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河套人遗址

科普小知识2022-03-20 15:10:21
...

河套人遗址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的萨拉乌苏河沿岸而得名“萨拉乌苏遗址”,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之末或晚期之初的遗址。

中文名:河套人遗址

又称:萨拉乌苏遗址

发现时间:1922年

地理位置:鄂尔多斯高原萨拉乌苏河流域

所属年代:旧石器时代晚期

1、简介

“河套人”遗址(萨拉乌苏遗址)距巴图湾水库上游30公里处,7-14万年前,我们的先人曾生息在这里。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区狭长蜿曲的沟湾,地貌奇特,被誉为世界级的沙漠大峡谷。

2、最初发现

“河套人”遗址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最南端的萨拉乌苏河流域。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及古生物学家、北疆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创办人桑志华(EmileLicent)到萨拉乌苏考察时,采集到许多动物化石和3件人类股骨化石。

1923年,桑志华与另一位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PierreTeilhardCharain)再次来到萨拉乌苏进行科学发掘,在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中清理出200多件人工打制的石制品和骨角器,并从发掘到的化石中确认出一枚人牙。经加拿大人类学家步达生(DavidsonBlack)研究,将其命名为“Theordostooth”(鄂尔多斯人牙齿)。但中文误将“ordo”译作“河套”,于是“河套人”便成了鄂尔多斯古人类的代名词。

3、河套人

“河套人”属于晚期智人,是北京人与山顶洞人之间华北早期人类进化的重要环节。

“河套人”化石,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发现的第一件有准确出土地点和地层记录的人类化石。

4、文物

该遗址发现丰富的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和石制品。

已发现的“河套人”化石主要有额骨、顶骨、枕骨、下颌骨、椎骨、肩胛骨、肱骨、股骨、胫骨、腓骨、门齿等。

发现的石器原料主要为石英岩和燧石,除了石核和石片以外,经过加工修理的石器占有相当数量,大体可分为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3大类。

发现的动物化石有野马、野驴、披毛犀、羚羊、大角鹿、水牛、象、骆驼等生活于草原兼有水泽环境的动物,称为“萨拉乌苏动物群”,是华北晚更新世的代表性动物群。

5、意义

“河套人”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是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等领域均具有较大影响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对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和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及旧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特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它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在未发现“河套人”以前,中国究竟有无旧石器时代遗存,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河套人”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掀开了中国古人类研究的帷幕。同时,“河套人”作为具有丰厚积淀鄂尔多斯文化的人文始祖,对于研究历史悠久的鄂尔多斯文化的发展沿革有了追本溯源的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弘扬鄂尔多斯地区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朔方城

下一篇:榜罗镇革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