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园区简介
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高新区之一,位于素有“科技城”、“文化城”美誉的长春市西南部,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建区以来,长春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以开放的思维谋划发展,创造了超常规的建设和发展速度。近几年综合经济指标评价始终位居全国56个*高新区前列,在科技部历次评优中,长春高新区均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2004年科技部公布的最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中,长春高新区获得经济发展评价和技术创新评价的两个第四名。长春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工业总产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已分别占长春市的1/2、1/3、1/4。长春高新区的跨越式发展,对调整优化地方产业结构、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吉林省和长春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排头兵和先行区。多年来,长春高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科技和人才优势以及良好的文化和创新氛围,致力于搭建一个高效、快捷、优化的资源配置平台;努力成为科技成果的创新源、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源;积极实施主导产业扩张、大项目支撑和园区带动三大战略;力争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家培育基地。逐步形成了生物与医药、光电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和一区多园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02年,长春高新区跻身全国首批“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并率先在东北三省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和国内双认证,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入区企业已达到2275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92户。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丰厚的投资回报,已吸引美、法、德、日、韩、香港和*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区内投资兴业。
为加快“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历史进程,实现区域大发展、快发展,长春高新区制定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发展规划截止到2020年,总规划面积210平方公里,其中,南区55平方公里,北区(长东北核心区)155平方公里(含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为重塑基础、快速发展和优化提升三个阶段实施;将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与医药、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精优食品加工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六大主导产业”;构筑高新南区和高新北区(长东北核心区)“两大板块”;培育和形成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生物疫苗、半导体照明和光电显示、动漫、软件与服务外包“五大产业基地”。全力打造长春市产业升级主导区、吉林省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北亚高新技术合作区,最终把长春高新区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2、历史沿革
1988年,长春市委、市*在广泛学习借鉴北京、武汉、成都、沈阳等城市建设科技园区经验的基础上,做出在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市区南部,建立“南湖—南岭新技术工业园区”的重要决定,并得到省委、省*的批准。1988年5月12日,吉林省人民*做出《关于建立长春南湖——南岭新技术工业园区的决定》(吉政发40号),正式批准园区为省级开发区。199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春南湖——南岭新技术工业园区”为*高新区。1991年12月3日,国家科委(国科发火字918号)批准将“长春南湖——南岭新技术工业园区”更名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1月31日,长春市*正式批准将长春南湖——南岭新技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过八年的开发建设,长春高新区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93年被国家科委评为“全国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了“十佳高新区”行列;1998年在纪念火炬计划十周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比中,荣获“优秀管理奖”。**先后来到长春高新区视察。1995年6月25日,时任**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的*同志亲临长春高新区视察,并当场挥毫题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综合国力。极大的激发了长春高新区人的创新创业热情,为长春高新区的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1999年长春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二次创业”。创新了发展思路,制定并全面实施了“二次创业”总体发展战略。实施“二次创业”以来,长春高新区招商引资和新区建设、技术创新和*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快速推进,使长春高新区进入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技术创新指标一直位于53个国家高新区的前列。在科技部《2003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报告》中,长春高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两项指标综合加权排名,在53个*高新区中均列第4位。1999年作为全国53家*高新区的4家代表之一,光荣参加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并被大会确定为书面介绍经验的典型单位;2001、2003年又先后两次被科技部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9年,长春高新区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为了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精心谋划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新一轮发展总规划面积210平方公里。新一轮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重塑基础阶段(2009年—2010年)。基本完成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创新平台建设,软硬环境实现整体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3%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5%;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户。
