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女性经济学

科普小知识2021-11-18 13:37:20
...

女性经济学(Womenomics)也称她经济,是指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

中文名:女性经济学

外文名:Womenomics

别名:她经济

学术研究:“裙摆理论”、“口红效应”

1、简介

女性经济也称她经济。是指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


女性经济学

女性经济学,Womenomics这个词取自women和Economy,最早出自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指的是企业通过更深入地了解和利用女性在职场中的作用而获得经济实惠。

著名经济学家史清琪女士提出了“女性经济”,也就是“她经济”的概念。她指出,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从女性的视角来确定自己的消费群,研制并开发新产品。一些经济专家认为,女性经济独立与自主、旺盛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从需求和消费群体来划分,女性消费需求的蓬勃发展引导了一系列新的消费趋势,为商家提供了无限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对于企业来说,“她经济”初露峥嵘的更深层次的寓意是:以前的粗放式营销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必须更深入地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才有利于市场向规范化和理性化发展。

2007年8月,教育部公布“她经济”为171个汉语新词之一。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由于女性对消费的推崇,推动经济的效果很明显,所以称之为“她经济”。

2、消费趋势

“她经济”下的消费趋势“她经济”带来了消费趋势的转变,企业必须了解这种转变,并制定出合适的发展战略和营销思路。具体来说,“她经济”下的消费行为趋势表现为以下五方面:


女性经济学

情感化。随着收入的提高,女性消费者在注重产品质量和实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她们购买商品的目的已不再是出于生活必需的要求,而是出于满足一种情感上的渴求,或者是追求某种特定产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吻合。她们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感商品或服务。因此,商品的名称、外观、色彩、款式以及购物、进餐、娱乐环境中不同的建筑风格等都可能成为使她们产生冲动性和诱发性购买行为的因素。

多样化。由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现代女性不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千篇一律的形象。她们追求生活的多样化,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希望改变身份,经历各种体验。于是,一些顺应女性求新求变心理的商品和服务便应运而生。

个性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品牌服装之所以受到热烈追捧,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设计独特,更因为每种款式数量有限,迎合了女性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自主化。从近几年的消费实践来看,女性消费者自主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

休闲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很多女性从琐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休闲娱乐日益成为女性的主要消费项目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5至40岁的我国白领女性多数都拥有健身卡或美容卡。休闲不但是新时代消费者的一大特点,而且是“她经济”引导下的主要消费趋势。

3、营销战略

基于以上对“她经济”下消费趋势的分析,企业应该在注重产品功能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发展趋势,不断满足并超越她们的心理需求。


女性经济学

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企业必须改进传统的市场定位策略,针对现代女性往往身兼职业和家庭的双重身份的特点进行定位,使企业商品的形象契合消费者的印象。例如,在女性期刊激烈的竞争中,《女性月刊》改头换面重新定位,更名为《职业女性》,占领了职业女性这块阵地,这是针对女消费趋势转变调整定位并取得成功的范例。

使营销诉求适应消费趋势新变化

现代女性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较高,因此,企业进行营销时,要尊重女性的地位和成就,使产品或服务凸显她们的价值,甚至帮助她们找到自身的价值。比方说,玫琳凯化妆品就以“为自己创业,但不必单打独斗”为号召,创下数十亿美元的业绩,这个信息强烈地与现代女性的价值相互呼应。

恰如其分地运用体验营销

从心理层面来看,女性消费者可能为一瞬间的感动,花超出产品本身百倍的价格进行消费。因此,在女性这块市场运用体验营销中,关键是产品到底能够封存多少体验在里面,而这些体验是否能无损地传递给女性消费者。

将女性视为营销伙伴

女性可以是极佳的营销伙伴,如果她们参与产品的开发过程,更能提出符合要求又吸引人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可以在营销体系中建立充分的消费者反馈机制,让女性能够更积极地共同参与开发她们钟爱的产品或服务,让女性能实质地影响企业的相关作业。将女性列为营销伙伴的概念,实际上代表营销模式的转变,不再是“向”女性营销,而是开始“与”女性共同营销,这表示商家不再需要倚赖过时的刻板印象,但必须开始在产品中加入女性消费者的想法和偏好。在已有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中创造出独特的女性见解,这种形态才是未来的营销趋势。

4、专题报告


女性经济学

《女性经济学:写下你自己的成功法则》(Womenomics:WriteYourOwnRulesforSuccess)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ABC电视台《早安美国》的记者克莱尔·希普曼和BBC驻华盛顿的记者凯蒂·凯恩,两人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首次全面地阐述了女性在经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作用,女性管理者为现代企业带来的特别的利益增长,并且提醒女性需要懂得利用自身的条件来取得成功。

《女人经济学3.0:即刻行动》:美国高盛公司(GoldmanSachs)当前发表的一份报告。报告显示,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使*内生产总值(GDP)增加15%,即让更多的日本妇女开始工作。报告指出:虽然日本女性就业率目前处于创纪录的60%的高位,但跟其男性80%的就业率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如果女性就业率也达到80%,日本的就业人数将增加820万,而日本GDP的增幅将可高达15%。

5、延伸概念

世界经济类权威杂志《经济学人》最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单身女子经济”,这个名词背后隐藏着一个潜在的社会现象——单身女子越来越多,结婚年龄越来越迟,她们正在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可以这样描述一个单身女子的阶层,年龄约在25至35岁之间,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手头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薪水足够让自己不时地挥霍一下,不会为了经济压力而随便结婚。由于她们有钱、有时间又没有顾虑,所以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一掷千金是经常的事。调查表明,京沪深等城市女性认同独身观念的有82.79%,在高学历女性群体中,这个比例达到89.94%。


