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溪古村
鄢溪是座有800多年历史的村庄,现有燕山书院、正亮堂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古村简介
鄢溪古村
该村有徽派风格与围屋特色合璧之作的黄氏正亮堂,有最早实行分班制教育家族私塾燕山书院,还有中西合璧保存完整的黄氏宗祠等。
2、燕山书院
名字由来
燕山书
第一种是黄家人熟读《三字经》后,知道《三字经》里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黄家人也就想向窦燕山学习,所以书院取名为“燕山书院”。
另一种说法是当书院刚建成,就有好多燕子口衔泥,脚带草的在书院屋檐下筑巣生子,而燕子从古到今,都被人们认为它是春天的使者,它在房屋中筑巣生子更代表了吉祥,有福!于是,在书院命名的时候,黄氏就取名为“燕山书院”,希望在这里学习的学子们都能像燕子一样,成为春天的使者,给所有的老百姓带去福气。
还有一种说法,因这里叫鄢溪,鄢与燕属同音字,所以取名为燕山书院。
不管名字怎么来的,都代表了当年黄氏家人当时良好的出发点,他们就是希望走进这里的学子,能够光宗耀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建造时间
燕山书院,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竣工,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2平方米。
建筑特点
燕山书院的整栋建筑都是飞檐翘角,廊回道转,柱梁纵横,气势非凡。院内更是雕梁画栋,彩绘栩栩如生,既有狮啸鹤舞,也有凤翥龙腾。大门门廊到两厕回廊及文昌阁内天花板上布满彩色人物故事画,这样的画共有100多幅,内容都为是表达了“明理求学,修身仕途”的意思。
教学特色
燕山书院一开始就实行分班教育。在书楼大门两侧回廊上分别隔出了规则的三个小房间,就是为了分班教育。书院二楼,还可进入二楼的若干个小房间。这样错落有致、设计精巧的布局,是为了便于在书院实行分班教育。据专家考证,燕山书院实行从启蒙教育到县学教育一贯制,说明当年燕山书院的教育已经具备相当于如今高中的办学水平。
燕山书院建成后,主要由本家族中博学多才的先生主教,但也有外地请来的先生。学生都为家族中众多子弟以及亲戚家子弟都来书院习读,学生最多时达200—300多人。据黄氏家族后人介绍,在燕山书院就读的众多学子清一色免除学费,如考上秀才,一年还有二十担的稻谷相赠,这足以看出当年黄氏家族的兴旺发达与非同一般的经济实力。
3、黄氏宗祠
黄氏正宗祠距离燕山书院不到100米,是继老宗祠倒塌之后于民国二十五年修建的。正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当时正流行西方文化,所以他的正面墙体,就采用了西式建筑的风格,但在顶处却立有一“宝葫芦”形状,宝葫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多子多孙的,有福气的意思。再从建筑风水学的角度,立在屋顶上的宝葫芦又起到了聚财,聚福,聚气的作用。
4、黄氏大屋
建筑历程
黄氏大屋也叫“正亮堂”,它座南向北,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鄢溪井下黄氏家族开基祖黄由相的三个儿子义方、义言、义齐共同修建的。当年黄氏先祖搬迁到堆子前鄢溪井下村时,并没有大房子住。为了做大家业,三兄弟分工明确,三兄弟中的老大义方和老三义齐从贩卖木材开始,在南昌开了一个叫做“福寿堂”的木材铺子,因经营有道,做木材生意发了家;老二义言在家打理田土耕种,三6兄弟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家境日益殷实。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开始动工至嘉庆十一年(即公元1806年)竣工,历时13年修建了黄氏祖宅-----“正亮堂”,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正亮堂特点
鄢溪古村
根据《黄氏族谱》记载,黄氏祖先一直遵循风水学中的“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的步骤,才决定把黄氏大屋建在这里。而在布局上,更是根据了风水学的天人合一,因势就形来布局。
正亮堂的大屋包含“九厅十八井”,都是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在延续和结合北方庭院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建造的,体现了建筑设计上庐陵文化与客家文化的高度融合,排水、通风、采光更是以人为本,特别适应南方的多雨、潮湿的气候。
黄氏大屋的九厅是指门楼、下、中、上、楼上、楼下、左花、右花、天厅等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包括五进厅的五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井,天井多为四水归堂结构,在风水学中素有“山主子孙水主财”之说,下雨之时天井的雨水源源不断意愚着财源滚滚,屋檐水最后归入宅前的风水塘,真正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厅、井布局上也体现了科学合理,虽每个厅堂功能各异,但却相得益彰。上厅主要供族人祭祀和族长议事使用,中厅接官议政,偏厅接客会友,楼厅用于藏书,厢房和横屋供住户起居炊沐,左边厅堂的最后端是小姐居住的绣楼,在功能上保证了女孩子家的私密性。该建筑集政、经、居、教等功能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大家族聚居男女有别、内外有别、尊卑有别、上下有别的居住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