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2015年)。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创新和转化能力大幅提高,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4%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0%;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户。
优化提升阶段(2016年—2020年)。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集群优势已经形成。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5%;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户。
按照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要全力构筑“两大板块”,即优化提升南区,拓展构建北区;突出发展“六大产业”即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光电子产业,优先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培育精优食品加工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建设“七个园区”,即创意与软件产业园区、动漫产业园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生物与医药产业园区、光电子产业园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区、精优食品加工产业园区;重点打造“四个中心”,即商务体育休闲中心、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长东北科技生产资料集散中心、长东北商务中心;着力培育五个基地,即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生物疫苗产业基地、半导体照明和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长春市产业升级主导区”、“吉林省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北亚高新技术合作区”战略定位,把长春高新区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经过两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长春高新区完成了新一轮发展重塑基础阶段的任务目标。区域承载功能显著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科技基础平台逐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建立,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开始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开始显现。新一轮发展的资源禀赋优势日益明显,综合竞争能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基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成为“长吉图”的龙头先导区。2011年,长春高新区将进入优质快速发展阶段。
3、园区优势
人才谷
人才是第一资源。长春高新区是国内著名的高智力密集区,国内知名的吉林大学、长春光机学院等十几所重点学府都坐落在区内,在校生超过10万人,博士生、硕士生超万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39所国家、省(部)属科研机构、12所设计院、8个计算测试中心和国家设在长春市的11个重点开放实验室也都集中在高新区内,拥有各类人才2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近5万人,仅参与创业的高级人才就达6000人,均占长春市的一半以上。区内科技人员占人口比例达16.6%,科研力量密集,科学仪器设备密集,技术信息情报密集,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密集,是全国著名的高智力密集区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之地。长春生物医药和中药产业历史悠久,该领域的产业工人众多;吉林大学计算机系全国知名,拥有丰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汽车、客车等产业全国领先,拥有机械制造方面的高级技工。一批科技精英在长春高新区领办、创办了数百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企业,区内拥有一支知识型、专家型企业家队伍。
新型产业突出
长春高新区引入科技园区的经营理念,把园区作为产业经营的基本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确立的医药、光电子、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上,长春高新区已经拥有一批*产业园区,走上了产业集群式发展道路。
1、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中药基地
依托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药研发机构和“世界生物资源宝库”长白山丰富的天然药用资源,长春高新区内的生物医药园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成为吉林省北药基地的核心,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和中药现代化基地。
长春高新区内有长春生物制品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长春中医学院、吉林大学组合化学研究中心、吉大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师大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等医药科研机构,构成了多学科技术集成的优势,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长春高新区区内有医药企业100余户,有13户企业产值超亿元,生产的品种达400多个,在研项目150多项。生物制药企业众多,一大批生物疫苗与基因工程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在全市获批准的10个基因工程药物中,高新区有6种。在长春市具备生产能力的26种疫苗产品中,高新区有24种,如水痘疫苗占韩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强。区内有亚洲最大的疫苗和细胞因子产品生产基地。干扰素栓剂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甲肝减毒疫苗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40%以上。白介素、人生长素等生物药畅销国内外市场。区内企业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在全国率先进入临床研究。
2、国家重要的光电产业基地
