉闷黯哑,不像和田玉清脆。

除了岫玉,还有其他普通玉石用来冒充和田玉,其鉴别方法大致同上。

和田玉与俄罗斯玉、青海玉的辨别

我国青海和前苏联中亚地区,现在也出产一种玉,俗称青海玉和俄罗斯玉,估计皆为天山山脉的支脉所产,故而矿石成分相似。这种玉多为白色,看上去也似蜡状油脂光泽,因此很容易冒充白玉。而且它的硬度和白玉一样,故而不能用与否来鉴别其真伪。但这种玉所含石英质成分偏高,因此与白玉相比,质粗涩,性粳,脆性高,透明性强;经常日晒雨露,容易起膈、开裂和变色。特别是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一个白得滋润,一个则是"死白",其高下之别不言自明。同时,敲击时一个声音清脆,一个沉闷,也不难分辨。

和田玉与"料"的辨别

坊间通常还以玻璃来冒充和田玉,俗称"料"。这方面的鉴别相对不是太难,一般说来,玻璃颜色一气呵成,没有自然变化,里面有料泡(有的可以通过雕工把料泡做掉);其质料比较纯,比较纯洁,不像和田玉有玉茎,有绵状、萝卜丝状等自然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的毛孔比和田玉粗得多,断口呈亮碴贝壳状,和田玉则呈暗碴参差状;玻璃的硬度低,容易吃刀,和田玉则硬度高,不吃刀;此外,把玻璃料贴在脸上感觉敏感的部位,其凉的程度低于玉。此外,敲击时一个声音沉闷,一个清脆。

10、肉眼识别和田玉


和田玉

中国和田玉历史悠久,蜚声中外,琳琅满目的和田玉精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田玉是具有灵气的东西,它象征着巨额的财富,可人们往往缺乏辨别真伪的慧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昔日王公贵族玩的高档玉器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那么,收藏和田玉器从何处着手?如何能选购到货真价实的和田玉器呢?

看玉器的材料

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目前通常的价格,同等级别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在市场或网上,更常见以无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子料出售。俄料亦属山料且物质成份一样,因出矿地在俄国境内而称俄料,其价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油质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若以俄料充和田子料件出售,经验少者难以辨之,目前在市场或网上唯数不少。

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爱玉者常有寻羊脂玉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可以这样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

现如今自称羊脂玉的,其实大多数是高白色的山玉或子玉,如不带皮的高白玉一般多是山料。玉工都知道子玉价佫高之山料数倍,在做工时一定想尽办法的留皮。有些为了冒充子玉而想方设法做烧染假皮子的,也常可见之。无皮的玉是不是子玉,就要靠鉴定者的经验和眼力来确定了,因此往往存在着争议性。

按照和田玉的同等级来说,子料最为贵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辨认造型纹饰

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器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比例权衡要适当。匀称而不呆板,均衡而又稳定的是美的作品。

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易为人们觉察、感受。一般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或者它们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装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处理,凡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就具鉴赏价值。

分析工艺细品艺术

玉器工艺是由料变为器的技术条件,它的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人真正认识,是鉴赏上的一个难题。凡砣工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则是收藏价值锐减的标志,不可贸易集之。艺术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反映了丰富的收藏价值。反之工艺差,艺术低劣,一味摩古者违反艺术美的作品,鉴赏价值就逊色得多了。所以对玉的收藏除重视玉的材质,还要注重玉的工艺水平,关注玉的艺术性。原因很简单,玉的材质越好,在大自然中的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难度也越大,制造一件良玉就越难成功,价值就越高。

尽量选购皮色子玉

和田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子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枣皮红、洒金黄、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称为得宝。

和田子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来,同等的带皮色的子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仔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但假沁色的带皮子料近年非常多见,沁色多附着于表面。外表没有油分比较干涩,没有水头,需要注意区分。

11、文化价值


和田玉

玉器已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至少70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玉器作为一种罕有的器物,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它与历史上的许多其他器物不一样,如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石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魏晋以后的瓷器等,都由于人类的进步和文化的嬗变,渐渐衰落或被其他东西所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国人对玉有着特殊的偏爱,许多人从未接触过玉器,第一次看到玉,不管这块玉的质量如何,都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玉器能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时期的人们所接受,可见其魅力所在。

政治身价

玉器刚刚出现之时,只是作为生产工具和原始装饰品。随着生产的发展,产生了贫富分化,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等级观念也随之产生,慢慢地这种产量稀少,美丽耐久的玉器就成为统治阶级专门享有的器物,并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作为政治等级制度的规范,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就有了详细的记载,如"六瑞"的使用规定为: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些规范是以玉器的形制和尺寸来区分的,镇圭最大,桓圭次之,信圭再次之地位最低的男爵则用具有蒲纹的璧形玉器。秦以后,玉玺成了君权的象征。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代,乾隆皇帝的宝玺,大多为玉制。玉玺如此,玉带也有级别规定,唐代就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带的制度。

《新唐书·车服志》中记载了“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挎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挎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挎十一”。可见,从原始社会末期至清代,某些玉器一直是作为政治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器物。

道德观念

道德赋予玉文化从产生之时,就用玉赋予了道德观,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君子佩玉"等都是对玉进行人格化。玉的道德内涵在西周初年就已产生,从那时起,发展了一整套用玉道德观,将其理念化、系统化是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以后,儒家的用玉观一直贯穿了整个我国封建社会,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儒家道德以其涵盖仁、义、礼、智、信而著称。玉道德便以其为本,象征着伦理观念中高尚品德和情操。在这当中,就有很多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与玉有关的字,多表示美好、崇高的意思。例如,经常有人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比喻某人高尚的情操和凛然气节。中华民族对玉的偏爱、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都加以利用。玉的道德和人格化,广泛被民众所接受,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价值

玉器的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玉器作为财富的标志,早在原始社会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中就有表现。大型的墓葬中,作为陪葬的玉器就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可见墓主是有权有势、财富万贯的首领。到奴隶社会,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著名的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大墓等商代贵族和方国墓葬中,葬玉更是丰富,表明大的奴隶主贵族拥有贵重的玉器。到汉代,葬玉之风更加兴盛,著名的汉代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就出自于此。另外最能表明玉器的经济价值的是商代的玉币,用玉作成贝形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凭证,同时也有用玉直接交换或进贡的礼品。到了明清以后,玉器商品以成为一种行业,进行买卖交易。

12、养玉小知识


和田玉

玉石的温润是离不开人的抚摸的,玉石同万物,唯有珍惜,方能长久。俗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玉石在收藏、玩赏的过程中忌跌、忌冷热无常、忌酸、忌油污、尘土和化学物质。人体恒温的三十七度可以改变玉石的内分子结构,使其更加温润莹泽。另外据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记载,和田玉具有滋阴气,壮肾阳,降中热、解烦闷、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等功效。运用和田玉制作的器皿,玉中所含的天然矿物质微量元素与液体相结合,可起到排毒养颜的功效。

上一篇:精神的三间小屋

下一篇:扬州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