女性经济学

面对单身女子这一阶层,虽然社会学家忧心忡忡,但是市场营销专家对此兴奋不已,他们看到一群最容易被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牵着鼻子走的人正“浮出水面”,而且*将越来越大,由此,“单身女子经济”也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她世纪”的来临,以前只把男性作为购房主要人群的地产公司要在销售策略上有意地向女性人群侧重,比如推出小户型等,还要有一些针对女性买房的优惠政策。据广州某房地产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业主资料分析报表显示,截至2001年7月4日,其属下某楼盘共成交129套,业主的男女性别比为73:56;而购买小户型楼盘的业主中,女性的数量已经超过男性。

此外,大量女性杂志、女性畅销书、女性网站、乃至女性电视频道已经或将要大张旗鼓地占据市场。“为她服务”已成为西方服务行业目前流行的经营策略。

对于单身女子经济,中国专家分析认为,从收入和消费能力上看,她们可能不如事业有成的中产阶层;但是有数据表明,白领女性无论是从消费观念到客观消费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了他们,成为拉动都市时尚消费的绝对主力。对于这个现象惟一的解释就是,她们敢用的比挣的多。

除了房子以外,单身女子还将拉动“休闲经济”。下班后,单身女子会买零食吃,与朋友聚会,参加相亲晚会,或是上因特网约会网络情人等。据调查显示,购物仍然高居在单身女子喜欢做的事情第一位,此外还有度假、艺术课程、音乐课程、健身中心、音乐会、瑜珈、看电影、外出吃饭等。对于体育,更倾向于选择慢跑、打网球和体操。

分析单身女子经济,与已婚女子对比,在投资与消费上应该会有五点不同。

第一,单身女子用于与“成功”相关产品上的投资要高于已婚的同龄女性。比如说,她们会不断对“学习”与“资历”的产品进行投资。

第二,她们为自身“保值增值”的投资会更多。婚姻是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自己。所以单身女子需要保持魅力,以等待和另一个耐用消费品交换。也正因为这一点,单身女子会对自己格外敏感,对化妆美容运动健身之类的产品特别感兴趣。

第三,她们在交友上的费用会高于同龄的已婚女子。因为不存在婚姻的耐用消费品,单身女子就用交友这样的“日用消费品”来替代。对于一些单身女子而言,交友还包含搜寻她的“耐用消费品”的动机。

第四,她们为失衡的心灵找回心理平衡的投资更多。她们需要看心理医生、找朋友倾诉、买玩具狗熊或者养宠物、读圣经上教堂。她们还需要酒和药品、阅读、CD、DVD来排遣时间。

第五,单身女子为未来与老年的保障投资得更多。婚姻其实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保障措施。单身女子没有可指望的婚姻,她会想办法为自己保障。到了一定年龄,她会开始为养老做安排,所以,她们其实是保险的重要市场。

6、相关事件

安倍力推女性经济学


安倍

“女性经济学”是安倍改革日本经济社会的一个细分重点。2014年6月24日,安倍召开内阁会议,射出经济改革的所谓“第三支箭”,即“女性经济学”。

“女性经济学”意在提高女性在企业中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增加日本劳动力数量,进而帮助经济复苏。改革提出了几项重点要求,首先,2020年以前,把女性在企业管理层所占比例由2013年的7.5%提升至30%;其次,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公开女性高管比例;第三,2017年以前,新增40万个负责照看孩子的处所,新增可照看1万名学龄儿童的课后托管项目,以保障女性全天候投入工作。推出“女性经济学”时,按照估计,如果日本女性走向社会,将带动*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3%。

从数据来看,这项改革的完成难度很大。有日本官员表示,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缺乏社会共识。

2015年9月,安倍在联合国就性别平等问题发表演讲时,还声称到2020年将政商界的女性领导者的比例提升至30%,但到了12月就将30%的目标猛砍至7%。

梳理安倍上台以来的改革不难发现,他对于女性群体给予了很大关注。一是鼓励女性力争上游;二是鼓励女性多生孩子。

日本老龄化、少子化现象严重,对财政、消费等领域的影响已经影响了安倍*对日本经济的刺激效应。2016年年初公布的日本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5年日本总人口为1.271亿,较5年前减少了94.7万。这是自日本推行该人口普查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时期。即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国也没有出现人口减少。

为了鼓励生育,日本*推出了增加儿童日托班的数量、为不孕不育夫妇提供治疗支持等举措,根据日本*的计划,从2016财政年度开始,即从4月开始,向年收入低于26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的家庭增加教育补贴。

除了经济改革外,安倍*还有另一项政绩等待实现,即到2060年,将日本总人口保持在1亿以上。

既要积极工作,又要积极繁育后代,安倍政策下的日本女性开始思考到底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家庭和工作?

安倍*的答案是,二者都要。推出“女性经济学”时,日本*就曾明确表示,将商讨具体措施,为休产假和育儿假的女性提供更多援助,包括为处于育儿期的女性提供短期工作和居家工作的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在安倍内阁的19位成员中,只有三位女性,分别是法务大臣上川阳子、国家*委员长山谷惠里子和女性活跃担当大臣有村治子,比例仅为15%。

另据世界经济论坛此前发布的《2015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日本性别差距指数在145个国家中排名第101位(排名越低意味着该国性别差距越大),而女性高级职位人数排名仅为116位。

上一篇:美丽经济

下一篇: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