光电产品市场潜力非常大。长春素有“光学基地”的美誉,具有发展光电子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长春高新区内的光电技术产业园成为*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有光电信息企业300多户,产品达四、五百项,产值每年占长春市的半壁*。2001年,高新区光电技术产业园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长春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长春.中国光谷)。
3、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总体上已经步入了高新技术产业。长春高新区毗邻一汽,发展汽车高技术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长春高新区致力于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早在1997年2月,长春高新区就与一汽集团公司联合开办了汽车研发园,以吸引国内外商家来园区开办汽车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9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汽车研发园为长春高新区的高新汽车技术产业专业园区。长春高新区汽车企业已达到112户,合资企业达27家,先后有天河富奥、塔奥金环、一汽杰克赛尔、恩福油封、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等三资企业落户高新区,其中仅世界500强企业就有5户(汉高、东机工、西门子、TRW和乔治.费歇尔),外商投资总规模达到8亿美元。区内已有48家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减振器、汽车铸件、电容器、骨架油封等产品打开了德国、美国、韩国等欧美、亚洲和中东地区国家的市场。
4、国家重要的软件基地
长春高新区与长春市联办的长春软件园,已成为*软件基地。基地内软件企业已达200余家,汇聚了吉林省内80%的软件企业和双软认定企业。一汽启明、吉大正元、东师理想、卓尔信息、长春鸿达等国内知名软件企业齐聚“国家火炬计划(长春)软件产业基地”。长春鸿达高技术集团开发的鸿达*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无底卡身份证制作系统,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吉大正元是国家密码管委会办公室批准的首批“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单位”,其开发的电子证书认证系统在全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中应用广泛,绩效良好。一汽启明的ERP企业管理、东师理想信息化教育平台等已成为全国名牌产品。一汽启明、吉联商软已跨入全国软件百强企业行列。长春软件园已成为吉林省和长春市软件产业的龙头。
5、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园
长春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现有企业65户,中科英华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新世纪纳米材料有限公司、长春艾易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等新材料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辉煌成就
长春高新区每年都有近千项创新成果问世,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和获得的各级各类科技立项,占全市的1/2以上、全省的1/3以上。区内有400多户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有300多户企业成立了研发机构,占长春市企业研发机构总量的70%。企业研发投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全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的企业达到500余户,占全市高技术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2002年,长春高新区跻身于全国首批“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托长春高新区建设的国内唯一的医药知识产权信息网站以及最大的医药专利信息库现已开通并投入使用。2004年,在国家科技部公布的53个国家高新区最新指标评价体系中,长春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由2002年的第22名上升到第4名。
长春高新区还拥有国内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拥有国内一流的孵化体系,全区孵化基地总面积已达21万平方米,累计接纳科技中小企业624家,在孵企业342家,向区内外先后输送了金赛药业、迈达科技、长生基因、东师理想等125家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各类公共技术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专项孵化基金、风险投资、申报国家各类扶持计划等方式,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区内科技风险投资企业发展到6家,注册资金达到3.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担保金额10563万元。
在这里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会拥有最好的环境,企业的知识产权会得到良好的保护。
一流的创业环境
长春高新区拥有国内一流的创业环境。中软集团、修正药业、一汽轿车等国内知名企业陆续入驻长春高新区,包括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达400多户。
长春高新区通过建设数字型、信用型、生态型、服务型和高效型“五型”高新区,已树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环境品牌。2002年,长春高新区率先在东北三省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和国内双认证,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通道。率先推行“一站式”、“一网式”服务,以“小*、大服务”为目标,组建了投资促进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发展中心、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四大中心”,健全了首问、首办负责制等软环境制度,构建起开放、高效的服务体系。
在硬环境上,新区建设累计投资50多亿元,区内硬件设施完善,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在政策上,区内企业享受国家、省、市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回报率高的重点项目,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给予特殊的政策优惠。
4、湿地公园
长东北生态湿地公园
在长春高新区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伫立着由来自101个国家的109位雕塑大师,用诗一样的刻刀留下的107件神奇的雕塑佳作,是他们使这里成为了雕塑精品汇聚的璀璨艺海。这些凝聚雕塑家智慧和汗水的艺术精品不仅使雕塑艺术与优美环境相得益彰,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成为长东北核心区一处打开的容纳世界雕塑艺术的窗口,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和谐大发展进程中一幅鲜活生动的图画。
人们眼中的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质朴、纯粹,将雕塑这一艺术引入园区,并不是简单的点缀,而是要在休闲空间里感受一种文化品味。
