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打印
2016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宣布用3D打印成功制造出一种具有“形状自忆”功能的材料。这种材料能够“记住”自己的形状,即使被极度变形之后,不需要人工干预,它就能够恢复自己本初的形状。研究人员将这种技术称为4D打印。
1、材料特性
麻省理工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一同完成的这项发明。研究人员设法“打印”出极细小的部件,然后对材料进行拉扯重塑性,最后发现这些材料在遇到特定温度时,能够自动恢复原状。虽然是用3D打印技术生产,不过研究人员更乐于称之为“4D打印”。因为它能够随着随着时间改变自己的物理形态。
2、应用前景
这一特性的利用价值不可估量。包括用来制造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能够自动调节角度的太阳能集热板。或是用来制造缓释胶囊,就可以实现只在发烧的时候进行“精准释放”的效果,而这一直是医生和病人长久以来的梦想。
麻省理工机器工程教授尼古拉斯·方说:“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将这种特性应用到医疗领域,那么一种根据体温自动产生效果的‘特效药’的问世将不再是奢望。”另一位研究人员凯文·格解释了4D打印的优越之处:“这项发明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微观材料,它一样可以用来进行制造更大的东西。这等于说是打开了4D打印应用的大门。很多之前是奢望的东西,通过这项技术都可以被实现。”
3、研发方向
研究人员正在用柔软的活性材料来进行尝试。应用领域囊括生物医学、柔软机器、可穿戴式芯片感应器,甚至还有人造肌肉组织。研究者称这是一种“让人脑洞打开”的技术。所有这一切创意都得益于新材料独一无二的特性:低温时坚硬稳定,高温时又极度柔软灵活。
“花朵能够在几毫秒内释放花粉,它之所以能动作这么迅速就是因为整个花粉释放的机制是在极微观层面上完成的。”研究人员称。“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到微观材料制造上去,人类也能够实现这种高效率的动作设计。而摆脱以往工业设计庞大笨拙的印象。未来等着我们去发现。”
上一篇:薄膜太阳能电池
下一篇: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