当您走进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开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温暖的阳光洒向草地,小桥曲径引领着游客走近一件件风格迥异的雕塑作品,如同一首藏在山水间的诗歌,在春光中静静的释放艺术之美。
2011年7月14日,长春高新区以前瞻的目光邀请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雕塑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长春(高新区)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以“创新·跨越·梦想”为创作的主题正是高新人的精神所在;“创新性、民族性、地域性相结合”是雕塑艺术的不懈追求,更是高新人精益求精的诠释。而这些也充分体现着高新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时代特征。六大展区梦幻交映作为国内城市公园中极少将雕塑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的主题公园,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巧妙地将“立体美术”融入山水风光中,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城市艺术文化空间。
移步换景,林林总总的世界各国雕塑家的艺术作品有序地摆放在湿地公园中。“未来的力量”和“不断进步”正以他们刚毅的步伐迈向进取之路,“海洋的精灵”正挥舞着她纤细的双手演绎着世界文化的交响曲;俏皮诙谐的“女孩”畅游在“心灵的天空”放飞创意梦想……107件雕塑精品或伫立湖畔,或静息草坪,造型独特,别具匠心,从而形成进取之路、世界文化、创意梦想、北湖天地乐园、柳堤风情、迎宾之路六大展区。
第一展区是进取之路展区,包含有“未来的力量”、“红色代码”、“不断进步”、“梦-龙的DNA”等。主要布置于湿地公园水上邻里的主路上。
第二展区是世界文化展区,包含“海洋的精灵”、“金鱼”、“朗达”、“珍惜时间”、“思想与文字”、“知识殿堂”、“创意的缪斯”等等。这些艺术作品主要布置于湿地公园水上邻里的东岛上。
第三展区是创意梦想展区,包含“新世界坐标”、“鸟”、“老鼠与长笛的街道”、“犀牛”、“奔马”、“四个梦”、“人类的困惑”、“心灵的天空”、“平衡”、“手持花瓶的女人”、“腓尼基商人”、“女孩”、“圆锥人”等等。这些艺术作品主要布置于湿地公园水上邻里的西岛上。
位于园区内北湖天地景观的第四展区——北湖天地乐园展区,主要包括“创造”、“乐园”、“骆驼”、“不分胜负”、“孩子的游戏”、“超越梦想”“跳舞的匈牙利人”、“热带假面人”等等。
柳堤路是雕塑展的第五展区——柳堤风情展区,主要包括“小美人鱼”、“母牛”、“祈祷”、“永恒的美”、“金色维纳斯”、“切脉”、“天空的支柱”、“打渔人”等等。
通过柳堤路便来到第六展区——迎宾之路展区。展区主要包括“清风拂面”、“君在何处”、“面部情绪”、“郁金香”、“遇见”、“花”等。自然人文相得益彰,在园区足迹所至,可以发现雕塑疏离相间,布局巧妙,主题鲜明。雕塑的选点、题材、风格、材料、颜色、各方面都是精心安排,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和谐中蕴含着丰富的变化。这些由众多雕塑大师精心雕琢的造型独特、意蕴丰富的作品,将在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内永久展出。随着湿地公园的开放,人们不仅能看到宜人的自然景观,而且以绿为主的造园理念,使长东北核心区更丰富细腻地表现人类生命的状态,让人们在感应艺术、身临其境等巧妙设计中,产生撞击心灵的艺术与环境相融合的震撼力。人们身临其境品赏雕塑艺术形象之际,感受到文化的启迪与雅趣,感受到环境的情趣于欣赏之间产生联想、触动心灵、升华境界。 这里是世界雕塑的舞台,是文化艺术的殿堂,更是长东北核心区这座地标新区展示城区魅力、吸引八方来客的新窗口。这些雕塑作品取材丰富、风格迥异、流派广泛、材质多样。在题材的表现方面,或典雅、或壮美、或深沉、或神奇,无不引人遐思、给人启迪;在艺术风格方面,体现了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出现了爱斯基摩人文化、玛雅文化、毛利人文化、印第安人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作品,令人赞叹不已;在作品的流派方面,来自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雕塑家创作出了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作品,竞相争辉,相映成趣;在作品的材质方面,以花岗岩、大理石居多,同时又有铸铜、锻铜、木质、不锈钢、铁板喷漆、不同材料组合等多种材质,充分展示了雕塑家灵活多变的创作手法和娴熟的创作技巧。这些雕塑艺术珍品,不仅是提升长春文化底蕴的珍贵资源,也是长春人民贡献给世界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更是长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开放城市的一张“金色名片”。
5、卫星省
园区图片
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0亿元,总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卫星、无人机的研制生产以及航天信息产品的开发。
项目建成后,将以“吉林一号”小卫星等核心项目带动机械制造领域、光学制造领域、光电传感技术等上游产业发展,扩大载荷与测控、自主遥感信息处理等下游产业应用,形成以卫星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投产后有望实现近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2015年10月,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组星“吉林一号”成功升空,该组星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参与研制并投入商业化运营。根据发展规划,长光公司将在2020年发射60颗卫星上天。届时,吉林将利用“吉林一号”的航天信息功能布局“卫星+”产业,与多个传统产业融合开辟新业态。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宣明说,航天信息产业园是吉林全力打造民用航天数据信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在建的一期项目工程包括卫星和无人机研发制造平台和航天信息研发平台,具备年产30颗卫星和200架无人机的生产能力,预计2017年6月份投入使用。
6、产业基地
*产品出口基地
是外经贸部和科技部正式批准成立的,第二批4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出口创汇企业52户,该基地将在新建区内划出5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出口工业园,还将筹资建设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对外贸易信息网和建立高新技术产品保税监管区。
*软件研发基地
拥有吉大正元、长春鸿达、金鹰电脑、长白实业等软件企业和吉林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
*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示范基地
用产业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这是长春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长春高新区积极探索“人才特区”建设模式,创新“人才特区”工作机制,深入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吸引和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长春高新区高端人才总量约3万人,其中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约1000人,拥有两院院士21人,列入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7人,进入“长白慧谷”英才计划14人,初步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梯次合理,能够满足创新创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推动园区动漫、医药、光电、汽车电子等产业的发展。
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吉林)基地
科技园规划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以吉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中心、敖东药业、中药学院、吉林农大等单位共同组建的中国北方中药现代化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整合吉林省中药资源达到优势互补,集中力量,使之成为集官、产、学、研、金于一体的产业化基地。
中俄科技合作基地
中俄科技合作基地2004年9月被批准为国内第一个*合作基地,是高新区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专家进行多渠道、多方面的协商与沟通,与乌克兰南方科学院和化学协会等国外团体签署协议而成立的科研基地,它将成为东北乃至全国与东欧国家科技合作的窗口和桥梁。
高新区内的中俄科技园发展至今,园区规模及经济总量等经济指标创造了不俗的成绩,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园区致力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科技基础雄厚、国际关系良好的国家建立稳定、畅通的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渠道。中俄科技园已经成为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的特色品牌,先后被吉林省工信厅、长春市人民*认定为“吉林省创业孵化基地”及“长春市创业孵化基地”。2010年12月,中俄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了广泛的集成和利用各方面资源,努力建设创新平台、引智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进一步将中俄科技园做大做强,2011年,中俄科技园顺利实现增资扩股。
7、经济建设
自长春高新区建区以来,特别是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在长春高新区建立汽车研究开发园区以来,高新区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多年来,形成了以一汽集团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为目标,以生产中重型车、中高档轿车、改装车及关键零部件为重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制造和零部件配套能力的汽车工业格局。
在长春高新区,有一汽轿车、一汽重型车厂、一汽中实改装车厂等整车和改装车生产企业,有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塔奥金环汽车制品、一汽—法雷奥汽车空调、恩福油封、一汽光洋、一东离合器、吉林汽车制动器厂等中外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79户,有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等面向行业的汽车车身模具和大型覆盖件设计制造的专业厂家;有大众物流等闻名全国的物流企业……几年来,相继有一汽轿车新基地、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富奥东阳汽车制品、锦湖轮胎、鞍钢蒂森克虏伯钢材配送等一批产业化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在这些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支撑带动下,长春高新区汽车产业集聚和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了以一汽为依托,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于一体,关联度高、上下游紧密衔接的汽车产业带。
研发、生产和销售高中档轿车、SUV运动休闲车、特种车、专用车、改装车,以及汽车底盘、副车架、离合器、制动器、传感器、轮胎等关键汽车零部件……,长春高新区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可生产汽车总成件650种,合件48种,各种零部件1600多种,汽车行业拥有职工约3.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200多人,2009年汽车产业同比增长11%,实现利税284亿元,同比增长35%。*长春高新区以其优良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已经吸引了如西门子、丸红、福特、TRW公司、伊藤忠等8家世界500强的汽车领域企业来高新区投资建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200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实现1760亿元、4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2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878亿元,增长27.6%,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区域开发力度空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2009年,全年投入80亿元,是历年投入总和的60%。创新要素加快聚合,平台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建设了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大力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的央企,落户长春高新区北区,建设产业园区,以创新平台支撑园区发展,以龙头项目促进产业集聚。
2010年,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均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大关,分别实现2396亿元、2374亿元,是2008年的1.8倍,其中可支配财力突破90亿元,是2008年的25倍。长春市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产业园区”,打造两万亿经济隆起带;加快推进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商务中心、科技生产资料物流中心,以及长春高新南区的商务体育休闲中心建设,构筑高端服务业集聚区;还将狠抓专业招商,围绕长春高新南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北区科技企业综合孵化器、奥林匹克公园,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开始定向招商,力争新引进3户世界500强企业和10户央企。
8、高新标志
标志
标志取长春的“长”字为创意点,以旋转的粒子轨迹作为契合点,经过艺术抽象概括将两种创意元素合二为一。其中“长”字代表长春,体现出明确的地域特征,粒子运动的轨迹代表了高新产业,多条轨迹相互交错体现出未来的高新区以多元化的高科技产业及新能源所勾勒成的有机整体,轨迹的走向坚实有力,寓意了高新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9、吉祥物
整个外形采用机器人造型,抽象、简洁,体现“未来之城”的定位和“高新技术”特色。头部造型似音箱,又似摄像头,传递“放大我们的声音,观尽未来风采”的愿望。头顶采用龙角、凤冠的天线造型,呼应高新区“凤舞南天、龙翔北域”的布局特点。着力点是其大眼睛,用大眼睛来放眼世界、聚焦未来。穿越力强,透视感强。色彩选择,一个选用传统的中国红,一个选用未来的梦幻蓝,既能寓意高新区的红火发展,也能体现高科技的特色。
吉祥物形象
上一篇: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下一篇:吉林敖东工业园